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脂肪酸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张广峰;陈祥贵;林琳;文春鹃;饶夙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200、100、50、25和12.5μmol/L)的棕榈酸(PA)、油酸(OA)和亚麻酸(LA)处理C2C12、L6和3T3-L1细胞,分别于不同时间(2、4、6和8d)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为了考察脂肪酸对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分别在C2C12和L6细胞诱导分化前2d,分化第0、2和4d采用25 μmoL/L的PA、OA或LA处理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转分化,姬姆萨染色和肌酸激酶(CK)测定观察细胞分化.结果 3种脂肪酸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随脂肪酸种类和细胞株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PA和OA比LA具有更显著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且OA对3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而LA在100 μmol/L以下时对C2C12和L6成肌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与3T3-L1比较,C2C12和L6细胞增殖对脂肪酸的抑制作用更加敏感.在成肌细胞C2C12和L6诱导分化后用脂肪酸处理未观察到显著的作用,但在诱导分化前2d加入脂肪酸能显著影响成肌细胞的分化,LA处理使多核肌管数量和CK含量增加,促进向骨骼肌细胞的分化,而PA和OA处理使细胞内脂滴积累,多核肌管数量和CK含量下降,抑制向骨骼肌的分化而促进向脂肪细胞的转分化.结论 脂肪酸暴露影响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作用与脂肪酸种类、细胞类型和暴露时期有关.

  • 中国不同地区膳食脂质摄入量的分析

    作者:张坚;王春荣;高俊全;陈君石

    1992年中国总膳食研究在1990年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进,将城市和农村的样品分别进行分析.本文报道了该项研究中膳食脂质部分的结果(包括总脂肪、胆固醇、脂肪酸). 除南方二区外,同一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在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北方二区农村居民的脂肪摄入量明显不足,而北方一区城市居民脂质的摄入量较高,胆固醇摄入量已超过每人每日300mg的水平.南方居民膳食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高.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我国居民膳食脂质摄入情况基本合理,但由于地域差异较大,在进行膳食指导时(如关于补充EPA,DHA的问题)应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菌体脂肪酸成分测定与分析

    作者:杜春明;焦振泉;郭云昌;刘秀梅

    目的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菌体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菌体脂肪酸成分,并利用MIDI-FAME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椰毒假单胞菌的菌株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中其他致病型菌株的脂肪酸成分非常相似,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它的分类地位.另外还发现C16:0.2OH、C18:1.2OH和C16:1.2OH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米酵菌酸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联系.结论由脂肪酸成分分析确认了椰毒假单胞菌的分类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它的产毒机制和致病机理积累资料.

  • 不同n-6/n-3脂肪酸构成对小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作者:杨立刚;宋志秀;曹卫鑫;王炎炎;芦慧霞;郭斐;杨辉军;陈剑双;王少康

    目的 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对小鼠血脂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喂饲正常对照饲料、猪油高脂饲料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为1∶1、5∶1、20∶1的高脂饲料5周,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质过氧化物(LPO)、8-并前列腺索F2α(8-iso-PGF2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游离脂肪酸(FFA)、选择素(E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变化.结果 猪油组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n-6/n-3 PUFA 1∶1组和5∶1组血清TG、TC水平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20∶1组血清FFA水平显著高于1∶1组和5∶1组(P<0.05).1∶1组和5∶1组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及ES水平均显著低于猪油组和20∶1组(P<0.05).5∶1组血清vWF水平显著低于猪油组和20∶1组(P<0.05).结论 与猪油和高n-6/n-3 PUFA比值高脂饲料相比较,低n-6/n-3PUFA比值高脂饲料可改善小鼠脂代谢、炎症与氧化应激和内皮细胞功能.

  • 不同烹饪温度和时间对玉米油品质的影响

    作者:廖静;王竹;刘静;向雪松;郭时印;杨月欣

    目的 了解不同烹饪温度、时间对玉米油脂肪酸组分以及氧化产物的影响.方法 玉米油在140℃、200℃、240℃分别烹饪60s ~300s后,对烹饪后的玉米油脂肪酸组分、过氧化值、茴香胺值进行检测.结果 玉米油240℃下烹饪138s(玉米油起火),饱和脂肪酸从14.18g/100g增加到20.29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从28.30g/100g增加到33.33g/100g,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从53.13g/100g下降到28.98g/100g;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茴香胺值、过氧化值和总氧化值均达到大值,分别为11.29g/100g、108.9、17.12mmol/kg、177.37mmol/kg.结论 玉米油在烹饪过程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总氧化值随着烹饪时间和烹饪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烹饪时间和烹饪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 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中脂肪酸成分的定量与比较

    作者:严俊安;谭洪兴;朱李佳;于微;杨慧;沈湘;王竹;刘小立;王俊

    目的 探讨白皮花生和红皮花生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差异.方法 样品经过水解、萃取和甲酯化后,色谱柱为HP-88(100 m×0.25 mm ×0.20μ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深圳、清远等6个地区的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中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脂肪酸甲酯标准曲线在0.2~ 1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80),方法回收率92.3%~118.8%,精密度(RSD)1.64%~7.70%.两种花生中均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等21种脂肪酸,总脂肪含量42.5% ~ 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C-MS法能快速、灵敏地检测花生中的脂肪酸,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中的脂肪酸种类相同含量接近.

  • 不同肉类食物中脂肪酸组成

    作者:赵佳;邢青斌;陆颖;王竹

    目的 研究5种肉类不同部位和内脏中的脂肪酸含量及其差异性分析.方法 采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不同部位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样品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 猪肉、反刍动物和禽肉类中的脂肪酸种类相似,但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畜肉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而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牛肉和羊肉.反刍动物类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禽肉中的饱和脂肪酸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结论 肉类脂肪酸比例不平衡,可通过调控饲料中油脂组成及营养水平,从而改善畜禽肉质的营养价值.

  • 中国三地区人成熟母乳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作者:高颐雄;张坚;王春荣;李丽祥;满青青;宋鹏坤

    目的 分析中国处于三个不同地理环境地区的母体成熟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江苏句容(河湖地区)、山东日照(沿海地区)和河北徐水(内陆地区)三地,每地区募集40~50名健康产妇,于产后第28天采集母乳,Folch法提取其中脂肪,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中31种脂肪酸构成及含量.结果 句容,日照和徐水分别募集到47、50和46名受试者,各地成熟乳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的主要成份均分别为C16:0、C18:1 n-9cis、C18:2 n-6 cis和C18:3 n-3.三地区成熟乳中花生四烯酸(ARA)百分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72%、0.63%和0.6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为0.41%、0.47%和0.24%.三地区总乳脂含量中位数分别为4.47、1.50和3.91g/100g母乳;其总脂肪酸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934、1319和3437mg/l00g母乳,日照总乳脂含量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另两地区.结论 母体成熟乳中脂肪酸含量及构成存在显著地区差异性.

  • 人乳、牛乳和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组成随泌乳期及婴幼儿不同阶段的变化

    作者:杨帆;吴娟;郑颖

    目的 分析不同泌乳期与婴幼儿阶段配方奶粉、牛乳与人乳中的脂肪酸组成情况.方法 选择50例健康产妇提供的人乳、35份荷斯坦牛牛乳与30份配方奶粉开展临床检验,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样本的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 配方奶粉中检测出28种脂肪酸,牛乳中检测出30种脂肪酸,人乳中检测出27种脂肪酸.在所有配方奶粉中棕榈酸、油酸与亚油酸的占比较高.人乳中各阶段均以油酸、亚油酸与棕榈酸为常见脂肪酸类型.伴随泌乳期阶段变化,牛乳中γ-亚麻酸与亚油酸的占比明显下降(P<0.05),但花生四烯酸占比显著升高(P<0.05);人乳中棕榈酸、顺-11-二十烯酸、芥酸与神经酸均明显下降(P<0.05).伴随婴幼儿年龄增加其配方奶粉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油酸与顺式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占比明显下降.结论 在生产配方奶粉时需参照人乳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合理配置,着重调整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花生四烯酸等重要脂肪酸含量,以促使婴幼儿获得佳营养供给.

  • 中国黄海海域部分海鱼脂肪酸含量分析

    作者:张红霞;张加玲;尚晓虹;赵云峰;吴永宁

    目的 分析中国黄海海域部分可食用海鱼的脂肪酸含量.方法 于青岛市大型水产批发市场采集我国黄海海域38种海鱼样品,提取脂肪后甲酯化,以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含量.结果 38种海鱼总脂含量范围为0.459(鲬鱼)~17.086 g/100 g(海鲫).海鱼中含量多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C16∶0、C18∶1n9、C20∶4n6和C22∶6n3.SFA总量范围为44.5(黄线狭鳕)~2442.9 mg/100 g(海鲫),P50=345.6 mg/100 g;MUFA总含量范围为19.8(黄线狭鳕)至2753.5 mg/100 g(青鳞鱼),P50=242.3 mg/100 g;n-6PUFA总量范围9.5 mg/100 g(黄线狭鳕)~939.5(梭鱼),P50 =42.5 mg/100 g;总n-3 PU FA含量范围为84.3(鲬鱼)~ 1452.2 mg/100 g(海鲫),P50 =324.3 mg/100 g.n-3 PU FA、EPA和DHA的含量均与总脂含量呈正相关(P <0.001).结论 黄海海域大多数海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具有种属差异性,可以作为n-3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 膳食脂肪酸构成与代谢综合征

    作者:孙雅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健康有着双重影响.目前我国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这与膳食中高能量、高脂肪的摄入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都有密切联系.本文就对不同膳食脂肪摄入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作了综述.

  • 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及潜在风险

    作者:罗佳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LCPUFA)是指碳链长度在20碳以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主要包括n-6系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n-3系DHA(docosahexaenoate)及EPA(eicosapentaenoate).LCPUFA是生物膜结构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DHA和EPA,对于胎儿期大脑和视觉的发育有特殊意义.因此,在妇女孕期补充LCPUFA的必要性得到公认.

  • 发育期补充鱼油对大鼠脑内脂肪酸组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李红娟;刘德华;张恩平

    为观察发育期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脑内脂肪酸代谢和部分神经递质的变化,将孕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O)、添加DHA的低(L)、中(M)、高(H)剂量组,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鱼油0、17.5、35和70ml/kg,实验组饲料中的DHA含量分别为7.5、15和30g/kg.以幼鼠脑匀浆中脂肪酸分析、大脑皮质和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肽类神经递质生长抑素(SS)作为检测脑神经生化代谢的指标,并监测孕鼠、仔鼠体重.结果表明:补充DHA的各剂量组幼鼠脑匀浆中DHA含量及海马中5-HT、DA、S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补充DHA各组仔鼠体重增长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结论:1.发育期补充DHA使大鼠脑内脂肪酸代谢发生变化,进而调节递质释放;2.对人和动物补充DHA的同时,应考虑EPA(C20:5 n-3)、AA(C20:4 n-6)等长链脂肪酸的适当含量和比例.

  • 大豆磷脂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脂类成分的影响

    作者:巩菊芳;史锋;邵邻相;郑孝华;张雷鸣

    目的大豆磷脂对小鼠学习记忆、脑组织蛋白质和脂类成分的影响.方法小鼠用不同剂量的大豆磷脂灌胃,分别为低剂量组(2.5g/kg)、中剂量组(5.0g/kg)、高剂量组(10.0g.kg),同时设立对照组(去离子水),连续灌胃30天,进行小鼠学习记忆测定后处死,取全脑,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蛋白质含量、磷脂和脂肪酸的成分及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5);低剂量组小鼠记忆力显著改善(P<0.05).(2)各剂量组脑重占体重的比例及脑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3)高剂量组C18:2含量、C18:3含量、PUF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组C18:3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4)高剂量组PS、PE、PC、PL含量显著增加(P<0.05),SM/PC的比值则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PS、PC、PL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提示大豆磷脂可明显提高小鼠脑组织中蛋白质、PUFA和PL的含量,显著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且与大豆磷脂存在剂量对应关系.

  • 乳制品中脂肪酸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情况分析

    作者:杜玉萍;孙丽翠;赵佳;张会亮;万丽葵

    目的 组织全国疾控系统实验室乳制品中脂肪酸能力验证活动,了解疾控系统实验室对乳制品中脂肪酸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脂肪酸能力验证样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制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通过Z值评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 样品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满足能力验证计划要求.全国疾控系统有23个实验室参加了本项能力验证,可疑结果4个,不满意结果1个,剔除结果2个,满意结果16个,满意率69.6%.结论 全国疾控系统乳制品中脂肪酸检测能力总体好于预期,少数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改进和提高.

  • 不同类型脂肪酸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志秀;喻晓;周蓓;吴云凤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脂肪酸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50 μmol/L的棕榈酸(PA)、花生四烯酸(AA)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分别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24 h,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PA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PA组可增加葡萄糖消耗量,与PA组及A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脂肪酸干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6和TNF-α含量均增加,EPA组增加量低,PA组和AA组上清液中IL-6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脂肪酸干预组与空白组比较TLR4 mRNA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EPA组增加量低.结论 高浓度PA降低了HepG2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够引起胰岛素抵抗,AA具有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趋势,而EPA则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趋势,TLR4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启动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 只想吃不想动?胰岛素水平出问题了

    作者:奚百顺

    脂肪酸体积随饥饱改变其实,我们对人体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简单的清淡饮食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关键因素影响着人体的体重.摄入热量的多少,并不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重中之重是人体胰岛素水平.脂肪细胞内存的脂肪其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肪酸,另一种是甘油三酯.脂肪酸体积小,可以自由出入脂肪细胞,是我们身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进食后,脂肪酸会增多,人会变胖一点.一旦饥饿,游离的脂肪酸便被作为能量来源消耗,人自然会变瘦一点.

  • 不同膳食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人群研究

    作者:雷守刚;王金明

    人群调查和干预研究都表明不同膳食脂肪酸水平可通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而对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饱和脂肪酸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糖代谢有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发病危险性;其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对2型糖尿病起到有利作用.

  • 青岛市体检人群日常膳食脂肪摄入调查分析

    作者:张燕;高志棣;高旖旎

    目的 探讨青岛居民日常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分析膳食脂肪摄入构成.方法 在青岛市市立医院2012年健康查体人群中随机抽取1 89例进行体格检查、病史调查、空腹血生化检查、膳食调查.通过简化的食物频率表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询问每一个调查对象过去一年中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结果 青岛居民每日每人粮谷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约200 g,薯类食物约26 g,畜禽肉及内脏约85 g,海产品约73 g,其中小黄鱼、海虾和蛤蜊的摄人量较其他海产品高;坚果类和油脂类平均摄入量分别约23 g和40 g,摄入量较高.脂肪约占摄入总能量的37%,其中比重高的为油脂类,约占摄入脂肪的43%,其次为坚果类(约11%),其他分别为畜禽肉类(约5%),海产品(约1.8%).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为1∶1.5∶1.49,比例不均衡,其中MUFA、PUFA占总脂肪酸比例较高,而n-3PUFA摄入量较低,人均每天仅约为0.15g.结论 青岛居民膳食中营养素摄入齐全,脂肪摄入偏高,脂肪酸比例失衡,这样的膳食结构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等疾病.

  • 洞庭湖水域淡水鱼类脂肪酸含量研究

    作者:高颐雄;张红霞;胡余明;李梓民;尚晓虹;赵云峰;吴永宁

    目的 分析洞庭湖水域出产的常见可食用淡水鱼多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方法 于洞庭湖水域采集当地常见可食用淡水鱼(每种3~4份样品),提取总脂后以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各种脂肪酸含量.结果 共采集12种淡水鱼类,其总脂含量占可食部范围为1.14%(鳙鱼)~7.55%(黄颡鱼),绝大多数鱼种含量多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HA含量(mg/100 g可食部)均值范围为19.7(鳝鱼)~358.4(长吻鮠).二十碳五烯酸(EPA)(r =0.523,P<0.000 1)、二十二碳五烯酸(r =0.462,P=0.000 3)和DHA(r=0.576,P<0.000 1)含量分别与总脂含量相关.结论 洞庭湖水域常见淡水鱼脂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具有明显种属差异性,部分鱼种可以作为EPA和DHA的良好膳食来源而被推荐.

985 条记录 2/50 页 « 1234567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