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三种不同体位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苏茜茜;郑艳红;朱建龙

    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1].传统的手术体位主要为俯卧位和侧卧位,但均会造成患者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2],且受压时间过长易引起皮肤压伤及肢体的疼痛不适等.为寻找一种较好的手术体位,我科近年来分别采用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联合平卧位等3种不同体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2例,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不同体位及PEEP对腹腔压的影响

    作者:滕金红;王玉梅;王红香

    近年来,我们对20例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患者采用不同体位及PEEP测量腹腔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女8例,男12例;年龄30~75岁,平均(42.0±12.4)岁.排除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不能脱离呼吸机者.1.2 方法 20例患者均采用平卧位及半坐卧位(床头抬高45°),均在不用呼吸机和用呼吸机时PEEP分别为0 cm H2O(1 cm H2O=0.098 kPa)、3 cm H2O、6 cm H2O、9 cm H2O、12 cmH2O、15 cm H2O时进行测量.试验按照不同的体位分为平卧位组及半卧位组,按照不同PEEP分为0 cm H2O组,3 cm H2O组,6 cm H2O组,9 cm H2O组,12 cm H2O组,15 cm H2O组及未用呼吸机组.腹腔压测量方法:将引流管与导尿管连接,将膀胱排空10 min 后再注入50 ml生理盐水,然后通过三通管连接水压计,以耻骨联合为零平面,水柱高度即为腹腔内压力.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同体位转换方法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谷巧月

    2007年7~12月,我们对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于术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体位转换(改截石位为水平仰卧位),并观察了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年龄68~80岁(平均72岁),体质量45.5~76.0 kg(平均60.7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疾病分级Ⅱ级.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时间(90±40)min,术中出血量(200±100)ml,输液量为(8±0.7)ml/min.术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一般资料及手术情况具有可比性.

  • 不同体位在产妇第二产程的应用观察

    作者:花云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体位对产妇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将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178例分娩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89例)、传统组(89例),观察组采取自由体位,传统组采取传统常规体位.结果:观察组顺产率(84.27%)明显高于传统组(5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均优于传统组,且观察组产妇产后2、12 h疼痛,麻木感觉及舒适满意度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下背痛患者姿势控制和认知活动双重任务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睿;王宁华;谢斌

    下背痛(low back pai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85%的患者被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随着近年来对下背痛发生机制和特征表现的深入探讨,有研究者提出,慢性下背痛存在以控制障碍( control impairment)为特征的一类亚组,并认为这是一种运动时发生在相应脊柱节段核心区域内的功能性控制损伤[1]。该理论提出了下背痛的研究需要关注其异常的运动控制。因此,本文将国、内外针对下背痛发生后,患者在不同体位、不同形式任务下,躯体姿势调整能力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进一步认识下背痛。

  • 健康青少年女性不同体位右肱动脉血压的研究

    作者:邹华;杨礼芳

    目的:研究健康青少年女性不同体位时右肱动脉血压的差异。方法规范测量200名健康青少年女性坐位、平卧位、站立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时的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收缩压由高到低依次是坐位、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站立位;舒张压由高到低依次是坐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平卧位、站立位。坐位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平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侧卧位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平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站立位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平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的体位可以影响右肱动脉的血压,临床记录血压测量值时要标明体位和肢体。

  • 硬膜外麻醉术后不同体位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杨顺芳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后术后去枕平卧头位取中立位或头偏向左、右侧位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90名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头位取中立位,观察组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左、右侧位。2种体位每隔5min监测一次,持续30min记录其平均值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左右侧位对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体位对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影响

    作者:黄帼英;林燕芬;张锦笑;林丽霞

    目的 探讨采集新生儿足跟微量血的佳方法,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保证标本质量,缩短采血时间.方法 将400例在本院出生需采集足跟血行疾病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新生儿采用竖抱双足下垂位采血,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头高足低45°卧位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率、采血量是否充足.结果 实验组采血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采血量比对照组充足(P<0.05).结论 采用适当时机和改变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体位,即采用竖抱双足下垂位,有助于采血一次成功,减轻新生儿痛苦,并可提高标本采集质量.

  • 360例产妇不同体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静

    目的 研究两种体住对持续性枕后位的影响,以此来提高临床自然分娩的几率.方法 我院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确定为持续性枕后位的36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3组,观察Ⅰ组的120例产妇待产时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观察Ⅱ组的124例产妇采取同侧俯卧位,通过0.5~1 h小时的观察后,进行阴道检查确定为枕横位时,嘱患者进行对侧俯位待产;对照组的116例患者待产时采取自由卧住.结果 3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Ⅱ组明显比观察Ⅰ组的纠正率高,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Ⅱ组的产妇顺产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Ⅰ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枕后位产妇首先进行同侧俯卧位,之后再进行对侧俯卧位,能够有效的纠正胎住方向,此法可提高产妇顺产的几率,减少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的几率.

  • 不同体位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作者:苏雪敏;刘燕君;黄琳;胡琳;刘优凤;冯丽珍

    目的 探讨在不同体位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需要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成侧卧位组与仰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实施麻醉的操作难易程度、麻醉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三个方面的内容.结果 侧卧位组的患者舒适度比仰卧位组高(P<0.05);侧卧位组麻醉操作易于仰卧位组(P<0.05);侧卧位组麻醉操作时间小于仰卧位组(P<0.05).结论 侧卧位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能降低麻醉操作难度,缩短麻醉时间.

  • 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

    作者:郑光军;廖小杰;袁宝换;李晓霞;黄丽霞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采取不同体位分为A组(平卧位,40例)、B组(手术床脚端抬高20°,50例)、C组(手术床左侧倾斜20°,48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1 min(T1)、麻醉2 min(T2)、麻醉5 min(T3)、麻醉10 min(T4)平均动脉组(MAP)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MAP水平无明显差异,麻醉后三组患者MAP均有下降,B组下降程度显著于A、C两组,A组下降程度显著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A、C两组,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手术床左侧倾斜可有效预防麻醉后低血压发生风险,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采用不同体位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柳燕;丁妍;余健;黄贤珍;李文英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后患者采用不同的体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行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56例,均经股动脉留置鞘管连接IABP机.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28例.对照组给予气垫床并要求术肢制动,并用两夹板固定术肢防止术肢弯曲、床头抬高15°~20°,每2 h协助翻身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气垫床的基础上下肢不制动、不用夹板固定下肢,协助及指导患者自行翻身,术肢髋关节可稍弯曲130°~140°,膝关节可弯曲不超过90°,床头可抬高30°等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心理变化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满意度、舒适度、心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术后患者采用不制动体位,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林建辉;林凤彬;李福安;江连发;许亚英

    目的 分析在对于胸腹部位的肿瘤疾病的放疗过程中,使用的体位固定的方法不同,对于放疗效果的不同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位在本县医院接受放疗并且肿瘤部位都是胸腹部的病人来接受此项调查研究,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体表画线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而另一组则采用热塑膜的方法来帮助患者确定体位,然后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误差都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小.结论 后者这种方法与前者相比,对于病人的定位指导更加准确,对病人造成的身体其他部位的损害程度更小,更适合在放疗过程中应用.

  • 膝关节间隙X线测量与骨性关节炎疼痛V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高伟业;熊晓明;黄少华

    目的 对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不同摄影体位下的膝关节间隙,探讨病例组在不同摄影体位下关节间隙与其疼痛V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发现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间隙测量方法.方法 通过采用膝关节正位、负重正位、屈膝60°侧位及屈膝15°侧位等不同体位的X线投照,获取两组膝关节相关数据,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划线法得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组疼痛的VAS评分,将其与所对应的关节间隙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膝关节负重正位内、外侧关节间隙、卧位正位内、外侧关节间隙、屈膝60°侧位内侧关节间隙及屈膝15°侧位外侧关节间隙较正常对照组变窄(P<0.01或0.05),其中膝关节负重正位内侧关节间隙与疼痛VAS评分有相关性(F0.32,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间隙较正常变窄;采用膝关节负重正位X线摄影比传统卧位X线摄影更具临床诊断价值,膝关节负重正位内侧关节间隙更能反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程度.

  • 老年人不同体位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

    作者:方亚群;丁振江;郝志敏;李舒承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准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昼夜规律对于判断高血压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动态血压监测以其客观、方便,日益受到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青睐.丁振江等[1-3]报道选用肱动脉无创血压监测时,对侧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2009年1-6月通过比较老年人不同体位动态血压测量的结果,探讨它们之间差异的规律.

  • 老年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张君莉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经鼻置入胃管老年患者84例,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划分,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2例)患者以侧卧位,且床头抬高70°-80°插入胃管,对照组(42例)患者以去枕仰卧位插入胃管,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护理方法,并对患者插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对比时,实验组成功率为97.61%,较高于对照组73.8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留置胃管时,应该采取侧卧位,且床头抬高70°-80°插入胃管,改变原有去枕仰卧位插入胃管,并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在提升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体位下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作者:梁建华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体位下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本院行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仰卧位下行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侧卧位下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长短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91.2±6.7)min,观察组为(65.4±6.9)min,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1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体位下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不同,采用侧卧位下行pfna治疗的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 孕妇体位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廖东林;廖玲

    孕妇体位管理在产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良好的体位,不仅能使孕妇在孕产期相对舒适安全,而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和及时有效地矫正胎方位,提高顺产率,降低难产和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确保母婴安全.该文对近年来孕妇体位管理应用于产科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综述.

  • 仰卧位与多体位气管内注入固尔苏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观察(附45例报告)

    作者:唐晓燕;胡琼燕;韦玉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早产儿)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随着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的应用,NRDS的病死率显著下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多种体位气管内给药以预防和治疗NRDS,我科新生儿室采用单一仰卧位给药与其他体位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作者:陶飞雪;夏书江;宋远月;谭香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9月行LC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皆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回病房后即刻对患者进行评估,Stew-ard评分均达6分.观察组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给予半卧位,对照组患者返回病房后给予带枕平卧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两组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及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病房后PONV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术后早期采取半卧位的体位干预护理可降低PONV发生率.

79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