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与透析间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晓玲;白久旭;郝峻烽;曹静;曹宁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和透析间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相关性,评估血管钙化对老年MHD患者合并透析间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403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216例,女性187例.入选标准为:血液透析3次/周,每次4 h;年龄65~85岁;透析时限6个月~10年;病情稳定,无急性心血管事件.血管钙化可由胸部正位片检查判断,透析间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90 mmHg或需要回输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结果 血管钙化的MHD患者52名(12.9%),IDH在血管钙化患者中发生率较无血管钙化高(34.6%v s 18.5%,P=0.005),血管钙化是透析间低血压发生的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管钙化与透析间低血压密切相关,良好的控制血管钙化进程可能对于防止透析间低血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 磷酸盐结合剂降低慢性肾脏病病死率的研究

    作者:程乃英

    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出现矿物质代谢紊乱、肾性骨营养不良和血管钙化,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导致患者的病死率上升。本研究探讨目前常用的磷酸盐结合剂对CKD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OPG、RANKL在大鼠牙周炎联合血管钙化龈沟液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张朋梅;潘克清;尚淑贤;陈艳青;李慧;娄秀秀

    目的 研究血清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牙周炎联合血管钙化大鼠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按照相应的方法建立矛周炎、血管钙化及牙周炎联合血管钙化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OPG、RANKL的表达.结果 牙周炎、血管钙化及联合组龈沟液中OPG、RANKL及RANKL/OPG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牙周炎、血管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G、RANKL在牙周炎与血管钙化关系中有一定作用.

  • 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

    作者:侯晶晶;王莉华;王丽丽;赵海华;高永宁;申磊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收治尿毒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钙、血磷指标及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钙化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钙、磷代谢紊乱,降低血管钙化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 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与血管钙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晨;秦学祥;李少华;雷文卿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与血管钙化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的治疗进展.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30例,依据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血管钙化的发生状况以及产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从单因素的角度来看,血磷、年龄、钙磷乘积以及服用维生素 D 的状况是形成血管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从多因素的角度分析,年龄、服用维生素D的状况、血磷是构成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对血管钙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治疗中需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磷含量.

  • 高磷血症致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作者:石凯峰;张宁;刘世巍;柳诗意;李韶菁

    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表现,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高磷可通过多种机制或途径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与慢性肾脏病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本文就高磷血症引起血管钙化的机制及中西医治疗作一综述.

  • 氧化苦参碱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王秀梅;张娟;张鸣号;刘爽;李桂忠;曹军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mans umbilical vein smooth muscle cells,HUSMCs)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β-甘油磷酸盐诱导HUSMCs钙化,实验分为对照组、钙化组、单纯OMT组、OMT干预高、中、低剂量组.采用Von Kossa染色鉴定细胞钙化,比色法检测细胞钙含量,磷酸苯二钠法测定ALP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OC)含量,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和细胞内psmad2/3,smad2/3的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Cbfα1蛋白的表达.结果:钙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平滑肌细胞内可见大量黑色颗粒聚集,钙含量,ALP活性,OC,TGF-β1,smad2/3磷酸化和Cbfα1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增加;OMT干预后钙化指标均下降,TGF-β1,smad2/3磷酸化和Cbfα1蛋白表达量亦明显减少,且高剂量OMT组效应强于中、低剂量组.结论:OMT可有效抑制β-甘油磷酸盐诱导的HUSMCs钙化,且OMT降低TGF-β1,smad2/3磷酸化和Cbfα1蛋白表达可能是OMT抑制HUSMCs钙化的机制之一.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研究认识

    作者:毕礼明;高峻;朱冬云;马济佩

    磷是人体必需元素,含磷化合物在细胞组成(细胞膜和核酸)、代谢(高能磷酸键ATP的产生、关键酶的磷酸化)以及维持酸碱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成人体内含磷约700 9,其中85%在骨骼,14%在细胞内,仅有1%在细胞外液;血清中70%磷为有机磷或磷脂,30%为无机磷.通常测定的血磷指无机磷,正常血清磷浓度为0.96 ~1.45 mmol/L;肾脏和肠道是维持血磷稳定的主要器官,绝大部分磷通过胃肠道吸收,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磷800~1 400 mg,从尿中排出700 mg,肠道排出500 mg[1].磷潴留和高磷血症是发生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bone disorder,CKD-MBD)的关键因素,可以促进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升高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ibrc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分泌增加,同时可继发血管钙化、心血管疾病等[2].而50%以上终末期肾衰患者合并高磷血症[3].笔者就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高磷血症的危害和治疗挑战以及中医药治疗CRF高磷血症的研究认识讨论如下.

  • 温阳通络泄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

    作者:钟建;唐农;史伟;黄雪霞;赵宁博;刘朝业

    目的 探讨温阳通络泄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进行常规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通络泄浊方,每日1剂,每日两次,两组均治疗90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钙(Ca2+)、磷(P3+)、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Klotho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水平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心脏瓣膜钙化率的变化. 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TC、LDL-C、hsCRP、p3+、钙磷乘积、iPTH、ALP、FGF-23水平及CACS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Klotho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心脏瓣膜钙化率为48.06%,治疗后为48.35%,试验组治疗前为47.74%,治疗后为46.59%,试验组治疗后心脏瓣膜钙化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络泄浊方可能通过调节血清Klotho、FGF-23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缓解炎症反应,降低甲状旁腺分泌水平,从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及损伤.

  • 小檗碱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血管炎性反应和钙化

    作者:李晓明;王青竹;石婧;鞠瑞;朱蕾;李娟;郭磊;叶菜英

    目的 以Apo-/-E小鼠和HUVECs为对象研究小檗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缓解作用.方法 6~8周龄的雄性 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 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小檗碱组[灌胃给予,100 mg/(kg · d)]和阿托伐他汀组[灌胃给予,5 mg/(kg · d)],每组12只.生化分析仪检 测血清中TC、TG、LDL-C和HDL-C含量;ELISA检测IL-6、ALP、BMP-2和TNF-α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钙含量;分离主动脉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 测组织中 BMP-2 0PG、OCN、RUNX2表达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LP的表达和钙含量.将HUVECs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NF-α刺激) 和小檗碱组(浓度分别为7.5,10,15,20 mg/L).ELISA检测ICAM、VCAM和MMP-9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血脂4 项水平明显上升(P<0.05),血管内斑块明显,血管组织中ALP、BMP-2、OPG、OCN和RUNX2表达量升高(P<0.05).小檗碱治疗后可明显降低血清中 LDL-C和 TC水平(P<0.05),抑制炎性因子IL-6分泌,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ALP、BMP-2、OPG、OCN、RUNX2和钙含量(P<0.05),抑制血管炎性浸润并 提高斑块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UVECs细胞ICAM、VCAM和MMP-9表达上调,小檗碱抑制ICAM、VCAM和MMP-9表达.结论 小檗碱能够有效调节高 脂饮食动物的血清脂质水平,减少炎性介质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并抑制血管钙化,有可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 脂肪因子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

    作者:李浩;周允;吴立玲

    脂肪因子是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在糖脂代谢、免疫和心血管功能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大类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和网膜素等.血管钙化是指体内的钙化诱导因子与抑制因子失衡导致钙磷在血管壁的异常沉积,其中脂肪因子在血管钙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近年受到关注的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发现,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体内外均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分化及血管钙化,而脂联素、网膜素-1和Apelin则可抑制血管钙化,提示各脂肪因子可能在血管钙化过程中以协同或拮抗的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构成促钙化和抑钙化的复杂的调节网络.

  • 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信号在肾衰后血管钙化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刘小锋;徐明江

    血管钙化是指钙磷复合物在血管壁的异位沉积,是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和慢性肾病等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共同的临床病理表现,包括内膜钙化和中膜钙化.其中内膜钙化主要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而中膜钙化主要发生于衰老过程、糖尿病以及终末期肾病患者.尤其在肾衰晚期病人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钙化致血管僵硬度增加,被认为是血管透析病人中主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个重要的致死因素[1,2].

  • 网腔钙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侠;邱祥春;赵明

    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在内质网中具有分子伴侣作用,和心肌细胞内质网钙泵、兰尼碱受体共同调节内质网钙稳态.此外,Calumenin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分泌至细胞外调控着血管钙化、血栓形成、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Calumenin蛋白和钙循环、血管钙化、血栓形成、细胞迁移以及细胞凋亡的关系作一综述,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焦磷酸盐与血管钙化

    作者:刘梦苑;吴立玲;王瑾瑜

    血管钙化是指促钙化因子与抑钙化因子失衡导致钙磷在血管壁的异常沉积,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细胞外焦磷酸盐作为内源性羟磷灰石结晶形成的抑制剂,在血管钙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焦磷酸盐代谢异常是导致某些家族遗传性疾病及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重要机制.本文着重对焦磷酸盐在体内的代谢、焦磷酸盐及其代谢相关酶在血管钙化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HIF-1α调节糖尿病血管平滑肌成骨样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荣军;石婉婷;陶俊;华平

    糖尿病血管钙化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这类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各类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形势.新近的观点认为血管钙化形成过程是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变的一个骨发育类似的主动、可预防、可逆转的可调控过程.既往研究着重于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tor 1,HIF-1α)与糖尿病血管新生的关系,而对于其与血管VSMCs成骨样变的关联未见综述报道.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从HIF-1α结构及其功能、表达调控机制、阻断剂应用、HIF-1α与糖尿病VSMCs成骨样变的关系四个方面做一综述.

  • C-型钠尿肽与血管损伤性疾病

    作者:陈晶晶;齐永芬;姜志胜

    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作为钠尿肽家系的一员, 主要是由血管内皮分泌,CNP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钠尿肽受体-B(NPR-B)结合,激活颗粒型鸟苷酸环化酶,促进细胞内cGMP 水平升高,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调节循环系统功能稳态.CNP广泛分布于血管系统,尤其在内皮细胞中高表达.CNP具有利钠、利尿、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等作用,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和血管钙化等多种血管损伤性疾病密切相关.

  • 高血磷诱导慢性肾衰患者血管钙化作用机制

    作者:刘小锋;何菂;蔡嫣;王宪;徐明江

    血管钙化是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肾脏功能紊乱以及继发的内分泌调节紊乱,慢性肾病病人常常发生高磷血症.众多的研究表明,升高的血清磷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而促进血管钙化.目前的研究显示,高磷能够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分化为软骨/成骨样细胞、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激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方面促进血管钙化.本文主要综述高磷导致血管钙化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以及控制患者血清磷对于防治血管钙化的效果.

  • FGF23在不存在Klotho缺陷的情况下可促进高磷诱导的血管钙化

    作者:冯寒;王瑾瑜

    血管钙化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与高磷血症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是主要由骨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磷代谢的激素,其血清含量与慢性肾病患者的死亡率和血管钙化呈正相关。那么,FGF23是否可直接作用于血管组织呢?日前,日本东京大学Shimosawa研究小组在Kidney Int发表文章,称FGF23在不存在Klotho缺陷的情况下可促进高磷诱导的血管钙化。

  • 血管钙化发病的新假说--血管破骨细胞样细胞

    作者:

    关键词: 血管钙化 发病 假说
  • PiT-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磷摄取非依赖信号转导作用

    作者:冯寒;王瑾瑜

    血磷升高与慢性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磷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s)向成骨表型转化及基质矿化需要Ⅲ型钠磷共转运体 PiT-1的参与,但 PiT-1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 Giachelli 的研究小组发现,诱导 VSMCs 向成骨表型转化及基质矿化所需要的磷浓度远远高于大量磷摄取所需要的磷浓度,提示除磷转运外 PiT-1可能还存在其他信号转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磷并不能诱导 PiT-1缺陷的 VSMCs 发生ERK1/2磷酸化,但转染野生型 PiT-1或磷转运缺陷 PiT-1突变体逆转录病毒后可活化 ERK1/2。野生型 PiT-1或磷转运缺陷PiT-1突变体均可促进 VSMCs 向成骨表型转化。磷转运缺陷 PiT-1突变体也可促进 VSMCs 基质矿化,但程度低于野生型 PiT-1。该研究表明,PiT -1所介导的磷摄取依赖性和非依赖作用,对于磷诱导的 VSMCs 钙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细胞外磷浓度高于生理浓度时,PiT-1可作为一个磷感受器在调节 ERK1/2激酶的活性、VSMCs 向成骨表型转化及钙化中发挥信号转导作用。进一步阐明 PiT-1作为磷感受器的具体作用机制,有望为临床治疗血管钙化提供新的靶点。

567 条记录 1/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