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参抗抑郁作用新探

    作者:潘菊华;王彦云;张永超;霍蕊莉

    本文旨在探讨丹参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丹参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在临床抗抑郁治疗中应用频次很高,其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及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内分泌调控等作用,针对抑郁症发生的氧化应激、神经损伤和内分泌紊乱等可能机制具有改善作用。丹参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基于UPLC-TQ MS的丹七软胶囊中8种活性成分的溶出度考察

    作者:庞颖;杨健;高峰

    目的:建立丹七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考察丹七软胶囊中活性成分的体外溶出度,为该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TQ MS法测定丹七软胶囊中8种活性成分,包括5个丹酚酸类物质(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鼠尾草酸),3个三七皂苷类(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丹参酚酸类化合物与三七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采用不同的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质谱采用MRM模式检测,酚酸类成分在Low Mass负离子模式下检测,三七皂苷类成分在High Mass负离子模式下检测.结果:采用桨法,以1% SDS水溶液900 mL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测定溶出度;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鼠尾草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精密度分别为0.22、0.63、0.43、0.39、0.58、0.39、0.58、0.7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99.5、98.2、98.8、98.4、102.1、101.5、100.1%;丹七软胶囊溶出均一性与溶出重复性良好;水溶性活性成分溶出较快,30 min时丹参中的酚酸类物质和三七中的三七皂苷类即可达到大的溶出.结论:建立的溶出度试验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丹七软胶囊溶出度测定;利用该方法考察了丹七软胶囊中不同活性成分的溶出规律,为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了参考.

  • 丹参总酚酸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和质量研究

    作者:张秋燕;张盈颖;崔翰明

    目的:提取纯化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HPLC检测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并对丹参及其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制定相应质量标准.结果: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主要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提取转移率达85%,提取纯化物中含丹酚酸B>65%,其他丹酚酸12%;相应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和鉴别主要水溶性成分的特征峰.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分离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得到较高纯度的丹参总酚酸;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良好.

  • 丹参及其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作者:周立运;朱晓新

    总结了近10余年来有关丹参及其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资料,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房室模型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一些看法.

  • 复方丹酚滴丸中冰片对丹酚酸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的影响

    作者:梁诗婷;邢丹丹;梁红萍;石心红;邢为藩

    目的:研究复方丹酚滴丸中不同质量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对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3个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注试验考察吸收过程,以HPLC测定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流动相1%冰乙酸水溶液(A)-1%冰乙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 ~ 10 min,10% ~ 20%B;10 ~ 40min,20% ~47% B;40 ~50 min,47% ~ 70% B),检测波长286 nm,流速0.8 mL· min-.结果:高、中、低质量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Ka和Papp大多有所增加,其中以100 mg·L-1冰片组的促吸收效果优,该组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的全肠段Ka分别为不加冰片的2.31,2.33,3.38倍.结论:不同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对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浓度对促吸收效果有一定影响;增加冰片的浓度,促吸收作用有所提高,但当冰片到一定浓度后,促吸收作用有所减弱.

  • 优化甘参复方抗肝纤维化组分配伍的研究

    作者:刘树锋;蔡大勇;李澎涛;相萍茹

    甘参复方是由丹参与甘草组成的和血柔肝方剂,以丹酚酸与甘草酸作为指标性有效组分.丹酚酸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重要的有效成分,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重要的化学成分,这两味中药均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3],但是,目前尚无两者联合作用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找出以丹酚酸与甘草酸为指标性成分的丹参与甘草抗肝纤维化的优配伍.

  • 大孔树脂对丹参中5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特性

    作者:王妍妍;朱靖博;李琳;金玥

    目的:考察8种型号大孔树脂对丹参水溶性成分中5种丹酚酸(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吸附特性.方法:以5种丹酚酸类化合物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静、动态实验中各个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8种型号的树脂均对丹参素吸附率低.动态实验中,HP-20型树脂对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动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0.506 mg·g-1(干树脂),36.996mg·g-1(干树脂),43.85 mg·g-1(干树脂).结论:8种大孔树脂均不宜选用丹参素、原儿茶醛作为评价指标.

  • 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酚酸B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

    作者:张军;王凤云;詹丽玲;赖小平

    丹参水溶性酚酸类包括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迷迭香酸、丹参素、原儿茶醛等.药理研究表明丹参酚酸类具有抗凝、抗氧化的活性[1-3],其中丹酚酸B是含量高的活性成分,有文献提示丹酚酸B的稳定性较差,其制剂工艺过程中稳定性影响因素有待探讨[4].本实验对丹参提取液施以不同影响因素,用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考察各种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RP-HPLC测定丹参中4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作者:杨伟;李永吉

    丹参水溶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经药理实验证实有强烈的抗血栓、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1].目前,含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品众多,因此,有必要对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质量进行控制.文献中,对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有较多的报道[2,3],如比色法、纸色谱法、薄层法、HPLC等,但对丹参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定量分析较少,而在2000年版药典中以水溶性成分为主的复方丹参滴丸的含量控制是丹参素.作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4种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该类制剂综合质量评价提供准确、快捷的定量分析方法.

  • 骨健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及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作者:尹华;章建华;董晓烨;周爱珍

    骨健口服液是浙江省中医院和浙江省骨关节病中心研究开发的医院制剂,由黄芪、丹参、杜仲、当归、延胡索、菟丝子等数味中药制成,具有益气补肾、养血活血、通络壮骨之功效,临床治疗骨股头坏死疗效显著,现正研究开发成中药新药[1].

  • HPLC测定心舒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作者:刘文琴

    心舒颗粒由广枣、丹参、丁香、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绞痛)引起的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症.

  •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梁文仪;陈文静;杨光辉;朱丹;毛鑫;邵岩岩;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是丹参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治疗.该文对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丹参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作者:谈荣慧;张金家;赵淑娟

    为了建立丹参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及液体培养体系,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15834为试验菌株分别侵染丹参无菌苗叶片,诱导丹参毛状根,PCR扩增筛选阳性株系,HPLC测定丹酚酸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毛状根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显示:3种发根农杆菌A4,LBA9402,15834均诱导出丹参毛状根,经PCR鉴定证明其Ri质粒T-DNA均已整合到丹参基因组中,其中发根农杆菌LBA9402和A4诱导的丹参毛状根丹酚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分别为(3.27±0.37)%,(3.17±0.20)%;由发根农杆菌LBA9402诱导MSOH液体培养基培养的丹参毛状根丹酚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4.56±0.36)%;由发根农杆菌LBA9402诱导,pH为4.81的MSOH液体培养基培养的丹参毛状根丹酚酸含量高可达4.85%.因此,以发根农杆菌LBA9402和A4诱导的丹参毛状根在pH为4.81的MSOH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丹酚酸含量较高.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中药丹参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 丹酚酸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作者:仲爱芹;徐士欣;张军平;李伟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及丹酚酸B(SalB)的调节效应。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alB组,制作大鼠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在4个时间点(6 h、24 h、48 h、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缺血侧脑组织ICAM-1、E-selectin mRNA的表达。

  • 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丹酚酸

    作者:刘成红;魏萍

    目的 筛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丹酚酸的佳条件.方法 采用动态吸附-解吸方法,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ZTC-1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柱量按每毫升树脂吸附7.95mg丹酚酸B计算,以4倍柱体积水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约为6倍柱体积.总丹酚酸得率为7.9%,含丹酚酸B为77.8%.结论 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 乙酰丹酚酸A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吁文贵;徐理纳

    乙酰丹酚酸A(acetylsalvianolic acid A, ASAA)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等多种诱导剂所致的大鼠和兔血小板聚集[1].AA代谢是血小板激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代谢通路有环氧酶和12-脂氧酶通路.AA在环氧化酶作用下生成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后者在血栓素合成酶作用下进一步生成血栓素A2(TXA2),17-碳羟酸(HHT)和丙二醛(MDA)等终产物.而12-脂氧酶则主要催化AA生成12-羟AA(12-HETE).此外,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亦可在动脉壁等组织中的前列环素合成酶作用下生成前列环素(PGI2).血小板聚集功能受TXA2和PGI2的调控[2].本研究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ASAA对TXA2和PGI2生成的影响,以探讨ASAA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

  • 丹参毛状根中多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生物合成

    作者:赵淑娟;张金家;杨莉;王峥涛;胡之璧

    应用发根农杆菌9402侵染丹参叶片获得了一株可以稳定产生多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丹参毛状根.除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外还含有丹酚酸K、丹酚酸L、乙基丹酚酸B、甲基丹酚酸B以及一个分子量为538的未知化合物(化合物538).LC-MS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对茉莉酸甲酯(MeJA)和酵母诱导子对几种主要化合物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MeJA促进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K和化合物538的积累,分别从干重4.21%、2.48%、0.29%和0.01%提高到7.11%、3.38%、0.68%和0.04%;酵母诱导子提高迷迭香酸含量,从干重2.83%上升到5.71%,抑制了丹酚酸B、丹酚酸K和化合物538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丹参毛状根可以作为生产丹酚酸B、迷迭香和丹酚酸K以及化合物538的替代资源.对这些酚酸类化合物对诱导子的生物累积效应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推测: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K和化合物538可能是从迷迭香酸合成丹酚酸B的中间产物.

  •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含量

    作者:付婵;罗娟敏;王义明;梁琼麟;罗国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以乙腈-0.4%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尿苷、腺苷、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60,260,280,280,310,320,286nm柱温为30℃.结果:尿苷、腺苷、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分别在1.56~ 58.4,0.57~21.2,15.7 ~ 590.0,6.8 ~255.2,1.69 ~63.2,4.2~156.0和13.7 ~514.4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6%,96.5%,100.6%,100.6%,102.9%,99.5%和100.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红注射液中尿苷、腺苷、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同时测定.

  •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酚酸缓释微丸处方

    作者:李娜;李小芳;崔翰明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酚酸缓释微丸的处方.方法:以3,4,6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以HPMC K4M,PVP K30的用量和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佳模型绘制等高线图和效应面图,选择佳处方.按照佳处方制备丹酚酸微丸,验证处方.结果:二次多项式为拟合的佳模型,佳处方微丸3,4,6h的累积释放度为16.09%,67.56%,78.85%,满足设计要求;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偏差均小于8%.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很好地优化了丹酚酸缓释微丸的处方,所得佳处方能够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

  • 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作者:仇雅静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在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采取的是75%甲醇加热回流1 h提取,以HPLC进行含量测定,该法重现性好,但操作复杂,耗时费能.为使操作简单、快速,减少有机溶剂对人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参考有关文献[2-3]改进样品制备方法,并与药典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较为满意.

9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