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决策的影响

    作者:张智玲;贾彦;张研;肖玲;李新月;李刚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临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慢性牙周炎于天津市口腔医院·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32例,上颌后磨牙根分叉病变患牙95颗,2名牙周专业主治医师分别使用传统诊断方法(传统诊断组)与锥形束CT(锥形束CT组)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并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无法确定时可选两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差异.结果 95颗患牙中,两组方法的根分叉病变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传统诊断组有35颗患牙(17例患者,36.8%)选择两项治疗方案,锥形束CT组则仅7颗患牙(5例患者,7.4%).有两项治疗方案时,均取偏保守治疗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63.2%(60/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29.5%(28/95)的患牙锥形束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取偏侵袭治疗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中86.3%(82/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3.2%(3/95)的患牙锥形束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结论 锥形束CT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根分叉病变的结构信息,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基础.

  • 牙周手术治疗对猴Ⅲ度根分叉病变模型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朱卫东;侯建霞;刘凯宁;唐晓琳;孟焕新

    目的:纵向观察猴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根分叉部位龈下菌斑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方法:在猴下颌双侧第二前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制备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后,行牙周手术治疗,3只猴共18个牙位.分别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取根分叉部位(颊、舌侧)的龈下菌斑.每只猴每时间点有12个样本,3只猴36个菌斑样本,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样本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i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结果:根分叉病变模型建立后,局部炎症明显,牙周手术后6个月根分叉区牙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局部炎症依然存在,Pg、Tf、Td和Fn的检出率均逐渐显著增加,分别从58.3%、69.4%至88.9%(P<0.01),从47.2%、69.4%至83.3% (P <0.01),从13.9%、36.1%至61.1% (P <0.01),从69.4%、91.7%至91.7% (P <0.05).Aa的检出率3次取样变化不大(从25.9%、13.9%至33.3%).同时检出3种以上微生物的检出率从38.9%、61.1%至83.3% (P <0.01),以及红色复合体(Pg±Tf+Td)的同时检出(从8.3%、27.8%至44.4%,P <0.01)也逐渐明显增加.根据术后6个月组织学有无炎症细胞浸润,分成8个感染牙位和10个未感染牙位,术后6个月感染位点与其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的红色复合体检出率(87.5%,62.5%)明显高于根分叉病变建立前(0.0%,P<0.01).虽然均高于非感染部位(60.0%,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和Td)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Fn则可能是龈下菌斑中的常驻菌,而Aa可能不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 浓缩生长因子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乔静;段晋瑜;褚祎;孙昌洲

    目的: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s)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需进行手术的15例牙周炎患者,20颗下颌磨牙,31个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CGFs+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植骨术进行治疗.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临床和CBCT数据的变化.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附着丧失和水平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诊深度分别为试验组(7.36±2.32) mm,对照组(7.53 ±2.06) mm;垂直附着丧失分别为试验组(8.69 ±1.65) mm,对照组(8.81 ±1.53) mm;水平附着丧失分别为试验组(5.24±2.01) mm,对照组(5.35 ±2.14) mm.术后1年时,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 <0.001),其中试验组垂直附着获得为(2.78 ±1.66) mm,垂直附着丧失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0.001);水平附着获得为(2.10±1.89) mm,水平附着丧失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 <0.001).对照组垂直附着获得为(1.73±1.87) mm,垂直附着丧失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0.001);水平附着获得为(1.28±1.97)mm,水平附着丧失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 <0.001).试验组垂直和水平附着获得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垂直骨丧失和水平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骨丧失分别为试验组(5.08±2.17) mm,对照组(5.84 ±2.65) mm;水平骨丧失分别为试验组(5.85 ±2.13) mm,对照组(6.01±2.27)mm.术后1年时,CBCT显示,两组垂直骨缺损和水平骨缺损较基线时均有显著改善(P<0.001),其中试验组垂直骨缺损减少(2.20±1.98) mm,水平骨缺损减少(2.51 ±2.18) mm,垂直和水平向骨吸收程度均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0.001).对照组垂直骨缺损减少(1.89±2.15) mm,水平骨缺损减少(1.30 ±2.47) mm,垂直和水平向骨吸收程度也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 <0.001).试验组垂直和水平向骨吸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CGFs可以促进植骨术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治疗效果.

  • 利用锥形束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区骨嵴形态的观察

    作者:朱洁;欧阳翔英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下颌磨牙Ⅱ度和Ⅲ度根分叉病变区(furcation involvement,FI)近远中向的骨嵴形态和骨袋分布情况,并提出对骨嵴形态的分类方法.方法:在既存的CBCT资料中,选取存在根分叉区水平向骨缺损的下颌磨牙进行观察,共纳入81颗下颌磨牙,共计117处Ⅱ度或Ⅲ度根分叉病变.依据邻面牙槽嵴顶连线与根分叉顶下方的牙槽嵴的位置关系,将根分叉区近、远中向的骨嵴形态分为凹陷型、水平型和凸出型,其中凹陷型又按照邻面牙槽嵴顶的连线与根分叉顶的位置关系,分为亚型1(牙槽嵴顶连线位于根分叉顶冠方或同一水平)与亚型2(牙槽嵴顶连线位于根分叉顶的根方),统计各类型出现的比例,在CBCT的矢状面图像中观察骨袋的分布情况.结果:在117处Ⅱ度和Ⅲ度FI中,水平型骨嵴形态出现的比例高(64.10%),凸出型出现的比例低(6.84%),凹陷型亚型1和亚型2出现的比例分别为13.68%和15.38%.有利于成骨的凹陷型亚型1的骨嵴形态,在Ⅱ度FI中出现的比例为8.96%,在Ⅲ度FI中为20.00%;117处病损中,有31处合并骨下袋,其中29处骨下袋位于牙齿邻面,其余2处位于根分叉区,骨下袋出现的频率在凹陷型亚型1中高.结论:利用CBCT观察下颌磨牙根分叉区近、远中向的骨嵴形态并进行分类,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也可用于分析骨嵴形态与再生性治疗成骨效果间的关系.

  • 自体牙周膜细胞和釉基质蛋白修复猴下后牙Ⅲ度根分叉病变

    作者:朱卫东;侯建霞;刘凯宁;孟焕新;唐晓琳

    目的:应用自体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all,PDLC)结合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植入人工制备的猴Ⅲ度根分叉病损内,探讨此牙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重度根分叉病变的可行性.方法:人工制备3只食蟹猴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拔除第一双尖牙,分离牙周膜,取体外培养的第3代PDLC再与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复合培养后植入病损内.3只猴的一侧第二磨牙植入PDLC/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EMD为A组;对侧同名牙植入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EMD为B组;一侧第一磨牙植入PDLC/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为C组,对侧同名牙植入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为D组;一侧第二双尖牙置入EMD为E组;对侧同名牙为空白对照组(F组).所有部位均覆盖胶原膜,每组3颗牙,分别于植入材料前和植入后6个月记录牙颊舌侧根分叉部位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和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拍摄X线片.结果:植入材料后6个月,除少数根分叉暴露的病损外,多数根分叉处的PD和AL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依次为E组和F组(第二双尖牙),A组,C组,B组和D组.修复的牙槽骨几乎充满第二双尖牙的根分叉,甚至可见较清晰的骨硬板,其他牙位的牙槽骨虽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在缺损的冠方仍留有较明显的密度减低影.结论:PDLC和EMD均可增加Ⅲ度根分叉病变区牙周组织的修复,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植入的细胞和材料,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根分叉的大小和牙龈瓣能否很好覆盖病损是影响愈合的重要因素.

  • 锥束CT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疗效

    作者:乔静;段晋瑜;孙昌洲;柳登高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和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8例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翻瓣术.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CBC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手术前后临床数据和CBCT数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变化间的差别.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向附着丧失和水平向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除牙龈退缩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但实验组垂直向附着获得和水平向附着获得分别为(3.20±1.82) mm和(2.05±1.27)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变化(P<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水平骨丧失、垂直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实验组垂直向骨缺损和水平向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2.82 ±0.97) mm和(2.24±0.92) mm.结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对于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翻瓣术,CBCT可以较好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缺损改善情况,较为全面地补充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 锥形束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乔静;段晋瑜;孙昌洲;柳登高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根尖片和CBCT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BCT检查与术中检查所得根分叉病变分度一致性较高(κ=0.976),完全一致率为86.8%.CBCT上测得的根分叉区垂直骨缺损[(4.03±2.27)mm]与术中直接测量值[(4.32±2.31)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05±0.89)mm,术中为(2.07 ±0.97) mm;两者测得的根柱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35±0.88)mm,术中为(2.24±0.75) mm;而CBCT测得的水平骨丧失[(3.40±1.27) mm]则小于术中直接测量值[(3.72±1.19) mm,P<0.05],但差异的平均值较小(0.32 mm).根尖片只能获得垂直骨丧失[(2.17±1.32) mm]和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1.46±0.88)mm]这两个参数,且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实际情况,弥补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在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治疗的应用

    作者:陈超;闫福华;包玮玮;骆凯

    目的 比较引导组织再生术(GTR),GTR和牛多孔矿化骨粉(BPBM)联合应用,GTR、BPBM和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应用3种手术方法对磨牙Ⅱ°根分叉病变的疗效. 方法 18例患者的18颗Ⅱ°根分叉病变牙,随机均分3组,分别采用GTR、GTR/BPBM及GTR/BPBM/PRP治疗,在术后6,12,18,24个月时观察术牙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临床附着获得的改变. 结果 3组患牙术后6,12,18,24个月时,PD和CAL与基线时的PD、CAL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在各观察时间3组间的PD、CAL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间临床附着获得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TR、GTR/BPBM、GTR/BPBM/PRP均是治疗磨牙Ⅱ°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PRP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方面的作用可能更强.

  • 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形态测量及意义

    作者:王慧明;闫福华;李艳芬

    上颌第一磨牙常因重度牙周炎而拔除,当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时,就可发生根分叉病变.根分叉病变的治疗一直是牙周病学界面临的难题,研究表明,根分叉开口宽度不足,釉突的存在及根柱长度均会影响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发生及治疗效果[1].Novaes等研究发现,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中根柱凹陷的存在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了解根分叉区的解剖特点,有助于牙周炎治疗计划的拟定.笔者对离体上颌第一磨牙的根分叉解剖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其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

  • 胶原膜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国强;吴织芬;王勤涛;周威;李袁飞

    目的:对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21颗,胶原膜治疗11颗,翻瓣术治疗10颗,术后3月通过观察牙龈指数、附着水平、根分叉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的变化;实验室检测龈沟液量(GCF)及龈沟液碱性磷酸酶(GCF-ALP)活性水平的变化;计算机测量分析根尖片,对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月①自身前后比较,2组的牙龈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分叉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与GTR组的牙周附着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翻瓣组临床附着水平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胶原膜组与翻瓣组相比较,除牙龈指数外各项临床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实验室观察:自身前后对照比较.2组GCF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CF-ALP浓度均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膜组与翻瓣组相比较,GCF-ALP浓度减小幅度较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根尖片的测量:2组根分叉区骨密度均增高,GT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垂直向骨高度增加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原膜治疗Ⅱ~m度根分叉区病变,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 磨牙修复体与磨牙根分叉病变

    作者:葛久禹;王铁梅;张军;季骏;陈霞

    目的:调查冠类修复体,邻面修复体与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4个患者,有无修复体均可,调查内容包括:修复体状况、有无牙髓治疗、有无根分叉病变、松动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结果:修复组的根分叉患病率以及牙周附着丧失水平均明显高于未修复组.结论:做过冠修复,邻面洞修复的磨牙更易形成根分叉病变及牙周附着水平丧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