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头影测量技术在口腔正畸学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陈彬;孟箭;张静;刘颖

    目的:探讨三维头影测量技术在正畸学中的初步应用并评价其与传统测量方法的差异。方法2012年5-12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的13例正畸患者,其中严重骨性错颌畸形5例,骨埋伏牙8例。所有患者在术前通过常规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检查,患者决定治疗后签署拍摄锥形束CT同意书。摄取相关影像后,导入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测量结果与传统测量法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三维重建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头影测量所需的标志点,与传统方法相比,ANB角[(0.78±2.64)°,(1.51±1.92)°,t=2.63]、MP-FH角[(32.14±4.25)°,(32.96±2.84)°,t=2.59)]、L1-NB角[(28.27±3.72)°,(29.02±2.81)°,t=2.68]、SNA角[(80.15±3.39)°,(81.47±1.85)°,t=3.08]、U1-NA角[(26.85±4.35)°,(28.36±3.46)°,t=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测量项目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头影测量技术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定点描记具有更大的优势,三维头影测量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头影测量法,可对正畸术前矫治方案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 奥德热塑体模联合真空垫固定技术提高鼻咽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分析

    作者:左莉;肖何;李建;何轩;胡南;陈川;牟志坚;王阁

    目的:应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评估热塑体模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以期寻找优的固定辅助装置,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方法选取60例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热塑体模组(n=30)和热塑体模+真空垫组(n=30),两组患者均在放疗第一周每天1次,此后每周进行1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用实时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自动灰度配准,计算出当前患者在X、Y、Z轴方向的误差。结果在治疗第1、第2周,热塑体模+真空垫组患者X轴误差绝对值均明显小于热塑体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3、第4周两组X轴误差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Y轴和Z轴误差绝对值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热塑体模+真空垫组X轴上的误差不断升高,而热塑体模组X轴上误差不断降低。结论热塑体模加真空垫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有助于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基础上的鼻咽癌计划靶区外放研究

    作者:陈意标;张汉雄;蒋振东;俞海东;马天斌;陈爱辉;谢有海;张坚;刘挺;朱文标

    目的 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KBCT)研究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范围,推算鼻咽癌计划靶体积外放范围.方法 通过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利用kV-KBCT获取扫描图像,采用灰度配准和骨性配准与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150例鼻咽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推算鼻咽癌计划靶区(PTV)大小.结果 利用PTV计算公式,放疗前X、Y、Z 3个坐标方向的外放距离分别为:灰度配准0.5、0.4、0.8 mm,骨性配准0.1、0.5、1.7 mm;放疗后X、Y、Z 3个坐标方向的外放距离分别为:灰度配准0.4、0.5、0.9 mm,骨性配准0.1、0.9、2.0 mm;治疗前后两种配准方式3个坐标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GRT指导鼻咽癌放疗时,PTV为3 mm是安全的,kV-KBCT是一种有效的影像指导设备.

  • 双中心摆位技术在中段食管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储开岳;葛彬彬;杨晓梅;刘于;金建华;刘海涛;吴建亭;赵永亮;曹顾飞

    目的:基于在线kV级锥束CT(kV-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刚性配准误差,比较双中心和单中心摆位技术的摆位误差,分析两种方法对食管癌患者体内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扰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双中心定位摆位治疗技术,应用机载CBCT在每周治疗前行图像扫描,同时从X线容积图像(XVI)系统中选取20例患者的单中心定位摆位图像。比较两种定位摆位方法采集的图像与对应计划CT图像配准误差及引起的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扰动。每例患者每周治疗前均行kV-CBCT扫描分析,共扫描6次。将所有患者前后240组kV-CBCT图像和治疗计划CT图像进行离线配准,将患者左右方向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标记为T (X)、R (X),前后方向分别标记为T (Y)、R(Y),冠状面方向分别标记为T(Z)、R(Z)。获取患者线性和旋转摆位误差数据,并把误差数据作为扰动因子引入患者治疗计划,分析其对患者体内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影响。结果采用双中心定位摆位治疗的配准分别为:T(X)(0.28±0.19)cm,T(Y)(0.27±0.19)cm,T(Z)(0.33±0.12)cm, R(X)(0.40±0.19)°,R(Y)(0.30±0.18)°,R(Z)(0.30±0.19)°;单中心定位摆位分别为:T(X)(0.32±0.20)cm,T(Y)(0.29±0.25)cm,T(Z)(0.31±0.16)cm,R(X)(2.2±0.68)°,R(Y)(0.5±0.32)°,R(Z)(2.10±0.60)°。两组T(X)方向的线性误差和R(X)、R(Y)、R(Z)方向的旋转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中心定位摆位治疗技术在减少旋转误差尤其是左右和冠状面方向的旋转误差方面有很大优势,对没有CBCT验证系统的治疗单位有更大的帮助。

  • 300名正常上前牙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陶荣;蒙萌;牛丽娜;陈吉华;Nico H.J.Creugers;马楚凡

    目的 回顾性分析正常上前牙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的锥形束CT资料,为前牙区即刻种植适应证的选择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并拍摄锥形束CT的300名正常锥形束CT资料,三维重建后调整至各前牙牙齿正中矢状面,对上颌前牙牙根与牙槽窝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牙根偏唇侧型(B型)、牙根居中型(M型)、牙根偏腭侧型(P型);1型(牙根长轴偏向腭侧)、2型(牙根长轴偏向唇侧但未超过唇侧牙槽骨凹点A点)、3型(牙根长轴偏向唇侧且超过A点).测量根尖至鼻底骨缘的距离(即根尖区骨高度),锥形束CT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19~30岁组、31~50岁组和51~75岁组;比较不同牙位、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根尖区骨高度的差异.结果 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根尖区骨高度分别为(9.2±3.0)、(10.0±2.9)和(8.1±3.1)mm,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切牙、侧切牙与尖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同一牙位,男性与女性根尖区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50岁组、51~75岁组上前牙各牙位根尖区骨高度均显著大于19~30岁组(P<0.05).上前牙牙根矢状向位置分类B、P、M型占比分别为98.5%(1774/1800)、0.3%(5/1800)、1.2%(21/1800),1、2、3型占比分别为2.6%(46/1800)、58.6%(1055/1800)、38.8%(699/1800).结论 正常上前牙根尖区常有较充足的骨高度,但牙齿正中矢状面上牙根大多偏向牙槽窝唇侧.

  • 84枚支抗种植体周围颧牙槽嵴区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贾雪婷;黄晓峰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测量支抗种植体患者颧牙槽嵴区软硬组织结构,为支抗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就诊、并于颧牙槽嵴植入支抗种植体的成年正畸患者43例,收集84枚支抗种植体及其周围组织(84侧上颌窦)的锥形束CT影像,测量支抗种植体颊腭侧骨厚度和骨松质厚度、上颌窦底黏膜厚度,计算骨皮质厚度,观察上颌窦是否存在骨分隔及上颌窦底反折,并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10 mm、近中5 mm、正中、远中5 mm和远中10 mm的冠状面测量上颌窦底角度.结果 颧牙槽嵴支抗种植体的颊侧和腭侧骨厚度[M(Q25,Q75)]分别为2.5(1.5,3.2)和5.2(4.0,6.4)mm,而骨皮质厚度分别为2.1(1.3,2.8)和1.5(1.0,1.9)mm,上颌窦底骨分隔和窦底反折的比例分别为33%(28/84)和45%(38/84).上颌第一磨牙正中冠状面的上颌窦底角度大(71.6°±15.6°);近中10 mm冠状面的上颌窦底角度小(46.1°±18.0°),此处20%(16/82)上颌窦底角度<30°.结论 颧牙槽嵴外侧骨皮质联合上颌窦底骨皮质,可为支抗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提供保障,邻近区域的上颌窦底反折等个体差异提示临床医师植入支抗种植体时需谨慎考虑植入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上颌窦.

  • 上颌后牙缺牙区上颌窦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吴陈炫;秦文光;王永兰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观测上颌单侧单颗后牙缺失患者缺牙区和对侧非缺牙区的上颌窦解剖结构,了解缺牙对上颌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拍摄锥形束CT的上颌单侧单颗后牙缺失患者128例,对比同一患者缺牙侧与对侧(对照侧)锥形束CT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窦底黏膜厚度、窦内骨分隔数,并分析缺牙侧窦嵴距与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的关系.结果 缺牙侧上颌窦外侧壁厚度和窦底黏膜厚度[分别为1.59(1.22)、1.61(1.95)mm]均显著小于对照侧[分别为1.76(1.10)、1.91(2.23)mm](P<0.05);两侧上颌窦内骨分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牙区窦嵴距与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呈负相关(r=-0.343,P<0.01).结论 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窦底黏膜厚度受牙缺失的影响较大,上颌窦内骨分隔数的变化受牙缺失影响不明显;上颌单侧单颗后牙缺失患者的窦嵴距越大,上颌窦外侧壁血管至窦底距离可能越小.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决策的影响

    作者:张智玲;贾彦;张研;肖玲;李新月;李刚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临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慢性牙周炎于天津市口腔医院·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32例,上颌后磨牙根分叉病变患牙95颗,2名牙周专业主治医师分别使用传统诊断方法(传统诊断组)与锥形束CT(锥形束CT组)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并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无法确定时可选两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差异.结果 95颗患牙中,两组方法的根分叉病变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传统诊断组有35颗患牙(17例患者,36.8%)选择两项治疗方案,锥形束CT组则仅7颗患牙(5例患者,7.4%).有两项治疗方案时,均取偏保守治疗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63.2%(60/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29.5%(28/95)的患牙锥形束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取偏侵袭治疗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中86.3%(82/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3.2%(3/95)的患牙锥形束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结论 锥形束CT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根分叉病变的结构信息,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基础.

  • 锥形束CT对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增龄性变化的观察

    作者:胡荣城;曹鹂俪;谢卫;胡亚群;朴正根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增龄性变化,为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290例患者的405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影像资料,按年龄分为6组:11 ~ 20岁、21~ 30岁、31~ 40岁、41~ 50岁、51 ~ 60岁及>60岁组,分析各组根管类型、单根牙双根管发生率、双根管两根管口之间距离、根管横断面形态4项指标与年龄的关系,对6组上颌第一前磨牙的4项指标进行卡方检验,同时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分析其增龄性变化.结果 各年龄组根管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类型以Ⅳ型多见[51.8% (210/405)],其次为Ⅱ型[16.0%(65/405)]、Ⅰ型[13.6%(55/405)]及Ⅲ型[6.7% (27/405)],随着年龄的增长,Ⅰ型和Ⅲ型逐渐减少,Ⅱ型逐渐增多,而Ⅳ型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单根牙双根管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20岁以后双根管发生率出现快速增长,由11~ 20岁的51.7%(31/60)上升至21~ 30岁的83.0%(44/53),而40岁以后增幅明显减缓;双根管两根管口之间距离随着年龄增长而缩短,40岁以后缩短的幅度明显减缓;根管横断面形态以扁形[48.5%(1 020/2 105)]和椭圆形[28.2%(594/2 105)]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圆形逐渐增加,扁形和椭圆形呈下降趋势.结论 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根管的形态及走向,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与年龄存在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长根管形态更加复杂.

  •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迟修复牙槽嵴改建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王莺;林野;陈波;张宇;邸萍;易纯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分析比较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即刻种植延迟修复后牙槽嵴改建的变化,以期为前牙即刻种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行上颌切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4例,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延迟修复组(18例患者,21枚种植体)即刻种植经常规愈合期后延迟修复,即刻修复组(16例患者,22枚种植体)即刻种植当日即刻修复。种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拍摄局部锥形束CT,测量种植体肩台处及其下2、4、6、8 mm处牙槽嵴宽度和牙槽嵴高度,计算术后6个月与术后即刻的差值,计为变化量。两组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延迟修复组牙槽嵴厚度变化量大的位置在种植体肩台下6 mm处,即种植体中部,为(-0.75±1.31)mm。两组各测量位点牙槽嵴宽度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修复组牙槽嵴高度变化量[(-0.73±1.88)mm]与即刻修复组[(0.39±1.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把握即刻种植适应证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减少牙槽骨改建。

  • 稳定性垫对青春期髁突吸收骨质改建的影响

    作者:何昊珏;郑雷蕾;喻金凤;周建萍;陈军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影像观察稳定性垫对青春期髁突吸收患者骨质改建的影响,分析不同类型髁突吸收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就诊的青春期髁突吸收患者,以采用稳定性垫治疗的59例患者(114侧髁突)为垫组,以未行任何治疗并经过6~12个月自然观察期的24例患者(48侧髁突)为对照组(以观察期结束时为治疗后).根据患者治疗前锥形束CT,将髁突吸收分为Ⅰ、Ⅱ、Ⅲ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锥形束CT,将治疗后髁突分为吸收进展、无变化、稳定无新骨和改建有新骨4种类型,以前两者为疗效差,以后两者为疗效好,并计算3型髁突继续吸收者占比;同时测量治疗前后髁突高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髁突高度变化.结果 Ⅰ和Ⅱ型髁突吸收的垫组疗效均显著好于对照组(Z=-2.874,P=0.004;Z=-3.874,P=0.000);Ⅲ型髁突吸收的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17,P=0.537).垫组Ⅱ型髁突继续吸收者占比[43%(15/35)]显著小于对照组[80%(16/20)](χ2=7.139,P=0.011),Ⅰ、Ⅲ型髁突继续吸收者占比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8;χ2=1.249,P=0.540).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髁突高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垫组和对照组Ⅱ型髁突吸收者髁突高度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类型髁突吸收患者髁突高度治疗前后变化量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性垫治疗不同类型青春期髁突吸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Ⅰ型髁突吸收,可及早促进髁突骨质较好改建,但不论治疗与否髁突高度降低难以逆转.

  • 锥形束CT扫描视野设置对口腔颌面部非目标部位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康丽娜;郭斐;朱祥奎;杜平功;张建国;冯泽臣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在不同扫描视野设置(分辨率和扫描范围)下非目标部位敏感组织或器官的辐射剂量,为锥形束CT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仿真放射测量头模的非目标部位敏感组织或器官放置热释光芯片,测量并分析6种扫描视野(标准分辨率下扫描范围分别为15 cm×15 cm、15 cm×12 cm、12 cm×8 cm、8 cm×8 cm;高清分辨率下扫描范围分别为12 cm×8 cm、8 cm×8 cm)下非目标部位敏感组织或器官的热释光辐射剂量.结果 相同分辨率设定下,各非目标部位敏感组织或器官的辐射剂量均随扫描范围的增大而增加.高清分辨率下12 cm×8 cm、8 cm×8 cm扫描范围的辐射剂量均约为标准分辨率下相同扫描范围辐射剂量的3倍.结论 不同扫描视野设置下锥形束CT产生的辐射剂量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需要选择扫描视野,降低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 不同骨龄患者上颌快速扩弓后腭部形态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

    作者:熊再道;柯杰;赵桂芝;林清华;杨鑫铭;肖依寒

    目的 评价不同椎骨骨龄患者上颌快速扩弓前后腭部形态变化的差异,探讨扩弓后上颌牙性及骨性变化与骨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期需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的患者37例,按不同颈椎骨龄分组,分为生长加速组(13例)、生长高峰组(13例)和生长减速组(11例),于扩弓前后分别拍摄锥形束CT影像,使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取腭部三维模型并测量.使用SPSS 17.0软件,对各组扩弓前后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扩弓前后变化量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生长加速、生长高峰及生长减速组患者扩弓后均发生了牙齿和牙槽骨的倾斜及腭中缝的打开.第一磨牙角扩弓前后变化上,生长加速、生长高峰及生长减速组分别减小2.66°±1.04°、3.53°±0.81°和12.32°±1.64°,生长加速组与生长高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显著小于生长减速组(P<0.05).腭穹窿角扩弓前后变化上,3组分别增大6.01°±2.06°、4.79°±1.31°、6.73°±1.7l°,生长加速组与生长减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显著大于生长高峰组(P<0.05).腭侧釉质牙骨质界宽度扩弓前后变化上,3组分别增大(7.37±1.31)、(6.68±0.72)、(5.13±1.42) mm,生长加速组与生长高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显著大于生长减速组(P<0.05).腭中部宽度扩弓前后变化上,3组分别增大(5.72±1.68)、(4.82±1.66)、(3.42±1.15) mm,生长加速组与生长高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显著大于生长减速组(P<0.05).腭中缝宽度扩弓前后变化上,3组分别增大(3.14±0.45)、(2.98±0.51)、(0.96±0.83) mm,生长加速组与生长高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显著大于生长减速组(P<0.05).结论 不同骨龄的青少年均可通过快速扩弓打开腭中缝,生长加速和高峰期患者较生长减速期患者均可获得更多的骨性效应和较小的牙性效应,在生长高峰期快速扩弓可大程度地避免牙槽骨倾斜.

  • 计算机辅助检测锥形束CT图像中邻面龋灵敏度的研究

    作者:张智玲;李居朋;李刚;马绪臣

    目的 建立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并以此检测口腔颌面锥形束CT图像中的邻面龋,评价其检测准确性,为邻面龋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龋病锥形束CT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由1名评估者和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分别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45颗离体牙锥形束CT图像中的邻面龋进行评估,并以组织学检测作为金标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pearman相关关系检验.结果 对锥形束CT图像中邻面龋诊断,评价者肉眼影像诊断与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2和0.703,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较评价者肉眼影像诊断更准确,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邻面龋深度的评价与金标准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525)显著高于观察者肉眼影像诊断(rs=0.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建立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能提高锥形束CT图像中邻面龋的诊断准确性.

  • 934颗上颌中切牙牙根位置锥形束CT解剖分型初探

    作者:王朝;周磊;徐多玲;徐淑兰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分析上颌中切牙牙根位置、唇腭侧骨壁厚度及性别差异,为即刻种植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需行锥行束CT检查的934例患者934颗上颌中切牙的锥形束CT数据,根据牙根在牙槽骨内矢状位置分为偏唇类、中间类、偏腭类.再将偏唇类进一步细分为Ⅰ、Ⅱ、Ⅲ3个亚类,测量釉质牙骨质界根方4 mm、根中处、根尖处的唇腭侧骨壁厚度.结果 上颌中切牙牙根偏唇类占95.4%(891/934).偏唇类中Ⅰ亚类占47.5%(423/891),Ⅱ亚类占44.2%(394/891),Ⅲ亚类占8.3%(74/891).在釉质牙骨质界根方4 mm和根中处,Ⅲ亚类唇侧骨壁大(分别为0.86和0.95 mm);Ⅱ亚类腭侧骨壁大(分别为1.65和2.37 mm).根尖处Ⅰ亚类唇侧骨壁大(1.89 mm),Ⅲ亚类腭侧骨壁大(7.83 mm).结论 本组研究对象大部分上颌中切牙牙根偏唇侧,其中约一半患者唇侧骨壁较充足,适合行即刻种植.

  •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骨关节病表现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韩建辉;雷杰;刘木清;傅开元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髁突骨改变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就诊的≤30岁临床诊断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且患病时间在1年以内的患者,共204例。由两名评价者分别根据锥形束CT,判断患者双侧髁突骨质的骨关节病表现:骨皮质模糊、表面粗糙不平(Ⅰ型)、表面缺损破坏(Ⅱ型)、形态改变(磨平、短小畸形)(Ⅲ型)、骨质硬化(Ⅳ型)、骨质增生(Ⅴ型)、囊样变(Ⅵ型);其中Ⅰ、Ⅱ型为早期骨关节病表现。分析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骨关节病锥形束CT表现与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及开口度的关系。结果204例患者的症状侧关节中124侧(60.8%)有骨关节病表现,其中早期骨关节病表现的检出率为47.1%(96/204),显著高于对侧[10.8%(22/204)](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时间(P=0.000)和开口度(P=0.002)与早期骨关节病表现显著相关,患病时间越长,开口度越大,越可能出现骨质改变。患病时间>1个月的患者,其早期骨关节病表现的检出率从患病时间≤1个月的25%快速上升到70%以上。结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与髁突骨关节病表现密切相关;患病时间>1个月后,早期骨关节病的检出率显著增大;开口度越大,早期骨关节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 Herbst双期减数矫治与单纯固定减数矫治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陈维维;桑婷;黄臻;伍军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研究Herbst双期减数矫治与单纯固定减数矫治对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形态及位置关系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30例,其中Herbst双期减数矫治组(双期矫治组)15例,单纯固定减数矫治组(固定矫治组)15例.所有患者矫治前后均拍摄锥形束CT,测量颞下颌关节各测量项目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双期矫治组矫治后髁突前后径[7.41 (2.55) mm]、髁突头高度[3.58(0.86) mm]均较矫治前[6.58(2.05)和2.81(0.64) mm]显著增加(P<0.05),固定矫治组颞下颌关节各骨性测量项目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矫治组髁突头高度矫治前后变化量[0.60(0.48) mm]显著大于固定矫治组[0.02 (0.21) mm] (P<0.05),其他项目矫治前后变化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st双期减数矫治与单纯固定减数矫治相比,除髁突生长改建的变化外,对颞下颌关节其他骨性形态及位置均未产生差异性影响.

  • 前列腺素E2结合Herbst功能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晚期比格犬髁突生长影响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黄臻;黄根生;伍军;桑婷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外源性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结合Herbst功能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晚期比格犬髁突生长的作用,为PGE2临床应用于生长发育晚期患者的功能矫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24只雄性比格犬(8个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Herbst组和Herbst+PGE2组安装Herbst功能矫治器;PGE2组和Herbst+PGE2组双侧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0.1 ml PGE2溶液(含PGE20.05 mg),自然生长组和Herbst组双侧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各组均每3天注射1次,注射20次,共60 d.实验前后进行头颅锥形束CT扫描,采用InVivo5软件三维重建,测量颞下颌关节相关测量项目,比较每组实验前后差异以及实验前后变化量的组间差异.结果 Herbst组、PGE2组和Herbst+PGE2组髁突高度实验前后变化量[分别为(0.19±0.04)、(0.38±0.14)和(0.65±0.08)mm]和髁突前后径实验前后变化量[分别为(0.18±0.30)、(0.51±0.24)和(0.70±0.24)mm]均显著大于自然生长组[(0.01±0.07)和(0.02±0.23)mm](P<0.05);PGE2组和Herbst+PGE2组髁突高度和髁突前后径的实验前后变化量均显著大于Herbst组(P<0.05);Herbst+PGE2组髁突高度和髁突前后径的实验前后变化量均显著大于PGE2组(P<0.05).结论 单纯注射适量外源性PGE2于颞下颌关节腔内与单纯戴用Herbst功能矫治器,均可使生长发育晚期比格犬髁突产生一定量的生长;PGE2与Herbst功能矫治器结合运用可使髁突生长更明显.

  • 不同骨性错(牙合)类型成年患者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王小明;王晶;邹敏;郑军;薛慧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影像比较不同骨性错(牙合)成年患者上下颌中切牙的冠根形态,为预防正畸骨开裂和骨开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筛选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的108例骨性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56例,平均25.8岁(18~30岁).根据锥形束CT数据进行头影测量,获得均角患者66例并进行矢状骨面型分组,其中骨性Ⅰ类组24例,骨性Ⅱ类组20例,骨性Ⅲ类组22例;获得骨性Ⅰ类患者66例并进行垂直骨面型分组,其中低角组21例,均角组24例(即矢状骨面型分组的骨性Ⅰ类组患者),高角组21例.用Invivo 5软件对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定位,获得上下颌右侧中切牙正中唇舌向断面,以Auto CAD2007软件测量牙冠长轴根方延长线与牙根长轴的夹角(Collum角),测量通过牙冠唇面中心点的唇面切线与牙冠长轴的夹角(牙冠唇面角).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cheff法分析矢状骨面型组间或垂直骨面型组间Collum角或牙冠唇面角的差异,并对同牙位中切牙Collum角与牙冠唇面角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矢状骨面型分组间上颌或下颌中切牙Collum角或牙冠唇面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性Ⅱ类组上颌中切牙Collum角为5.18°±4.97°,牙冠唇面角为17.78°±3.74°,均显著大于骨性Ⅰ类和Ⅲ类组相同测量项目(P<0.05);骨性Ⅲ类下颌中切牙Collum角为5.59°±5.64°,牙冠唇面角为15.32°±3.05°,均显著大于骨性Ⅰ类和Ⅱ类组相同测量项目(P<0.05).不同垂直骨面型分组间上颌或下颌中切牙Collum角或牙冠唇面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或下颌中切牙Collum角与牙冠唇面角均显著正相关(上颌:r=0.723,P<0.001;下颌:r=0.752,P<0.001).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牙根长轴明显偏舌侧,且对应有更大的牙冠唇面角,托槽粘接时等量的定位偏离可造成更大的转矩表达误差.

  • 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牙槽骨保存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启兴;周治波;周彦恒

    目的 分析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刻植骨对间隙关闭后邻牙牙槽骨的保存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30例成年正畸患者,共38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减数牙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植骨组与对照组(每组19个牙位).植骨组减数后即刻植骨,对照组仅减数不植骨,之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正畸治疗,关闭拔牙间隙.制取两组患者治疗前(T0期)、排齐整平后(T1期)、间隙完全关闭后(T2期)牙颌模型,记录间隙关闭的距离及时间,并计算牙齿移动速度.测量T0和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的变化;分别拍摄T0和T2期锥形束CT,采用Invivo Dental 5.0软件测量两组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结果 植骨组与对照组均成功关闭拔牙间隙,植骨组间隙关闭时间为(17.4±3.0)个月,对照组为(13.3±2.4)个月.与T0期相比,植骨组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与附着丧失均无明显改变;T2期植骨组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也无显著改变.与T0期相比,对照组T2期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牙周袋深度均无显著变化,但发生牙槽骨高度显著降低与附着丧失显著增加,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降低(0.75±0.16)mm,附着丧失增加(0.64±0.15)mm;第二恒磨牙牙槽骨高度降低(0.79±0.23)mm,附着丧失增加(0.80±0.24)mm.结论 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后即刻植骨能延缓牙槽骨吸收,可在间隙关闭过程中较好地维持拔牙间隙两侧邻牙的牙周附着水平,但可导致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127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