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刘敏;周国兵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1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行ANA(抗核抗体)与抗E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阳性标本62例,阳性率为61.39%,其中肾内科24例、消化内科11例、呼吸内科15例、神经内科2例、心内科6例、皮肤科4例.结论:开展ANA与抗ENA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有重要意义.

  • 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抗核抗体谱分布状况对比分析

    作者:郭亚平;王春光;刘欣;夏伟;刘锦梅;郭德立;韩永斌;祖建忠;王敬莲

    目的 通过横向对比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抗核抗体(ANA)谱分布状况,分析ANA谱检测在健康体检和医学检查中的差异及重要意义,为阳性人群的纵向追踪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每个工作日提取新鲜血清,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采用欧蒙印迹ANA谱3试剂检测15项特异性抗体;结果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ANA滴度>1∶100阳性率14.1%,滴度>1∶320阳性率5.9%,临床就诊人群ANA滴度>1∶100阳性率43.3%,滴度>1∶320阳性率22.4%;两组人群相同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同一性别ANA阳性率随年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差异较大,男性随年龄呈平缓上升趋势,女性则在青春期与更年期出现两个峰值.两人群15项特异性抗体出现频率就诊人群显著偏高,频率排序差异也较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联抗体,抗-M2抗体在体检人群出现频率与就诊人群较接近.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ANA谱阳性率有明显差异;ANA阳性率不同性别随年龄变化趋势不同:15项特异性抗体两人群分布差异较大;高危人群筛查ANA谱对自身免疫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御具有重要价值.

  • 三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比较

    作者:佟大伟;张蜀澜;李永哲;胡朝军

    目的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放射免疫检测法(Farr)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开展临床联合检测寻找合适的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标本共200份,其中包括门诊和住院及后期追踪经临床诊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0份标本、类风湿关节炎(RA)20份标本.进行性系统硬化症(PSS)20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20例,干燥综合征(SS)20例,另健康体检者50例(全部经排查不具有结缔组织病)同时用以上三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 用IIF、ELISA及Farr检测抗dsDNA抗体,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32%和32%.RA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为0.PSS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和5%.MCTD病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和10%.SS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为0.健康体检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 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尤其是IIF和ELISA检测,能提高单一一种方法对SLE患者抗dsDNA抗体检出率,有助于SLE的诊断及病情回顾.

  •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BXSB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素荣;刘传玉;徐世正;熊腊元;周心房

    目的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δ-ALA-PDT)治疗BXSB小鼠的疗效.方法将3月龄BXSB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δ-氨基酮戊酸(δ-ALA)腹腔内注射、单纯照光(SPT)、δ-ALA-PDT治疗,测定其24 h尿蛋白的含量、血清抗核抗体的滴度,及其肾脏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结果δ-ALA-PDT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3组.结论δ-ALA-PDT可减缓BXSB小鼠疾病的进展.

  •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误诊1例

    作者:张炯;万伟国;邹和建;俞茂华

    1 病例报告女,51岁.2001-07因双手背、腰腹部皮肤色素沉着0.5 a就诊于本市某三级医院内分泌科.查血游离皮质醇8.5 μg/dl(8时 15~25 μg/dl),2.6 μg/dl(16时:3~12 μg/dl),24 h尿游离皮质醇2.9 μg(20~100 μg).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正常;双侧肾上腺B超未见异常;诊断Addison病.予醋酸考的松口服早25 mg、晚12.5 mg治疗.1个月后出现渐进性胸闷、气促伴双上肢水肿,入另一家医院内分泌科.多次复查血游离皮质醇、ACTH均正常,仍予激素治疗.

  • 抗核抗体检测质控血清的研制与评价

    作者:王利新;张玉蓉;苏荣;魏军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实验室抗核抗体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探索可靠的制备方法,并且研制满足抗核抗体常规检测需要的质控血清.方法 按照入选要求选择本室检测抗核抗体之后的患者血清制备质控血清;通过无菌实验、防腐实验、冻存、复温、浓度水平的设置等的研究,初步确定制备质控血清的方法和条件;通过对制备血清的外观、无菌性、批内及批间均匀性、稳定性等指标的评价,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法和条件,确认制备的质控血清的性能.结果 制备的质控血清在-20℃可以稳定保存270 d,室温复温后稳定8h以上.冻存复温后批内及批间均匀性、稳定性与商品化质控性能无明显区别,与冻存前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探索出了抗核抗体检测质控物制备的合适方法和实验条件;制备的各个批号质控物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制备出的质控血清满足抗核抗体检测需求和质控要求.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聚类分析初探

    作者:陆晓东;单小云;赵硕;杜红卫;薛亚东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的聚类现象与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风湿科入院的113例SLE确诊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的ANA,以及线性免疫分析法(LIA)测定的15种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检测结果,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全部病例抗核抗体谱的聚类现象,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抗体聚类与SLE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IIF和LIA检测抗核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均为97.3%,2种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8.2%.SLE患者中共检出13种抗原特异性抗核抗体,对这一抗核抗体谱的聚类分析显示SLE患者呈现3种聚类特征,即Nuc/His/dsDNA聚类(C1)、low-Ro/low-La聚类(C2)和Ro/Sm/RNP聚类(C3),3种聚类患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6.3%、24.8%和38.9%.对不同聚类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临床表现、并发症的分析显示,3种聚类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1、C2、C3分别为(32.62 ±21.92)、(25.56 ± 16.63)、(50.41 ±60.86) U/L].3种聚类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较高的慢性皮肤型狼疮、肾脏病变、关节炎等发生率.其中,慢性皮肤型狼疮和白细胞减少症在3种聚类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9.3%、63.6%和56.1%、25.0%、5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Sm/RNP聚类患者的慢性皮肤型狼疮发生率较其他2种聚类患者显著升高(P均<0.05),且狼疮肾炎的并发症发生率(43.2%/26.8%和39.3%)较高;而low-Ro/low-La聚类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较其他2种聚类患者显著降低(P<0.05),并发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的风险也较低(7.1%/19.5%和22.7%);Nuc/His/dsDNA聚类患者多发血小板减少症(41.5%/21.4%和25.0%),但少见神经性症状(0%/3.6%和11.4%),同时肺部/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6.3%/28.6%和29.5%).结论 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存在聚类特征,且不同的抗体聚类特征与SLE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特定靶抗原/抗体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作者:胡朝军;罗静;张蜀澜;邓垂文;张欣;赵丽珂;彭清林;朱平;黄慈波;王国春;刘升云;方勇飞;陈小三;柳乐;李庆春;李纪阳;李梦涛;曾小峰

    目的 研究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抗核抗体(ANA)特定靶抗原/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多中心研究.2016年4至7月对6家合作医院收集的811份标本,采用CLIA和免疫印迹法(LIA)开展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史密斯(Sm)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Ro60)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La)抗体、抗着丝点蛋白B(CENPB)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Nuc)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Rib-P)抗体的平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抗体检出率、检测特异性以及检测符合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高度特异性抗体(包括抗Sm、dsDNA、Nuc和Rib-P抗体)的差异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复测,并结合SLE临床诊断信息进行McNemar检验分析.结果 CLIA与LIA在检测ANA特定靶抗原/抗体时,具有相当的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两种方法在检测抗RNP、SSA/Ro60、SSB/La和CENPB抗体时,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5),而在检测抗Sm、dsDNA、Nuc和Rib-P抗体时,一致性一般(0.4

  • 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仁芳;曾爱平;陈瑛;吴锋;程勇军;李云生

    目的:探讨致密细斑点型( DFS)抗核抗体在抗核抗体( ANA)常规检测者中的阳性分布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中的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至2014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就诊患者1372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ANA临床标本中的DFS的结果。计算DFS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统计DFS阳性的AID患者中的相关临床信息和实验室特征。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在13728例患者ANA常规检测中,ANA阳性为2822例,阳性率20.56%。其中DFS阳性为248例,占所有ANA常规检测的1.81%,在ANA阳性者中的阳性率为8.79%。男、女性者在不同年龄组(≤20岁组、21~49岁组、≥50岁组)间的DFS阳性率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17、1500.00,P均<0.01),以≥50岁组的DFS阳性率为高。 ANA阳性检出率以风湿免疫科中高(30.07%),但ANA阳性中的DFS主要见于感染科(32.58%)、皮肤科(21.76%)、神经科(18.58%)、肾内科(6.73%)等,且科室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0,P<0.01)。248例 DFS 阳性者中,包括41例 AID 患者(16.53%),207例非 AID 患者(83.47%)。其中系统性AID中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构成比高(29.27%),器官特异性AID中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构成比高(31.71%)。 DFS阳性滴度1∶100在非AID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AID者(χ2=6.20,P<0.05);DFS阳性滴度1∶320则在AID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非AID者(χ2=5.38,P<0.05)。 DFS阳性的AI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而实验室以抗核抗体谱( ANAs)中的15项特异性抗体均阴性为主要特征。结论 DFS是ANA阳性者中的常见荧光模式,在ANA阳性者中存在不同的性别、年龄间差异;DFS阳性者主要出现在非AID患者中;对于DFS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测其特异性的抗DFS70抗体。(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73-177)

  • 2012年我国临床实验室抗核抗体滴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作者:张瑞;王璞;王露楠;张括;谢洁红;李金明

    目的 评价探讨2012年我国临床实验室检测抗核抗体(ANA)滴度报告的一致性程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ANA检测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性调查研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共发放5份样本(1份ANA阴性,4份ANA阳性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至533家参评实验室.滴度结果报告的方式分为稀释梯度为2倍滴度系统和3.2倍滴度系统,要求临床实验室根据各自实验室日常工作所用滴度报告方式,选择不同滴度系统回报ANA滴度和起始稀释度结果.计算滴度结果的中位数,对2倍滴度系统采用中位数±2个稀释梯度作为允许滴度范围;对3.2倍滴度系统采用中位数±1个稀释梯度作为允许范围,分别计算滴度与中位数相符的实验室比例和在允许范围内的实验室比例,以分析2种方法检测滴度报告的一致性.结果 412家实验室参加滴度结果回报,其中:11.9% (49/412)的实验室采用2倍滴度系统回报结果;88.1% (363/412)的实验室采用3.2倍滴度系统回报结果.2倍滴度系统报告1211、1212、1213和1215号样本,中位数分别为1∶640、1∶320、>1∶1280和1∶160,其中与中位数相符的实验室比例低为24.5%(12/49),高为57.1%(28/49);在允许范围内的实验室比例低为87.8% (43/49).随机选取49家采用3.2倍滴度系统的实验室报告1211、1212、1213和1215号样本,中位数分别为1∶1000、1∶1000、>1∶3200和1∶320,与中位数相符的实验室比例低为63.3% (31/49),高为83.7% (41/49).各样本滴度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的实验室比例低为98.0% (48/49).结论 全国ANA滴度回报结果不理想,要提高ANA检测滴度结果报告的实验室间可比性,有必要对试剂、荧光显微镜、实验室测定操作和结果报告解释进行标准化.

  • 抗核抗体的检测程序与结果报告及解释

    作者:李金明

    抗核抗体(ANA)的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是临床为常用的自身免疫病(AID)初筛指标.本期发表的北京协和医院李永哲实验室的2篇文章,是在其长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的总结,结果表明,实验室根据所用测定试剂及其系统,建立其自身的IIF-ANA测定的参考范围,并有相应测定程序及对测定结果的合理解释,对提高A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关键性作用.

  • 抗核抗体HEp-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模型及其结果报告方式国际共识解读

    作者:胡朝军;周仁芳;张蜀澜;秦晓松;武永康;牛家峰;杨再兴;何敏;王春燕;罗静;黄清水;李晞;张铁汉;李永哲

    抗核抗体(ANA)是多种自身免疫病(AID)特别是ANA相关的风湿性疾病(AARD)诊断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以HEp-2细胞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 IIF)法是ANA检测的重要方法,被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自身免疫标准化促进会(EASI)等专业学会推荐为ANA检测的参考方法。2014年8月28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ANA荧光模型国际共识第一次会议上,来自15个国家的66位专家研讨形成ANA HEp-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模型命名标准化国际共识。2015年9月22日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的ANA荧光模型国际共识第二次会议上形成了ANA结果报告方式国际共识。认真解读和推广ANA HEp-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模型及其结果报告标准化国际共识有助于提高我国ANA检测质量和充分发挥ANA在AID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804-810)

  • 蛋白芯片技术在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永哲;赵智贤;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高扬;杨卫平;于孟学;朱立平;程京

    目的 建立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抗核抗体谱中11种自身抗体的方法,并对蛋白芯片技术对自身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蛋白芯片技术与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验证抗核抗体谱检测蛋白芯片(抗SSA-52抗体、抗SSA-60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dsDNA抗体、抗rRNP抗体、抗着丝点抗体和抗核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除抗Jo-1抗体阳性样品较罕见,仅检测阳性样品32份,其他10种自身抗体,每种选择各阳性样本70份,阴性样本294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除抗SSA52抗体和抗SSB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5.7%和98.6%外,其他9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均为100%;除抗SSB抗体、抗RNP-68抗体、抗Scl-70抗体、抗dsDNA抗体、抗CENP-B抗体、抗核抗原提取物抗体(ANA)的检测特异度分别为98.0%、98.0%、99.7%、99.7%、99.7%、98.3%外,其他5种自身抗体的检测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11种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的检测敏感度(均>95.0%)和特异度(均>98.0%)均较高,且与ⅡF和ELISA法有较高的符合率,能满足临床检测自身抗体谱的要求.此外,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自身抗体时具有高通量、简单快速、敏感度好和特异度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

    作者:王露楠;邓巍;李金明

    目的 评价全国临床实验室检测抗核抗体谱的能力.方法 每年进行2次室间质量评价,每次发放5支质评样本;要求各临床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并回报检测结果、所用检测方法、仪器和试剂资料;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将结果反馈给各实验室.结果 70%以上的实验室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谱,2003-2005年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4.1%、93.0%和98.6%.对单一核型,包括均质型、颗粒型等检测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混合核型的检测.阳性样本,各实验室回报的滴度存在很大差异.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的实验室占90%以上,检测结果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检测整体成绩均接近或超过90%.结论 抗核抗体的检测还有待于标准化.通过抗核抗体谱临床检验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可及时发现参评实验室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实验室不断提高检测质量.

  • 抗核抗体筛查试验与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仁芳;胡朝军;张蜀澜;白伊娜;宋宁;李丽君;李永哲

    目的 分析探讨抗核抗体(ANA)筛查试验与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的相关性.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作为ANA筛查试验,用免疫印迹法(LIA)作为抗核抗体谱(ANAs)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对500份临床就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并根据IIF-ANA和LIA-ANAs检测结果分为4组(IIF-ANA~+/LIA-ANAs~+组、IIF-ANA~+/LiA-ANAs~-组、IIF-ANA~-/LIA-ANAs~+组、IIF-ANA~-/LIA-ANAs~-组).同时收集IIF-ANA~-/LIA.ANAs~+组标本,使用ELISA、双向免疫扩散法(DID)进行特异性抗体复查.结果 500份患者的标本中IIF-ANA~+/LIA-ANAs~+组为247份,IIF-ANA~+/LIA-ANAs~-组为86份,IIF-ANA~-/LIA-ANAs~-组为152份,IIF-ANA~-/LIA-ANAs~+组为15份.IIF-ANA~+/LIA-ANAs~+组中IIF-ANA滴度以≥1:1 280为主,占48.2%,1:80-1:160占23.9%,1:320-1:640占27.9%.在167例IIF.ANA~-患者中LIA-ANAs~+占9.0%(15/167),15份IIF-ANA~-/LIA-ANAs~+标本中:包括11份抗SSA抗体和抗R052抗体阳性,并与ELISA、DID法复查结果基本一致;抗组蛋白(Histone)、抗Scl-70、抗Jo-1、抗线粒体-M2(AMA-M2)抗体阳性各1份.LIA-ANAs与ELlSA、DID的阳性符合率为100%、69%.且IIF-ANA~-/LIA-ANAs~+组患者经临床资料分析明确诊断自身免疫病(AID)者为8例.86份为IIF.ANA~+/IJA.ANAs~-的标本,以1:80~1:160的滴度为主(50.0%),荧光模式以均质型(H)为主(36.1%),其与IIF-ANA~+/LIA-ANAs~+组比较[1:80~1:160的滴度占23.9%,荧光模式均质型(H)占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12.42,P均<0.05).结论 ANA临床检测中町先以筛查试验进行检测,若阳性,再进行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但足,对于临床疑似AID的患者,无论ANA初筛试验阴性与否,均需进行各种针对特异性抗体的确认试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确认试验不能完全替代ANA的筛查试验.

  • 临床标本抗核抗体102 651例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仁芳;胡朝军;张蜀澜;李丽君;董晓娟;李永哲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分布趋势及在自身免疫病(AI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02 651份来自2004年至2008年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患者血清标本中的ANA(男女比例1:3,平均年龄41岁).选取符合AID诊断的患者3 064例,其中:SLE 1 757例、干燥综合征(SS)2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518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150例、系统件硬化症(SSc)17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0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4例及强直性脊柱炎(AS)66例.疾病对照组 560例,其中:炎症性疾病452例和肿瘤108例.分析ANA在不同性别、年龄(≤20岁组、21~49岁组、≥50岁组)和AID患者中的阳性率、滴度以及荧光模式的分布.结果 在102 651份检测标本中,ANA阳性率为49%,其中男性为26%,女性为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652.84,P<0.01).不同年龄组间ANA阳性患者的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0岁组46%、21~49岁组50%、≥50岁组47%,χ~2:108.68,P<0.01).ANA 阳生患者荧光模式分析表明,单一荧光模式以斑点型(34%)和均质型(16%)为主,混合荧光模式以斑点/均质型为主(16%).而AID组中的SLE、SS、RA、PM/DM患者单一荧光模式以斑点型为主(分别为32%、40%、28%、31%),PBC患者以核膜型、着丝点型为主(分别为36%、14%).AID患者的ANA阳性率为82%,与疾病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14.15,P<0.01).其中SLE的阳性率高为94%.AID患者滴度以≥1:160为主,疾病对照组患者以1:80滴度为主.结论 临床就诊患者中ANA的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不同AID患者中的ANA阳性率和滴度均存在差异,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重视ANA滴度在AI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另外,ANA阳性患者的荧光模式旱现多样性,特别是某些特殊荧光模式对AID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仅根据荧光模式来判断AID则有一定的片面性.`

  • 抗核抗体的不同检测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作者:武永康;王兰兰;秦莉

    目的 评价抗核抗体(ANA)的不同检测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效能.方法 检索1900-2005年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到ANA对SLE诊断的研究文献13篇,采用RevMan软件分析.结果以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HEp-2-IFA)、以肝组织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Liver-IF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SLE及对照组进行ANA检测,3种方法综合比数比(OR)分别为100.55(P<0.01)、153.49(P<0.01)和28.84(P<0.01).HEp-2-IFA法和Liver-IFA法检测SLE患者ANA比较采用RevMan分析,OR值为3.47(P=0.01).HEp-2-IFA法和ELISA法检测SLE患者ANA比较采用RevMan分析,OR值为1.25(P=0.62).结论 3种检测ANA方法对SLE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HEp-2-IFA法和ELISA法的检测敏感度明显高于Liver-IFA法;HEp-2-IFA法荧光模型为疾病诊断及新抗体发现提供实用信息,但其设备昂贵,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而ELISA法则简单、方便、快捷、适合大量标本的自动化仪器检测,不同单位应按实际情况进行方法选择.

  • 60岁以上人群抗核抗体阳性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秋霞;张曦;魏秋静;古洁若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是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s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核成分,其靶抗原分布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主要为IgG型,也可见IgA、IgM型.

  • 老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核抗体特征分析

    作者:魏秋静;李秋霞;李齐光;古洁若

    目的 分析抗核抗体在老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70例老年PBC患者及360例对照者的血清抗核抗体(ANA),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点型SP100抗体、抗核膜型gp210抗体.结果 70例老年PBC患者中有66例ANA阳性(94%),其中43例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式.AMA-M2检出率为90%.ANA主要荧光模式对老年PBC患者敏感性88%(62/70),特异性为91.6%(330/360),83.3%ANA滴度≥1∶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PBC患者ANA的荧光模型主要为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胞浆颗粒型,常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型,对于老年PB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抗核抗体与衰老的相关性

    作者:杨蓬勃;谢志贤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对血清抗核抗体(A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993例老年人进行血清ANA检测,并依年龄及性别不同分组,同时检测200例中青年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ANA阳性率为29.1%.高于中青年组的14.0%(x2=5.047,P=0.025).随年龄的增长,血清中ANA阳性率增高,60~岁组ANA阳性率为24.1%,70~岁组为30.5%,≥80岁组为33.6%.老年女性ANA阳性率为35.8%,高于男性的22.4%(x2=21.79,P<0.05).中青年组滴度为1:100的标本占阳性标本总数57.1%,滴度高于1:3200的标本为0,老年组滴度为1:100的标本占阳性标本总数36.3%,较中青年组有所下降,滴度高于1:3200的标本为7.6%,较中青年组有所升高.老年人进行ANA初筛,女性ANA滴度为小于1:320~1:1000,男性ANA滴度小于1: 100~1:320,特异性可达90%左右.结论 老年人ANA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并随年龄而逐渐升高.建议将该年龄段人群ANA初筛临界值定为女性1:320~1:1000,男性1:100~1:320.

14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