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治疗呃逆30例

    作者:高清山

    资料与方法近2年收治呃逆病人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6岁;病程1周~3个月;2例为胃肠道术后引发呃逆.治疗方法:电针取双侧足三里、内关、阳陵泉、三阴交及膻中穴,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用直径0.3mm、长40mm毫针直刺,膻中斜刺,四肢穴位施以电针,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通电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 人体九大"寿康泉"

    作者:田维君

    每当我听到"泉水叮咚"这句歌词时,就会联想到济南著名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重庆的旅游胜地--东泉、西泉、南泉、北泉.大自然如此,人体也有养生保健、疗疾抗衰、充满生命力的涌泉、廉泉、极泉、天泉、曲泉、水泉、中泉、阴陵泉、阳陵泉.

  • 温针灸阳陵泉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

    作者:徐远红;王俊华;谢谨;刘飞;高峰

    目的:探讨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等速组、温针灸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肌力训练进行治疗,等速组行等速肌力训练治疗,温针灸组行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3组患者均配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标准视觉类比量表( 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定、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eak torque,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eak torque/body weight,PT/BW)。结果3组治疗后VAS均明显改善,研究组VAS改善优于等速组及温针灸组,温针灸组VAS改善优于等速组;3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都有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等速组及温针灸组,等速组与温针灸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和等速组伸屈肌群PT值、PT/BW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优于等速组,温针灸组治疗后伸屈肌群PT值、PT/BW值改善不明显。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肌力训练结合运用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及功能方面疗效明显,临床可以推广运用。

  • 低频声波对30例健康人阳陵泉穴微循环、温度及经皮氧分压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玉华;汤心钰;张波;白秀丽;王铭慧;李曼;王岩;曹晓焕;许继宗

    目的:探讨体感音乐低频声波(16~160 Hz)对阳陵泉穴微循环、温度及经皮氧分压的影响。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阳陵泉穴附近,按顺序播放低频声波,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析循经穴位的微循环、温度及经皮氧分压的变化,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果不同频率的低频声波对阳陵泉穴的微循环、温度、经皮氧分压有不同影响,其中D2音(73.42 Hz)对该穴位影响显著,微循环增加量为(106.87±18.79)%,与其它组相比,高于其他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数值为(26.83±2.35)℃,与其他组比较,高于其他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皮氧分压数值为(44.87±2.79) mmHg,与其他组比较,高于其他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定频率声波可引起阳陵泉穴附近微循环的显著改变,诱发共振。

  •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 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作者:邹占亿;窦思东;鄢行辉

    目的:研究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屈曲度与伸直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分别为(120.4±17.9)%、(-3.1±0.8)%,均高于对照组的(92.5±5.9)%、(-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电针“阳陵泉”穴对急性胆囊炎家兔白细胞计数和胆囊壁厚度的影响

    作者:周明亮;贾文睿;王健彤;王培;郭丽红;睢明河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阴陵泉”穴对急性胆囊炎家兔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以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合治内府”理论之胆和阳陵泉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陵泉组、阴陵泉组,每组8只.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液制成急性胆囊炎模型.两个治疗组电针相应穴位,连续7d.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B超下观察胆囊壁厚度变化,光镜下观察胆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胆囊壁显著增厚(均P<0.05);电针后,阳陵泉组、阴陵泉组的白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胆囊壁显著变薄(均P<0.05);与阴陵泉组比较,电针后,阳陵泉组的胆囊壁更薄(P<0.05).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胆囊上皮黏膜变短,有全层坏死改变,胆囊上皮乳头水肿,间质内炎细胞浸润;阳陵泉组基层增生,散在炎细胞浸润;阴陵泉组血管腔内含有成堆的中性粒细胞.结论:阳陵泉穴和阴陵泉穴都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胆囊炎.从改善急性胆囊炎家兔的胆囊壁厚度来看,阳陵泉穴比阴陵泉穴效果更明显.

  •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作者:刘累耕;刘岚;吕鸣;王超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1例,女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组选用阳明经穴位:肩、手五里、手三里、外关、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关元、腰阳关、心俞、中脘,针刺得气后施以电针30 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每次15 mg,3次/日,1周后用量递减,在20天内递减至0.对照组只服用地塞米松,用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35例,治愈25例(71.43%),显效5例(14.29%),有效4例(11.43%),无效1例(2.86%),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33例,治愈14例(42.42%),显效13例(39.39%),有效3例(9.09%),无效3例(9.09%),总有效率90.90%.治疗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其治愈率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

  • 针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

    作者:王宗学;张卫星;常建民

    1996~1999年收治泌尿系结石122例,其中肾结石36例,输尿管结石86例;男性80例,女性42例;年龄大65岁,小9岁;病程长20年,短3天;肾绞痛发作者42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检查,部分病例做了肾造影和腹平片,结石大者10 mm×10 mm,小者3 mm×4 mm.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灸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1)针灸取穴及治法:主穴分为两组:①肾俞、京门、阳陵泉、飞阳;②关元、水道、阴陵泉、三阴交等,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

  • 针刺阳陵泉穴缓解胆绞痛的即效性观察

    作者:陈卫华;俞红五

    本文观察了采用阳陵泉穴针刺方法对胆绞痛患者首诊的疗效.用毫针从阳陵泉穴向胭窝方向刺入1.5寸,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30分钟,每隔3分钟行针1次.结果79例首诊患者中显效67例,显效率为84.81%,平均显效时间为5.55分钟;总有效率为93.67%,平均有效时间为7.71分钟.提示用泻法针刺阳陵泉穴能迅速、有效地缓解胆绞痛.

  • 基于功能成像的针刺阳陵泉与被动对指对运动脑区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宏伟;李匡时;张勇;谭中建;邹忆怀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和被动对指运动的运动脑区功能成像特点,探讨针刺阳陵泉对运动影响的效应机制.方法:选择9名符合标准的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针刺阳陵泉、静息态及被动对指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SPM等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并统计分析,计算被动对指运动和针刺阳陵泉状态激活的脑区,并对两组激活的脑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刺左侧阳陵泉激活的脑区部位主要有右中央前回、左中央前回、左颞上回等;进行左手被动对指运动时激活的脑区主要有右中央前回、右中央后回等,均以运动脑区为主,二者高度重合.结论:针刺阳陵泉穴与被动对指运动有关的脑功能区激活,为针刺阳陵泉穴治疗运动功能障碍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针刺阳陵泉对脑卒中患者执行控制网络影响研究

    作者:韩笑;宁艳哲;李匡时;付彩红;刘宏伟;张勇;任毅;邹忆怀

    目的:分析脑卒中对执行控制网络(ECN)功能连接度影响,观察针刺脑卒中患者阳陵泉穴的即刻效应,探讨其中枢疗效机制.方法:20例脑卒中患者行静息态及针刺阳陵泉即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20名健康受试者行静息态fMRI,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法提取ECN成分,比较ECN功能连接度差异.结果:脑卒中患者相较于健康受试在ECN左侧额下回、额上回、额内侧回、扣带回及岛叶功能连接度降低;患者针刺后较针刺前在ECN表现为右侧额上回及额中回功能连接度降低;患者针刺即刻效应下ECN功能连接度与健康受试静息态比较未显示差异.结论:运动通路损伤影响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该现象可能是病灶对侧运动相关脑区代偿性激活增强的原因.针刺即刻效应下ECN功能连接度趋于正常,针刺或可通过减弱ECN对运动相关脑区的抑制作用,以促进脑功能重塑,帮助运动功能康复.

  • 胆经三穴及足三里对实验性急性胆囊炎不同作用的研究

    作者:金周淑;耿恩广;张露芬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组织损害而产生的一种基本病理过程,也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采用豚鼠急性胆囊炎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针刺阳陵泉、丘墟、日月及足三里穴对胆囊炎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不同腧穴的抗炎免疫作用进行比较,提示针刺作用的机制.

  • 龙虎交战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景洋

    采用龙虎交战手法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87例,同时设用平补平泻手法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8.5%,明显优于平补平泻手法组(P<0.005),表明龙虎交战手法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较平补平泻手法疗效好.

  • 针刺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作者:何新芳;胥海斌

    目的:观察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9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阳陵泉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对外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疗效.

  •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作者:宋宏杰;宋洪涛;宋永贵

    将临床9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65例,取阳陵泉等穴埋线1次为一疗程;服药组34例,口服消炎利胆片30天为一疗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1疗程后埋线组有效率98.5%,服药组有效率82.4%,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疗程后埋线组治愈率78.3%,服药组治愈率38.5%,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 针刺治疗美尼尔氏病26例

    作者:马新平;姜燕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亦称内耳眩晕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耳鸣,并觉四周景物或自身在旋转、摇晃,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听觉障碍.此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目前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各一.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刺太冲、风池、百会、阳陵泉为主治疗本病,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 温针结合五点支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6例

    作者:吴赞杨

    近两年笔者运用温针结合五点支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小27岁,大6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短7天,长8年,平均28个月;突出位于L3/L4为主3例,L4/L5为主15例,L5/S1为主8例,其中合并两个椎间盘突出以上有9例.2 治疗方法2.1 取穴相应部位的华佗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白环俞、环跳、承山、阳陵泉、阿是穴,均为患侧取穴.

  • 惊吓致手颤案二则

    作者:陈均洁;岳联革

    案1:刘×,男,21岁.主诉:左手颤抖3年.3年前受惊吓后出现左手颤抖,不可自控,每紧张或劳累后加重,可自行缓解,此次因紧张复发1周不见缓解,来我科求治.查体:左手肌肉无萎缩,握力较右手弱,神经系统检查(-).选用头针:震颤抑制区(右),体针:消颤(少海下1.5寸)、患侧外关、合谷,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太冲,针尾加电,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第1次起针后左手颤止,经12次治疗,除拇指微颤外,已可持筷进餐(左利手),生活工作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 重症晕针案

    作者:胡德金

    谭××,女,27岁.因患网球肘和踝关节陈旧性损伤,于1997年7月16日上午前来求治.经诊察后,让患者端坐于沙发上,针刺其右侧阳陵泉、悬钟、丘墟、太冲,左侧曲池、肘髎、小海、外关诸穴,行针得气后留针约5分钟,患者突然诉说头晕后便头歪身倾,不省人事.观其面色灰暗,口唇紫绀,是为晕针.即刻起针,触摸脉搏不应,呼吸微弱,遂立即抬高患者下肢,放低头部,用力按压患者水沟及左手合谷穴片刻,毫无反应.遂改用拿捏左腋窝下之极泉穴数下,并在胸部心前区部位按压5次,须臾,患者缓缓出现微弱呻吟;再用力按压左手合谷穴,患者才如梦初醒.继而点燃艾条熏灸神阙穴,并不断吹气助燃;数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汗出已收,面色微微泛红,精神转佳.嘱口服50%葡萄糖液60ml,继续施灸约10余分钟,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再观察30分钟无任何不适后,方才离去.

  • 半身感觉异常案

    作者:葛翠瑶;庞继明

    丁××,女,62岁,因半侧身体感觉异常5年,加重半年,于1997年4月收住我院针灸科.神志清楚,精神尚好.自感身体以督任脉为界,左侧偏冷,右侧偏热,左侧浅感觉明显弱于右侧,双侧四肢末端肿胀,按之凹陷,手掌不能合拢.胃纳不佳,大便不畅,小便尚好.舌质红,右半侧苔黄腻,脉弦.中医辨证为:经络阻滞,阴阳不交.治疗:针刺选用内关透外关、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配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每日针1次,留针1小时.3次后感觉左侧发热,继而两侧温度感觉一样,浅感觉障碍消除,手脚肿胀减轻,继续治疗10次,诸症基本消失.嘱其调理饮食、情志,加强体质锻炼,随访半年无复发.

198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