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作者:陈艳;赵洪良;谭志军;赵焕军;张翠萍;付小兵

    目的:观察体外热休克汗腺细胞(SGCs)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共培养体系中 BM-MSCs的形态和表型变化,为进一步表观遗传学表达谱的检测及汗腺诱导关键转录因子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BM-MSCs和 SGCs,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以鉴定BM-MSCs 的分化功能。在 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中,培养的BM-MSCs和经47℃高温处理造成热休克的 SGCs 在 Transwell 板中间接共培养;在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中,上室的BM-MSCs培养基中添加了汗腺诱导因子(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蛋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监测共培养过程中BM-MSCs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后BM-MSCs的表型改变。结果:经与热休克 SGCs 共培养诱导10 d后,部分 BM-MSCs 有由长梭形变为扁平状多边形的趋势,且局部细胞间连接紧密成片。BM-MSCs 诱导前不表达 CEA 和 CK19;BM-MSCs诱导后,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部分细胞 CEA 和 CK19表达阳性,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CEA和CK19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 Transwell 间接共培养体系。结论:热休克汗腺细胞与 BM-MSCs 在 Tran-swell间接培养以及相关汗腺诱导因子的共培养体系下,BM-MSCs呈现向 SGCs诱导分化趋势。

  • 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艾丽;李时荣;杜华;宝鲁日;翁立新;孙同柱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MSCs和汗腺细胞,将汗腺细胞置于47℃环境中1 h建立汗腺细胞体外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 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MSCs分化诱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 d后MSCs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检测MSCs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阳性,汗腺细胞表面标志角蛋白(CK)7、CK8、CK18、CK19、CEA阳性;MSCs诱导分化后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而未诱导的MSCs没有检测到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的细胞.结论: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外汗腺诱导培养体系,中胚层的MSCs可以通过跨胚层分化途径转变为汗腺样细胞.

  • 胆管癌组织中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的表达及其与EMT的关系

    作者:高应鸿;李天宇;高占峰;蒋卫伟;王曙光

    目的 研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1ysyl oxidase like-2 protein,LOXL2)及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在人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胆管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48例人胆管癌组织中LOXL2、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胆管癌组织中LOXL2、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34/48)、46%(22/48),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缺失率为52%(25/48).胆管癌组织中LOXL2和E-cadherin表达缺失(r=0.394,P<0.05)、Vimentin的表达(r=0.406,P<0.05)具有正相关性,同时LOXL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 =6.05,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类型、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另外,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x 2 =6.467,P<0.05)、E-cadherin表达缺失(x 2 =4.057,P<0.05)与胆管癌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OXL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诱导胆管癌组织EMT促进胆管癌的浸润和转移.

  • 大鼠严重烧伤后结肠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矫立仁;荣新洲;张涛;杨荣华;华荣

    目的 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胃肠运动功能改变及肠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方法 正常对照组大鼠麻醉后脱毛不烫伤,烧伤组制备30% TBSA Ⅲ度烧伤大鼠模型,依照伤后时相点的不同分为伤后2 h、6 h、12 h、24 h、48、72 h组,按时相点检测炭末推进率,观察严重烧伤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改变;按时相点取材结肠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观察严重烧伤后肠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改变.结果 伤后不同时相点,炭末推进率较正常对照组(74.20±4.28)%均显著降低,伤后6 h低为(38.52±3.93)%,黏膜下肌层平滑肌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伤后6 h表达的阳性单位值较正常对照组(25.11±5.65)明显下降,伤后24 h表达的阳性单位值低(10.56±2.68),并持续到伤后72 h且黏膜下肌层平滑肌组织明显增生,而肠壁组织平滑肌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严重烧伤后胃肠运动功能明显抑制;严重烧伤可引起肠道黏膜下层平滑肌细胞表型的改变,伤后胃肠运动功能抑制可能是由于肠道黏膜下层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可能在大鼠严重烧伤后起下调炎症反应及保护细胞的作用.

  • ERK/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作者:纵振坤;李中林;范月超;刘勇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及米诺环素是否可通过调节ERK/P38MAPK信号通路,从而影响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的表型转化.方法 建立HASMC体外培养模型,分为无血清的DMEM、PDGF-BB(20ng/ml)、PDGF-BB(20ng/ml)+PD98059(30 btmol/L)+SB203580(20 μmlol/L)、PDGF-BB(20 ng/ml)+米诺环素(15 μmol/L)、PDGF-BB(20ng/ml)+米诺环素(30 μmol/L)五组,Western Blot法检测ERKl/2、P-ERK1/2、P38、P-P38蛋白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HASMC在PDGF-BB(20ng/ml)+米诺环素(15 μmol/L)培养液孵育24h后,P-P38蛋白表达较PDGF-BB组明显下降(P<001);在PDGF-BB(20 ng/ml)+米诺环素(30 μmol/L)组,P-ERK1/2和P-P38蛋白表达均较PDGF-BB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米诺环素显著抑制ERK/P38MAPK信号通路.结论 (1)PDGF-BB诱导HASMC的去分化与ERK/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如抑制ERK/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则HASMC保持分化表型;(2)米诺环素对PDGF-BB诱导HASMC去分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ERK/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下调PDGF-BB诱导的ERK1/2和P38磷酸化水平而实现的,与其对HASMC的细胞毒性无关.

  • 细胞外基质成分对于平滑肌表型及增殖的影响

    作者:牛建平;周志斌;彭瑞强;宋叶华;徐娜;张奕文

    目的 观察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Ⅳ,Col Ⅳ)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对于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VSMC) 表型转化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 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外基质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作用24、48、72 h 后,以RT-PCR 和Westernblot 法检测VSMC 表型标志平滑肌肌动蛋白(SMA-α) 、骨桥蛋白(OPN)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MTT 法检测VSMC 增殖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N 包被组SMA-α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强,OPN 则表达减弱,且可维持48 h 以上,于72 h 后,与对照组趋于一致,FN 包被组OPN 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强,SMA-α表达减弱,Col Ⅳ包被组SMA-α、OPN 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FN 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并与作用时间呈正比,LN 包被组与ColⅣ包被组对VSMC 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LN 可延迟VSMC 表型转化,FN 则促进VSMC 表型转化与增殖,细胞外基质成分对于VSMC 表型转化和增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机体微环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调控影响研究概况

    作者:刘晓芳;朱丹

    成熟分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保留了在机体的微环境因素诱导下转化表型进而获得迁移、增殖、分泌的能力;因表型转化引起的血管肥大、内膜增厚、斑块等改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本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涉及较多的调控因素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miR-29a抑制KLF4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作者:钱德慧;晋军;秦浙学;刘曦;黄岚

    目的 探讨miR-29a是否可通过抑制KLF4表达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表型转化.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VSMCs.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KLF4是否为miR-29a靶基因.将VSMCs分为转染miR-29a表达质粒组、转染阴性表达质粒组及未转染质粒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KLF4及VSMCs收缩表型蛋白的表达,[3H]-TdR掺入法检测VSMCs的增殖能力.结果 共转染野生型KLF4荧光素报告基因+miR-29a表达质粒的实验组中,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转染miR-29a表达质粒组KLF4蛋白表达水平(0.36±0.02)显著低于未转染组(1.52±0.06)及转染阴性表达质粒组(1.55±0.05,P<0.01).与未转染及转染阴性表达质粒组相比,转染miR-29a表达质粒组VSMCs收缩表型相关蛋白SM-MHC、SM-22α、calponin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miR-29a可靶向抑制KLF4表达,进而维持VSMCs的收缩表型,降低其增殖能力.

  •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血管重塑的调节作用

    作者:宋灿;黄亚男;霍海如;谭余庆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生长因子.血管重塑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共同病理过程,TGF-β能够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其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在血管损伤部位促进血管重塑等一系列改变.Smad蛋白参与TGF-β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过与不同蛋白相结合形成复合体,调控TGF-β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TGF-β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Notch信号逆转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表型转化

    作者:洪炜龙;陆红;吴存造;夏鹏;陈必成;白永恒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马兜铃酸(AA)诱导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胶原累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AA 10 mg·L-1组、AA 10 mg·L-1+DAPT1和10μmol·L-1组。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关键分子Notch1、Jagged1和Numb、表型转化相关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钙黏着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基质成分Ⅰ型胶原a1(Col1a1)和Ⅲ型胶原a1(Col3a1)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α-SMA和Col3a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对照相比,AA处理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基质相关因子TGF-β1,α-SMA和Col3a1 mRNA表达上调,上皮标志物E-钙黏着蛋白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而且导致了Notch1、Jagged1 mRNA表达的上调和Numb mRNA表达的下调(P<0.05),提示AA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同时激活了Notch信号通路。DAPT干预AA作用后,Notch1(P<0.01)和Jagged1(P<0.05)的mRNA表达下调,Numb mRNA表达上调(P<0.05),说明DAPT抑制了AA诱导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此外,与AA损伤组相比,DAPT也降低了TGF-β1,α-SMA,Col1a1和Col3a1 mRNA表达(P<0.05),提高BMP-7和E-钙黏着蛋白mRNA表达(P<0.05),提示DAPT抑制了AA诱导的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结论 DAPT抑制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其可能机制是DAPT靶向干预Notch信号的活化。

  • 病理性损伤因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作者:李玲;邹万忠;张波;王盛兰;郭华

    目的:观察低血清、高糖、高蛋白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叶性细胞的表型转化,探讨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对象,分别用含低血清(0.2 mol*L-1小牛血清)、高葡萄糖(4.5 g*L-1)、高白蛋白(15 g*L-1)的培养液培养7 d,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型改变,包括CK、Vimentin、α-SMA、Ⅰ和Ⅲ型胶原,原位杂交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同时检测细胞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低血清、高糖、高蛋白直接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形态学改变,包括细胞变为长梭形;透射电镜下细胞内线粒体明显减少,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加,并出现actin样微丝.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显示CK表达明显减弱,Vimentin、Ⅰ、Ⅲ型胶原、α-SMA和TGFβ1表达增强.原位杂交显示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强.结论:低血清、高糖、高蛋白可直接引起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增加,并发生向间叶性细胞的表型转化.

  • 肾疏宁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

    作者:张丽芬;黄文政

    目的 观察中成药复方肾疏宁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探讨肾疏宁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用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肾疏宁治疗组和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共观察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球内α-SMA 和TGF-β1染色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面积的改变.同时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球硬化大鼠体质量、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球内未见α-SMA表达,可见TGF-β1少量表达;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α-SMA 和TGF-β1显著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白蛋白、总蛋白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疏宁治疗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内α-SMA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面积和TGF-β1阳性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面积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α-SMA和TGF-β1呈显著正相关(r=0.637,P<0.01).结论 肾疏宁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减少肾小球内固有细胞α-SMA和TGF-β1的表达,降低24h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可能是防治肾小球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 白介素4对脂多糖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及其机制

    作者:蒋倩;赵恺;尧小龙;丁卫;岳鹏杰;胡峰;刘胜文;张华楸

    目的 研究IL-4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小胶质细胞研究对象,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IL-4)的刺激下,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记技术、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表型改变、炎性因子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 在LPS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形态由静息状态下的长分支状变为具有短分支的阿米巴样,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iNOS以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向M1型转化.加入IL-4后,iNOS以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下降,M2型标记蛋白Arg1以及STAT6磷酸化表达显著上调,细胞从M1型向M2转化.抑制IL-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STAT6后,IL-4对小胶质细胞TL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M2表型转化功能均被抑制.结论 IL-4可以通过上调STAT6磷酸化水平抑制LPS介导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的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细胞表型由M1向M2型转变.

  • 血管钙化及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调节机制

    作者:常晓丹;李丽华;张宝红

    血管钙化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病、衰老等传统的老年病或慢性病,此外还可见于小儿,如新生儿期血管钙化、肺动脉高压、尿毒症性小动脉钙化等,均可危及生命.近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是一种多因素介导、可逆的、主动的调节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血管钙化的本质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细胞样表型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硬化重塑,因此血管钙化及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相关的信号转导调节机制成为这一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 MicroRNA调控血管平滑肌功能和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彬;徐荣伟;温见燕;刘鹏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血管中膜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血管壁完整性及调节血管壁张力的作用.VSMC存在两种表型:分化表型(收缩表型)和未分化表型(合成表型).正常情况下,VSMC以分化表型存在,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壁的弹性和收缩血管,增殖、迁移能力差,当受到机械牵拉或者病理刺激时,它可以向未分化表型转化,增殖、迁移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增强,收缩基因的表达减少[2].许多研究已经证实,VSMC表型转化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支架术后再狭窄、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3-5].

  • 高血压小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SREBP1信号活化及表型转化研究

    作者:韩阳;高登峰;李明军;倪亚萍

    目的 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处理组1(150 ng·kg-1·min-1 AngⅡ)、处理组2(300 ng·kg-1·min-1 AngⅡ)、处理组3(600ng·kg-1·min-1 AngⅡ)和缬沙坦组(600 ng·kg-1·min-1AngⅡ+40 mg·kg-1·d-1缬沙坦)处理28 d.观测小鼠血压和动脉血管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血管SREBP1的表达.将VSMC分为正常组、处理组1(0.1×10-6 mol/L AngⅡ)、处理组2(0.5×10-6 mol/L AngⅡ)、处理组3(1×10-6 mol/L AngⅡ)、缬沙坦组(1×10-6 mol/L AngⅡ+1×10-6 mol/L缬沙坦)、LY294002组(1×10-6 mol/L AngⅡ+10 ng/mL LY294002)、沉默对照组(1×10-6 mol/L AngⅡ+scramble siRNA)、沉默组(1×10-6 mol/L AngⅡ+SREBP1 siRNA)处理,免疫印迹检测细胞SREBP1、Akt、磷酸化Akt(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处理组小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缬沙坦组与处理组比较血压降低.相比于对照组,处理组小鼠血管壁增厚、管腔增大,缬沙坦处理则抑制血管重塑.AngⅡ处理组小鼠主动脉血管SREB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缬沙坦组.SREBP1、磷酸化Akt、OPN在处理组VSMC细胞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而在缬沙坦组、LY294002组和沉默组中低于处理组;α-SMA在处理组中表达降低,而在缬沙坦组、LY294002组和沉默组中升高.结论 AngⅡ通过活化PI3K/Akt/SREBP1通路调控VSMC表型转化,诱导小鼠动脉血管重塑.

  • TNF-α对人腹膜间皮细胞表型转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朱正缨;姚建;王丰;徐琴君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能否促人腹膜间皮细胞表型向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并同时位有相应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 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此细胞株由Pierre RONCO教授馈赠),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s, HPMCs)形态的变化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HPMCs细胞角蛋白8,细胞角蛋白18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变化;用RT -PCR方法观察HPMCs的MMPs及TIMPs mRNA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MMP-9和Ⅰ型胶原的合成.结果 TNF-α(1-10 ng/ml)可促部分HPMCs(约50%-60%)的细胞形态由原来的多角形转变为细胞两端呈针尖样改变的长梭形,即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TNF-α(1-10 ng/ml)可促形态转变的HPMCs细胞角蛋白8和细胞角蛋白18由原来的强阳性转为阴性;波形蛋白表达保持强阳性 .此改变符合成纤维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征性分布.TNF-α(1-10 ng/ml)刺激HPMCs4小时后 ,HPMCs的MMP9 mRNA表达明显上调;TIMP-1、TIMP-2 mRNA表达轻微下调.另外,ELISA检测结果发现TNF-α(0.5-10 ng/ml)刺激HPMCs24小时后,MMP-9和Ⅰ型胶原的合成显著增加.结论 TNF-α刺激24小时后,部分HPMCs的表型向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同时MMP-9和Ⅰ型胶原的合成明显增加.这些变化有利于促进腹膜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和纤维化的形成.

  • Sonic hedgehog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并发生增殖迁移

    作者:李凤贺;辛世杰;张四洋;崔泽实;高建;张建;段志泉

    目的 研究sonic hedgehog(shh)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免疫印迹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蛋白和基因表达,Ki67、细胞生长曲线评价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α-肌动蛋白评价细胞表型转化情况.结果 shh在体外培养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加入外源性的shh后(3.5μg/ml),Ki67~+的成纤维细胞增多,划痕区域的细胞覆盖率增大、成纤维细胞内出现α-肌动蛋白的表达;加入cyclopamine(40μmol/L)抑制内源性的shh信号通路后,Ki67~+的成纤维细胞减少,划痕区域的细胞覆盖率减小.结论 shh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 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杨世忠;李晓武;董家鸿

    既往研究提示,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种基本的生理现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参与器官塑形.近年来研究发现,EMT在多种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目前,EMT在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与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刘青娟;何宁;刘淑霞;王丽晖;史永红;段惠军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的现象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角蛋白18(CK1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GF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α-SMA、HGF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HGF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CK18的表达降低,α-SMA的表达上升,HGF、c-met、HGFmRNA在8周时表达上升,之后其表达逐渐减少.结论糖尿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亦可发生表型转化,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187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