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肛周脓肿的外科治疗与体会

    作者:张桂皊

    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执行[1].本组98例肛周脓肿患者,男性76例,女性22例,年龄16~67岁,平均3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15 d.表现为肛周肿痛,伴直肠内坠胀感,部分患者有发热及行走困难.专科检查:肛周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质硬,中央有波动感,部分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脓肿部位:肛周皮下脓肿7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0例,铁蹄型脓肿5例,钢管直肠黏膜下脓肿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例.

  • 肛周脓肿的外科治疗与体会

    作者:张桂皊

    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执行[1].本组98例肛周脓肿患者,男性76例,女性22例,年龄16~67岁,平均3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15 d.表现为肛周肿痛,伴直肠内坠胀感,部分患者有发热及行走困难.专科检查:肛周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质硬,中央有波动感,部分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脓肿部位:肛周皮下脓肿7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0例,铁蹄型脓肿5例,钢管直肠黏膜下脓肿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例.

  • 基于部分临床用药生化指标的分析

    作者:杨颜霞;闵静

    在外科实践中,如何合理用药,选择适合的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进行用药,对患者的康复提出更多的关怀因子,是未来医疗机构外科药剂的基本内容.去除一些不合理的用药方法,加强对药剂的管理,采取更加科学的控制方法,促进药剂学的不断发展.

  • 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手部功能及外周循环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林立;聂继池;隋桂英;张春之;张凯;王林

    为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手部功能及外周循环功能影响及其间的联系,于1998年11月对某机械厂砂轮磨光作业工人进行了以手臂系统为主的临床检查,测定了其痛觉阈值和动脉血压,并通过10℃、10min的冷水试验对作业工人手部皮肤温度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术区采用冰袋冰敷后皮肤的温度分析

    作者:马文浩;刘琰

    目的 分析冰袋冰敷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术区的皮肤温度变化,探讨临床护理冰敷持续及间断时间.方法 按研究要求筛选某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74例,术后立即采用冰袋冰敷术区,观察并记录0.5~3.0h期间每隔0.5 h冰敷局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冰敷术区皮肤0.5h时温度达到低值;局部皮肤温度随冰敷时间延长而慢慢升高,2.0h时温度为高值,随后略微下降.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每次冰敷时间可适量延长,可根据情况24h内不间断冰敷,间隔1~2 h更换一次冰袋.

  • 曲安奈德注射液加糜蛋酶白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68例

    作者:何红让;苏晓龙

    2006年开始选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糜蛋白酶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68例,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6~42岁,初发45例,复发23例,病程3天~5个月.诊断标准[1]:①外伤史或积累性损伤史,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在膝部其他损伤的情况下并发;②急性期关节肿胀饱满,肿痛不适,屈伸活动受限;③慢性期多见膝部肿胀不适,休息后减轻、过量后加重、无明显疼痛,但胀满不适,皮肤温度正常,股四头肌可轻度萎缩;④浮髌试验阳性;⑤X线摄片可排除关节内其他疾病,本病骨与关节一般无异常所见;⑥应注意与创伤性关节内积血,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相鉴别.

  • 多通道皮肤温度监测仪的研制

    作者:杨绍洲;王胜军;康立丽;沈庆贤

    本文介绍一种多通道皮肤温度监测仪,它可以同时监测一个病人8个部位或8个病人的皮肤温度,还可以用于血液循环的监测

  • 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食疗及药浴疗法

    作者:卢长庆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又顽固的疾病,即主要症状为受累关节全关节肿胀、酸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肤色微红,关节疼痛呈游走性,有时关节对称发病,特别在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处常被侵犯,医院检查,血沉快,抗"O"阳性.此外,有的患者还伴有轻度发热,脉搏加快及心肌炎、皮炎等,现代医学认为它是一种全身性胶原组织病,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后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

  • 基于小波变换的皮肤温度和血流振荡的相关性研究——一种可用于经络穴位研究的新技术

    作者:СподтаевС.В.;МмороэовМ.К;ФрикП.Г.;张文彭;张寅;陈玥舟

    研究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经络、穴位的客观检测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经穴的低阻抗特性,针刺时的肌电、局部血流图、红外热象轨迹、同位素示踪等循经变化特点,经穴部位神经与血管分布特征等研究,使人们对经络、穴位的认识不断深入.近40年来,从温度计测温、液晶显像、红外热像技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先后用于经络、穴位温度的测量观察.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状态下与生理、病理状态变化时,均可能出现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与非经络处不同或更为明显的改变,针刺穴位可引起相应经络循行部位与经穴的温度变化,为经穴的相对特异性、效应性及其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依据.然而,对于经穴温度变化的机理、调节途径等认识很少.

  • 心包经前臂段经脉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测定

    作者:靳聪妮;胡翔龙;陈铭

    目的:进一步了解经脉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分布是否具有共同的规律,为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组织温度测试仪",对25名健康受试者心包经前臂段经线上郄门穴、郄门穴上2寸、郄门穴上4寸三点及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皮下1cm处深部组织温度进行检测,并进一步观察激光照射内关穴对它的影响.结果:心包经前臂段经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多数高于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但也有低于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者,有循经的表现;激光照射内关穴时经脉线上的温度上升较非经线快,停止照射后还可持续一段时间.结论:经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与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部位显著不同,有循经分布的特点;激光照射穴位,温度反应有沿经传导的趋势,说明经脉组织可能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本实验结果为阐明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提供一方面的实验根据.

  • 应用FMEA对艾箱灸治疗安全及疗效的探讨

    作者:林静霞;彭鹿;刘宇;汪玲珍;肖舒静;侯海晶;刘旭生;邓丽丽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方法对艾箱灸治疗安全进行探讨.方法:对艾箱灸操作流程每一环节进行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且对80名行艾箱灸治疗的患者于治疗过程中进行艾灸局部皮肤肤温的测量.结果:艾灸实施至1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达高,且与病人的主诉及耐受程度是一致的,提示在15 min时达到佳灸量,且应加强巡视,以避免烫伤,同时应用FMEA活动后在巡视的时间点、灸疗的温度及距离等两项风险优先值(RPN)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应用FMEA管理模式,加强了我们行艾箱灸治疗的风险管理,规范了治疗流程,对艾灸的温度、距离及巡视时间点提供了依据,保证了治疗的安全及疗效.

  • 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对局部与远端皮肤温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龙华晴;吴人照;吴焕淦;寿张根;赵蕾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观察指尖微动脉搏动节律同步脉动照射和连续照射两种不同照射方式对局部皮肤温度和远端劳宫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随指尖微动脉搏动节律行同步脉动照射方式是否优于连续照射方式。方法:将纳入照射研究的60人次随机分为2组:同步脉动组、连续照射组,每组30人次,观察不同照射方式对局部脐周和右手肘关节及远端右手劳宫穴每隔1 min 的皮肤温度、指脉微循环脉图高度、心率的情况。结果:脐周照射同步脉动组与连续照射组照射前、后局部皮肤温度和右手劳宫穴皮肤温度均显著升高(P <0.01),但照射前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同步脉动组为(3.53±1.39)℃,显著低于连续照射组的(4.62±1.38)℃(P <0.01)。15 min 照射前、后右手劳宫穴皮肤温度升高同步脉动组为(1.45±1.07)℃,高于连续照射组的(1.08±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肘关节照射后结果与脐周照射相似。结论:体表微循环指脉同步脉动照射与连续照射相比,体表微循环指脉同步脉动照射的局部皮肤温度较低,为实现充足灸量创造了条件,远端劳宫穴皮肤温度较高,更能促进人体远端微循环。说明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大力神雀啄灸的同步脉动照射方式比连续照射方式的在能量利用方面更有优势。

  •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检测

    作者:高凌云;胡翔龙;许小洋;吴宝华;陈凌

    目的: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利用针型温度传感针,对32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2 cm的非经对照点共5个水平的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进行了检测,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其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较其两侧的非经对照点高(P<0.05).结论:沿督脉循行线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都较高,说明该部位的能量代谢可能较为旺盛,这可能是产生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 艾灸命门对督脉循行线上皮肤温度的影响

    作者:兰彩莲;潘晓华;萨喆燕;朱小香;董亚琴;许金森

    目的:观察艾灸命门对督脉主要经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对36例健康志愿者艾灸命门穴,应用红外热像仪采集背部热像图,观察自然状态下和艾灸命门穴30 min命门左右旁开及腰阳关、命门、中枢、至阳、身柱及大椎的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艾灸命门时,督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在原有基础上显示更为清晰规整,督脉的整体温度升高.艾灸命门后,命门穴温度高于左右旁开对照点(P<0.001).艾灸命门穴30 min后,督脉循行线上的至阳、中枢、命门、腰阳关穴位温度明显升高(P<0.01).艾灸命门时,督脉线上穴位升温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命门、腰阳关、中枢、至阳、大椎、身柱.结论:督脉作为"阳脉之海",灸之对督脉IRRTM有良好激发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督脉整体皮肤温度.

  • 红外线成像技术在青少年颈痛患者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庆甫;黄沪;时宗庭;杜春林;陈兆军;李俊海;陈黎明;殷岳杉;阿迪力江;马玉峰

    目的:通过对比颈肩部区左右温度分布,为热像图用于未病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并论证其在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3月至12月,收集4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19~22岁,平均21岁;病程2~20周,平均13周.取C7水平线将所选区域分为颈部、肩部,颈部后正中线将所选区域分为左右侧.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患者安静状态下颈肩部区左右温度分布.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肩部区温度趋势总体高于颈部区.②颈部和肩部左右两侧的高温、平均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部区左右两侧的低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对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能够早期发现颈肩部两侧异常的肌肉代谢失衡信号,为预防提供依据.

  • 针灸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对照研究

    作者:高其芳;石学敏;李平;卞金玲;李岩;郑健刚

    目的:探寻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各40例.针灸组针刺人迎、太渊、极泉等穴;药物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灸组临床治愈率15.0%,总有效率95.0%;药物组分别为0和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疗效确切并明显优于目前常规药物治疗.

  • 乳腺增生患者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探讨

    作者:应荐;沈雪勇;丁光宏;陈红风;张海蒙;沈霃平;胡升芳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 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0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红外辐射光谱形态相似,但辐射强度减低,在检测的59个波长点中有13个波长检测点(6.75~8.25μm、9.00μm、9.25 μm、9.75μm,13.25~13.75μm),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的红外辐射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膻中穴红外辐射强度降低.结合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等研究,提示乳腺增生病在病理状态下,不同的经脉系统处于不同的虚实状态.

  • 经脉线与非经脉线相关组织导热性的比较

    作者: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叶蕾;杨杰

    目的:比较与经脉线和非经脉线相关组织的导热性有无不同.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系统,对4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处加热,皮温反应可沿经双向扩展,长者几乎可以通达该经脉的全程;而在非经对照部位加热,皮温的反应仅限于局部,没有明显的扩散,更没有确定的方向.对前臂内侧经脉线和非经脉线的皮肤同时加热,皮温的反应沿经扩展的速度明显快于非经部位,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逐渐形成了三条与古典手三阴经路线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结论:经脉线上相关组织的导热性较非经对照部位好,而且有明确的方向性,两者的物理学特性确有不同.

  • 定量化针刺手法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作者:胡银娥;杨华元;李立国

    目的:验证提插补法针刺健康人右侧合谷穴对手阳明大肠经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在30例健康人右侧合谷穴行提插补法,提插幅度5~8mm,频率100次/min,操作时间1min.采用PowerLab 8/30八通道高速记录仪及皮肤测温探头,以左侧合谷、右侧商阳、左侧商阳、左侧口禾髎针刺前30min、行针时1min、行针后30min的温度为观察指标.结果:提插补法针刺右侧合谷穴后,分别使左侧合谷由针刺前平均温度(27.89±3.56)℃上升到针刺后平均温度(28.30±2.81)℃,右侧商阳由针刺前平均温度(24.57±4.29)℃上升到针刺后平均温度(26.30±4.32)℃,左侧商阳由针刺前平均温度(25.13±5.07)℃上升到针刺后(26.58±4.92)℃,左侧口禾髎由针刺前平均温度(32.11±1.68)℃上升到针刺后(32.25±2.15)℃,以上穴位平均温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结论:提插补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升高的影响,且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具有循经性及腧穴特异性.

  • 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体表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施灸的安全距离

    作者:许培昌;李达良;崔淑丽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施灸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安全的施灸距离参数.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名,用无药清艾条在足三里(右)和关元分别施行艾条温和灸和温灸盒灸,施灸距离分别为2 cm、3 cm和4 cm.每次以艾条3 cm燃尽为度.用红外热像仪系统记录储存热像图并进行分析处理,同样的试验第2天重复1次,将每穴每次测得的皮肤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关元温灸盒灸:施灸距离为4 cm时,局部皮肤温度超过44℃[(44.1±1.3)~(46.7±1.5)℃)]的时间为7 min;施灸距离为3 cm时,局部皮肤温度超过44℃[(44.1±1.3)~(49.3±2.0)℃]的时间约为10 min,超过49℃[(49.0±2.1)~(49.3±2.0)℃]的时间为2 min;施灸距离为2 cm时,因局部灼痛而不能进行观察.②足三里穴温和灸:施灸距离为4 cm时,皮肤温度在(40.0±2.0)~(44.9±2.3)℃之间;距离足三里穴3 cm处施灸时,皮肤温度在1 min内即可上升超过44℃,并持续稳定在(45.9±3.0)~(47.8±2.0)℃之间;施灸距离为2 cm时,同样因局部灼痛而不能进行观察.结论:施灸时,艾条距离皮肤越近,皮肤温度越高.在施行温和灸和温灸盒灸时,以艾条距皮肤的距离为3~4 cm为宜.

227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