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仿真手法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作者:杨华元;钟小红;刘堂义;蒯乐;高明

    目的:通过针刺手法仿真系统,以不同刺激量参数的捻转手法刺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心肌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的影响,为针灸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探索佳针刺刺激参数,同时为针刺手法量化和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方法:33只SHR随机分为轻刺激组(n=8)、中刺激组(n=8)、重刺激组(n=8)、模型组(n=9),另设8只正常动物组.采用Power Lab无创尾动脉血压测定分析系统对大鼠进行血压测定,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的变化.轻、中、重3种刺激参数旋转角度和频率分别为:144°、75次/min,255°、111次/min,360°、140次/min.结果:轻刺激量捻转手法与中刺激量捻转手法均有显著抑制血压上升的作用(P<0.01),而重刺激量捻转手法抑制血压上升的效果不明显(P>0.05),SHR模型组的血压3周后显著升高(P<0.01).同时发现,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AngⅡ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量化参数的捻转手法的针刺效应具有差异性,针刺治疗的效果与手法参数的量化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同时提示针刺治疗高血压可能与Ang Ⅱ无明显相关性,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针刺复溜治疗腰反折

    作者:吴建华

    取穴:复溜(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方法: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30号1.5~2寸毫针,右手持针对复溜穴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转手法,调节针感,使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得气并使针刺感传按足少阴肾经的循行部位向上.留针30分钟,10分钟时再捻转1次.

  • 针刺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作者:范水全

    取穴:双侧耳尖、太阳、睛明、鱼腰穴.操作方法:耳尖穴常规消毒之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挤出1~3滴;双侧太阳、鱼腰穴,用28号1寸毫针直刺0.5寸;28号0.5寸毫针直刺睛明穴0.3寸,均行缓慢捻转手法,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次,5天为一个疗程.

  • 针刺导引治疗突发性耳聋

    作者:彭冬青

    治法:主穴取恩聋穴(位于耳后,平瘛脉穴,将耳郭轻提起,沿耳轮脚沟下缘凹陷中45度斜刺0.7~1寸)、耳门透听会(张口取穴,斜下60度向听会透刺1~1.5寸).以上两穴均取患侧,使针感达到耳中为宜,行平补平泻手法(快速均匀的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配穴均取双侧,肝胆火旺者取中渚、风市穴,行捻转泻法;肝肾阴虚者取肾俞、太溪穴,行捻转补法.留针25分钟.治疗期间行导引法以辅助治疗,即嘱患者每日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以疏通经气,改善症状.针刺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 针刺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顾敏;姚云海;顾旭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本科1997年5月-2000年4月住院患者182例,经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临床症状,其中男103例,女79例;年龄18-76岁;病程3天-7年.均未经过手术治疗.L2-L324例,L3-L471例,L4-L555例,L5- S130例,混合2例.分为针刺组61例,推拿组60例,观察组61例.1.2治疗方法:①针刺组:取穴以病变腰椎夹脊穴为主,根据腰腿痛部位,选配环跳、阳陵、承扶、委中等.采用提插捻转手法,使患侧下肢远端麻胀感.夹脊穴可用G6805治疗仪,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休息4天,进行下一个疗程.②推拿组:隔日1次,5次1疗程,休息4天,进行下一个疗程.③观察组:针刺、推拿和腰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一般自体重的60%逐渐增加,每次30min,每天1-2次,3周为1疗程,休息1周,进行下一个疗程.

  • 促进针刺得气的一些方法与体会

    作者:王水清

    1 以捻转为主达到针刺得气针刺捻转手法,是基本的单式手法之一.其特点是刺激强,易于引起机体反应而得气.<金针赋>指出:"气不至者,……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捻转为主的手法,可以带动穴位一定面积的反应,且不易刺伤穴位下的组织,在针刺方向、角度不适当时,可辅助以相应的提插方法加以调整.如果进行手不离针的捻转,"无问其数”而仍不得气,即可采取留针候气,这也是古人常用之法.

  •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影响的分析研究

    作者:胡书香;李翠艳;李强;刘阳阳;郭义;陈泽林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120次/min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信号,对胃运动频率、波幅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进行提取分析.结果: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后,60次/min捻转手法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波幅、频率呈现抑制作用,120次/min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波幅呈现促进趋势;行针及出针5 min、15 min时,捻转60次/min组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减少,针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作用效果有差异.

  • 留针刺法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淳于明娟;迟英本

    1 对象与方法 本文 60例患者来自病房和门诊 , 均经 CT、 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 其中男 50例 , 女 10例 ; 年龄 18~ 50岁 ;病程长 10年 , 短 3 d. 发病部位在 L 4~ 5 34例 , L 5~ S 1 20例 , L 4~ 5及 L 5~ S 1 6例 . 方法 :(1)针刺法 : 主穴选取病变椎体相应夹脊穴 , 配穴选取阿是穴及患侧肾俞、委中、阳陵泉、绝骨 . 具体操作 : 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穴位 , 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 30 min, 每隔 5 min行针 1次 , 以保持一定的针感 . 留针同时加用 TDP照射腰部病变部位 30 min, 每于牵引后进行针刺治疗 . (2)导气法 : 让患者坐于床的一端 , 双脚自然放于板凳上 , 嘱患者挺胸拔腰作腹式深呼吸 , 取腰突点 (在患肢外踝下缘两角 , 少数患者无压痛 , 取昆仑和丘墟两穴压替 ), 以拇指腹按压 5 min, 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 然后常规消毒 , 取 2支 1寸毫针垂直皮肤 (形似对向 )分别进针 , 作缓慢提插捻转手法 , 让患者注意力集中在腰部留针 20~ 30 min, 每隔 3~ 5 min作手法一次 , 待患者觉腰部疲劳难耐后出针 , 让患者自然仰卧于床上 , 此时患者会感到一节或多节腰椎发出咔嚓声 , 稍休息后再让患者作蹬、踢腿动作 3次后俯卧于床上 , 以轻揉推拿手法揉按腰部肌群约 5~ 7 min, 放松腰肌 , 完毕 . 1次 /d, 10 d为 1个疗程 , 隔 3 d再行第 2个疗程 .

  • 头皮针联合大剂量脑活素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30例报告

    作者:詹欣荣;金完成;金少德;庄昭勤;王秀玲

    近几年来共收治小儿脑性瘫痪 30例 , 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要点 , 经头皮针联合大剂量脑活素治疗后收到较好近期疗效 , 值得深入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30例中 , 男 22例 , 女 8例 ; 年龄 9个月~ 10岁 , 5岁以下的 20例 , 6岁以上 10例 ; 其中产伤窒息有 18例 , 新生儿颅内出血 1例 , 脑萎缩 2例 , 其他原因不明 ; 硬瘫 19例 , 软瘫 11例 ; 伴有语言障碍有 99例 ; 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的有 8例 ; 病程均在 9个月~ 10年 . 方法 :针刺 :( 1) 头部主穴 : 运动区、足运感区 . 双下肢瘫选用运动区双上点及双足运感区 ; 一侧偏瘫选用对侧运动区上中及对侧足运感区 ; 四肢瘫选用双侧运动区及足感区 . 配穴 : 语言障碍加用语言区 ; 智能低下者加用四神聪 . 针刺手法 : 常规消毒进针后采用快速捻转手法 , 捻针频率要求 200次 /min以上 , 每针捻转 3~ 5 min,留针 30 min,中间行针 1~ 2次 , 即可出针 . ( 2) 肢体配穴 : 绝骨、阳陵泉、三阴交、内关 , 并根据偏瘫部位可适取曲池、足三里等穴 , 每次捻转 2~ 3次 ; 语言障碍可用适取哑门、廉泉 . 针刺手法 : 平补平泻 , 不留针 . ( 3) 疗程 : 以上每天或隔天 1次 , 10次为 1个疗程 , 休息 2周 , 再做第 2疗程 .

  • 电针曲池、合谷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析

    作者:孙忠人;闫立平;谢兵;马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健康右利平志愿者,年龄18~22岁,男性,均为在校大学生.受试者均无任何神经、精神损伤史,受试前无任何不适感,在实验之前受试者已告知实验内容,且经过练习测定感受阈值.1.2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Block design设计,静息像(rest)与刺激像(stimulatio)电脉冲刺激的模式,36s休息、36s刺激交替进行,休息3次、刺激3次,间隔4min后重复以上刺激模式,共3次.实验所采用的针刺针为无菌处理的钢针,直径0.25mm,长25mm,垂直进针刺入曲池穴、合谷穴,捻转手法,使受试者"得气"且无痛感.采用G6805-A型电针仪,断续波输出,频率为5HZ、输出电流20mA.

  • 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人皮肤温度的影响

    作者:王彩虹;王银平;许建敏;刘堂义;杨华元

    目的 观察不同刺激参数的捻转手法对机体皮肤温度的实时影响,探讨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方法 应用在体捻转手法仪对50名健康人的外关穴施行大、中、小刺激量的捻转手法,以中冲穴皮温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时记录观测与分析.结果 (1)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在捻针期间明显降低(P<0.01,P<0.05)).(2)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均在留针中5 min略高于针前水平(P>0.05).(3)留针10 min后,中、小刺激量捻转手法呈现升温效应.中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在留针后5 min明显升高(P<0.01),而小刺激量则在起针中5 min和后5 min升温明显(P<0.05).大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升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1)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从捻针至留针10 min出现了降温和复温两个时相.(2)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机体的皮温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

  •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作者:胡书香;李翠艳;刘阳阳;郭义;陈泽林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影响,探讨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1针刺组.体积分数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次·min-1、120次·min-1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对胃运动频率、波幅进行提取分析.结果:60次·min-1捻转手法抑制大鼠胃运动,120次·min-1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呈现促进趋势,出针后抑制或促进胃运动作用逐渐减弱.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作用效果不同.

  • 齐刺温针治疗棘间韧带损伤80例

    作者:邵伟立

    棘间韧带损伤是腰背疼痛的常见病因,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齐刺配合温针治疗该病80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小26岁,大65岁;病程短1 d,长2 a余;发于胸椎者20例,发于腰椎者60例。2 治疗方法2.1 取穴阿是穴,即病变的棘间韧带上的压痛点,位于棘突间隙;阿是旁穴,阿是穴旁开0.2~0.5寸,左右各1穴。2.2 操作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以舒适为宜。用1.5寸毫针直刺阿是穴,用1.5寸毫针斜刺阿是旁穴,针尖直对阿是穴;进针后均施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感到酸胀即可。再将艾条剪切成2 cm左右的艾段,套于阿是穴的针柄上,点燃,让其燃尽。每次点2个艾段后出针。治疗1次/d,5次为1疗程,间隔2 d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局部无压痛,6个月内未复发,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正常,局部重压以及劳累,受寒后仍有轻微不适感,为显效;症状减轻,功能活动好转,体力活动后复发,再经治疗可缓解,为有效;症状、功能活动、局部压痛均未改善,为无效。3.2 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58例,占72.5%;显效14例,占17.5%;有效10例,占10%。总有效率是100%。4 典型病例

  • 捻转运针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SD大鼠血压影响之比较

    作者:陈玉玲;莫穗林;罗汉川;陈健文;吴伟康;伍勇;孙艳梅;黄婉莹;张国淳

    目的观察捻转运针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SD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用捻转运针手法刺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SD大鼠“足三里”穴,颈总动脉插管,通过血压换能器和多道记录仪记录血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捻转毫针速度为150转/分.结果捻转手法可引起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SD大鼠血压瞬时下降,血压下降在5~20秒内明显,10秒时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分别为42.88±10.71mmHg和15.75±4.40mmHg ,并在捻转手法停止时至捻转后2分钟后恢复至捻转前的水平.结论捻转手法刺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SD大鼠“足三里”穴皆可引起SHR 和SD大鼠血压瞬时下降,但捻转对SHR的瞬时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对SD大鼠的瞬时降压作用, 两组大鼠的瞬时血压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刺对机体状态的调整,病理状态下有效.

  • 耳针治疗落枕

    作者:王英;陈娟

    1 治疗方法1.1取穴取患侧耳廓神门、颈、枕穴.1.2操作耳廓皮肤经严格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寸毫针,分别刺入上述3穴,采用捻转手法,使针刺局部产生胀、热、痛感为度,千万避免刺穿耳廓,以防感染.留针30min,其间每隔10min行针1次,使整个针刺过程均保持较强针感,出针时按压针孔,防止引起局部血肿.针刺同时,嘱患者做颈部前屈后仰、左右旋转活动.

  • 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何俊良;陈国庆;王储蓄;陈幸生

    运动性失语又称为表达性失语症和口语性失语,是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危害较大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可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表达,不能复述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阅读及书写能力障碍,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针灸治疗运动性失语有一定的疗效,综述如下.1 头针疗法杨丹等[1]用针刺头针言语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35例,取双侧言语三区及影像学定位的患侧言语一区,用0.25mm×40mm的毫针,在常规消毒后,用接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约0.5寸左右,并运用小幅度快速捻转手法直至得气,留针30min,日1次,针刺(25±10)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