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脾补肾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45例疗效分析

    作者:许民宇;徐国伟

    目的:分析健脾补肾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90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组患者采用本院自拟的健脾补肾方治疗,一天一剂;对照组患者采用速立菲胶囊及叶酸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8.9%;对照组为51.1%,显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红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等方面上,观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采用健脾补肾方治疗,相比于西医治疗,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了患者自身的免疫机能,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涛功;董媛媛;周瑛;孙晓辉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4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2周后观察他们的肾功能、血红蛋白及血色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的血色素、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上升,肾功能也趋于稳定,行为状况也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效率达到90.62%,并且治疗前后,治愈有效的58例患者的血红蛋白(Hb )、血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方面显效,值得临床推广.

  • 术前单用静脉铁剂对胃肠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作用

    作者:马志强;葛军娜;于健春;康维明;孟庆彬;叶欣

    目的 评估术前单用静脉铁剂对升高胃肠肿瘤合并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合并术前贫血的患者,对贫血合并缺铁的患者给予静脉铁剂治疗,在手术当日晨起或铁剂治疗后第14天晨起复查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查,记录围手术期患者接受输血剂量,与同期住院合并贫血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121例患者入组.术前静脉铁剂的应用能迅速的提高血色素水平,升高红细胞数量,改善红细胞的MCV、MCHC和MCH指标.静脉铁剂治疗后短期内血清铁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血色素水平≥100 g/L的患者对静脉铁剂的反应较差.铁剂治疗组与同期未行铁剂治疗的胃肠肿瘤并贫血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输血量差别比较明显(P<0.05).结论 在胃肠肿瘤合并贫血患者中,单用静脉铁剂能安全、快速提高患者的血色素水平以及机体缺铁状态,并降低贫血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静脉铁剂的疗效可能受贫血程度影响.

  • 胰腺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干预情况研究

    作者:李秀荣;韩磊;杨凡;刘莲;吴军;王婧

    目的 了解肿瘤科胰腺癌患者的贫血发病情况,对贫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为采取相应对策改善患者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6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并留取血液学样本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共收集65例有效调查问卷,受试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66.2%,且随着化疗次数、疾病分期的增加贫血发生率升高.接受贫血治疗者为52.2%,以中成药治疗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消瘦、健康管理差、体能评分差为胰腺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胰腺癌贫血的高危人群,及时有效的贫血干预非常重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等的治疗还需进一步完善.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王杰军

    1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概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由肾脏的肾小管周围细胞产生,另有5%~10%的EPO由肝细胞或肝内的库普弗细胞产生.EPO主要作用于红系祖细胞阶段,随剂量加大,其作用可能进一步扩及红系生成的全过程,诱导和调节红系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并促进DNA和RNA的合成.EPO的作用大致可归结为: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加速网织红细胞的释放和提高红细胞膜的抗氧化功能;显著减缓CFU-E的降解速度,阻抑CFU-E的凋亡;激活红系特异基因,诱导分化.

  • 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

    作者:张成侠;冯志刚;刘艳芬;刘东芳;訾建杰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方法 用SCC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正常健康组RDW值.结果 轻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中重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RDW值分别为15.43和15.3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结论 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RDW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 中国胃癌患者贫血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作者:朱辞;王岩;葛飞娇;林莉;刘容锐;徐建明

    目的 探讨贫血在中国胃癌人群中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分析影响胃癌患者贫血的独立因素.方法 收集1 28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严重程度和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因素.结果 1 285例胃癌患者中,63.2%的胃癌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贫血,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8.6%、13.5%和1.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带瘤生存和既往接受过手术治疗是影响重度贫血发生的独立因素.手术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既往接受过铂类药物化疗、放射治疗、存在并发症和血小板计数< 125×109/L均为影响D2根治术后患者发生中重度贫血的独立因素.结论 胃癌人群中贫血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高度关注发生贫血的风险,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应用

    作者:黄俊霞;孟繁军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是肿瘤本身或肿瘤相关治疗(主要是放、化疗)引起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对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疗效、预后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CRA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应用

    作者:姜永生;于世英

    贫血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既往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多用输血,存在诸多缺点及风险.近年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现简述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药物类别、适应证、用法用量、临床应用、缺点、不良反应、使用现状及应用限制等.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成民;黄带发;张丽辉;曹玉华;车海龙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铁剂治疗.观察两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变化以及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和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红蛋白[(136±12.25) g·L-1]及血细胞比容[(36.87±5.12)]与对照组血红蛋白[(90.60±12.26) g·L-1]及血细胞比容[(26.35 ±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后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血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好,贫血纠正快,能够保证化疗正常进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68例

    作者:王志菡;张红霞;王英;骆志国;项颖;李毅刚;肖志华;张伟华;陈锦飞;吴昌平;刘安文;吴学勇;冯刚;彭杰文

    目的:评价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商品名:济脉欣)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性临床试验设计.将137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试验组采用济脉欣,每次150 IU·kg-1,每周3次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商品名:益比奥),每次150 IU·kg-1,每周3次,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用药8周后,两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网织红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59%和71.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脉欣用于肿瘤相关性贫血,可以改善临床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济脉欣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与对照药益比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艾维;杨云华;赵连玉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各种原因贫血的治疗,如肾性贫血及肿瘤相关性贫血。 EPO不仅可改善血红蛋白水平和贫血症状,还可强烈刺激骨髓红系祖细胞,使红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加速;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能够使输血需求下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保护因子,不仅参与造血的调控,在肾小管、脑、心脏、肝脏等多种器官与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且对神经系统也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另外,EPO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因其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抗炎作用的发现,目前EPO可以在临床多领域应用。

  • 晚期胃癌患者其肿瘤相关性贫血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杨;王艳荣;张权;石燕;陈丽;戴广海

    目的:探讨一线应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联合卡陪他滨方案(EOX方案)的晚期胃癌患者其肿瘤相关性贫血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应用EOX方案的晚期胃癌患者58例,根据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A1,Hb<120 g/L)和非贫血组(A0,Hb>120 g/L),分析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贫血组无疾病进展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略短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个月vs 7.2个月,P=0.032;13.6个月vs 17.1个月,P=0.02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贫血组较贫血组进展风险降低25%(HR=0.75,95%CI:0.413~0.914,P=0.018);死亡风险降低26%(HR=0.74,95%CI:0.452~0.921,P=0.032)。结论出现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略短于非贫血组患者,贫血是胃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纠正贫血有望改善预后。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其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72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为常模组。经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抗体法分别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结果:玉组、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积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跃0.05。治疗后8周各项指标较之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的测定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儿童贫血的诊治新进展

    作者:赵莉;叶芳

    贫血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如果不及时发现,积极诊治,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贫血病因复杂,各种类型贫血的发病机制、诊疗手段及预后差异很大.营养不良性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为常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在基层医疗单位,进行血常规的检验可以初步判断缺铁性贫血,给予补充铁剂可纠正贫血,对于治疗无效、诊断不明的贫血,需考虑存在炎症、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溶血及慢性病可能,需转至有血液病专科的医院诊治.积极寻找贫血的病因,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总结了营养不良性贫血、炎症性贫血、风湿免疫性疾病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儿童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思维.

  • 温肾健脾补血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陆运鑫;罗昌国;黄丁平;陈小梅

    目的 观察温肾健脾补血中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6例予温肾健脾补血中药口服,1剂/d;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复合维生素B片及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实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总有效率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升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亦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比较,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提高(P<0.05).结论 温肾健脾补血中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肿瘤相关性贫血

    作者:乔明洲;刘向阳;钟宏

    肿瘤相关性贫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贫血与生活质量及治疗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1980年以前,由于血液库存技术的提高,使人们可以大量地输血,许多病人在Hb10g/dl时就开始输血.80年代,人们认识到输血可引起感染,而且血液供应亦有限,终,制订了严格的输血指征,当贫血病人的Hb降到8~9g/dl以下时才考虑输血.到90年代,促红细胞生成素-α(epoetin-α)被批准应用于临床,人们除了输血以外又多了一种选择.近年来癌症治疗中许多新药的出现,把一些恶性肿瘤的治疗转变为更为长期的治疗过程,人们不仅关注延长生存期而且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为关切,评价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方法也随之出现了.有人认为衰弱和贫血是导致一些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近,一些研究正在进行中,以确定纠正贫血对于治疗效果的潜在的影响.人们还意识到纠正轻度的贫血可能比以前人们所想的要重要[1].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长裕;何伟珊;李伟健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联合组(A组,n=60)和对照组(B组,n=50)两组。B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A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水平(Hb)及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差异。结果:(1)A组显效20例,有效2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3%,明显高于B组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A组增幅大于B组(P<0.05)。(3)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A组发生率为63.3%, B组为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予以化疗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贫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作者:葛军娜;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古应超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1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直肠癌的部位、分期、临床症状、病理学、性别、年龄等因素与结直肠癌合并贫血的相关性.结果 319例结直肠癌的总体贫血发生率为44.20%,其中62.20%右半结肠癌患者合并贫血;23.82%直肠癌患者合并贫血,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贫血的总发生率为36.23%.心功能不全、黑便、右半结肠、肿瘤T分期、白蛋白血症是结直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低蛋白血症和右半结肠时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输血的比值比分别是3.004和8.356.结论 结直肠癌贫血的发生与肿瘤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黑便、T分期、右半结肠癌是结直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而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输血的相关因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蔡洪;李捷萌;李毅俊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蔗糖铁联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Fe)、RI指数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7%,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铁、RI指数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98%,对照组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有着显著的效果,利于患者化疗,对改善患者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8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