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丹酚滴丸中冰片对丹酚酸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的影响

    作者:梁诗婷;邢丹丹;梁红萍;石心红;邢为藩

    目的:研究复方丹酚滴丸中不同质量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对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3个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注试验考察吸收过程,以HPLC测定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流动相1%冰乙酸水溶液(A)-1%冰乙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 ~ 10 min,10% ~ 20%B;10 ~ 40min,20% ~47% B;40 ~50 min,47% ~ 70% B),检测波长286 nm,流速0.8 mL· min-.结果:高、中、低质量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Ka和Papp大多有所增加,其中以100 mg·L-1冰片组的促吸收效果优,该组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的全肠段Ka分别为不加冰片的2.31,2.33,3.38倍.结论:不同浓度冰片配伍丹酚酸后,对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浓度对促吸收效果有一定影响;增加冰片的浓度,促吸收作用有所提高,但当冰片到一定浓度后,促吸收作用有所减弱.

  • 藤黄酸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王小潘;吕慧侠;Ayman Y Waddad;喻樊;周建平

    目的:研究藤黄酸(gambogic acid,GA)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药物含量,研究GA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GA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肠段(P<0.05),增加药物浓度,GA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GA在整个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快,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丰城鸡血藤中刺芒柄花素的大鼠肠吸收研究

    作者:刘亚丽;熊贤兵;苏丹;宋永贵;张凌;杨世林

    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测定灌流液中刺芒柄花素含量,分别考察刺芒柄花素质量浓度、不同肠段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刺芒柄花素肠吸收的影响,得出丰城鸡血藤中刺芒柄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灌流液中刺芒柄花素质量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无显著性影响;刺芒柄花素在小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显著,但其Ka显著大于在结肠处的值(P<0.05),小肠段和结肠段的Papp无显著性差异;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刺芒柄花素在各肠段的Ka和Pap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刺芒柄花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不存在饱和吸收;其在全肠段的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刺芒柄花素可能是P-糖蛋白的底物.

  • 葛根素药物纳米晶自稳定pickering乳的大鼠肠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王帅;李清清;王帆;易涛;张继芬

    研究药物纳米晶自稳定pickering乳(NSSPE)的肠吸收性质.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葛根素的浓度,考察NSSPE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与葛根素的原料药、纳米晶和普通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葛根素NSSPE在各肠段Ka和Papp大小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其中十二指肠显著大于空肠和回肠(P<0.05),极显著大于结肠(P<0.01),空肠和回肠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余3种制剂比较,葛根素NSSPE在十二指肠中的Ka和Papp显著大于原料药、纳米晶和普通乳(P<0.05);空肠和结肠中的Ka和Papp极显著大于原料药、纳米晶和普通乳(P<0.01);回肠中的Ka和Papp显著大于葛根素的原料药和普通乳(P<0.05),但与纳米晶无显著差别.由此证实,NSSPE能显著提高葛根素在小肠中的吸收.

  • 药对研究(Ⅲ)——葛根人参药对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

    作者:陈益杭;李孟璇;孟兆青;杨姣姣;黄文哲;王振中;王跃生;萧伟

    为研究药对配伍的科学内涵,该研究从药物的肠吸收角度出发,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比较葛根单提、人参单提、葛根人参合提、葛根人参合并4组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用HPLC测定了药液中指标成分葛根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的含量.计算并比较速率常数(Ka)与表观吸收系数(Papp).其中葛根素的Ka和Papp依次为葛根人参合并组>葛根单提组>葛根人参合提组.人参皂苷Rg1,Re,Rb1的Ka和Papp依次为葛根人参合并组>人参单提组>葛根人参合提组.葛根、人参合并给药可能提高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 大鼠单向灌流模型研究田蓟苷的在体肠吸收

    作者:王婷婷;李伟;袁勇;王丽萍;王新春

    目的:研究田蓟苷的大鼠小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体肠灌流田蓟苷的浓度变化,考察加入维拉帕米、利血平、根皮苷及利福平对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K2,papp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维拉帕米、利血平后,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Ka,Papp有显著性增加(P<0.05);加入根皮苷后,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Papp显著性降低(P<0.05);加入利福平,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Ka,Papp没有显著性增加.结论:田蓟苷是P-糖蛋白(P-gp)、乳腺癌多药耐药蛋白(BCRP)及Na+依赖葡萄糖转运载体1(SCLT1)的底物,P-gp与BCRP外排作用是田蓟苷小肠吸收的主要外排机制,田蓟苷能够依赖SGLT1实现在小肠的吸收转运;田蓟苷不是胆盐转运蛋白的底物.

  •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

    作者:尹秀文;侯成波;陈江鹏;潘孟;李雪莲;王子禹;董玲

    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明确荷叶成分间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结果表明,荷叶中荷叶碱、去甲基荷叶碱、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7种单体成分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大于0.5×10-4 cm·s-1,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肠渗透属性中,属高渗透性成分,而儿茶素、金丝桃苷为低渗透性成分.然而,在荷叶总提取物多成分环境下,成分的渗透行为发生了变化,对荷叶中不明确成分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在多成分环境下,可标识的9个成分中有3个成分Peff小于0.5×10-4 cm·s-1.在多成分环境下,7个未知成分中,3个成分属于高渗透性成分,4个成分属于低渗透性成分.该研究初步明确了荷叶中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为揭示中药多成分环境下的吸收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

  • 不同浓度癸酸钠对总丹酚酸大鼠肠吸收的影响

    作者:梁红萍;邢丹丹;梁诗婷;石心红;邢为藩

    目的 研究总丹酚酸及配伍不同浓度癸酸钠后于大鼠不同肠段的肠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单向肠灌流法,利用HPLC测定灌流液紫草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浓度,计算相关的肠吸收参数Ka和Papp.结果 800 μg·mL-1总丹酚酸浓度下,紫草酸各肠段的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迷迭香酸各肠段的吸收: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丹酚酸B各肠段的吸收:回肠>空肠≈十二指肠.总丹酚酸配伍不同浓度癸酸钠后,低浓度癸酸钠轻微抑制了紫草酸和丹酚酸B吸收,而中、高浓度癸酸钠均能够较好的促进各组分肠吸收.结论 癸酸钠具促进丹酚酸肠吸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大,促吸收作用显著增加.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张秀婷;王英姿;李韶菁;段飞鹏;王晴;张春泥;李凤英;李文华;骆声秀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 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 Ka )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的Ka 及Papp高(P<0.05)。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千金子甾醇在结肠段的Ka 及Papp显著增加;而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段的Ka及Papp普遍降低。结论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推测千金子甾醇可能为P-gp的底物,而非MRP2的底物。

  • 雷公藤固体分散体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作者:吴珏;刘志宏;林兵;林莉莉;周桂芝;宋洪涛

    目的 研究雷公藤固体分散体的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特征,考察不同肠段、药物浓度、pH值和P-糖蛋白(P-gp)对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各指标成分含量,重量法校正数据并计算各指标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将原料药制成固体分散体后,雷公藤各成分在全肠段的Ka较原料药显著增大(P<0.05),雷公藤各指标成分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且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各指标成分的吸收均具有饱和现象.酸性环境(pH 5.4)有利于各指标成分的吸收,尤其是酸性成分雷公藤红素.加入P-gp抑制剂后,雷公藤红素的吸收与不加P-gp抑制剂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可能为P-gp底物.结论 雷公藤固体分散体各指标成分在全肠段均有吸收,且具有饱和现象;酸性环境有利于各成分的吸收,雷公藤红素吸收过程受药物浓度和P-gp的外排影响,可能为P-gp底物;制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雷公藤各成分的吸收,提示各指标成分均为生物药剂学系统II类药物,制剂研发过程中增加药物溶解度或可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小檗碱磷脂固体分散体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马永贵;袁龙;王文清;方建国;施春阳

    目的 比较盐酸小檗碱(BBH)及其磷脂固体分散体(BBH-PSD)的肠吸收特点,探讨磷脂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小檗碱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在体灌流液中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变化,分别考察不同部位、不同灌流体积流量、不同质量浓度对BBH和BBH-PSD肠吸收特性的影响,以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为指标.结果 BBH和BBH-PSD在空肠吸收快,BBH-PSD在空肠的Ka和Papp显著高于BBH (P<0.05);BBH-PSD在体积流量为0.2、0.4、0.8 mL/min下的Ka和Papp均显著高于BBH (P<0.05);质量浓度的增加对BBH肠吸收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随着BBH-PSD质量浓度的增加可显著增加BBH的肠吸收(P<0.05).结论 磷脂固体分散体技术可促进小檗碱在各个肠段的吸收,尤其是空肠,其促进吸收机制与提高小檗碱渗透性、增强单纯扩散有关.

  • 基于单向灌流法的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微球肠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刘诗雨;柏希慧;董林娟;王昌利;宋逍

    目的 考察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以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量,分别考察不同灌流体积流量、药物质量浓度、肠段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并对比了葛根素原料药及载药微球的吸收特性.结果 灌流体积流量对葛根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有显著性影响(P<0.05);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性影响(P>0.05);葛根素在空肠和回肠的K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大于在十二指肠处的值(P<0.05);载药微球在空肠的Ka和Papp值显著高于葛根素原料药(P<0.05).结论 葛根素羧甲基微球中葛根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其在空肠和回肠段吸收较好,羧甲基壳聚糖作为载体能显著提高葛根素的吸收.

  • 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肠道的吸收行为研究

    作者:饶小勇;龚明;尹姗;罗晓健;简晖;冯育林;杨世林

    目的 考察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的白头翁皂苷D,以白头翁皂苷D的吸收速率常数(K)和表观渗透系数(P‰)为指标,考察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和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白头翁皂苷D吸收的影响.结果 白头翁皂苷D灌流液在各肠段的Ka和Papp值为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且各肠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pH值不断增加,局Ka和Papp值也随之增加,且Ka疋和Papp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质量浓度(0.30、0.15、0.08 mg/mL)的灌流液在结肠的吸收无显著差异;灌流液中含P-gp抑制剂与不含P-gp抑制剂的白头翁皂苷D的肠吸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各肠段均能较好地被吸收,吸收窗主要在结肠;一定范围内的药物质量浓度对白头翁皂苷D的Ka和Papp无明显影响,初步确定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白头翁皂苷D是P-gp的底物,且存在转运蛋白饱和现象.

  • 补骨脂酚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高旭;王亚静;皮佳鑫;郑银;于悦;轩肖玉

    目的 研究补骨脂酚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应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技术,同时建立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补骨脂酚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 补骨脂酚在各肠段表观渗透系数均大于1.2×10-3 cm/min,空肠的吸收速率与其他肠段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补骨脂酚质量浓度增加,其在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呈下降趋势.结论 补骨脂酚在被考察的各个肠段吸收完全,佳吸收部位是空肠;补骨脂酚的吸收中有高浓度饱和现象,可能存在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

  • 吴茱萸碱油包水型复合纳米乳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

    作者:晏声蕾;胡江波;王薛;石明芯;张景勍

    目的 考察吴茱萸碱油包水型复合纳米乳在雄性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体肠吸收情况.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吴茱萸碱油包水型复合纳米乳和吴茱萸碱(吴荣萸碱质量浓度为100mg/kg)后,分别于0.083、0.25、0.5、0.75、1、2、5、8、12、24、48和72 h时眼底采血,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其药动学行为;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 吴茱萸碱油包水型复合纳米乳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 924.59±1 105.28) μg·L·h-1,峰浓度(Gmax)为(305.47±51.23) μg·L-1和达峰时间(Tmax)为(0.83±0.29)h;其在胃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为(1.05±0.82)×10-5 L·s--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Ka分别为(12.19±1.57)×10-5、(12.66±1.35)×101、(11.94±4.17)×10-5和(11.21士1.25)×10-5 L·s-1,有效渗透系数(Pcff)分别为(26.03±3.84)×10-5、(18.48±5.99)×10-5、(19.77±2.59)×10-5和(36.02±1.48)×10-5 cm·s-1.结论 吴茱萸碱油包水型复合纳米乳增强了吴茱萸碱在胃和各个肠段中的吸收,提高了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赵晓莉;潘鹏;周乐;狄留庆

    目的 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灌流液中药物的含量,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明显高于其他肠段,增加药物浓度,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整个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快,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毛蕊异黄酮的吸收特征

    作者:周乐;赵晓莉;狄留庆;陈瑶

    目的 研究毛蕊异黄酮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研究毛蕊异黄酮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 毛蕊异黄酮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且在结肠段吸收好,不同浓度药物在结肠吸收中存在自身浓度抑制作用.结论 毛蕊异黄酮在小肠中吸收较好,其吸收机制可能是主动转运.

  • 缬沙坦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作者:林旭升;蒋海松;周建平

    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SPIP),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液中缬沙坦的浓度,研究缬沙坦的肠吸收动力学与P-糖蛋白(P-g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对缬沙坦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缬沙坦为全肠段吸收,吸收速率与灌流液的pH和肠段部位有关,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和回肠顺序下降.缬沙坦在十二指肠的非线性吸收动力学参数为Ka =0.328 h-1;Vm =72.652 μmol/(L·h);Km=10.968μmol/L;Vms =69.115μmol/(L·h);Kms=0 μmol/L.空肠、结肠和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595±0.091),(0.586±0.153)和(0.551±0.030)h-1.与原药组相比,含P-gp抑制剂药物组Papp显著增加,含OATP抑制剂药物组Papp显著减少(P<0.05).缬沙坦的肠吸收机制为主动转运-被动扩散混合吸收,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 环糊精包合作用对在体大鼠肠道P-糖蛋白药泵的影响

    作者:张艳斌;崔元璐

    目的 研究环糊精包合作用对P-糖蛋白底物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P-糖蛋白底物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使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变化;研究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yD)对盐酸小檗碱肠道吸收的影响,以此评价环糊精包合作用对P-糖蛋白药泵的影响.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HP-β-CyD物理混合物及盐酸小檗碱/HP-β-CyD包合物在大鼠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45±0.029)、(0.70±0.087)、(2.39±0.119)×10-2·min-1,有效渗透系数(Peff)分别为(0.43±0.028)、(0.63±0.098)、(2.17±0.145)×10-3 min·cm-1.HP-β-CyD对盐酸小檗碱的包合作用促进了大鼠肠道对盐酸小檗碱吸收.HP-β-CyD与盐酸小檗碱混合给药也能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其作用远低于包合作用.结论 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将有可能成为提高P-糖蛋白底物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

  •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厄贝沙坦的大鼠肠吸收

    作者:师云才;蒋曙光;周建平;袁静;周湘颖

    目的:考察厄贝沙坦在大鼠四肠段的吸收状况,以及浓度、pH值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药物溶液进行单向肠灌流实验,用酚红校正灌流溶液体积,考察各浓度、各pH值药物溶液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四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 和有效渗透系数Pef ,SPSS 19.0软件对吸收速率常数Ka 和有效渗透系数Pef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当灌流液中药物浓度较低时(50、100 mg·L-1),十二指肠与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有显著性,空肠、回肠和结肠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当灌流液中药物浓度较高(150 mg·L-1)时,四肠段的Ka 均差异无显著性;药物在十二指肠的吸收受到药物浓度的影响,而空肠、回肠和结肠三个药物浓度的吸收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不同pH值的药物肠灌流液,其在各肠段的吸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厄贝沙坦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且以十二指肠为主要吸收部位,溶液pH值对药物的吸收没有影响。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