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推拿改善脑瘫患儿活动能力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少君;徐天祥

    目的 观察针灸和推拿等综合治疗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头针加推拿及功能训练对30例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根据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自理动作、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治疗后综合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头针和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应用康复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头针结合扶阳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作者:郭娜;焦黎明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扶阳罐药物导入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焦氏头针结合扶阳罐药物导入法,2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以及Fugl-Meyer(FMA)、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MA、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头针结合扶阳罐药物导入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52例

    作者:王鑫

    中风后遗症又称中风偏瘫、半身不遂,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及面部的瘫痪.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样.笔者自2005年至今运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并与普通毫针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分期疗效研究

    作者:李月亭

    目的:探索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佳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分期针刺法"结合"头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并设对照组43例进行疗效观察.结论:治疗组的愈显率93.33%,对照组为79.0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 头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胞浆型磷脂酶A2的影响

    作者:任素莲;王东吉;武凡;施晓瑜;李莉;秦峰岭

    目的 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凋亡和胞浆型磷脂酶A2( 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及c-fos、c-j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 reperfusion,MCA-IR)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PLA2、c-fos和c-jin在皮层脑组织中表达,用头针疗法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结果 大鼠脑损伤时,针刺能明显抑制cPLA2、c-fos和c-jin蛋白表达,并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针“百会”透“曲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头针抗细胞凋亡,下调cPLA2及c-fos和c-jin蛋白表达有关.

  • 在头针MRI定位下治疗中枢性面瘫

    作者:梁建情

    在MRI定位下运用头针治疗中枢性面瘫的疗法;方法:随机将6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两组均治疗45天后统计治疗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颊车透地仓,阳白透鱼腰,四白透巨髎,观察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针刺头部运动区的方法.结果:治疗45天后观察组痊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治疗45天后对照组痊愈4例,好转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3.7%.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

  •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作者:张亚平

    目的 分析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体针治疗,治疗组予以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明显提升(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采纳.

  • 改良头针疗法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源秩;王莹;许慧艳;戴莉莉;赵云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属中医"中风"范畴.临床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1].头针疗法在脑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传统的头针疗法进针后快速捻转,刺激强烈,易引起明显疼痛或不适.笔者应用改良头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观察.

  • 161 针灸疗法新议

    作者:张丽娟

    介绍了日本医家对头针疗法、循经取穴以及针灸调整机体状态、提高自愈力等的新认识和见解.

  • 头针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中核因子-κB、环氧化酶-2的影响

    作者:周利;张红星;王琼;刘灵光;杨璇;杨敏;刘银妮;李璇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的不同(24、48、72 h),各随机分为3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头针组取顶颞后斜线、顶颞前斜线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观察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头针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缺血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及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头针组与模型组各时相的NSS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模型组各时相NF-κB、COX-2基因及蛋白在梗死侧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多,在24 h内达到高峰,48 h呈下降趋势;头针组NF-κB、COX-2基因表达及蛋白相对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除COX-2 mRNA 72 h时间点外,均P<0.01).结论:头针治疗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害,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损伤脑组织中NF-κB、COX-2的表达,从而减缓免疫炎性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头针对中风病人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红星;张唐法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头针治疗中风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观测头针对中风病人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头针治疗可以使中风病人血浆中过度升高的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头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素含量而达到治疗效果.

  • 头针治疗脑出血的文献依据和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概况

    作者:郑国庆;王艳;王小同

    头针源于中国古代针灸头部腧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实践,理论奠基于<黄帝内经>.20世纪70年代,受耳针等微针疗法的启发,并结合现代神经科学及生物全息原理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头针疗法,在治疗脑源性瘫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头针在20世纪80年代被用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初步的8个临床试验(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部分患者出现即刻效应.其机制研究主要有对病理学及血脑屏障的影响、对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生化指标的影响等.

  • 基于数据挖掘的头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研究

    作者:王琼;邢海娇;鲍娜;孔令娟;贾叶娟;杨克;孙彦辉;王建岭;石晶;李晓峰;徐晶;张选平;张莘;贾春生;李仁玲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头针疗法数据库,对近50年来头针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头针疗法的科属、病种、进针方式、行针手法、头针各体系、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及规律.结果:头针疗法临床应用广泛,以内科应用频次多,其次为外科、儿科.在各病种中,以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应用频次多.头针进针方式中,快速推进针体法应用频次多,其次为飞针进针法.行针手法以快速捻转法为主,频率多在200次/min.头针各体系中,应用频次多的为焦氏头针,其次为国际标准化头针.头针疗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效果显著,其中皮肤科和妇科为突出,总体有效率达90% 以上.结论:头针疗法在内科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多用快速推进针体进针方式和快速捻转行针手法,头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效果显著.

  • 头针治疗脑性瘫痪

    作者:张鲜

    头针疗法是运用祖国医学针刺治病的方法,以针灸学之经气横向联系的理论与依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总结而成.它是在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头皮相应投射区,根据脑性瘫痪患儿脑损伤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脑性瘫痪的各种症状为目的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

  • 头针歌诀

    作者:王前辉

    在临床上头针疗法由于具有取穴方便、疗效好、便于操作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和针灸医生所认可.如何掌握头针的定位、取穴和功能主治,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笔者深受学习中医之感悟,故效仿中医的做法,编写了头针刺激区的定位主治歌诀.由于其简明扼要加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对于激发初学者和在校大学生的兴趣及顺利通过考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歌诀如下:

  • 头针颅底带在难治性眼病中的应用优势探析

    作者:尤斌;杨继若;王影

    颅底带位于头颅骨后下部,是自哑门穴至翳风穴的连线、上下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其所在部位有膀胱经之天柱穴,胆经之风池、完骨穴,经外奇穴翳明穴,4穴均有治疗眼部疾病的作用.总结发现针刺颅底带可明显增加治疗难治性眼病的疗效.针刺操作以毫针多针刺法为主,具体手法采用小幅度提插法,并在行针的同时配合眼球运动训练或做眼眶放松运动,可有效发挥头针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迅速气至病所的特点,达到治病的目的.本文从其治疗眼病的应用优势进行详细阐述,并附验案1例.

  • 头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作者:焦黎明

    笔者从1990年以来,用头针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疗效较好,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中,门诊患者78例,住院患者22例.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小25岁,大59岁;病程短4小时,长5天.所有病例均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 头针疗法超速记忆的教学设计

    作者:李杰;牛文民

    头针疗法是治疗全身病症的一种方法,笔者以头针简易定位为出发点,从头针的定位与进针点、针刺操作、临床选穴三部分内容出发,对国际标准化头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此教学说课设计,头针定位分额区四线、顶区五线、颞区二线、枕区三线,操作针体与皮肤呈30°角进针,临床选穴分交叉选穴和对应选穴法.

  • 针刺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建立立位平衡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琼

    目的 探讨针刺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建立立位平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康复科门诊就诊的18~30个月,坐位平衡达Ⅲ级,双下肢肌力达4级,肌张力增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38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联合给予针刺运动疗法.结果 观察组的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及立位平衡缓解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针刺运动疗法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病例,双下肢肌力改善明显,达立位平衡病例数多,立位平衡达Ⅰ~Ⅱ级.

  • 补气活血通络法配合头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

    作者:韩淑凯;张红昌;孙文革;董进友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性脓血便为特征.我们依据中医络病学说,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采用补气活血通络法配合头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0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