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磨牙腭侧双根发生率及解剖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杨博;陆群;白庆霞;张艳;刘晓静;刘朝娟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观察上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及解剖结构特征,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28例(1957颗上颌磨牙)锥形束CT的临床三维影像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观察牙位及腭根数目,观察腭侧双根的发生率、解剖特征及腭侧双根与性别、观察牙位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上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为0.72% (14/1957),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1.12%(11/979)]高于第一磨牙[0.31% (3/978)].上颌腭侧双根的根管口平均距离为(2.84±0.50) mm,近腭根与远腭根牙根长轴夹角平均值为(34.6±16.1)°,均显著大于两颊根的根管口平均距离[(2.15±0.82) mm]和牙根长轴夹角[(21.3±12.2)°](P<0.05).上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与性别、左右方位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的发生率大于第一磨牙,两腭根的根管口平均距离及两腭根夹角均显著大于两颊根,腭侧双根预备难度大于颊侧双根,需谨防器械分离.

  • 上颌切牙根尖周炎骨病损的锥形束CT三维分析

    作者:张杰;张万林;岳林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对上颌切牙慢性根尖周炎的骨质破坏进行三维结构分析,以期揭示上颌切牙慢性根尖周炎骨质破坏的立体形貌.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的33颗上颌切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从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图像上测量根尖周骨质缺损切龈向、近远中向和唇腭向的大径,同时观察骨皮质是否有破坏.结果 33颗上颌切牙根尖周骨病损切龈向骨质破坏严重,且52% (17/33)的患牙位于唇、腭侧;61% (20/33)的患牙唇腭向骨质破坏的大径大于近远中向骨质破坏的大径;39%(13/33)的患牙骨皮质有破坏,多发生在唇侧.结论 患慢性根尖周炎的上颌切牙骨质破坏可能更多发生于切龈向和唇腭向,在临床上应加以注意.

  • 应用显微CT观测Ⅴ类洞修复体边缘渗漏初探

    作者:古林娟;赵信义;李石保

    目的 评价显微CT测定V类洞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体边缘渗漏的可靠性和优势.方法 离体人磨牙制备V类洞,用粘接剂及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将样本牙浸入氨化硝酸银溶液12 h及显影液8h.显微CT扫描后测定充填物(猞)壁及龈壁的银渗漏深度,重建洞壁银渗漏三维图像.正中纵向切开充填物及样本牙,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剖面窝洞牙熙(猞)壁及龈壁的银渗漏深度,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显微CT与光学显微镜测定的渗漏深度差异.结果 显微CT和光学显微镜测量的龈壁渗漏深度(中位数分别为0.78和0.7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CT测量的(猞)壁渗漏深度(中位数0.40 mm)显著小于光学显微镜(0.72 mm) (P <0.01);洞壁渗漏的形态呈多样性,部分渗漏存在明显的渗漏通道.结论 显微CT能精确测定窝洞龈壁部位的银渗漏程度,并能建立银渗漏三维形态,(猞)壁部位显微CT测定的渗漏深度不能反映实际渗漏深度.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正畸诊断性排牙中牙根位置初探

    作者:侯瑜琳;赵一姣;王勇;王斯维;刘怡

    目的 通过数字化技术模拟正畸诊断性排牙的牙根位置,探讨牙根信息在正畸诊断性排牙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安氏Ⅰ类减数和非减数患者各1例,激光扫描获得治疗前石膏模型牙冠表面三维数据,根据大视野锥形束CT数据,采用Mimics及Geomagic软件重建包含牙根的数字化模型Mo,冠根融合后各牙齿以STL格式独立保存.3名正畸医师和1名高年资正畸技师分别对治疗前石膏模型进行诊断性排牙,激光扫描排牙模型,以牙冠为重叠基准,将冠根融合后各牙齿分别重叠于排牙模型相应牙冠表面三维数据上,得到包含牙根的数字化排牙模型Ma、Mb、Mc、Md.同法构建治疗后数字化模型M.观察Ma~ Md牙根平行情况;以磨牙为重叠基准,分别将Ma ~ Md与Mo重叠,观察牙根外露情况;以磨牙为基准,将Ma~ Md分别与M重叠,通过距离偏差色阶图分析差异.结果 4名操作者对2例患者的8个排牙模型中均存在牙根不平行和多处牙根外露现象.排牙模型与治疗后数字化模型的上颌大差异为8.79 mm,下颌大差异为9.96 mm.结论 以牙冠为依据的诊断性排牙并不能避免牙根不平行以及牙根外露,将牙根纳入诊断性排牙过程并进行诊断设计非常必要.

  • 牙颌模型激光扫描数据与锥形束CT数据配准方法的精度比较

    作者:赵一姣;原福松;谢晓艳;孙玉春;刘怡;王勇

    目的 比较目前常用的4种配准方法配准牙颌区域三维表面数据和体数据的精度,为临床选择三维数据配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1例下颌牙列完整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颌区域锥形束CT体数据及其牙颌模型激光扫描表面数据,分别采用基于标志点配准的定位球心和解剖标志点配准方法,以及基于迭代近点算法的局部特征区域和全局配准方法,对两种数据进行配准,利用三维测量软件的偏差分析功能计算配准误差,比较4种配准方法的配准精度.结果 定位球心方法、解剖标志点方法、局部特征区域配准方法和全局配准方法的配准偏差分别为-(0.082±0.221)、-(0.104±0.218)、-(0.047 ±0.138)和-(0.025±0.129) mm.结论 基于迭代近点算法的两种配准法精度好于基于标志点配准的两种配准方法.同时,全局配准方法的精度略好于局部特征区域配准方法,定位球心方法的精度略好于解剖标志点方法.

  • 健康成人下颌切牙管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作者:孔娜娜;袁华;苗芬;谢理哲;朱龙彪;陈宁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下颌切牙管(mandibular incisive canal,MIC),了解其形态和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50名成人健康志愿者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分析MIC的检出率、管径、长度及其与颌骨的关系.结果 在50例(100侧)锥形束CT图像中:MIC的检出率为100%(100/100),清晰率为71%(71/100);MIC的管径面积(唇舌径×垂直径)从起点至终点逐渐变小(左侧起点2.17 mm× 2.22 mm,终点0.82 mm× 0.92 mm;右侧起点2.14 mm×2.08 mm,终点0.87 mm×0.86 mm);MIC左右侧平均长度分别为17.84和17.73 mm;MIC在下颌骨唇舌向偏唇侧;在垂直方向MIC距下颌骨下缘较近,MIC到根尖的距离在尖牙小.结论 锥形束CT对MIC有良好的检出率和清晰率;MIC在下颌骨的走行中偏向唇侧和下颌骨下缘.

  • 汉族青年人上颌前牙牙根位置及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

    作者:杨刚;胡文杰;曹洁;柳登高

    目的 对上颌前牙牙根与牙槽骨在矢状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测量上颌前牙唇腭侧牙槽骨厚度,为深入了解上颌前牙牙根和牙槽骨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23名[男性9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24.5±1.6)岁],对共计138颗上颌前牙拍摄锥形束CT,通过锥形束CT配套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处理,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及轴向,定性分析上颌前牙牙根与牙槽骨的矢状向位置关系,并进一步定量测量上颌前牙唇腭侧牙槽骨的厚度.结果 97.1% (134/138)的上颌前牙牙根矢状向位置偏向唇侧骨皮质,2.9% (4/138)的牙根偏向腭侧骨皮质;上颌前牙唇侧正中骨嵴顶下方2 mm和根中部位点仅有2.2%(6/276)牙槽骨厚度>2 mm.结论 上颌前牙牙根矢状向位置绝大多数偏向唇侧,唇侧牙槽骨较薄.

  • 应用锥形束CT观察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作者:阳婵;杨燃;邹静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儿童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为儿童口腔科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就诊患者(年龄4~8岁)因多生牙、外伤、正畸治疗、颌面部肿瘤等原因拍摄的共305张锥形束CT片.将牙根完全发育、无根尖周炎、无牙根吸收的下颌第二乳磨牙纳入分析样本,共纳入437颗下颌第二乳磨牙样本,样本的数据录入由经过一致性检验的2名研究生及1名放射科主任医师完成,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对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数的性别差异和左右侧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双侧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纳入的437颗下颌第二乳磨牙近中单根者436颗,1颗牙为近中双根;远中单根者325颗(74.4%),双根者111颗(25.4%),1颗牙远中3个牙根.近中双根管者424颗(97.0%),单根管者13颗(3.0%);远中单根单根管者103颗(23.6%),单根双根管者222颗(50.8%),双根双根管者106颗(24.3%),双根三根管者5颗(1.1%),三根三根管者1颗(0.2%).下颌第二乳磨牙有10种不同的牙根及根管类型,其三根变异和根管分型存在性别(P=0.000)和左右侧(P =0.028)分布差异.结论 本组资料中下颌第二乳磨牙以两个牙根居多,也存在三根变异的情况,三根变异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近远中根多为双根管.

  • 替牙期牵引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灿;李小彤;刘鹤

    目的 在替牙期对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进行牵引治疗,并在治疗完成后1年复查,从牙根发育、牙槽骨发育、牙周及牙髓状态四方面评价其疗效及稳定性.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9例8至11岁共计9颗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行牵引治疗,对9颗患牙(治疗组)在牵引前、牵引结束即刻、保持1年复查时应用锥形束CT和模型分别测量牙根、牙槽骨及牙龈位置,并检查牙周状况及牙髓活力,均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9例经牵引治疗的埋伏阻生中切牙牙根均继续发育,治疗期间生长发育水平与对照牙持平;牙槽骨继续发育改建,垂直阻生的上颌中切牙牵引结束即刻牙槽骨水平及厚度优于水平阻生或存在牙根弯曲的患牙;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牵引结束即刻无牙周袋、牙髓坏死出现;7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年接受复查,对照组牙根长度为(13.07±2.15) mm,治疗组牙根长度为(12.06±2.00)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骨量及牙龈位置稳定,对照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0.90±0.62)、(0.45±0.52) mm,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85±0.14)、(1.21±0.41)mm,治疗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2.18±1.59)、(0.57±0.71) mm,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48±0.29)、(1.43±0.31) mm,上述4项指标仅唇侧牙槽骨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牙髓坏死.结论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经牵引矫治能促进牙根发育、牙槽骨改建,牙周及牙髓情况良好,临床效果稳定.

  • 锥形束CT测量牙齿长度与牙体实际长度的比较

    作者:杨艺强;米振林;葛振林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牙齿影像长度和牙体实际长度的差异,为口腔临床应用锥形束CT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60颗因正畸拔除的单根或融合单根前磨牙,数显游标卡尺测量离体牙实际长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10次,每次16颗牙,排列于人颅骨标本上下颌磨牙区、前磨牙区、尖牙区和前牙区共8个分区,拍摄锥形束CT,测量锥形束CT冠状位、矢状位上牙齿的影像长度,并与牙齿实际长度进行比较.结果 锥形束CT冠状位结果显示,除上下颌前磨牙区牙齿影像长度与实际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6个分区牙齿影像长度均显著小于实际长度(P<0.05);矢状位结果显示,上下颌磨牙区、下颌前磨牙区、下颌尖牙区、下颌前牙区牙齿影像长度[分别为(20.41 ±1.71)、(18.78 ±2.67)、(18.90±1.99)、(20.30±1.50)、(20.01 ±1.98) mm]均显著小于实际长度[分别为(21.77±1.60)、(21.37 ±1.53)、(21.70±1.38)、(21.41±1.72)、(21.42±1.90) mm] (P <0.05).牙齿颊舌向转矩角与锥形束CT冠状位上的牙齿影像长度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7.00,P<0.001);牙齿近远中轴倾角与锥形束CT矢状位上的牙齿影像长度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24,P<0.001).结论 应用锥形束CT测得的牙齿影像长度小于牙齿实际长度.牙齿轴倾角和转矩角可影响锥形束CT牙齿影像长度的准确性.

  • 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与曲面体层X线片牙根近远中倾斜角度的比较

    作者:刘思琦;温馥嘉;陈桦;刘怡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与曲面体层X线片牙根近远中倾斜角度的差异,探寻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在正畸临床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因正畸治疗需要同时接受曲面体层X线片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20例,在InvivoDental 5.0软件中按照2种头位(P1:眶耳平面与地平面平行;P2:解剖验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和3种断层域中心平面(以中切牙为参考分别设置根尖断层面、牙体中心断层面和牙冠切缘断层面)组合成的6种重建方法,分别生成上、下颌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观察并比较各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与曲面体层X线片中的牙体影像形态.在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每例患者上、下颌各6张)和曲面体层X线片上测量上颌前牙牙根夹角((321 |123)相邻牙根间夹角分别命名为UA1~ UA5)和下颌前牙牙根夹角((321 |123)相邻牙根间夹角分别命名为LA1~ LA5),计算各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与曲面体层X线片的牙根夹角差值(△UA和△LA),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相同断层面两种头位牙根夹角差值的差异.结果 影像学观察显示,无论头位如何设置,以牙体中心断层面重建的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的牙体形态与曲面体层X线片较接近.相同断层面设置条件下,共进行15次P1与P2的△UA比较,其中7次P1的△UA显著小于P2(P<0.05),1次P1的△UA显著大于P2(P<0.05);15次P1与P2的△LA比较中10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次P2的△LA显著小于P1(P<0.05),1次P2的△LA显著大于P1 (P<0.05).结论 上颌采用眶耳平面与地平面平行的头位,下颌采用解剖(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的头位,并均采用牙体中心断层面可重建获得与曲面体层X线片相近的锥形束CT曲面重建片用于正畸临床判断牙根近远中倾斜角度.

  • 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78例微创拔除的临床总结

    作者:武东辉;曹少萍;朱韵莹;梁坚强

    目的 评价微创拔除较为困难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共计78例,排除拔牙禁忌证,锥形束CT(CBCT)检查评估患牙位置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利用微创拔牙器械与方法拔除患牙.术后1周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78例微创拔牙手术时间为3~45 min,平均13 min.手术期间患者感觉无明显不适,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较低,78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 微创拔牙在拔除较为困难的上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锥形束CT在诊治牙体根尖周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房俊艳;李东柱;贾云飞

    锥形束CT(CBCT)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的辐射剂量,从三维角度显示复杂的口腔颌面部影像,获得无失真的颌面部骨及牙体组织信息,是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重要影像检查工具.本文就CBCT在诊治牙体根尖周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锥形束CT用于评估牙槽骨骨缺损的情况和骨再生区域骨密度的变化

    作者:曹婕;孟焕新

    目的:检验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槽骨缺损高度和体积的精确性,通过比较手术前后CBCT测得的骨密度值来确定其评估牙周再生性手术疗效的检查时机.方法:对9例患者口内的10颗因牙周破坏造成的三壁骨袋进行再生性手术,术前拍摄CBCT和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利用CBCT数据测量骨缺损体积及骨缺损周边区域的骨密度.在牙周再生性手术过程中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在术中充填骨蜡以获得缺损区域的体积.术后6、12、24周再次拍摄CBCT,测量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结果:Wilcoxon检验非参数检验显示,术前用根尖片测量的骨缺损高度比术中测量结果高出(0.822 ±0.22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前CBCT测量结果只较术中测量结果降低(0.150 ±0.171)mm(P >0. 05),可见CBCT测量结果比根尖片更精确.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图也提示CBCT测量结果较根尖片精确.Wilcoxon检验提示,术前CBCT测量的骨缺损体积与术中测量值的差值在0.38 ~2.83 m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BCT测量的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CT值)在再生性手术后第6、12和24周分别是原骨缺损周边区域的(0.49 ±0.03)倍、(0.74 ±0.09)倍和(1.16 ±0.11)倍,可见术后24周时骨再生区域骨密度更接近术前骨缺损周边区域骨密度.结论:CBCT可以在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精确测量牙槽骨缺损的高度和体积,可选择在术后24周时拍摄CBCT进行疗效评估.

  • 基于影像学牙周膜解剖特征快速提取活体牙三维牙根形态的方法

    作者:赵一姣;王斯维;刘怡;王勇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牙周膜生理影像特征快速提取活体牙根三维形态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提取精度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口腔正畸临床减数拔除的完整离体牙齿15颗,其中单根牙11颗、双根牙4颗,使用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得高精度(0.02 mm)牙根三维数字模型.在牙齿拔除前为患者拍摄大视野锥束CT(0.3 mm体素分辨率),应用Mimics 18.0医学影像学软件,基于减数牙齿的根骨和牙周膜阈值蒙版,运用形态学运算、布尔运算及智能扩展运算等功能获得牙根三维数字模型.在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中,对应用本研究方法提取的活体牙根三维模型与同名离体牙根三维扫描模型进行三维形貌偏差的比较和三维尺寸误差的测量,评价该提取方法的精度.结果:提取的15颗牙根三维形貌偏差平均为0.22 mm,近远中径误差为0.46 mm,颊舌径误差为0.36 mm,根长误差为-0.68 mm,单牙提取时间约为2~3 min,基本可以满足口腔临床对牙根重建的精度要求.结论:建立了基于活体牙影像数据快速提取牙根三维形态的新方法,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传统手工提取的步骤,提高了单牙牙根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其针对全牙列提取的方法策略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口腔修复材料在锥形束CT影像中伪影的定量评价

    作者:原福松;孙玉春;谢晓燕;王勇;吕培军

    目的:定量评价氧化锆等8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在锥形束CT影像中产生伪影的程度.方法:针对下颌第一磨牙全冠预备体,分别制作氧化锆、玻璃陶瓷、聚合瓷、金铂合金、纯钛、金钯合金、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共8种全冠,用离体牙作对照,固定在光固化树脂固定板上.用锥形束CT扫描全冠及离体牙,将DICOM数据导入MIM-ICS10.0软件,在二维断层图像中,定量评价全冠周围伪影的条纹数量和大径.结果:在二维断层图像中,天然牙、玻璃陶瓷和聚合瓷无伪影,氧化锆和金属均产生条状伪影,条数为5~9条/全冠,左右和上下大径分别为2.4 ~2.6 cm和2.2~2.7 cm.结论:在锥形束CT二维断层图像中,氧化锆和金属全冠周围均会产生伪影,玻璃陶瓷、聚合瓷全冠和天然牙齿不产生伪影.

  • 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正颌外科术后髁突改建的三维影像评价

    作者:陈硕;刘筱菁;李自力;梁成;王晓霞;傅开元;伊彪

    目的:评价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正颌外科术后髁突形态的三维变化.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接受手术的下颌后缩畸形患者18例,基于术前及术后1年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进行髁突三维分割及重建,并将术前和术后1年的髁突影像进行配准,通过三维色谱分析评价髁突形态的三维变化.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1年髁突表面平均距离的均方根为(0.37±0.11)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表面骨改建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主要发生在髁突后斜面,骨沉积主要发生在前斜面.结论:基于CBCT数据的三维影像重叠法表明,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正颌外科术后髁突形态发生了改建.

  • 根尖片评估单根牙骨内牙根表面积的准确性

    作者:贾鹏程;杨刚;胡文杰;赵一姣;刘木清

    目的:针对不同骨吸收类型的牙周炎患牙,探索根尖片评估单根牙骨内牙根表面积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将纳入的患牙分为水平骨吸收组和角形骨吸收组,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数据中提取牙齿三维数字模型,并测量计算骨内牙根表面积的百分比,在根尖片影像资料中测量计算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各组中两者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32名,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6~60岁;单根患牙79颗,其中水平骨吸收患牙41颗,角形骨吸收患牙38颗,根尖片显示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在45.13% ~ 90.39 %,相应CBCT显示骨内牙根表面积百分比在36.27%~93.03%.水平骨吸收组根尖片显示的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不服从正态分布,对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和骨内牙根表面积百分比使用两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渐进显著性P=0.382,显示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差值的均值为0,95%的一致性界限为-9.7%~9.8 %,在一致性限度专业界值-15%~15%内;角形骨吸收组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和骨内牙根表面积百分比均呈正态分布,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差值的均值为 7.2%,95%置信区间为-13.1%~27.5%,在一致性限度专业界值-15%~15%之外. 结论:对于水平型骨吸收者,根尖片揭示的近远中剩余牙槽骨高度可以反映骨内牙根表面积;而对于角形骨吸收者,根尖片难以准确反映牙周组织破坏情况,且往往会低估破坏的程度,必要时应加拍CBCT以明确其病损程度.

  • 骨性Ⅱ类和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形态分析

    作者:马静;江久汇

    目的:应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成年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差异.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且拍摄了CBCT的患者中筛选出骨性Ⅱ类及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各31名,对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的高度、牙槽骨面积及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并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骨性Ⅲ类组患者的下切牙牙槽骨唇侧根尖区的牙槽骨面积及唇侧总牙槽骨面积均低于骨性Ⅱ类组患者,下切牙唇侧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也低于骨性Ⅱ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Ⅲ类组患者下切牙牙槽骨舌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下6 mm处牙槽骨面积、舌侧根尖区及舌侧总牙槽骨面积均低于骨性Ⅱ类组患者.在下切牙牙槽骨舌侧CEJ下4 mm、6 mm以及舌侧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骨性Ⅲ类组患者也低于骨性Ⅱ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的面积及厚度在唇舌侧根尖区明显小于骨性 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在对其进行前牙的唇舌向移动时尤其要注意转矩的控制,以防止根吸收及骨开窗、骨开裂的发生.

  • 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锥形束CT分析

    作者:王志辉;姜岚;赵燕平;马绪臣

    目的: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患病情况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X线片征象.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面痛治疗中心就诊的10~19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386例为患者组,因错殆畸形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10~19岁患者339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采用CBCT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扫描.对两组患者TMJOA检出率及X线片征象进行分类比较.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组TMJOA病例157例,检出率40.7% (157/386),对照组TMJOA病例41例,检出率12.1% (41/339),患者组TMJOA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男性和女性TMJOA检出率分别为30.9% (34/110)和44.6% (12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8.6% (9/105)和13.7%(32/23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TMJOA骨质改变类型构成比进行比较,患者组髁突骨皮质模糊(31.7%,65/205)、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共占25.4%,52/205)高于对照组[髁突骨皮质模糊占1/58(1.7%),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共占3/58(5.2%),P均<0.05],对照组髁突磨平变短(39.7%,23/58)和骨质硬化(39.7%,23/58)高于患者组[髁突磨平变短占13/205(6.3%),骨质硬化占30/205(14.6%),P均<0.05].结论:青少年TMD患者及正畸患者中骨关节病并不罕见,TMD患者组骨关节病病例女性多见.患者组与对照组TMJOA X线片征象中溶解破坏类(包括髁突骨皮质模糊、骨质小凹陷缺损和骨质较广泛破坏)和相对稳定类(骨质硬化、骨质增生、囊样变、骨质磨损和磨平变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7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