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给药时间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对患儿输血率的影响

    作者:高玲;徐红丹;翟慢慢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给药时间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对患儿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贫血早产儿8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出生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于出生第3周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患儿于出生第2周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T0)、治疗1个月(T1)和治疗3个月(T2)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水平,治疗期间的输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2时,两组患儿Hb、HCT水平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T1、T2时,两组患儿Ret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的输血率为45.24%(19/42),低于对照组的57.14%(24/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略高于对照组的2.38%(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输血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食管癌癌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牛顺海;陶海云;樊青霞;廖益辉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食管癌癌性贫血的佳时间.方法 67例轻度贫血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基础血红蛋白(Hb)为100~120 g/L.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早使用组31例患者在入组与化疗时同时使用rhEPO,晚使用组36例患者在Hb降低至<90 g/L时使用rhEPO.rhEPO剂量为150 U/kg,3次/周,皮下注射.治疗期间发生铁缺乏、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加用琥珀酸亚铁0.lg口服,3次/d.结果 早使用组和晚使用组患者Hb基础水平分别为(110.0±0.7) g/L和(112.0±0.9) g/L.早使用组患者的Hb及血细胞比容(HCT)显著增加(P<0.05).晚使用组患者的Hb和HCT值有所下降(P<0.05),用药5~8周时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提高患者的Hb水平,改善食管癌癌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龚广欣;韩丽霞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首先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有明显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有2例在应用中出现血压升高,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类似(P > 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能快速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唐敏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尿毒症且具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次/周,3000 U/次.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2次/周.3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其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72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为常模组。经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抗体法分别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结果:玉组、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积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跃0.05。治疗后8周各项指标较之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的测定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实验小鼠数量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内活性测定的影响

    作者:张卫婷;王英;张红霞

    目的 体内生物学活性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研究找出实验小鼠数量对rhuEPO体内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减少检测的复试率和误判率,控制质量风险.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三部的方法,按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于皮下注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标准品和样品溶液,在注射后第4天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测定EPO活性.根据实验设计每剂量组实验小鼠分别选择为3只、4只、6只、9只、12只,通过实验观察每剂量组小鼠数量不同对rhuEPO内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每剂量组小鼠为3只的EPO活性测定复试率、相对标准偏差、大误差范围和误判率都远高于小鼠数为4-12只各组的EPO活性测定结果;每剂量组小鼠只数为4只和6只的实验复试率、相对标准偏差和大误差范围相差不大;每剂量组小鼠为9只和12只的实验复试率、相对标准偏差、大误差范围和误判率均低于其他3个实验.结论 每剂量组小鼠数量越多,EPO活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误差范围和误判率等越低,结合检测成本及实际可操作性,我们认为每剂量组小鼠数量设为9只为EPO生物学活性测定佳的小鼠使用数量.

  •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激素所致大鼠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作者:颜勇卿;庞清江;徐人杰

    目的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一高致残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大鼠模型,同时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探索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方式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用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雌雄对半,模型组:每周2次大鼠后腿肌注甲基强龙20 mg/kg,共6周,EPO组:每日腹腔内加用500 U/kg EPO;阴性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2周后取股骨颈行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结果 组织学:模型组较EPO组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断裂、形态不规则,部分胞核皱缩、溶解、消失;免疫组化结果:PECAM-1表达阴性对照组高,EPO次之,模型组低(雄性大鼠:F =45.776,雌性大鼠:F=23.850,P<0.01,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T3法).Western Blot结果:EPO组较模型组VEGF和PCNA高表达(PCNA:F=6.857,VEGF:F=7.025,P<0.05,组间比较LSD法),而EPO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时性注射EPO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薛晓弘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6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经皮下注射rhEPO 10 000 U每周3次治疗,无反应者增加至20000 U每周3次,4~6周为1个疗程.结果 28例患者经治疗后血红蛋白(Hb)明显上升,有效率为60.87%(28/46).治疗前Hb为(67.45±2.05) g/L,治疗2周后为(71.05±1.73)g/L,治疗4周后为(78.45±2.20) g/L,治疗6周后为(90.65±3.4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02,P<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水平逐渐升高,除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偶有头晕、乏力.治疗前KPS评分为40~70分,治疗后为60~90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应用rh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明显,能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谌贻璞;谭昭

    1906年Carnot等首先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1986年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开始应用于临床,从而使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贫血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避免了因输血带来的诸多弊端(如病毒感染、铁负荷过重等).然而,由于rHuEPO价格昂贵,故如何更经济、有效的应用rHuEPO,并避免其副作用至关重要.1986年以来有关rHuEPO临床应用研究有很多报道,特别是1999年“慢性肾衰竭病人贫血治疗的欧洲临床指南”对合理应用rHuEPO意义很大.下文将就有关问题做一讨论.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随意皮瓣的影响

    作者:何智灵;李浙峰;高伟阳;李俊杰;林康;吕雷;高自勉;茹翱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A组),其余24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B组、C组),再次构建大鼠背部任意瓣(3cm×10cm)模型,成模后B组术后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0 U/kg),A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10天取皮瓣检测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VEGF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SDF-1α及MMP-9含量.结果 皮瓣面积C组(33.34±2.01)%明显低于A(50.17 +2.29)%组与B(48.3±2.43)%组(P<0.01),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B组皮瓣的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C组减轻;新生血管计数B组17.5±3.29/平方毫米明显高于A组22.08±3.84/mm2,A、B组均明显高于C组11.33±2.42/mm2(p<0.01).VEGF表达量A组4528.16±551.26、B组3671.67±482.04明显高于C组2571.08±535.45(P<0.01),A组与B组无差异(P>0.05).血清中SDF-1α、MMP-9的含量A组、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增加SDF-1α、MMP-9、VEGF表达等途径促进皮瓣生血管增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糖尿病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存活.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类似物研究现状

    作者:韦冬;陈虹;黄秉仁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贫血的治疗.新近又发现其具有相当的血管、肌肉、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仍有许多的局限性不良反应.随着有关研究的深入,一些新产品、新方法逐渐问世,有望更好地解除不良反应而充分发挥其临床治疗作用.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铁代谢紊乱及铁剂治疗

    作者:田秋菊;徐令华

    终末期肾脏病(Eventudescent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贫血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使红细胞产生减少所致.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以来,ESRD患者的贫血得到一定的改善.在rhuEPO临床试用初期,90%的ESRD患者红细胞压积可达到30%,在实际应用中结果不甚理想.据统计,1990年美国全国使用rhuEPO的患者仅44%,其红细胞压积超过30%[1].影响rhuEPO效果的因素有许多,包括感染、骨髓纤维化、铝中毒、透析不充分等.然而重要的原因是ESRD患者存在铁代谢紊乱,使红细胞生成中存在铁缺乏.

  • 大剂量rHuEPO对肾性贫血患者血液和骨髓红系作用的研究

    作者:郭振涛;肖青;李香玲;陈静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对68例处于慢性肾脏病(CKD)3~5期的贫血患者给予佳林豪12 000 IU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12周,同时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取血检测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组分(IRF)、网织红细胞组分(Ret)、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并行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部分骨髓标本行电镜观察,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形态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在EPO注射48 h后IRF、Ret升高(P<0.05),IRF升高更为显著,且IRF在给药前和给药48 h后的数值无重叠区,1周后IRF、Ret进一步升高,12周时IRF、Hct、Ret、RBC、Hb均比用药前显著增高,骨髓红系增生较治疗前明显活跃,各类幼红细胞比率及总红系所占百分数(E)均显著升高,其中以晚幼红细胞增生为明显.结论:大剂量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效果显著,IRF可成为肾性贫血患者应用rHuEPO后早期疗效监测的有效指标.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对比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文杰;戴春;吕昌云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对比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模型组、rhEPO 1组[造模前3天注射rhEPO 3 000 IU/(kg·d)]、rhEPO 2组[造模前3天注射rhEPO 600 IU/(kg·d)],观察造模前、造模后48、72 h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观察肾脏病理标本.结果 模型组注射对比剂后48 h和72 h Scr均较注射前升高大于2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hEPO 1组、rhEPO 2组造影后48、72 h Scr、BUN均明显上升(P < 0.05);与模型组比较,rhEPO 1组、rhEPO 2组造影后48、72 h Scr、BUN均有明显下降(P < 0.05),肾组织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rhEPO 2组比较,rhEPO 1组Scr、BUN降低更明显(P < 0.05).结论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对比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大剂量rhEPO保护作用优于小剂量.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敏;苏彩云;陈巧玲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淮北矿工总医院就诊的HIE的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GM-1与重组人EPO的联合用药治疗,治疗持续10~14 d.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表(NBNA)评价两组患儿出生后7、14、28 d的神经行为;采用智能发育评估量表(CDCC)和中枢神经系统评价量表(Gesell)分别对两组患儿3月龄和6月龄时的智能发育和发育商进行评价,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儿在出生后7d时,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出生后14d和28 d时,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6月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及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3月龄(P<0.05),研究组3月龄及6月龄患儿MDI、PDI评分及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且两组后遗症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组人EPO与GM-1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HIE患儿的神经行为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rHuEPO预处理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彦博;宋兵;任旭东;强毅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预处理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1年12月择期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rHuEPO预处理组(A组,n=20)和临床对照组(B组,n=20).A组自术前1周开始,隔日皮下注射rHuEPO 75IU/kg,共3次.两组其他处理方式相同.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于术前及主动脉阻断开放后第1、3、6、12、24h这6个时间点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两组术前及术后3天RBC、Hb、Hct及 Plt变化不明显(P>0.05).A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CK、CK-MB、cTnI、hs-CRP、Hcy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uEPO预处理能减轻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多发伤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汪智卿;肖接承;凌伟华;胡玉道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方法85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给药组(45例)于入院后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万U/D皮下给药,连续用药10天;对照组(40例)不给予rhEPO,其它处理同给药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b恢复及HCT有显著差异,而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早期应用rhEPO进行人红细胞动员,可改善患者贫血及生活质量,促进恢复.使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薛炬君;陈曦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诊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略有升高,血细胞积压水平,死亡风险率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同时未见明显死亡率的增加和红细胞压积水平的升高。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环的机制探讨

    作者:王炜灵;李蔚华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环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rhEPO组,每组20只.SHAM组假手术处理后30 min,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IR组和rhEPO组大鼠缺血30 min,再灌注1 h;再灌注开始时,IR组大鼠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rhEPO组腹腔注射5000 U/kg rhEPO(加生理盐水稀释至0.5 ml).ELISA法检测心肌NO和eN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p-Akt和Akt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31的阳性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微结构变化,墨汁灌注的方法计数新生血管数.结果与IR组相比,rhEPO组心肌中NO、eNOS、p-Akt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p-Akt/Akt比值明显增大(P<0.01);VEGF和CD3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心肌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墨汁灌注的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加(P<0.01).与SHAM组相比,rhEPO组心肌组织的NO、eNOS、p-Akt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p-Akt/Akt明显增大(P<0.01);VEGF和CD3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rhEPO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环,可能的机制是与PI3K/Akt-eNOS-NO信号途径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相关.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研究

    作者:龙小雅

    早产儿贫血原因很多.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产生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早产儿生长,血容量的扩增,红细胞相对生成减少;造血物质储备不足,喂养欠佳均易导致贫血的发生.早产儿贫血还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采血量大、住院时间长、病情重、母亲患先兆子痫多种因素有关,而采血量是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据北大医院的一个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2周内采血量累计10~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4倍,≥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32倍[1].

395 条记录 4/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