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股动脉左心室起搏预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蚀术即刻疗效

    作者:任节;戴振林;张俊杰;刘志忠;叶飞;段宝祥;陈绍良

    目的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猝死率高,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蚀术(PTSMA)和左室心内膜起搏的关系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拟探讨左心室心内膜起搏预测HOCM化学消蚀术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30 mm Hg和/或激发LVOTG≥50 mm Hg的HOCM患者进行左心室心内膜起搏,20 min后行PTSMA,通过Swan-Ganz导管连续记录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及LVOTG,术后临床及超声随访1个月.结果 15例患者PTSMA术前室间隔平均厚度为22.07±7.85 mm,术后1个月减为17.39±5.79 mm(P<0.01);术前静息LVOTG为56.02±32.86 mm Hg,术后1个月降为15.23±6.67 mm Hg(P<0.001), 术前激发LVOTG为74.87±32.52 mm Hg,术后1个月降为20.53±12.28 mm Hg(P<0.001).左心室起搏前静息LVOTG为50.40± 39.41 mm Hg,起搏10 min后显著减少至26.69±26.30 mm Hg, P<0.05;左心室起搏前激发LVOTG为122.53±52.52 mm Hg,左室起搏10 min后降为56.60±43.87 mm Hg, P<0.05;经洗脱期行PTSMA后静息LVOTG则减少至13.73±12.45 mm Hg,与术前比P<0.05;PTSMA后激发LVOTG为32.80±18.42 mm Hg, 与术前比P<0.01.其中,左室起搏治疗有效10例,无效5例;PTSMA治疗有效12例,无效3例.统计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疗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Kappa值=0.842,P=0.001).结论 左室心内膜起搏和PTSMA治疗HOCM疗效密切相关,提示PTSMA术前行左室心内膜起搏可预测其疗效.

  • 小化心室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作者:孙卫东;闫文菊;王春霞;吴云

    目的 观察小化心室起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能否减少心室起搏及房颤发作.方法 选择房颤负荷在1%~70%,已植入具有小化心室起搏功能起搏器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1个月诱导期后,利用EXCEL,表格中的随机函数算法随机分为A组(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关闭)和B组(小化心室起搏功能打开),观察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心室起搏比率及房颤负荷.结果 观察6个月两组之问的房颤负荷,A组为31.9%,B组为7.5%.心室起搏中位数A组显著高于B组,A组为76.0%,B组为2.1%.结论 应用小化心室起搏能显著减少心室起搏比例和房颤发作.

  • 不同起搏模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长期影响的探讨

    作者:李耀东;汤宝鹏;马依彤;匡政宇;木胡牙提;张燕一;王疆

    目的 前瞻性观察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功能长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18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成功置人永久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即刻程控起搏器,根据SAS软件的PROC程序产生一组随机序列分为AAI(92例)及DDD(93例)起搏组.采用心脏超声观察术前,术后1、2、5年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术后1、2及5年进行随访结合起搏器程控记录房颤发生并记录DDD起搏组右室起搏百分比(VP%),探讨VP%与心功能变化及房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AAI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随访LVEDV,LVESV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LVESV(60.33±13.28)ml较术后1、2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88.P<0.05),术后5年LVEF(41.75±8.74)%较术前、术后1、2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393,P<0.05);AAI组与DDD组房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DDD组中<50% 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3例,≥50% 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15例,两组之间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DDD起搏模式下,高的VP%可对患者的左心功能造成损害并增加房颤的发生.对于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SSS患者,AAI起搏较DDD起搏能使患者更受益.

  • 对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行左心室和双心室起搏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彭长农;衣为民;C.Butter

    目的了解左心室和双心室起搏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对16例心电图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晚期心肌病患者行左室游离壁和双心室起搏,记录左室、双心室和基础状态下的左室腔内大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主动脉根部压力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结果左室和双心室起搏分别使左室dP/dtmax提高21%和18%(P<0.01),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组间无显著差异;左室起搏和双心室起搏使主动脉收缩压较基础状态升高6%和5%(P<0.01),左室和双心室起搏组间差异不显著;左室起搏心电图QRS间期缩短不明显,而双心室起搏QRS间期明显缩短.结论对于心电图呈LBBB型的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起搏和左室游离壁起搏均使患者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两者的效果相当.

  •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特征及心脏起搏器的安置选择

    作者:李奋;周爱卿;高伟;李筠;黄美蓉

    目的 探讨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CAVB)临床特征及并发阿斯综合征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指征。方法 1974年3月至2000年6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共66例CCAVB患儿,2例伴室间隔缺损,25例伴轻重不一的阿斯综合征。本组病例均经临床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有关实验室检查而确诊。无阿斯综合征发作者一般门诊随访,对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先予以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处理,如药物治疗无效行临时右室心脏起搏。频繁发作者考虑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所有患儿均定期随访。除常规心电图检查外,部分病例加做Holter检查、运动试验等。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儿还需评估起搏疗效及起搏器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5例发生阿斯综合征,初次发作年龄(4.5士2.6)岁,发作时心率为36~53次/min(平均41±3.5)次/min。发作时10例为缓慢心率,心率<40次,13例为室性心动过速,主要为扭转型室速(Tdp),2例不详。阿斯综合征发作相关因素有年龄、心率、QT间期、运动耐受性及血钾水平。随访中无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均能正常生活。阿斯综合征发作者经异丙基肾上腺素、维持钾平衡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大都可控制。少数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用临时右室心脏起搏,都可即刻控制阿斯综合征发作。9例频发阿斯综合症患儿及2例非频发患儿安装了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除2例与起搏装置有关的死亡外,所有病例接受埋藏起搏后均未再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其余7例频繁发作未安装起搏器者2例死亡。结论 CCAVB虽少见,但其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如能对一些特殊病理状态如阿斯综合征发作如能正确处理,起搏器的安置指征掌握适当,通常预后良好。

  •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作者:沈法荣;王志军;陈建明;黄抒伟;凌锋;俞尉;陈旭姣;王静;钟诚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被证实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虽然植入技术在不断进展,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介绍本组病例在术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的相应处理方法.方法从1999年2月至今50余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RT植入治疗.在3例患者中留置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导丝稳定导线.5例患者发生冠状静脉损伤,但仍顺利完成了植入手术.2例早期行CRT治疗的患者在起搏器更换时发现起搏阈值过高.结果留置PTCA导丝的3例患者术中测试起搏阈值满意,未出现任何并发症.5例发生冠状静脉损伤的患者也同样顺利完成冠状静脉导线的植入.2例患者在更换起搏器时成功拔除了2188导线.结论冠状静脉导线的植入是CRT治疗术中的关键步骤,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特殊的情况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不同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

    作者:王冬梅;臧红云;韩雅玲;周微微;荆全民;王祖禄;王守力;李菲

    目的进一步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不同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疗效及死亡率.方法 2001年3月至2005年10月住院患者45例,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龄34~75岁(平均61.08±11.16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缺血性心肌病1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21例、Ⅳ级24例.所有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QRS波≥130 ms 34例,QRS波≤130 ms 11例.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2年的心功能各项参数及死亡率,平均随访时间为(18.88±15.81)个月.结果 (1)死亡率:缺血性心肌病(CHD)组死亡4例(33%),无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非缺血性心肌病(NCHD)组死亡7例(21%),此组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1例.(2)两组术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明显增加,但NCHD组比CHD组术后3个月运动耐量增加得更明显.(3)NYHA心功能分级,两组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平均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4)LVEDd:NCHD组术后LVEDd明显减小,CHD组术后LVEDd也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术后LVEF明显增加.结论 CRT对任何病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有明显的疗效,但对NCHD疗效更佳,此与产生心肌收缩不同步的机制有关.

  • 起搏频率对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海滨;黄新苗;白元;陈翔;宗书峰;刘宗军;赵仙先;秦永文

    目的 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的变化,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确定适合的起搏参数.方法 选取6只成年健康山羊,全麻下经股静脉将临时起搏电极送至右心室,连接临时起搏器,频率范围由150次/分递增至350次/分,以25次/分递增频率,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瓣上和瓣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并计算压力阶差.结果 收缩期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随起搏频率的加快而升高,至250~300次/分时,由(-25.00±3.90)mmHg上升至(11.17±10.85)到(13.50±3.89) mm Hg之间.舒张期跨瓣压力阶差随起搏频率的加快而降低,至250~300次/分时,稳定在(47.00±3.03) mm Hg到(43.83 ±2.93)mm Hg之间,压力阶差降幅达50.11%.结论 250~300次/分的起搏频率可有效地降低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既能保证动物的安全又可减少因压力阶差引起的瓣膜置入过程中的移位.

  •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及左室电极植入61例临床分析

    作者: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于海波;邓捷;荆全民;王祖禄;王守力

    目的 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冠状静脉逆行造影(RCV)及左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4月至200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心力衰竭患者,男52例,女9例,平均年龄59.4±11.7(30~81)岁.其中扩张型心脏病35例,缺血性心肌病19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入选标准:心功能(NYHA )Ⅲ~Ⅳ级,左心室舒张末径≥55 mm,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根据RCV静脉解剖特点,个体化选择起搏静脉径路和左室电极,以获得理想的左心室起搏部位.结果 61例共63次RCV,左室电极静脉部位分别是心侧28例、心后侧18例、心中9例、心中与心侧交通支4例、心大2例.术中发生冠状静脉夹层2例和心肌穿孔1例,其中1例3年间共3次造影,前2次分别因静脉狭窄和夹层而未植入左室电极,第3次改用较软的冠状窦电极导管引导长鞘和较细的OTW电极而成功植入;另2例发生轻微夹层、穿孔和少量心包积液但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影响左室电极植入.3例心侧静脉狭窄,1例狭窄50%,仍通过4189左室电极;1例近中段狭窄80%,电极不能通过而应用球囊扩张数次后,送入4193左室电极;另1例静脉较细且近中段狭窄50%,电极未能植入,3年后植入较细的OTW 1056T电极.结论 冠状静脉变异较大,左室电极以经侧静脉和后侧静脉植入为主,部分可经心中静脉进入理想的起搏部位.术中细致规范地操作、及时更换合适器械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低.

  •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形态分析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守力;荆全民;王祖禄

    目的 了解冠状静脉解剖形态,为心脏再同步治疗中成功植入左室电极提供依据.方法 住院患者113例,男9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5±10.6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静脉造影.结果 113例中有1支以上血管异常者为97例(85.84%);静脉缺如25例(22.13%),静脉细小36例(31.86%),静脉扭曲19例(16.81%),静脉狭窄5例(4.42%),冠状静脉窦肌桥9例(7.96%).2例心侧静脉近段发出二级分支,5例心后侧静脉近段发出二级分支.冠状静脉变异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非缺血性心肌病心侧静脉和心后侧静脉异常总数明显多于缺血性心肌病(91.25%比72.72%,P<0.05).冠状静脉窦肌桥均发生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占11.2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具有很大变异性.冠状静脉一级和二级分支的位置、大小等解剖差异与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梗死区域无关,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血管变异比例更高.

  • 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治疗作用

    作者:李世强;傅向华;吴伟力;马宁;刘君;赵映;苗青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BiA-RVUSP)与右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双腔起搏(RA-RVUSP)对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 26 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BiA-RVUSP组(A组) 11 例和RA-RVUSP组( B 组) 15 例,另取同期基本情况相同的患者 28 例设常规药物治疗组( C 组).随访 1 年,全面比较起搏器A、B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起搏治疗组(A、B组)与药物治疗组间房颤事件的发生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和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体表心电图 P 波时程A组治疗 1年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缩短,而B 组则有明显延长(P 均<0.05 ).超声心动图示A组起搏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左心房内径减少 12.9% ( P<0.05),舒张早期二尖瓣流速( E 峰)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流速(A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 P均<0.05 );A组较 B 组治疗1年后左心房内径明显减小,A峰峰值明显升高( P均<0.05 ).左心室射血分数A组和 B 组治疗1年后均较 C 组显著改善(P均<0.05 ).A组治疗后的第1年内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39.8%,较B组治疗前减少 28.2%,有显著差异(P均<0.05 );C组治疗后第1年房颤发作明显恶化, 5/28例的患者转为永久性房颤.A组和 B 组治疗1年后Wakefield 生活质量自评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并分别优于 C 组(P均<0.05 ).标准方案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示A组治疗1年后较 B 组和 C 组均呈显著性增加(P均<0.05 ).结论:对于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期的BiA-RVUSP有助于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改善左心室的整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性的电学治疗方法.

  • 心脏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5年随访

    作者:陈振云;刘祖秋;陈晓敏;张国元;吴宗贵;洪中立;闵宗延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的远期临床、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心室起搏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对30例HCM患者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右心室起搏前及5年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右心室起搏5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均显著改变,尤其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改善更为显著(P<0.001),肥厚的心室间隔显著变薄(P<0.05).结论:右心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其远期疗效显著,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心室间隔及左心室游离壁,改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因此为HCM的起搏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理想的治疗措施.

  •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10例经验

    作者:袁托亚;任保军;刘智兰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进行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量(MR)和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三腔起搏器(美敦力)植入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放射时间为(42.3±20.2)min.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3.7±0.5)改善为(2.5±0.5)(术后3个月)和(2.4±0.5)(术后6个月),P均<0.05;QRS时限由术前(152.8±25.5)ms减少到(122.2±22.4)ms(术后3个月)和(119.1±20.8)ms(术后6个月),P均<0.05;LVEF由术前(0.28±0.06)增加到(0.44±0.09)(术后3个月)和(0.45±0.12)(术后6个月),P均<0.05;LVEDD由术前(70.5±8.3)mm减少到(64.8±8.6)mm(术后3个月,P>0.05)和(61.5±10.4)mm(术后6个月,P<0.05);MR由术前(27.8±13.6)ml减少到(16.3±9.1)ml(术后3个月)和(10.7±9.4)ml(术后6个月),P均<0.05;6分钟步行试验由术前(174.6±123.7)m增加到(329.7±118.9)m(术后3个月)和(446.2±184.1)m(术后6个月),P均<0.05.LVEF与6分钟步行试验呈正相关(r=0.636,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延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2)人工心脏起搏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

    作者:华伟;王方正

    1 病理生理及临床症状19世纪中叶,法国病理学家第一次描述了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40年前,Brock和Teare再次报告了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特征,而引起了现代医学的注意.

  •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发展现状概况

    作者:陈新;王方正;华伟

    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是心脏介入治疗的重要领域,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技术密切相关的心脏起搏与电生理近几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 第十二届世界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大会简介

    作者:姚焰

    由国际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ICPES)主办,香港心血管病学会承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大会于2003年2月19~22日在香港举行.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

    作者:陈柯萍;马坚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于2002年9月20日至9月23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000多位代表参会,共收到论文400多篇.开幕式上为36位老一辈电生理专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以表彰他们为我国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并且系统回顾了临床电生理30年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电生理专家Jackman教授作了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途径,以及肺静脉解剖和电生理特点的学术讲座.会议的重点内容是强调对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包括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规范化建议、心脏起搏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的规范化建议.

  • 心脏电生理及心脏起搏学术动态

    作者:张澍

    在进入21世纪之际,回顾上世纪后期心脏起搏及电生理进展可以说是成绩显著、发展迅速。2000年的几个国内外的专业会议包括第21届北美心脏起搏电生理大会、12届欧洲心脏起搏电生理大会、第50届AHA大会以及第四次中国起搏电生理大会都对本专业领域20世纪所取得的进展做了全面的总结,并对21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在此仅就几个重点方面做个概述。 心房颤动(AF)的治疗:AF治疗是20世纪末热门的题目,也是21世纪心脏科医生大的挑战。AHA会议除了有大会专题讨论外,有42篇摘要讨论AF的治疗。AF的治疗策略分维持窦性心律(窦律)与心室率控制,药物维持窦律面临副作用,5年仅30%能维持窦律,而心室率控制能很快缓解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治疗费用,因此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消融房室结是为方便和有效的方法。消融肺静脉治疗局灶性AF成功率低于50%,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15%,只主张在少数中心试验,新近开展的隔离心房和肺静脉方法据报告成功率为70%,可能会有一定前景。Saksena报告了双心房起搏预防AF经验,对长间隙诱发的合并房间阻滞的AF有明确预防作用。Hoffmann介绍了抗AF试验(AFT),心房起搏加上特殊的抗AF程序可预防AF的发作。总之目前AF仍需要综合性治疗,心室率控制能改善AF患者的生活质量。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双心室起搏又称心室同步化(VR),用于治疗伴有室内阻滞的CHF。几次会议均介绍了目前3个临床试验,即:PATH-CHF,MUSTIC和InSync。其中PATH-CHF观察了心功能(NYHA)Ⅲ级的患者,比较右心室、左心室和双心室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MUSTIC分别观察药物治疗和双心室起搏对窦性心律以及慢性AF两组患者的作用;InSync也是观察双心室起搏的作用,重点比较双心室起搏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心室起搏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耐量,其疗效以QRS>150 ms为明显,而与心力衰竭的病因无关。今后将进一步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远期影响。会议也报告了希氏束起搏比右心尖起搏有更好的血液动力学效果,可能会替代常规的右心尖部位起搏。 置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本年度会议分别介绍了近十年来心性猝死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用于预访猝死再发作,包括AVID、CASH和CIDS,结果证明ICD能明显降低(25%~30%)“高危”患者死亡率。一级预防临床试验用于有猝死发作可能的患者,包括MADITⅠ,MUSTT,CABG-Patch,MADITⅡ,SCD-HeFT和DEFINITE,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射血分数0.35,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VT和VF者应置入ICD。而在AMIOVERT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缺血性心脏病非持续性VT患者ICD和胺碘酮对死亡率的影响无差别。目前多个试验正在进行中,等待后结论ICD是否适用在一级预防,如果结果是阴性,结论只能是ICD只适用在AVID的患者(二级预防)。

  • 心脏起搏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与生理运动量的关系

    作者:王邦宁;张凤祥;陈大年;骆志刚;黄其植

  • 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初步临床观察

    作者:徐亚伟;于学靖;刘旭;张丽崴;盛铁仁;陈艳清;沈国才;李伟明;王永其;胡全福

    目的: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68.4岁;均为窦性心律,合并有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时限140~190ms,平均为(166.0±19.2)m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为70.2mm,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0.25.按安置起搏器的模式分为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组(LV组,n=6),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组(BiV组,n=10).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逆行冠状静脉窦血管造影了解冠状静脉分支血管的分布情况,左心室起搏电极分别放置于心大静脉左心室侧后分支9例,心大静脉左心室后分支7例.观察起搏治疗前后左心室心功能参数、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及体表心电图的变化.结果:BiV组患者LVEF由术前的24.6%提高到31.2%(P<0.001);LV组LVEF由术前的23.9%提高到32.6%(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两组分别由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的(149±51)ml/m2和(153±53)ml/m2下降至(116±38)ml/m2和(121±41)ml/m2(P<0.001),下降幅度均达15%以上;表示心室运动同步性的超声指标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的延迟时间(SPWMD)两组分别由CRT前的(195±94)ms(BiV组)和(197±89)ms(LV组)下降至(17±60)ms及(16±56)ms(P<0.001).6 min步行距离则分别由CRT前的(403±53)m(BiV组)和(401±59)m(LV组)提高至(441±62)m和(442±67)m. 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与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相比,同样可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起搏
861 条记录 5/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