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氯胺酮静脉输注麻醉手术配合的体会

    作者:龙璇

    1 临床资料2004~2005年我院在氯胺酮持续静脉输注麻醉下行小儿烫伤术后瘢痕松解术、阑尾切除术、包皮环切术、疝修补术等126例,其中,男82例,女44例,平均年龄7岁,平均体重20kg.

  • 自动化腹膜透析在腹膜透析患者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金海姣;方炜;卞正乾;严豪;俞赞喆;黄佳颖;顾爱萍;倪兆慧

    目的 研究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在腹膜透析患者行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透析中的应用. 方法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6年6月~2013年1月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行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采用APD作为透析方式的患者,观察APD的疗效、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 2006年6月~2013年1月本中心长期腹膜透析患者511例,因腹壁疝行腹壁疝修补术后采用APD作为过渡期透析方式患者20例,其中腹股沟斜疝15例,脐疝3例,切口疝2例.术后1月内无人出现腹壁疝复发、切口相关并发症、渗漏、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6月内仅1例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术后12月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共4例次,予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无人终止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结论 APD作为腹膜透析患者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的透析方式具有应用前景.

  • 腹膜透析合并腹壁疝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作者:徐天;谢静远;张春燕;黄晓敏;任红;陈楠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合并腹壁疝人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2006~2011年PD治疗的4 3 6例患者.收集基线情况、手术史、置管方式、实验室检查、透析剂量、透析充分性参数等.记录腹壁疝发生时间、部位、类型和治疗方案.根据有无腹壁疝分为A(对照组)、B(腹壁疝组)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合并疝的危险因素.结果 27例患者(6.2%)累计发生疝30例次,疝发生率0.054次/患者年,首次疝发生时间为开始PD治疗后(21.86±27.58)周.腹股沟疝22例(81.48%)(双侧4例、右侧12例、左侧6例);切口疝2例(7.4%);脐疝2例(7.4%);多重疝1例(3.7%).A(n=409)、B(n=27),2组糖尿病(27.62%比22.22%)、多囊肾(1.5%比0)、腹腔镜置管比例(8.31%比18.51%)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平均年龄(59.33±17.73岁比65.07±13.27岁);男性比例(54.27%比85.16%)和既往盆腹腔手术率(19.32%比37.04%)均高于A组(P<0.05).B组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则明显低于A组(22.53±3.52比20.96±2.38 P<0.05).2组基线时各项化验检查和初次透后评估结果,如血糖、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胆固醇、Kt/V、血肌酐、透析剂量、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使用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血肌酐(697.00±370.50 μmol/L比545.50±338.75 μmol/L,P<0.05)和三酰甘油水平(1.56±1.24 mmol/L比0.98±0.92 mmol/L,P<0.05)均明显低于A组.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血肌酐(OR=0.993,95% CI:0.987~0.99,P=0.040)和三酰甘油水平(OR=0.084,95% CI:0.008~0.893,P=0.041)与腹壁疝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B组患者接受补片修补术7例,复发2例;术后继续PD 5例(APD 2例),转HD 2例.非手术治疗20例,疝加重1例;继续维持PD 17例,肾移植2例,转HD 1例.结论 腹股沟疝是PD常见的腹壁疝类型.盆腹腔手术史、体型瘦小、老年男性、营养状况差是PD合并疝的危险因素.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

    作者:马艳梅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无张力组)与传统疝修补术(传统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切口异物感、阴囊积液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疼痛及复发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护理要点也有所改变.

  • 腹腔镜下耻骨上疝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张建军;杨志忠;刘耀刚

    目的 探讨和研究腹腔镜下耻骨上疝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14例行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方法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转为开腹手术,其中疝大缺损直径为11.4cm,平均缺损直径为8.9±1.4cm,平均手术时间为(131.4±12.9) 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3/14).结论 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的治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35例报告

    作者:贺宜伟;谢凯祥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5例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病例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施行手术,手术时间(45±12)min,平均住院(4.5±1.5)d,术后未发生如复发、感染等并发症.结论TAPP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而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 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下小儿疝修补术

    作者:陈伟元;曾志文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拟行择期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全麻组(不插管)(I组,n=20),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n=20).I组采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术中面罩给氧,保持自主呼吸.II组给予咪唑安定、氯胺酮、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结果I组麻醉诱导快,术中呼吸循环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清醒快;II组诱导及清醒时间长,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异丙酚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小儿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春峰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进行不同疝气修补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组)50例、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CHR组)50例,观察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伤口情况、并发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观察前后各指标变化,以及术后一年对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 两组术后第疼痛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HR组优于CHR组,两组组间单侧和双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较为安全、简便、有效、成熟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丁雷;王存川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常见和古老的手术之一,自1887年Bassini提出他所创始的腹股沟疝修补术起,100余年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人们对腹股沟疝的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手术方式和治疗经验的进一步积累,腹股沟疝的修补术式也日趋完善.疝外科发展经历了经典的前路张力修补(包括Bassini,Mcvay,Shouldices疝修补),已趋成熟的无张力疝修补(包括Lichtenstein,Gilbert疝修补)和在无张力疝修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腔镜技术修补的三个阶段[22].无张力疝修补术,被喻为20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近年来发展迅速,正是由于这种术式的不断完善,又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探索,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LHR)尽管还有许多不足,但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 先天性膈疝1例

    作者:高清乐;张立仁

    患者女,1天,产1/孕1,足月顺产,羊水清,生后青紫,窒息,呼吸急促。查体:精神反应佳,左胸略膨隆,左肺呼吸音低,有中小水泡音,心率76bpm,心尖搏动右移。腹平软,肝肋下1.5cm。胸腹X线平片(图1):左侧胸部可见多角形和不规则形肠气袢及明显肠间壁,并与腹腔相通,上至肺尖部。左侧肺组织明显受压,左中下肺受压显示不清,被充气肠袢代替,左肺尖可见少许肺组织阴影。且含气不良。纵隔、气管、心影均向健侧移位,左侧横膈消失,腹腔内仅存少量肠管积气。肝、脾、胃及部分结肠仍留在腹腔内。右侧胸腔内未见明显高密度阴影,右肺体积受压含气不良,X线诊断:先天性膈疝。手术所见:先天性左膈后外侧部分缺如,行还纳疝内容物,裂孔疝修补术。

  • 腹膜透析管用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并发腹股沟疝的患者

    作者:刘国琼;贾忠;沈小玲

    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的患者疝修补术极易失败,主要是由于腹水的持续存在不仅易导致疝复发,而且切口易漏腹水,处理非常棘手.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腹膜透析管腹腔置管控制围手术期腹水量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 腹腔镜联合血浆冷沉淀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杨远红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血浆冷沉淀治疗腹腔股沟复发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60例腹股复发疝患者(斜疝38例,直疝2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联合血浆冷沉淀腹股疝修补术32例为试验组(斜疝21例,直疝11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8例为对照组(斜疝17例,直疝1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13%(1/32),对照组为25.00%(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 联合血浆冷沉淀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为临床上治疗腹腔股沟复发疝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

  • 经腹腔腹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免预防性抗菌药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亮;潘乃梁

    目的 临床观察经腹腔腹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免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是否安全、可靠.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203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经腹腔腹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前瞻性方法按一定条件筛选出56例,围手术期免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结果 203例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1年,中位时间6个月,未发生术后伤口及补片感染.结论 部分患者在实施经腹腔膜前“二合一”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免预防性抗菌药安全、可靠,并不会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彭勃;尚宏清;白月奎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患者32例(研究组),并与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32例(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12.02,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明显疼痛3例,占9.38%,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明显疼痛10例,占31.25%,研究组的术后早期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另外,研究组的术后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避免了传统术式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的缺点,且无张力,更加符合现代疝修补理念,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理想术式.

  • 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帆;陈杰;申英末;杨硕;刘素君;王明刚;孙立;朱熠林

    目的 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修补腹股沟疝50例,其中男44例,女6例;中位年龄45岁;单侧腹股沟疝47例,双侧疝3例;伴疝嵌顿8例,伴肠坏死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的2例,伴局部明显感染者6例,复发疝4例.均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观察记录伤口愈合、积液、局部异物感或慢性疼痛以及复发等情况.结果 49例患者伤口Ⅰ期愈合,仅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1年,复发1例,术后均无腹壁异物感和慢性疼痛发生.结论 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安全、可靠,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理想材料.

  • 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手术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作者:王毅;龚水根;张伟国;张胜本;刘宝华;张连阳

    目的:评价功能性直肠悬吊术、疝修补术及乙状结肠切除术(女性附加子宫悬吊固定)对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确诊的8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患者进行外科治疗,手术方法采用功能性直肠悬吊术、疝修补术及乙状结肠切除术(女性附加子宫悬吊固定),术后1 mo后复查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并随访疗效2 a以上.结果:术后74例(90%)恢复良好,复查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表现正常;治疗失败8例,影像学复查6例为直肠黏膜脱垂,2例为直肠全层套叠合并盆底疝.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术后影像学表现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对于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的诊治,功能性直肠悬吊术、疝修补术及乙状结肠切除术(女性附加子宫悬吊固定)是对其治疗的有效方法,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手段,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和验;黄进团

    目的 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腹外科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2017年1月-2018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及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其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 h、12 h、24 h、48 h,观察组的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疝修补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68例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袁喜红;王俊;李坚;周凯

    目的:评估局部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11.7分钟,术中发生中重度疼痛( VAS级评分≥4)6例,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8±1.2小时,术后发生切口浆液肿8例,阴囊积液2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术后随访6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高效的,但应注意加强术中监护管理。

  • 右美托咪定监测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程东群;胡明泰;黄雯静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监测麻醉管理技术(监测麻醉,MAC)复合局部麻醉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入住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的40例腹股沟单侧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MAC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MAC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MAC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记录术中心脏不良事件,低氧事件的发生率和局部麻醉药的使用量,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MAC组给药10min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镇静警觉评分(OAA/S)逐渐下降,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C组内其他时点MAP、HR、BIS值、OAA/S评分与T1时点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麻药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MA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MAC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疝修补术更加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术中满意度和舒适度.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的联合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张晓波;申鹏飞;谢志光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患者较多见的一种老龄性疾病,而前列腺增生后引起的排尿困难是并发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从1998年3月至2001年12月间采取同期手术行前列腺摘除和疝修补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193 条记录 5/110 页 « 12345678...1091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