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2例妊娠合并心衰临床分析

    作者:张冉;曹剑;李会荣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险性,探讨妊娠合并各种类型心衰不同的处理原则.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8年6月妊娠合并心衰孕妇32例的病史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心衰的病因、终止妊娠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在32例妊娠合并心衰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18.75%),风湿性心脏病8例(25.00%),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14例(43.75%),其它心衰病例为围产期心肌病3例(9.38%)和甲亢性心脏病1例(3.13%).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的治疗原则应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为主,同时根据心脏病的不同类型采取更为妥当的处理方式.

  • 脐带长度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

    正常足月胎儿的脐带平均长度为55cm,超过70cm称为脐带过长,不足30cm称为脐带过短. 脐带过长易导致脐带缠绕、打结、脱垂、脐血管受压等并发症. 发表在《Eur J Prev Cardiol》2015年9月的一项由英国、芬兰、瑞典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探究了脐带长度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关系.

  •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内为什么容易长出血栓

    作者:王浩

    今年3月份,患者姜某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到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就诊,经心超检查发现心脏左房内有一巨大血栓,二尖瓣重度狭窄,需尽快手术治疗,若不然血栓一旦脱落后果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 心脏病早知道

    作者:杨淑莲

    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在于"早".注意观察一些早期先兆症状,就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常观察的体表征兆有:一看脸色:如果脸色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

  •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研究

    作者:张雅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被称为风心病,其病情复杂、病程长、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心脏疾病中所占比例也不继增大。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工作均带来重大的负担。所以,应给予高度重视。故本文对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给与相关护理工作者以指导。

  • 布鲁氏杆菌病性心脏炎误诊风湿热心脏炎一例

    作者:王哈申其其格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9岁,本地区牧区蒙古族高中学生。于2013年11月26日受凉后出现发热、大汗,全身大关节游走性疼痛伴肌痛;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尿少,纳差,极度乏力而入住我院心内科。入院查体:体温39.0摄氏度,脉搏11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双侧颈部颌下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扁桃体无肿大。双侧颈主动脉搏动明显。双肺野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尖搏动明显弥散,呈抬举样。叩诊心界向双侧扩大,效率116次/分,律齐,S1低钝,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主动脉瓣听诊部传导。毛细血管区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呈喷射状,向颈部传导,闻及叹气样杂音向心尖搏动征(+),枪击音(+)。肝大右肋缘下1.5cm。压痛(+)。双下肢压痕(+)。大关节(骶髂、髋、膝)均有压痛,轻度肿胀,活动受限。肌肉触痛(+)。血常规:HGB 89g/L,WBC 4.6X109/L,分类:N60%,L40%。血沉35mm/h,类风湿因子、抗“O”、抗核抗体、肥达氏反应、荧光法密螺旋体抗吸附试验均为阴性。C3:113mg%,C4:47mg%,IgG:15.0g/L,IgA:2.3g/L,IgM:2.7g/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大致正常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图:提示全心显著扩大,少量心包积液,右冠状瓣上见0.6X0.7cm强回声团,收缩期进入主动脉,舒张期进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还可见高速血流。胸部后前位相示:心脏呈普大型,心胸比例为0.6。肺血多,双肺感染。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石小燕;薛瑞璐;李小琴;邓丽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方法将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按抽签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能明显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临床效果显著,推荐广泛使用。

  • 视频性爱,让我染上了前列腺炎

    作者:依升

    妻子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因治疗期间需要控制性生活,我便与妻子分床而睡.在此期间为了打发长夜,我迷上了上网聊天.

  • 中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发房颤18例

    作者:周仕亮

    自拟中药"消颤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发心房纤维性颤动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中医论治胸痹之浅见

    作者:卫伟;周瑞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轻则患者感到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则,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肢冷汗出,喘不得卧,唇青肢厥等症.历代医家对胸痹的理法方药有诸多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胸痹可概括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 黄芪山甲羚角桂枝相伍治疗顽痹的体会

    作者:王小平

    痹证是中医内科顽证之一,顽痹更是缠绵难愈,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甚则累及心脏,关节变形,肌肉萎废为主症.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 邓铁涛教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医案一则

    作者:吴焕林

    1.病案举例患者杨某,女性,52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0余年,加剧伴胸痛1个月"于1999年12月20日入院.

  • N末端脑钠肽的定量ELISA法测定与临床应用

    作者:汪隆海;陈启松;夏芳

    目的 建立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定量ELISA法测定,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用定量ELISA法测定患者和健康组的血清NT-proBNP.结果 该法线性为0.6~1200pmol/L,平均回收率为98.5%,批内CV为4.36%,批间CV为6.16%.29例心绞痛和21例风湿性心脏病及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lg NT-proBNP值分别为(2.83±0.21)pmol/L和(3.03±0.20)pmol/L及(3.21±0.22)pmol/L.结论 该法灵敏、特异和准确,血清NT-proBNP定量检测是评价心功能的佳实验指标.

  • 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心肌抗体金标免疫渗滤法的建立

    作者:陈国庆;古洁若;黄建林;陆才生;魏秋静

    目的建立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心肌抗体(HRA),探讨其对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意义.方法DIGFA检测各组心脏病HRA,阳性血清用膜抗原吸附后再检测HRA.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HRA阳性率53.8%(28/52);原发性心肌病阳性率41.7%(15/36);病毒性心脏病阳性率42.8%(15/35);缺血性心脏病阳性率21.1%(8/38);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HRA阳性血清经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后,风湿性心脏病吸附阳性率75.0%(21/28);原发性心肌病吸附阳性率13.3%(2/15);病毒性心脏病吸附阳性率13.3%(2/15);缺血性心脏病吸附全部阴性.风湿性心脏病膜抗原吸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DIGFA检测A组溶血性链球菌膜抗原吸附HRA,可提高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特异性.该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适合于临床应用.

  • 压疮预警干预联合整体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孙德礼

    目的:观察压疮预警干预联合整体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66例.两组均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压疮预警干预联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术中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3.03% (2/66)低于对照组15.15% (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94% (62/66)较对照组77.27% (51/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压疮预警干预联合整体护理,可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贺忠梅;李美霞;王晓樑;王晋萍;汤嘉宁;魏书庆;刘慧荣

    目的探讨风心病患者血清中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方法①应用SAELISA方法,检测风心病患者(60例),正常人(97例),以及心衰大鼠(33只)和对照大鼠(20只)血清标本中的抗β1AR自身抗体;②亲和层析法纯化风心病患者、心衰大鼠抗体阳性血清中的IgGs;③观察抗β1AR自身抗体IgGs对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影响;④测定抗β1AR自身抗体IgGs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风心病患者血清中抗β1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分别为43%和1:(98.3±1.6),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4%和1:(14.6±2.7),P<0.01,类似的结果见于心衰大鼠[85%,1:(67.3±2.4)]与对照大鼠[5%,1:(17.3±2.1)](P<0.01)之间;纯化的风心病患者、心衰大鼠抗β1AR抗体IgGs均可增加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且在6 h内不脱敏;还可增强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使cAMP产生量增加.结论风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抗β1AR自身抗体具有激动剂样刺激效应,即具有正性变时效应(不易脱敏)、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提示抗β1AR自身抗体可能是风心病患者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的外科治疗

    作者:汪朝阳;张志梁;邵国丰;史信宝;余凯忠;孙乐波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源性恶病质(SOCC)患者由于病史长、心脏病变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等,外科治疗风险很大,手术的成功除手术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围术期的处理.根据文献[1]诊断标准,1994年5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30例此类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的诊治

    作者:郑奇军;蔡振杰;王红兵;刘维永;周更须;崔会丽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RMS)伴左房血栓的患者,在术前诊断、治疗处理等方面有别于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1997-12~2003-09,作者对59例RMS伴左房血栓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33例分析

    作者:沈曾敏

    为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肺功能受影响的程度和性质,本文收集了33例非心肺疾病的同年龄组所测得肺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

  • 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行球囊成形术前抗凝与不抗凝的比较

    作者:傅强;张义勤;骆秉铨;王临光;吴强

    目的:评价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是否需要常规抗凝治疗.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患者251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A(n=126),B(n=125)两组.控制心力衰竭后行PBMV.A组术前不使用任何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B组术前常规给予肝素、肠溶阿斯匹林及华法令抗凝,观察PBMV术中及术后3 d有无与PBMV相关的体循环栓塞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PBMV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栓塞并发症发生,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二尖瓣口面积、心脏杂音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患者如既往无体循环栓塞史,左心房无附壁血栓,行PBMV前并不需苛求常规抗凝.

2114 条记录 97/106 页 « 12...949596979899100...10510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