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脂类饮食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作者:苏苹;赵凇;何宇梅;刘婷

    目的 一些研究对2型糖尿病饮食脂类的推荐是基于空腹血脂和血糖的水平,然而脂肪酸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却不清楚.本文的目的是旨在探索脂肪酸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反应.方法 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1000千卡热能的饮食,分别含棕榈油、橄榄油和鲑鱼油共7天,而后在360分钟内测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 服用棕榈油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服用橄榄油和鲑鱼油者.结论 不同的脂肪酸可能有潜在的亲胰岛素作用.

    关键词: 血糖 胰岛素 脂肪酸
  • 不同脂肪酸饮食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及内质网应激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子婧;宋光耀;李萍

    目的 探讨不同脂肪酸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 方法 选取40只大鼠分为正常饮食对照(N)组、单不饱和脂肪酸饮食(M)组、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P)组和饱和脂肪酸饮食(S)组.干预8周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IVGTT),测定胰腺磷酸化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的α亚基(p-eIF2α)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 结果 8周末,S组IVGTT胰岛素第1、3、5、8 min均较N组降低(P<0.05).M、P、S组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均较N组降低(P<0.05或P<0.01).P、S组胰腺β细胞内p-eIF2α和CHOP的表达较N组增加(P<0.05或P<0.01). 结论 不同高脂肪酸饮食均可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可能与ERS有关.

  • 吡格列酮对不同浓度脂肪酸培养HepG2细胞脂联素受体1和受体2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龚燕平;李春霖;田慧;陆菊明;母义明;潘长玉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联素受体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孵育48 h的HepG2细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吡格列酮组、3组不同浓度(100、200、400μmol/L)饱和脂肪酸(PA)培养组和3组相应浓度PA+吡格列酮(PGT)处理组.继续培养24 h后,提取总RNA,使用RT-PCR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受体mRNA表达的改变.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组脂联素受体2(R2)mRNA的表达下降,当PA的浓度加至200 μmol/L以上时,R2mRNA表达的下降呈现明显差异(P<0.01).在PA+PGT的各组中,R2 mRNA的表达均较同PA浓度组增高,尤其是在PA浓度大于200μmol/L时(P<0.05或P<0.01).结论R2很可能是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NF-κB导致高脂饲养大鼠大血管病变

    作者:肖彧君;母义明;潘长玉;柳红芳;詹晓蓉;李明;陆祖谦;陆菊明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高脂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中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高脂饲养(HF)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HF+NAC)3组,饲养11周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体重的变化,处死大鼠,测定内脏脂肪含量、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因子-κB(NF-κB)/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1)HF组大鼠11周后体重明显增加,血糖、胰岛素、TG、TC、LDL-C、FFA水平以及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均较NC组明显升高.NAC干预组则与NC组无明显差异;(2)HF组与NC和NAC组相比,表现为主动脉内膜不完整、断裂、内皮细胞脱落、内膜下泡沫细胞增多、炎细胞浸润、中层平滑肌增生、排列紊乱等;(3)HF组大鼠的主动脉内膜NF-κB为阳性表达、IκBα几乎不表达、ICAM-1和MCP-1呈强阳性表达,而NC组和NAC组NF-κB为弱阳性表达、IκBα为阳性表达、MCP-1和ICAM-1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结论高脂饲养大鼠可能通过激活NF-κB导致大血管病变,抗氧化剂NAC能有效阻断高脂饲养大鼠的大血管病变.

  • 花生四烯酸抑制饱和脂肪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作者:肖彧君;母义明;詹晓蓉;李明;陆祖谦;陆菊明;潘长玉

    目的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研究显示,软脂酸上调该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而花生四烯酸能降低上述高表达.

  •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磺脲受体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邓秀玲;袁莉;陈璐璐;周慜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磺脲受体1(SUR1)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机制. 方法分离纯化胰岛细胞后分别与0.25 mmol/L软脂酸(PA)和0.125 mmol/L油酸(OA)温育48小时,放免法检测胰岛素,RT-PCR检测SUR1基因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使基础胰岛素分泌增加110%(P<0.01),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降低43 %(P<0.01);OA使基础胰岛素分泌增加80%(P<0.01),GSIS降低32%(P<0.05).RT-PCR示OA显著抑制了SUR1基因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降低64%(P<0.01), 而PA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15%(P>0.05). 结论 FFA抑制GSIS可能与其对胰岛β细胞SUR1基因表达的调节有关.

  •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单倍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质和脂肪酸影响的研究

    作者:黎四维;夏维;邓浩华;刘松梅

    目的 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基因单倍型对T2DM血浆脂质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小片段扩增法对234例T2DM患者,185例T2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以及253名健康体检人员的FADS基因SNP位点(rs174537、rs174616、rs174460、rs174450)进行基因分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血浆脂肪酸含量.采用SNPStats软件构建单倍型,分析单倍型与血浆脂质、脂肪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TCTA单倍型较非TCTA单倍型患者Δ5-脂肪酸去饱和酶(D5D)活性降低[4.57(3.49,7.19)vs5.65(4.03,10.10),P=0.023],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活性升高[D9D-16:0.04(0.02,0.07) vs 0.03(0.01,0.06),P=0.046;D9D-18:(2.02±0.69)vs (1.89±0.70),P=0.028].结论 FADS基因单倍型通过影响脂肪酸去饱和酶的活性来调节T2DM血浆脂质和脂肪酸水平.

  •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作者:郭红燕;雷涛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代谢骨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药物、营养等因素相关,但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与血脂紊乱相关,而血脂中的脂肪酸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但其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本文就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线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34种分枝杆菌

    作者:熊礼宽;孔繁荣;杨应周;程锦泉;Gwendolyn L.Gilbert

    依靠传统方法鉴定分枝杆菌的生长特性、色素、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用生化试验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费时、费力且没有标准化试剂,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导致很多结果不易判断.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枝菌酸及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均存在菌种鉴定的局限性,受菌株的生长环境、营养状况的影响,并且需要特殊的仪器.PCR产物直接序列测定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图谱不适合检测混合性感染,而分枝杆菌的鉴定对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旨在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线点杂交技术(PCR-RLB),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

  • 吉非贝齐对血脂异常兔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作者:谷祥任;吴洁

    目的 观察吉非贝齐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清及脂肪组织分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影响.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吉非贝齐组,每组5只.用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脂肪组织培养液中AFABP水平.结果 高胆固醇组和吉非贝齐组兔饲养第8周及第12周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吉非贝齐组免第12周体重较第8周明显下降(P<0.05),同时血清和脂肪组织培养的上清液中AFABP水平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胆固醇组和吉非贝齐组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吉非贝齐组兔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结论 吉非贝齐能降低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兔体重,并降低血清及脂肪组织分泌的AFABP,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肥胖.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晓翔;李洁琪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lhing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内的低分子量可溶性细胞质蛋白,在心肌中的含量比骨骼肌高10倍[1],在肝脏、肾脏、小肠中含量很低,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它能快速从心肌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评价衰老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作者:王文艳;钟萍;谢红军;宋文忠;周晓芳;汤夏莲;金静;卢青

    目的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评估增龄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入选40例健康者,按照年龄分为成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静息心肌PET,测定2组SPECT的左心室17节段静息总评分和各节段评分,与SPECT相匹配的各节段心肌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 老年组与成年组左心室心肌SPECT的平均静息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间隔基底部、下间隔中份、尖前壁和尖下壁静息评分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5);老年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总SUV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组左心室多个节段的SUV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衰老可导致心肌对缺血敏感性加重的趋势;增龄可使心肌对18F-FDP摄取和利用增加,可能是对衰老所致心肌缺血的自然保护性机制.

  • ω-3脂肪酸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作者:鲍剑虹;陈国钱;朱伟谦;叶好好;张旭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ω-3脂肪酸(ω-3PUFA)的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编码法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19例,患者入院24 h内给予留置胃管,治疗组给予添加ω-3PUFA的免疫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自制的匀浆膳。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7、14、21 d 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观察指标的变化及统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观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CRP、hs-CRP 改善更快,降幅更大(P<0.05),治疗第21天治疗组患者IgA、IgM、IgG、淋巴细胞、CD3+、CD4+T 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1±0.7)比(2.5±0.9)g/L,(1.2±0.3)比(1.0±0.2)g/L,(12.8±2.2)比(11.1±2.9)g/L,(1.7±0.4)比(1.4±0.4)×109/L,(1.2±0.3)比(1.0±0.2)×109/L,(0.8±0.2)比(0.6±0.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43、2.21、2.60、2.57、2.73,均P<0.05);治疗组患者CD8+T细胞治疗前后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治疗组感染并发症发病率为34.8%,显著低于对照组(94.7%)(χ2=15.89,P<0.001);治疗21 d 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GCS评分及m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7±5.2比14.3±4.8;14.7±0.7比13.1±1.7;3.1±1.0比4.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3.07、-3.05,均P<0.01)。结论应用ω-3脂肪酸免疫营养不仅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卒中后患者的临床预后。

  • 脂肪酸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

    作者:宋光耀

    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非常普遍,约60%~8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紊乱.随着人们对血脂代谢异常的深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了解远没有对糖代谢了解的清楚.

  • 压力负荷性肥厚心肌脂肪酸代谢异常及卡维地洛干预效应

    作者:李隆贵;胡琴;耿昭华

  • 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作者:卢慧玲;王宏伟;赵华月

    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是促进脂肪酸酯化和甘油三酯合成的强刺激因子,与人类脂肪代谢密切相关.ASP代谢途径的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脂质代谢紊乱,与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浆ASP、血脂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 压力负荷性肥厚心肌脂肪酸代谢异常及卡维地洛干预效应

    作者:李隆贵;胡琴;耿召华

  • 肠外营养患者血清必需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

    作者:赵玉兰;唐云;廖杰

    目的:建立肠外营养患者血清中必需脂肪酸(C8∶0、C10∶0、C18∶2、C18∶3、C20∶4)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肠外营养患者的血清经正己烷提取和三氟化硼乙醚衍生,用BD-17MS(30 m ×0.25 mm×0.25 μm)柱分离,以十七烷酸为内标,对脂肪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BD-17MS(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能使6种待测脂肪酸得到很好的分离.方法在0.006 25~0.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低检测限为10 ng/ml.脂肪乳输注2 h后,各脂肪酸浓度均升高,6 h时C8∶0、C10∶0有所下降,24 h下降到输注前或以下;C18∶2、C18∶3、C20∶4 4~6 h达高峰,24 h下降到输注前或以下.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用于测定血清必需脂肪酸,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衍生化反应速度适中.

  • 在免疫增强肠饲饮食中ω-3脂肪酸通过胆酸依赖机制能选择性地增加回肠的血流

    作者:

  • 湿润烧伤膏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作者:张雯

    目的:了解湿润烧伤膏的脂肪酸组成特性.方法:气相色谱分析法.色谱仪为日本岛津GA-14A气相色谱仪,氢离子火焰检测器(FID),C-RA4数据处理机,色谱柱为4.0mm×2m玻璃柱,内填15%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6201,80-100目固定相.色谱条件:柱温180-20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氮气流速40ml/min;氢气流速35ml/min;空气流速300ml/min.进样量0.5μl.结果:发现湿润烧伤膏的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和亚油酸之和约占80%以上.结论:湿润烧伤膏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其脂肪酸组成中亚麻酸的高比例含量之间可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985 条记录 8/50 页 « 12...567891011...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