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锥形束CT在涎石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宇佳;李刚

    涎石病的临床诊治常需结合影像学辅助检查.随着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治中应用的日益广泛,将锥形束CT应用于涎石病诊治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锥形束CT相比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在涎石病的诊治中存在一定优势,但综合考虑放射剂量等问题,锥形束CT不宜作为诊治涎石病的首选方法,而适宜应用于传统影像学方法无法诊断的复杂涎石病病例.

  •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程度及方式

    作者:任颂;赵海礁;潘亚萍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槽骨缺损程度和方式,探讨AgP患者牙槽骨缺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简单化随机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门诊广泛型AgP患者40例,年龄14~ 36岁,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锥形束CT对入选对象进行扫描,并应用其自带的NNT软件测量分析切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齿的牙槽骨缺损程度及缺损方式.结果 40例广泛型AgP患者中,中、重度牙槽骨缺损的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86.6%(3 769/4 352).上颌磨牙区牙槽骨缺损严重[(6.3±0.7)mm],尖牙区轻[(4.8±0.8)mm];下颌切牙区牙槽骨缺损严重[(5.9±0.9)mm],尖牙区轻[(5.1±0.7)mm].上颌尖牙区、磨牙区和下颌前磨牙区同区不同位点间牙槽骨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尖牙区和磨牙区同区不同位点间牙槽骨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磨牙近中[(6.9±0.7)mm]和下颌切牙近中[(6.5±1.1) mm]牙槽骨缺损严重.下颌第一磨牙近中[13.6% (42/308)]、上颌第一磨牙近中[12.0%(39/316)]及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10.8%(34/316)]易出现斜形骨缺损.结论 广泛型AgP患者大多数位点牙槽骨缺损较严重,其中缺损严重的部位为上颌磨牙近中和下颌切牙近中;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易出现斜形骨缺损.

  • 锥形束CT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形态初探

    作者:赵海礁;王宏岩;潘亚萍

    目的 应用锥形束 CT 观测并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的形态特点,探讨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对入选对象进行锥形束CT扫描并应用锥形束CT自带的NNT软件测量切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齿(近中、远中、颊侧、舌侧4个位点)的平均牙槽骨缺损程度及缺损形式.结果 75%(45/60)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形式为广泛型,25% (15/60)的患者牙槽骨缺损形式为局限型;切牙区及尖牙区的下颌牙槽骨缺损程度均高于上颌相同位点;前磨牙区的下颌牙槽骨缺损程度低于上颌相同位点;下颌磨牙区的近中、远中及颊侧的牙槽骨缺损程度较上颌区域重,腭侧牙槽骨缺损程度低于上颌.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较重的部位位于上颌磨牙的腭侧及下颌切牙的舌侧,锥形束CT扫描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的形式,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上颌窦黏膜变化的影响

    作者:任颂;庄广慧;孙江;赵海礁;潘亚萍

    目的 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评价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上颌窦黏膜变化的影响,为慢性牙周炎引起的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经口腔颌面锥形束CT扫描诊断为慢性牙周炎伴上颌窦黏膜增厚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0±5.6)岁(26~55岁),检测并记录患者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进行牙周治疗,6个月后复查,记录患者各项牙周检查指标并进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扫描复查,通过锥形束CT自带软件对上颌窦黏膜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上颌窦黏膜厚度值和长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右侧与左侧上颌窦黏膜厚度值及长度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黏膜厚度值与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共58侧上颌窦黏膜出现增厚现象,其中轻度上颌窦黏膜增厚20侧,治疗后6个月黏膜厚度值[(1.1±0.6)mm]显著小于治疗前[(2.5±0.7) mrn] (P<0.05);中度上颌窦黏膜增厚30侧,治疗后6个月黏膜厚度值[(2.3±0.6) mm]显著小于治疗前[(5.8±0.5)mm](P<0.01);重度上颌窦黏膜增厚8侧,治疗后6个月黏膜厚度值[(4.2±0.4)mm]亦显著小于治疗前[(11.2±1.8) mm] (P<0.01).轻、中、重度上颌窦黏膜增厚者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改善上颌窦黏膜增厚有积极意义.

  • 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乐迪;张豪;胡文杰;柳登高

    目的 检验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牙龈健康、20~30岁之间的青年14人(男6人,女8人),共66颗上颌前牙.通过判断牙周探针在探入的牙龈组织内轮廓是否清晰定性判断上颌前牙牙龈生物型;使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中央釉质牙骨质界处牙龈厚度,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一致率为80%,Kappa=0.699)和可重复性(一致率为88%,Kappa=0.815);牙周探诊法定性判断牙龈生物型与锥形束CT定量测量牙龈厚度的结果一致,薄型、中间型、厚型3种牙龈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02±0.20)、(1.28 ±0.25)和(1.46±0.25) mm,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是一种简便、相对客观、适用于临床的检查方法.

  • 锥形束CT辅助诊断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的准确性研究

    作者:邓云贞;王春艳;李天亮;李昂;苟建重

    目的 评价锥形束CT在辅助诊断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中的准确性及其与根尖X线片、曲面体层X线片和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期为锥形束CT在辅助诊断慢性牙周炎骨缺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并确诊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75例,分别进行锥形束CT、根尖X线片及曲面体层X线片检查,用华海MedViewer及EzlmPlant软件测量牙槽骨缺损的高度,同时行全口牙周探诊检查,确定附着丧失水平及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作为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临床评判指标.对临床测量值及锥形束CT测量牙槽骨的缺损值行配对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4种方法检测近远中牙槽骨缺损的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1 494颗牙,8 964个位点,3种影像学方法中仅锥形束CT可以检测出唇(颊)或舌(腭)侧牙槽骨破坏;对近远中向牙槽骨缺损的测量结果显示,锥形束CT[近中:(5.5±0.4)mm,远中:(5.6±0.8)mm]与根尖X线片[近中:(5.1±0.6)mm,远中:(5.1±0.8)mm]、锥形束CT与全口曲面体层X线片[近中:(4.9±0.4)mm,远中:(4.9±0.8)mm]的测量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临床探诊[近中:(5.5±0.6)mm,远中:(5.5±0.6)mm]与根尖X线片及全口曲面体层X线片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临床探诊与锥形束CT的测量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锥形束CT与临床探诊对不同区域1 494颗牙齿牙槽骨缺损差异的检出情况一致,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区域牙齿及1 494颗牙不同位点的牙槽骨缺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种方法不存在牙位及位点差异性.结论 锥形束CT与临床探诊在评价不同牙位及不同位点的牙槽骨缺损中一致性高;锥形束CT在判断慢性牙周炎骨缺损方面与临床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优于根尖X线片和曲面体层X线片.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咽腔间隙影响的三维重建分析

    作者:王宏伟;王建国;齐素青;蔡智芳;李新华

    目的 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猞)畸形对咽腔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猞)畸形患者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作为患者组,健康对照组40名(男性18名,女性22名),患者组治疗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模型,对患者治疗前后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以及容积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术后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矢状径分别减小了(2 7±3.5)、(3.0±3.8)、(2.7±3.3) mm,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喉咽段冠状径缩小了(4.8±4.1) 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段小截面积、容积及总容积也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其中总容积减少(9991±10 352) mm3(P<0.05).患者组术后各段截面积和容积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可造成咽腔缩窄.

  • 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项目可重复性初探

    作者:梁舒然;高伟民;白玉兴;尹伟娇;张楠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项目的可重复性,以期为颅面部组织结构三维测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根据二维的X线头影测量项目以及可靠性较高的锥形束CT标志点,定义49项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项目.3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17名正常(验)受试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标志点定点,使用SimPlant软件计算三维头影测量项目结果,比较三维头影测量项目的可重复性.结果 36项测量项目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 >0.9.11项测量项目ICC在0.8~0.9之间.2项测量项目ICC<0.8.结论 本项研究定义的49项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项目中36项测量项目的可重复性较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三维形态结构的比较

    作者:车蓓;张昊;钱才梅;张阳;王林;马俊青

    目的 采用三维影像技术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下颌平面角高角30例,均角58例,低角29例),拍摄锥形束CT,采用Mimics 10.0软件重建影像,测量并比较髁突的位置和形态、关节窝形态以及关节间隙等14个项目.结果 相对于均角和高角患者,低角患者髁突相对于颅底更偏后下[低角、均角和高角患者髁突与S点的垂直向距离分别为(20.67±1.99)、(20.56±1.85)、(20.29±2.00) mm;髁突与S点的近远中向距离分别为(9.15±1.61)、(8.45±1.41)、(8.49±1.32) mm],关节窝较深[深度分别为(7.83±1.06)、(7.58±0.82)、(7.30±1.00) mm],关节结节后斜面较陡[斜度分别为(28.91±3.94)°、(27.05±3.68)°和(27.19±3.84)°],髁突更前倾[角度分别为(69.16±4.48)°、(66.68±5.02)°和(66.22±6.57)°],髁突更短[高度分别为(17.50±2.84)、(18.11±2.60)和(18.87±2.01)mm]且更粗[长轴长度分别为(19.43±2.04)、(19.17±1.84)和(18.54±2.14) mm],髁突在关节窝中后位的比例较大(分别为26%、4%和0%).结论 不同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关节窝形态以及髁突形态、位置均有一定差异,临床分析关节结构和功能时应关注这种差异性.

  • 上颌快速扩弓对颅颌面骨及上气道影响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李磊;齐素青;王宏伟;任素锋;班建东

    目的 研究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后颌骨宽度、牙弓宽度和鼻咽、口咽容积的三维变化,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5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12.1±1.1)岁.所有患者接受RME治疗.扩弓前、扩弓结束时(扩弓16d)及扩弓后3个月拍摄锥形束CT并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结果 扩弓结束时鼻外侧壁宽度[(23.96±2.68) mm]和上颌骨宽度[(60.86±3.64) mm]分别比扩弓前[分别为(22.23±2.48)和(57.65±3.58) mm]增加(1.73±0.20)和(3.21±0.06) mm,扩弓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弓后3个月上颌骨宽度[(59.79±2.98) mm]与扩弓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上颌骨宽度扩弓效果较稳定.扩弓结束时鼻咽段气道容积[(4 496±983)mm3]与扩弓前[(3 462±1 147) mm3]相比增加29.9%,扩弓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弓后3个月鼻咽段容积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RME可显著增加鼻上颌骨复合体的宽度和鼻咽段气道容积.

  • 面部软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个性化转换及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陈斯;许天民;楼航迪;荣起国

    目的 探讨通用型面部软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个性化转换方法,为正畸临床分析前牙内收对面部软组织形态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 以1名健康志愿者A的螺旋CT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表面皮肤、脂肪、骨骼、牙齿及7对口周肌肉在内的通用型面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选取1名健康志愿者B和1例临床错验患者,利用两者锥形束CT重建数据与通用型模型的解剖性标志点坐标值,使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插值算法对通用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个性化转换,将个性化转换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锥形束CT重建数据重叠,进行个性化转换验证.选取2例具备完整治疗前后锥形束CT数据的临床错(拾)患者,将治疗前后锥形束CT三维重建数据重叠,获得前牙内收及前部牙槽嵴表面的改建量,作为边界条件代入治疗前个性化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预测模型,将其与治疗后锥形束CT重建数据进行三维比较,调整并找出合理的赋值.结果 个性化转换得到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锥形束CT重建数据的软、硬组织表面平均差值分别为0.47和0.75 mm,通过改进模型转换的方法,可使面部软组织区域的正负平均差值缩小至+0.29和-0.21 mm.对于预测模型,将皮肤、肌肉和脂肪的泊松比均设为0.45,弹性模量分别设为90.0、6.2和2.0 kPa时可获得佳预测结果.结论 利用锥形束CT数据,并使用径向基函数的插值算法,可实现通用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个性化转换,得到包含面部不同层次软组织的个性化三维有限元模型.

  • 术前正畸中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对牙槽骨及牙根影响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吴佳琪;江久汇;徐莉;梁成;李翠英;徐筱

    目的 探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中改良骨皮质切开术(improved corticotomy,IC)对牙根周围牙槽骨厚度和牙根长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IC的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的72颗牙齿纳入研究,采用锥形束CT结构重叠法,测量上颌牙列排齐整平后(T1)和上颌牙列间隙关闭后(T2)锥形束CT上颌前牙根尖水平的唇侧、腭侧牙槽骨厚度和总厚度以及牙根长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个时间点的差异;按照Sharpe分级,判断牙根吸收程度.结果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根尖水平的唇侧牙槽骨厚度分别由T1的(2.32±0.71)、(1.89±0.83)和(2.28±1.08) mm增加到T2的(2.68±1.48)、(2.47±1.02)和(2.41±1.40) mm,其中侧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两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harpe分级,12例患者72颗牙齿中69颗牙根吸收为1级,2颗为2级,1颗为3级.结论对于本组前牙移动量较大的减数患者,IC使其唇侧牙槽骨骨量有增加趋势,且绝大多数牙齿的牙根吸收为Sharpe分级的1级.

  •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前方牵引效果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刘伟涛;宋扬;王雪东;何丹青;周彦恒

    目的 使用锥形束CT比较上颌单次快速扩弓前方牵引和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前方牵引的矫治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4例上颌后缩患者,使用随机化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反复扩缩组,每组12例.对照组上颌单次快速扩弓后行面罩前方牵引;反复扩缩组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后行面罩前方牵引.对每组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定点、重叠和测量分析.结果 反复扩缩组1例患者在治疗中失访.治疗后反复扩缩组上颌骨前移量[(2.5±1.0)mm]显著大于对照组[(1.6±0.8)mm](P<0.05);反复扩缩组颅底点至上齿槽座点(Ba-A)的距离增加了(3.1±1.0) mm,显著大于对照组[(2.2±0.9)mm](P<0.05);反复扩缩组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前移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上颌单次快速扩弓相比,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前方牵引早期治疗上颌后缩患者可能对上颌骨前移略有利.

  • 替牙期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疗效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孙超凡;孙浩;郑志伟;陈怡;陈梦铮;胡荣党

    目的 研究替牙期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矫治后的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状况,以期为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治疗和后继维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14例替牙期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采用改良Nance弓联合固定正畸治疗.随访6~12个月时拍摄锥形束CT,用Simplant1 3.0系统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MPR)方法定点,观察唇舌侧牙槽嵴顶形态,测量治疗后埋伏牙和对侧同名牙牙根长度、牙槽嵴顶至釉质牙骨质界( 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的长度和牙根被牙槽骨包绕长度占总根长的比例,对埋伏牙和对侧同名牙各测量项目进行成组t检验比较.结果 14例患牙唇、舌牙槽嵴顶骨质呈现近远中大致对称的U形.患牙唇、舌侧牙槽嵴顶至CEJ长度[分别为(2.47 ±1.35)和(1.47±0.84) mm]均较对侧同名牙[分别为(1.03±0.35)和(0.90±0.37) m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牙和对侧同名牙牙根长度[分别为(9.82±2.82)和(10.28±1.3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患牙牙根唇、舌侧被牙槽骨包绕长度占总根长的比例[分别为(72.83±17.16)%和(85.32±5.98)%]均比对侧同名牙[分别为(89.66±3.98)%和(90.84±4.61)%]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牙期上颌唇侧倒置埋伏中切牙矫治后牙根有足够的长度.患牙唇、舌侧牙槽嵴骨质适应性增生不足,唇侧更明显,需后期植骨.

  • Twin-block和Ⅱ类牵引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作者:麦理想;姚宇;张晟;王大为;张志光

    目的 比较Twin-block和Ⅱ类牵引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髁突形态的影响,探讨二者颞下颌关节改建机制的异同,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例替牙列晚期至恒牙列早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为Twin-block组、Ⅱ类牵引组与对照治疗组(采用固定矫治且过程中不采用Ⅱ类牵引或固定功能矫治措施),每组各20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拍摄锥形束CT,比较各组髁突形态及关节间隙的治疗前后差异及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后3组髁突短轴与髁突上部高度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n-block组[(8.51±1.48)和(7.39±1.42) mm]和Ⅱ类牵引组[(8.44±1.03)和(7.24±0.89)mm]均显著大于对照治疗组[(7.47±1.27)和(6.47±1.56) mm](P<0.05),而Twin-block组与Ⅱ类牵引组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win-block组和Ⅱ类牵引组髁突短轴、髁突上部高度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其余各组关于髁突、关节窝形态的测量项目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关节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和Ⅱ类牵引均可使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的青少年患者髁突短轴和髁突上部高度增加,但二者对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效果类似,治疗前后髁突与关节的位置关系并无显著变化.

  • 北京地区126名正常(牙合)青少年颅面部三维测量初探

    作者:高伟民;梁舒然;白玉兴

    目的 对北京地区正常(验)青少年颅面部的三维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筛选正常验青少年样本126人,分为4个年龄组,其中4岁组53人、7岁组30人、10岁组27人、13岁组16人.对受试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收集生长发育相关资料并进行颅面部三维测量.结果 正常验青少年三维方向上线距测量项目增加显著,从4岁到13岁,上颌骨长度Co-A左、右侧增加(14.55±1.15)和(13.66±1.14) mm,下颌骨长度Co-Gn左、右侧增加(22.89±1.40)和(22.82±1.38) mm;上切牙突度U1-NA左、右侧增加(2.20±0.44)和(1.60±0.46)mm,下切牙突度L1-NB左、右侧增加(3.12 ±0.98)和(2.25±0.48) mm;上下颌宽度(CoL-CoR和GoL-GoR)分别增加(13.31 ±1.21)和(18.59±1.40) mm,前面高N-Me增加(18.03±1.32) mm.SN-PP、SN-MPL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本组北京地区126名正常(猞)青少年颅面部在三维方向上均有明显生长,存在一定的快速期,且生长发育在三维方向上基本协调.

  •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髁突形态和位置的锥形束CT观察

    作者:刘俊;于美清;董福生;王密;温小萌;马文盛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研究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和位置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的成年患者20例(偏斜组)和正常(牙合)成人2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锥形束CT头颅扫描和三维影像重建.在髁突大轴面测量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内外径-正中矢状线交角、大轴面面积、轴面中心-正中矢状线距.在髁突中心冠状面测量关节内、中、外间隙和髁顶高度.在髁突中心矢状面测量关节前、上、后间隙.在三维重建影像上测量髁突垂直高度和髁突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每组两侧差异.结果 相比偏斜对侧,偏斜组偏斜侧髁突垂直高度小(1.89±1.34) mm、体积小(77.90±51.37) mm3,大轴面面积小(10.70±5.10) mm2,髁顶高度小(0.63±0.1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后间隙和外间隙分别较偏斜对侧小(0.35±0.10)和(0.58±0.18) mm,两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在三维形态和位置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

  • 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对上气道影响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王宏伟;齐素青;闫明;张超;任素锋;张晶晶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研究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的短期及长期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采用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治疗前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3年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对治疗前后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和容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口咽段容积[(9 021±4 263) mm3]、舌咽段容积[(9 236±5 963) mm3]及总容积[(28 619±9 854) mm3]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分别为(11 365±4 523)、(12 853±5 436)、(34044±10 352) mm3](P<0.05).术后3年除第一颈椎平面处矢状径[(15.9±3.5)mm]和截面积[(996±398) mm2]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外(P>0.05),其余部位与术后6个月相比均有所增加,但未恢复到治疗前.结论 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可造成上气道缩窄,随时间推移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 锥形束CT与根尖X线片识别根尖周骨病损形貌差异的研究

    作者:张杰;岳林;张万林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与根尖X线片识别根尖周骨病损形貌的差异,为临床准确判断根尖周炎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临床上颌切牙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38颗和健康对照牙10颗,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对根尖X线片进行分级评定,同时进行锥形束CT扫描,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图像上定点测量并分别比较根尖周骨质缺损切龈向、近远中向和唇腭向的大径.结果 PAI为1时,锥形束CT显示根尖周骨质无破坏;PAI为2时,锥形束CT显示根尖周骨质明显缺损;PAI为3、4、5时,骨破坏切龈向大径分别为2.75 ~7.00、4.51 ~ 10.63、6.75 ~ 13.38 mm,近远中向大径分别为1.88 ~4.13、3.98 ~ 7.25、5.38 ~ 10.63 mm,唇腭向大径分别为1.50 ~5.70、2.63 ~6.25、4.50 ~9.91 mm,PAI为3~5时,各级内骨破坏范围变化较大,各级间同一方向的骨质破坏大径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结论 锥形束CT可以显示根尖X线片不能明确判定的根尖周骨病损,用根尖X线片反映根尖周骨破坏可能会低估病损的大小.

  • 锥形束CT与根尖X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准确性对比

    作者:姜岚;陈晨;高学军;梁宇红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和根尖X线片诊断人下颌骨根尖病变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应用锥形束CT提供证据.方法 于人下颌骨标本上的101颗牙根尖处制备骨松质根尖病变169个,37个牙根不制备根尖病变,作为阴性对照,拍摄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由1名放射主治医师和1名牙髓主治医师对结果进行判读.结果 根尖X线片仅诊断出169个模拟病变中的117个(69.2%),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1.000、0.416、0.748;锥形束CT正确地诊断出所有根尖病变,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为1.000.锥形束CT与根尖X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响根尖X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因素是牙位(P<0.001),根尖X线片可以诊断出98.1%(52/53)的前牙病变,而对后牙病变漏诊率可以达到44.0%(51/116).结论 锥形束CT比根尖X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准确性高,牙位是影响根尖X线片发现根尖病变的重要因素.

127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