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作者:刘悦;杨海涛;邝伟川;黄凡;陆彦青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受体表达水平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上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模型+针刺组同样出现表达水平的增加,24h时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同时段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针刺干预后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针刺可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缺血性脑中风及针刺的调整作用

    作者:李潇潇;卢圣锋;朱冰梅;傅淑平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产生,终导致脑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初始动因.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性在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中都得到了肯定,但其作用机制仍处于研究与探索中.本文以谷氨酸为代表,通过总结针刺治疗对其离子型(NMDA/AMPA)受体、代谢型受体(mGluRs)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干预作用,介绍电针抗缺血性脑中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研究现状,为深入认识针刺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酸枣仁汤对PCPA失眠大鼠大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和受体后cAMP、PKA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慧;藏印竹;武静;陈天琪

    目的:探讨PCPA失眠大鼠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和受体后cAMP、PKAmRNA表达的变化及酸枣仁汤(SZRD)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3d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350 mg·kg-1的方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ZRD大、中、小剂量组、SZRD对照组、5-HT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皮质组织mGluR1、2、7及cAMP、PK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mGluR1、2、7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KA、cAMP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SZRD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mGluR1、2、7mRNA表达量下降,SZRD大剂量组的PKA、cAMP 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SZRD本身并不改变正常大鼠皮质mGluR1、2、7、cAMP及PKAmRNA的表达,5-HTP组能导致皮质mGluR1、2 mRNA表达量增加,cAMP、PKA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PCPA引致皮质组织mGluR1、2、7mRNA表达量增加,PKA、cAMP mRNA表达量下降,SZRD能对上述变化发生干预作用.

  • 谷氨酸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2/3亚型、4亚型在参环毛蚓的分布--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作者:罗振国;张小云

    目的探讨谷氨酸与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参环毛蚓 (P.aspergillum)的存在与否及分布情况.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谷氨酸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2/3亚型、4亚型阳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 结果发现谷氨酸存在于参环毛蚓的脑、咽下神经节、腹部神经节的神经细胞、肌间神经细胞,以及肠上皮和体表上皮的非神经细胞.在围咽神经环与腹神经链及腹神经链所发出侧支的切面可见深染的细密的阳性神经纤维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4 亚型仅存在于参环毛蚓的脑.未观察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亚型阳性细胞的存在. 结论参环毛蚓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阳性神经细胞的部分细胞突起显著 ,形态成熟,围咽神经环与腹神经链及腹神经链所发出侧支的阳性神经纤维是它们的投射纤维;部分细胞无突起,形态幼稚,谷氨酸在此不是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其受体阳性神经细胞 .

  • 大鼠中枢神经元内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的共存

    作者:朱长庚;刘庆莹;魏瑛;马春玲;郝建东;晏平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和雌激素受体(ER)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表达,证实它们共存的可能性. 方法使用种属特异性1抗(山羊抗IL-2、兔抗mGluR1,小鼠抗ER血清)的免疫细胞化学三重标记技术,在相邻的两张连续切片(1张显示IL-2,另1张显示mGluR1和ER)上证实大鼠大脑皮质、延髓和脊髓内上述3种物质的共存. 结果在上述部位的中枢神经元内可见IL-2、mGluR1和ER 3种免疫反应性标记细胞.IL-2免疫反应产物为棕褐色,位于胞浆内.相邻切片的mGluR1免疫反应产物为蓝黑色,位于胞膜;ER免疫反应产物亦为棕褐色,位于胞浆或核内.显示mGluR1和ER的同一切片上有mGluR1/ER双标细胞,双标细胞约占全部标记细胞的50%~60%.通过对相邻的两张切片的投影核对,证实存在mGluR1/ER/IL-2三标细胞,三标细胞占mGluR1/ER双标细胞的30%. 结论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mGluR1,ER和IL-2可共存于同一个神经细胞,从而首次在细胞水平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白细胞介素1β对谷氨酸致痫大鼠海马mGluR2和mGluR3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文平;朱长庚;刘庆莹

    目的探讨IL-1β对谷氨酸(Glu)致痫大鼠mGluR2和mGluR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Glu组;IL-1β+Glu组;IL-1β组;IL-1β+D-AP5+Glu组,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用RT-PCR半定量分析mGluR2和mGluR3 mRNA的表达. 结果 IL-β+Glu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比Glu组明显缩短,发作程度也较重;mGluR2和mGluR3 mRNA在IL-1β+Glu组和Glu组中的表达比其他组都显著增强,而mGluR2 mRNA在IL-1β+Glu组的表达与Glu组比较明显下降,mGluR3的表达在这两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IL-1β可能通过下调mGluR2的表达而促进癫痫发作.

  • 拟载脂蛋白E-1410 12肽对脑血管痉挛小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江;高俊玲;李冉;王海涛;王凯杰;田艳霞;张宇新;崔建忠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痉挛(CvS)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的作用机制,及重组载脂蛋白E( apoE)拟肽对脑血管痉挛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脑血管痉挛模型.将134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拮抗剂组,apoE治疗组.ApoE治疗组将拟apoE-1410以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后,经尾静脉注射0.6mg/kg,术前30min开始第1次,每12h1次.拮抗剂组于SAH后10 min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LY367385( 500nmol/L)5μl,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在SAH后6、24、48h 3个时相点取脑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l)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GluR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的表达;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随脑血管痉挛时间延长,各组小鼠mGluR1 mRNA、mGluR1和磷酸化ERK1/2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凋亡细胞增多,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细胞器数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拮抗剂组和apoE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mGluR1 mRNA、mGluR1、磷酸化ERK 1/2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减少,应用apoE1410拟肽减轻了脑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损伤. 结论 脑血管痉挛后mGluR1的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ERK信号途径诱导神经细胞凋亡,apoE拟肽对脑血管痉挛损伤具有抗损坏作用.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姚丽君;周苏娅;夏强

    突触可塑性是近30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主要包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中的NMDA受体和AMPA受体,在LTP和LTD的诱导和维持中通过阳离子内流,引起细胞内的级联反应而起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与G蛋白偶联,通过细胞内的多种信使系统介导慢突触传递.本文主要就mGluRs在不同脑区LTP和LT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突触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作者:张策;刘荣建;乔健天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分三型共八个亚型.其中Ⅱ和Ⅲ型mGluRs主要位于突触前,发挥对谷氨酸释放的负反馈调节.Ⅲ型mGluRs中的mGluR7位于谷氨酸能末梢突触前膜的活性区,发挥自身受体的作用,对正常情况下突触传递过程的谷氨酸释放进行负反馈调节;而属于Ⅱ型的mGluR2及属于Ⅲ型的mGluR4和mGluR8,则位于远离突触前膜活性区的外突触区,因而正常突触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谷氨酸量不能激活它们.只有在突触传递增强的情况下才被激活,抑制递质的释放.另外,mGluRs还分布在GABA能纤维末梢,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GABA的释放.对突触前膜受体尤其是位于外突触区的mGluRs受体的研究,将有可能开发出理想的工具药,从而预防和阻止谷氨酸过量释放引起的神经毒及神经元的死亡.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对阿立哌唑疗效的影响

    作者:崔爱霞;韩攸村;王力刚;李维焕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60例为对照组,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量表(CGI-S1)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DNA测序技术检测上述患者mGlu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724226和rs1468412的基因型并分组研究,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谷氨酸受体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rs724226基因型的患者PANSS总分从治疗2周起开始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s1468412的基因型的患者PANSS总分下降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可能与谷氨酸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 腺苷A2A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及其拮抗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黄译腺;李丹;罗蔚锋

    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5~10年)会导致约50%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出现异动症,称为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DOPA induced dys kinesia,LID),主要表现为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严重影响PD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

  •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参与老年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冯荣芳;刘凌云;吕佩源;王建华;李娜;高俊淑;石卫东;陈景红;冯亚青

    目的 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 iNOS)在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3, mGluR2/3)参与老年性痴呆(AD)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组和AD+α-甲基-(4-四唑基-苯)甘氨酸(α-methyl-4-tetrazolyl-phenyl,MTPG)组3组,每组16只.AD组与AD+MTPG组经SD大鼠左侧脑室注入凝聚态Aβ25-35制做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以相同操作注射等量蒸馏水.1周后,AD+MTPG组于右侧脑室注射MTPG,AD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人工脑脊液.5周后取脑组织,应用硫堇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情况,以及iNOS和iNOS mRNA表达.结果 (1)硫堇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轮廓清楚,排列整齐;AD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锥体神经元数目较少,轮廓欠清,形态不规则; AD+MTPG与AD组相比,神经元形态明显恢复,排列较规则.(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神经元胞质有较弱的iNOS表达;AD组iNOS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AD+MTPG iNOS表达较AD组减弱.(3)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组iNOS mRNA与iNOS表达呈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 iNOS 在mGluR2/3参与AD发病过程中具重要作用.

  • 不同偶联模式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所介导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跨膜电流的相互影响

    作者:张浚;邓朝晖;龚娅

    目的 研究不同偶联模式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所介导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跨膜电流的相互影响.方法 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从成年大鼠脑中提取总RNA,以寡聚脱氧胸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法分离出mRNA并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使表达,通过全细胞双电极电压钳位法,分别以M-胆碱受体Carb,谷氨酸离子型受体激动剂kainate(KA),代谢Ⅰ型受体激动剂quisqualate(QA)及代谢Ⅲ型受体激动剂L-phosphoserine(L-SOP)两两同时灌流有受体表达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结果 3种偶联模式的受体激动后产生的膜电流具有交叉脱敏现象.结论 在多种受体共存的细胞中,受体之间可能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在成瘾药物中的作用

    作者:周晓黎;楼忠泽;周文华

    药物成瘾是以强迫用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成瘾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以及脑区之间各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谷氨酸(Glu)能神经元在药物成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在各种药物滥用、觅药行为以及逆转因药物成瘾而导致的认知障碍中都有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就.mGluR5在各种药物成瘾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mGluR5在药物成瘾以及成瘾相关行为中的有关通路,以期为药物成瘾及复吸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Caveoline-1蛋白在慢性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作者:韩坤;高丽

    目的 观察Caveolin-1蛋白在神经痛大鼠中不同作用时间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分组和动物模型制作:对照组28只,神经痛模型组(L5脊神经结扎)28只,按处理时间不同又各分为1、3、5、7、10、14、21天共7组,每组各4只,制备动物模型.痛行为学检测:术后1、3、5、7、10、14、21天,测定各组机械撤足阈值和热撤足潜伏期,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对比,确定疼痛模型制作成功.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均在第22天处死,按同侧和对侧分别提取L5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组织总蛋白,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veolin-1在各实验分组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同侧和对侧的表达量.结果 同侧背根神经节Caveolin-1的表达量在L5脊神经结扎后的第5、7、10、14、21天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升高了40.4% ±3.67%、126.9%±5.46%、159.7%±4.89%、119.1%土5.77%和91.4%±5.31%,其中术后第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侧脊髓背角Caveolin-1的表达量在L5脊神经结扎后的第5、7、10、14、21天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33.3%±4.89%、152.8%±3.56%、142.1% ±5.43%、103.2%±6.21%、175.6%±4.81%,其中第10、14、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之间Caveolin-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神经痛可诱导Caveolin-1在同侧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增加.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神经发生的关系

    作者:张军峰;刘勇

    谷氨酸作为成熟的神经元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影响神经发生,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总结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分类、分子结构和各亚型突触分布,以及各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神经发生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 铅对离体海马神经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健;颜崇淮;余晓刚;潘俊;高宇;吴胜虎;余晓丹;江帆;沈晓明

    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铅对未成熟脑学习记忆的损害[1],围生期铅暴露可明显抑制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功能.铅对中枢神经细胞信号传递的影响已成为目前铅神经毒性机理研究的热点.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表达的NMDA受体是铅神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位点之一[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可诱导产生LTP[3],且其诱导维持LTP的过程中有NMDA受体参与.

  • 拟除虫菊酯对大鼠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合的影响

    作者:严红;石年;刘烈刚;刘毓谷

    目的 比较两型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PY)类农药对大鼠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试验在体外测定溴氰菊酯(DM)和氯菊酯(PM)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膜mGluR结合功能的影响.结果 DM分别在2×10-6、2×10-5、2×10-4 mol/L和2×10-10、2×10-8、2×10-6、2×10-4 mol/L剂量范围内直接增加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膜氚标记的谷氨酸(3H-Glu)与mGluR的特异结合量,分别为:(107.6±7.7)、(112.4±9.6)、(115.4±12.2) fmol/mg pro.和(159.8±16.9)、(166.9±20.9)、(183.8±21.2)、(193.8±25.8) fmol/mg pro.;PM在2×10-8~2×10-4 mol/L剂量范围内对大脑皮层突触膜3H-Glu与mGluR的特异结合量无明显影响,在2×10-6、2×10-4 mol/L时直接增加海马突触膜3H-Glu与mGluR的特异结合量,分别为:(173.8±20.1)、(180.9±24.3 )fmol/mg pro..结论 DM和PM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海马突触膜mGluR的结合功能,带氰基的DM比不带氰基的PM更容易增加大鼠脑mGluR的特异结合量.

  •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作者:冯荣芳;胡玉燕;李文斌;刘惠卿;李清君;张敏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NO)在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2/3)介导的脑缺血预处理(CIP)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6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sham、CIP、损伤性缺血、CIP+损伤性缺血、MTPG+CIP和MTPG+CIP+损伤性缺血组.采用硫堇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和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CIP组海马nNOS表达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而损伤性脑缺血组则出现nNOS表达的明显上调,预先给与CIP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损伤性脑缺血所致的nN0s表达的过度升高.在MTPC+CIP组,预先侧脑室注射mGluR2/3阻断剂MTPG,可阻断CIP引起的nNOS表达增加,但对神经元的存活无影响.而在MTPG+CIP+损伤性缺血组中,出现大量锥体神经元DND,同时nNOS的表达较MTPG+CIP组明显增加,该增加为损伤性脑缺血所致,而非慨的作用.结论:nNOS催化产生的NO作为mGluR2/3的下游分子参与脑缺血预处理过程中mGluR2/3介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形成.

  • 低血压性二次脑损伤大鼠脑皮质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改变及意义

    作者:费舟;章翔;公方和;白红民;王西玲;梁景文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低血压性二次脑损伤(SBI)后脑皮质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DBI及DBI合并SBI组.在Marmarou DBI模型基础上,制成低血压性SBI模型.伤后1、3、6、12、24、48和72 h进行脑皮质mGluR2,3 mRNA原位杂交,计数阳性神经元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及单纯低血压组mGluR2,3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均>0.05);单纯DBI组mGluR2,3在损伤12 h后开始减少,48 h降至低(P均<0.05); DBI合并SBI组mGluR2,3mRNA表达伤后6 h即开始减少,24 h降至低(P均<0.05).结论:在DBI及其合并SBI过程中,mGluR2,3 mRNA表达降低,mGluR2,3参与了DBI和SB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脑保护有关.

7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