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

    作者:何振辉;姚珍松;劳镇国;晋大祥;杨俊兴;朱庆堂;朱苏滨

    目的观察由黄芪、人参、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组成的补气通络方对促进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效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48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行右坐骨神经切断后即刻神经外膜缝合法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补气通络胶囊组、补气通络注射液组、维生素B1+B6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于造模术成功及处置后4周、8周和12周,从每组随机抽取4只大鼠取坐骨神经进行轴突计数,以神经轴突再生恢复率作为观测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补气通络胶囊组和补气通络注射液组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恢复率均优于维生素B1+B6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气通络方有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

  • 几丁质-硅胶复合膜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锦平;张帆;赵仲生;潘晓华;王官将;曹梅迅;徐文娟

    目的通过对GBR连续组织学研究及放射学检查,探讨几丁质-硅胶复合膜在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中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兔24只,造成双侧桡骨15mm骨缺损,将48只肢体平均分为A、B、C、D组,每组各12只肢体,分别用几丁质-硅胶复合膜、几丁质膜、硅胶管及空白对照.于手术后2、4、6、8、12、16周处死每组各两只兔,标本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几丁质-硅胶复合膜组的骨缺损区在成骨活动的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几丁质、硅胶管及空白对照组(P<0.05),使骨缺损得到了修复.结论几丁质-硅胶复合膜能促进内、外骨痂的生长.

  • 引导骨再生及相关因子在骨缺损中复合应用

    作者:何虹;黄剑奇

    骨组织是以再生方式完成损伤修复(骨折愈合等)的少数组织之一,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适用于骨再生过程即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所谓骨引导再生(GBR)是采用生物隔膜技术阻止上皮和纤维组织长入骨创区,保证理想的骨再生愈合空间,保护骨组织细胞增殖修复,促进骨创区良好快捷地愈合.目前,国内外对GBR膜以及骨诱导因子或者复合材料报道纷呈,但尚未见有复合应用的系统介绍,笔者就此综述如下.

  • 家兔胫骨与颌骨急性骨损伤中哈弗氏系统的改建

    作者:何虹;黄剑奇;平飞云;HITIWAN Teparat

    目的 通过哈弗氏系统改建的实验研究,探索一种新的能更好地促进骨损伤尽快修复的引导组织再生性生物膜材料.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及下颌角前切迹处形成急性骨创,实验侧骨创处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覆盖胶元膜或不覆盖膜材料,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颌骨与胫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TGF-β与VEG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计量观察.结果 术后6周内实验组哈弗氏管比对照侧出现早而多,骨再生快;前者异物巨噬细胞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术后4周内实验侧TGF-β与VE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具有时空性.结论 哈弗氏系统的改建和骨诱导因子的含量与生物膜材料引导组织再生的能力和效果直接相关.

  •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与植骨术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元香

    目的 探讨在牙周骨内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将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疗法与植骨术疗法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牙周骨内出现明显缺损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翻瓣刮治方法 治疗,而联合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引导组织再生疗法与植骨方法 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它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一组患者,且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单一组对象,双方临床数据接受组间比对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患有牙周骨内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疗法与植骨疗法相结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矿化胶原复合物引导组织再生膜体外性能测试

    作者:潘韶霞;冯海兰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膜的机械力学性能,以及其体外降解过程.方法:通过在聚乳酸(Polylactide,PLA)中加入矿化胶原复合物(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获得复合GTR膜,矿化胶原中的无机物为纳米相的羟基磷灰石.测量不同nHAC含量的复合膜的弹性模量和大拉伸强度,通过热失重分析评估模拟体液浸泡后样本无机相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样本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当nHAC/PLA比例为0.4:1,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达到高值.复合膜表面可以观察到比较活跃的晶体溶解和再沉积过程.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复合GTR膜nHAC/PLA比例为0.4:1力学性能佳.体外情况下复合膜表面有较活跃的晶体溶解和再沉积过程.

  • 自体牙周膜细胞移植对狗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

    作者:欧龙;刘宏伟;庞劲凡;袁志萍;马良

    目的 对应用自体牙周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的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进行评价.方法 将6只成年狗的36颗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颗牙.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牙周细胞移植结合GTR法为实验组,单纯应用GTR法为对照组.6周后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新生牙槽骨、牙周膜组织及牙骨质的修复再生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 P< 0.05);实验组牙槽骨再生高度平均为(4.00±0.13)mm,对照组为(3.09±0.28)mm.结论 应用自体牙周膜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狗牙周组织的再生.

  • 冷冻异体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希云;周丛豪;娄铁尘;李志华

    目的 探讨用冷冻异体骨膜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能性.方法 取兔颅骨顶部骨膜经冷冻处理,在31只日本大耳白兔的下颌骨造成两处骨缺失,采取同体对照,一处表面覆盖冷冻异体骨膜,另一处不覆盖.分别在第4、8、12、16周处死动物,行X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冷冻异体骨膜不产生排斥反应,可在体内维持8~12周,具有良好的阻挡纤维组织长入骨创面、分隔不同细胞及引导组织再生的功效.结论 冷冻异体骨膜是一种理想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 多孔β-TCP/BMP复合人工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晓真;樊明文;任铁冠;李成章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和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人工骨联合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技术中,评价其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狗4只,制备下颌后牙区人工骨缺损.实验牙位随机分为3组:①骨形成蛋白/引导组织再生(BMP/GTR)组:缺损处植入引导膜材料和复合人工骨;②GTR组:单纯放置引导膜材料;③以常规翻瓣术为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 两实验组均有明显新附着形成,其中BMP/GTR组有大量新生牙槽骨、牙骨质、牙周韧带生长.对照组新生组织量很少.结论 β-TCP/BMP是一种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复合人工骨,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牙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陈发明;吴织芬;金岩

    牙周骨移植、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为牙周病治疗和牙周缺损修复带来新的希望,但在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上还远未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功能相关的活细胞种植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细胞外基质材料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这种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体植入机体病损部位以形成新的具有其原来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相应组织和器官,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将组织工程技术引入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为牙周病的治疗和牙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 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尚姝环;李成章;樊明文

    目的 观察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长期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26颗患牙按单双数法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双抗胶原膜(试验组)和牛腱胶原膜(对照组)对3l处垂直型骨吸收和根分叉病变进行GTB治疗,试验组共13例患者,14颗患牙,16处骨缺损;对照组共11例患者,12颗患牙,15处骨缺损.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3和6年进行临床附着水平、计算机辅助密度影像分析(computer assisted densitometry image analysis,CADIA)等指标的临床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TR术后1年,试验组临床附着获得是(3.93±1.74)mm,对照组是(2.25±1.90)mm(t=2.146,P=0.044),CADIA值分别增加(53.14±21.35)和(32.96±17.97)(t=2.319,P=0.031).GTR术后6年与术后1年临床附着水平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仅分别平均有0.35 mm和0.34 mm的附着丧失.结论 在6年随访的病例中,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所获得的再生牙周组织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 狗牙周缺损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的骨化实验观察

    作者:欧龙;刘宏伟;王东胜;罗芸;马良;袁志萍

    目的对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动物骨化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将6 只成年狗的36颗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颗牙).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方法 (实验组)和单纯GTR方法(对照组).6周后对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 结果[ HTSS〗实验组新生牙槽骨骨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建立了正常钙化骨结构, Mas son染色为红色;对照组虽然建立了正常骨结构,但钙化程度极低,基本为胶原性骨结构,M asson染色为蓝绿色. 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聚四氟乙烯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加快正常骨组织结构的建立,并缩短修复再生时间.

  • 自体移植冻存骨髓基质细胞修复犬牙周缺损的实验

    作者:李厚轩;阎福华;雷浪;刘建国

    目的 观察冻存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体内形成牙周支持组织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5只Beagle犬的26个实验牙位制备牙周缺损.区组随机法分成3组,空白组(8颗)植入载体胶原膜,未冻存组(9颗)和冻存组(9颗)接种未冻存或冻存细胞与胶原膜复合物,8周后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冻存组和未冻存组牙槽骨再生百分比分别为(83.7±10.6)%、(85.0±6.8)%,两组新生牙骨质和牙周膜百分比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牙槽骨再生百分比为(24.7±9.2)%,牙骨质再生百分比为(21.0±4.8)%,牙周膜再生百分比为(24.8±5.4)%,均较冻存组和未冻存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存对BMSC体内分化形成牙周组织的能力无显著影响.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促进牙周骨开窗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

    作者:郑鸿;卢礼;宋锦璘;高翔;邓锋;王智彪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 构建4只Beagle犬尖牙颊侧区根中1/3处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4只Beagle犬的16颗双侧上、下颌尖牙(实验牙)按简单随机法平均分配为4组:①实验1组,LIPUS(60 mW/cm2,20 min/d)处理+GTR+牙周骨质缺损组;②实验2组,LIPUS(60 mW/cm2,20 min/d)处理+牙周骨质缺损组;③实验3组,GTR+牙周骨质缺损组;④空白对照组,牙周骨质缺损组.实验共进行28 d.每14天分别测量各组处理前后实验牙牙龈表面温度,并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4周后观察脱钙骨组织切片,分析各组尖牙牙周骨开窗缺损的组织学修复效果.结果 临床观察各组实验牙牙周均愈合良好.各组处理前后的牙龈表面温度差值[M(Q)]分别为:实验1组:0.225(0.463)℃;实验2组:0.265(0.133)℃;实验3组:0.09(0.115)℃;空白对照组:-0.175(0.370)℃,实验1、2组每次处理前后温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27).脱钙骨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实验1组骨缺损内充满团状新生骨组织,成骨细胞增生活跃,骨胶原较成熟,Masson染色红染明显;实验3组新生牙骨质、牙槽骨较实验2组和空白对照组多,新生骨胶原成熟度不高,Masson染色呈红蓝相间;实验2组新生骨胶原成熟度较实验3组和空白对照组高,Masson染色红染明显;空白对照组可见少量新生牙骨质沿切迹处生长,新生骨胶原不成熟,Masson染色呈红蓝相间.结论 LIPUS具有促进牙周骨开窗缺损修复的潜能,LIPUS与GTR结合可能更利于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

  • 膜引导辅助弹力牵引成骨重建节段缺失下颌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宏志;胡敏;刘洪臣;姚军;马良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促进记忆合金牵引器弹力自动牵引成骨进程.方法手术截除杂种犬一侧下颌骨2.5~4.0 cm骨段,按bi-focal牵引成骨原理安置记忆合金牵引固定装置,并将聚四氟乙烯膜覆盖于骨膜剥离的下颌骨颊侧面;术后3个月取下颌骨观察并测量骨密度和强度.结果节段缺失下颌骨得到重建,传送盘前后各形成1.5~2.5 cm再生骨段;新骨高度及厚度接近正常下颌骨,骨密度和强度接近或超过正常骨半量值.结论膜引导技术可以避免骨不连,加快弹力牵引再生骨的骨化成熟过程.

  • 诱导性生物材料与牙周组织再生

    作者:张玉峰

    牙周再生是临床牙周治疗中的一大挑战,使用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实现良好的牙周再生.诱导性生物材料是指能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材料,此类材料可诱导机体内的干细胞或再生所需的前体细胞迁移到组织缺损部位,进而增殖、分化,达到组织再生的目的 ,如骨诱导材料可诱导牙槽骨等骨组织再生.本文将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与笔者新的研究,从自体骨、人源性生长因子、釉基质蛋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靶向性骨诱导材料5个方面阐述诱导性生物材料在牙周再生中的应用.

  • 人釉原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作者:赵川江;章锦才;徐琛蓉;张蕴惠

    目的 探讨人釉原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AMG的真核细胞转染表达产物是否具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 脂质体介导PcDNA3.1-AMG体外转染COS1细胞,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内及其培养上清液中重组釉原蛋白的表达;建立犬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局部使用转染表达产物冻干粉,8周后通过组织学观察牙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 PcDNA3.1-AMG转染的COS1细胞内重组釉原蛋白浓度为(0.253 ± 0.075)μg/ml,培养液中浓度为(0.065 ± 0.011)μg/ml;使用转染表达产物8周后,牙周缺损区牙骨质、牙槽骨均有显著再生,并且新生牙骨质为有胶原纤维穿通的无细胞牙骨质.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1-AMG在体外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能够表达重组人釉原蛋白,并且表达产物具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生物学活性.

  • 新型胶原膜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牛文钰;王恒;林绣丹;任力;王迎军;滕伟

    目的 评估新型胶原膜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包括浸提液对细胞毒性影响和细胞与胶原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培养人牙周成纤维细胞(HPLF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评价新型胶原膜4种浸提液浓度(100%、50%、25%、12.5%)的细胞毒性;并将HPLFs与新型胶原膜复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组织学观察细胞在胶原膜上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新型胶原膜不同浓度浸提液第1、3、5、7天的CCK-8检测值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级评分为0级或1级.胶原膜上HPLFs黏附数目低于培养板上的黏附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LFs在胶原膜上增殖、迁移,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复层生长,形成纤维组织结构.结论 新型胶原膜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初步具备了生物屏障膜的基本性能.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珊瑚人工骨移植修复牙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志英;凌均棨;李京平;邓雨泉

    目的 评估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种植珊瑚人工骨(NC)后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狗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 (1)体外分离获得狗的MSCs,矿化培养液进行成骨诱导,检测细胞的成骨活性;(2)将NC和PLGA-NC 复合膜分别吸附MSCs共培养,观察复合物的形态;(3)将MSCs与NC共培养10 d后的复合物移植到狗的牙周实验性骨缺损处.8周后行组织学染色牙周再生检测.结果 (1)诱导后的MSCs成骨活性明显,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MSCs与NC和PLGA-NC 复合膜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3)MSCs-NC复合物移植后可修复牙周缺损.结论 MSCs有望成为牙周前体细胞的体外来源,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牙周缺损是可行的.

  • 影响牙槽嵴牵张成骨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红喜;胡敏

    为了缩短牙槽嵴牵张成骨术治疗时间,改善成骨质量,众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牵张器不断改进,使牵张术向微创化、简单化、可控性方向发展.牵张后早期进行种植修复,可以延缓牙槽骨吸收.牵张术和GBR等技术联合应用,能扩大牵张成骨的应用范围.牙槽嵴牵张成骨中,各种细胞因子尤其是BMPs能促进成骨,加速骨质改建.本文主要对上述影响牙槽嵴牵张成骨的诸多因素进行综述.

13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