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肉瘤的治疗

    作者:苏继颖

    子宫肉瘤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主要来源于子宫平滑肌、子宫内膜间质以及子宫上皮和非上皮来源的混合性肿瘤.本文着重论述子宫肉瘤的治疗新进展,包括在手术,放、化疗,激素治疗及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的新观点、新方案和新药物.

  • 子宫肉瘤36例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庞厚清;杨太珠;杨帆;田雨;陈娇

    目的 探讨子宫肉瘤的超声图像特点、超声误诊的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6例子宫肉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大体病理表现.结果 子宫肉瘤超声表现可分为肌壁间或盆腔单发或多发巨大占位、肌壁间多个占位、宫腔内占位、宫颈病变几种表现,均表现为肿瘤回声紊乱,与肌层界限不清,多数肿瘤周边及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低阻动脉血流.结论 子宫肉瘤超声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当子宫肿瘤表现为回声紊乱,与肌壁界限不清时,应结合临床表现考虑子宫肉瘤的可能

  • 子宫肉瘤25例报告

    作者:倪亚琴;周彩红

    本文对25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诊治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

  • 子宫恶 性苗勒管混合瘤2例报告

    作者:杨新民;李诚信;钟传庆

    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少见.现将我院诊治并有随访资料的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69岁,绝经19a,反复阴道流血3个月,间断性呈暗红色,偶感下腹隐痛.1991年5月15日就诊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肉瘤可能性大收住院.患者12岁初潮,27岁结婚,G4、P4均为足月顺产,既往月经规律.入院体检:T36.6℃,P72次/min,BP15/10kPa,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宫体7×6×5cm,表面光滑活动,质中,双附件未发现异常.B超提示:子宫6.8×5.9×4.8cm,宫腔内可见2.9×2.7cm强回声光团.临床诊断:子宫肉瘤?于1991年5月22日行全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子宫7.5×6.2×5.4cm,宫腔前壁正中有一1.5×1.5×2.5cm淡红色鱼肉样组织.宫颈及双附件未发现异常.病理报告为子宫癌肉瘤,浸润浅肌层,肉瘤成份以圆形细胞为主,瘤灶较局限,宫颈和卵巢未见癌浸润.术后未补充其他治疗.随诊至1994年5月因本病肺转移死亡.

  • 碘伏溶液用于妇科患者术前阴道冲洗220例效果观察

    作者:姜振娟;葛芳;郭琳

    2006年10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碘伏溶液为220例妇科手术患者行术前阴道冲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0例,18~76岁,平均52岁,其中子宫肌瘤87例,子宫颈癌51例,卵巢癌34例,子宫内膜癌24例,子宫肉瘤12例,阴道瘘1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92例,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82例,卵巢癌根治术34例,阴道壁修补术12例;阴道清洁度Ⅰ度67例,Ⅱ度92例,Ⅲ度61例,阴道清洁度为Ⅳ度的患者需先治疗阴道炎,故不纳入此范围.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种、并发症、阴道清洁度、麻醉及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抗生素应用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子宫肉瘤术后复发1例护理体会

    作者:郭凤玲;袁敏;季晓玲

    2007年5月,我们收治了1例子宫肉瘤术后复发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59岁,子宫肉瘤术后3年,外阴疼痛5个月,有时感阴道内钝痛来诊,门诊以"阴道残端复发、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收入院,术前准备完善.于6月9日上午为患者进行手术,术中行盆腔肿瘤切除、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加肠造瘘术,手术顺利,历时5h,术后给予抗炎、营养治疗,住院30d康复出院.

  • 血清CA125及LDH对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陶胜男;周颖;孙金;叶桂萍;胡来花;胡卫平

    目的:研究血清CA125及LDH检测水平对术前诊断子宫肉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子宫肉瘤患者25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150例、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患者5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A125和LDH水平.结果:子宫肉瘤组与子宫平滑肌瘤组、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组中的血清CA125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肉瘤组的血清LDH水平[201.00(150.50,238.00)U/L]明显高于子宫平滑肌瘤组[149.00(135.00,160.0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肉瘤组的血清LDH检测水平与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组[172.00(147.00,175.00)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子宫肉瘤组患者血清CA125、LDH的ROC-AUC分别为0.546、0.757.血清LDH诊断子宫肉瘤的cut-off值为199U/L,取临界值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1.90%、96.4%.结论:血清CA125对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尚未发现指导意义.血清LDH检测水平可用于协助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CA125 LDH 子宫肉瘤
  • 乳酸脱氢酶亚基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宋克娟;于晓妮;吕腾;刁玉超;陈雨龙;姚勤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LDH及其亚基(LDH-A、LDH-B、LDH-C、LDH-D)在子宫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及子宫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子宫平滑肌瘤26例、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子宫肉瘤患者3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总LDH、LDH-A、LDH-B、LDH-C、LDH-D表达.结果:三组间LDH-A、LDH-D、LDH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肉瘤中LDH-A、LDH-D、LDH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良性子宫肌瘤和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P<0.05).LDH-B、LDH-C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肉瘤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A、LDH-D及LDH高表达有利于进一步确认子宫肉瘤的病理学诊断,且为进一步研究LDH在子宫肉瘤的肿瘤代谢Warburg效应中的研究奠定基础.

  • 分碎术在次全子宫切除术中用于未预料子宫恶性肿瘤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赵万成;杨清

    目的::探讨分碎术用于子宫恶性肿瘤的机率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以子宫肌瘤为主诊断行腹腔镜或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88例,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12例)和开腹组(776例)。比较两组发生未预料子宫恶性肿瘤的机率,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其预后。结果:腹腔镜组中有3例(0.96%)未预料子宫恶性肿瘤(肉瘤2例,内膜癌1例);开腹组中有6例(0.77%)未预料子宫恶性肿瘤(肉瘤4例,内膜癌2例)。两组发生未预料子宫恶性肿瘤的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02)。腹腔镜组在子宫肉瘤盆腔种植转移率(50%,1/2)及复发率(50%,1/2)方面均高于开腹组(0%,25%)。结论:分碎术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可能有引起未预料子宫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肉瘤)盆腹腔内种植转移及增加术后复发机会的风险,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微血管密度、细胞增殖指数与子宫肉瘤生存分析探讨

    作者:孙旸;Song Lei;王卫国;李立安;刘爱军

    目的:通过检测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水平,反映子宫肉瘤生长、转移、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标记物用于监测子宫肉瘤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子宫肉瘤中CD34、Topo Ⅱα的表达水平.结果:除病理类型及分期外,CD34和Topo Ⅱα表达与患病年龄、初潮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及经期、是否绝经无关.低微血管密度(MVD)组和低细胞增殖指数(LI)组患者经不同范围的手术治疗,生存期有差别.手术治疗+辅助治疗组的两种标记物低值组与高值组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高值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值组,Log-Rank检验,P分别为0.0035和0.0039.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子宫肉瘤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是否切除双侧卵巢、TopoⅡα、CD34表达有关,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CD34-MVD可能是反映子宫肉瘤侵袭转移的特异性指标.Topo Ⅱα有望作为子宫肉瘤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标记物.

  • 子宫肉瘤50例分析

    作者:王秀会;侯雪风;刘萍;刘欣;柳林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与其存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肉瘤50例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措施与存活率.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其中72%的病人行子宫加附件切除术或单纯子宫切除术,20%的病人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4%的病人辅以化疗.术后2年、5年对患者随访登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病人中有33例死亡,其中29例死于复发(复发率为58%).术后2年生存率为54%,5年生存率为34%.年龄<50岁患者预后好于≥50岁者(P<0.01), I期子宫肉瘤的2年、5年生存率高于II、III、IV期(P<0.05).子宫平滑肌肉瘤及内膜间质肉瘤2年、5年存活率高于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P<0.05).结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术后存活率有重要关系.

  • 子宫肉瘤治疗新进展

    作者:张琛

    子宫肉瘤是一组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内膜间质和肌层内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恶性程度高,大多数预后极差.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其他包括化疗、放疗、激素治疗及靶向治疗等,但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尚无标准方案,存在争议.本文就子宫肉瘤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子宫肌瘤电动分碎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徐菲;冯定庆

    子宫肌瘤电动分碎器是当前妇科微创手术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患者的鉴别诊断、分碎器对子宫肌瘤的影响、分碎器对未诊断出的子宫肉瘤的影响、避免腹腔内分碎子宫肿瘤的新技术手段及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当下,子宫肉瘤术前依然很难确诊,在不能完全排除时,应禁止采用电动分碎器直接分碎,可在密闭充气袋内分碎或者从阴道取出标本.

  • 子宫肉瘤发病相关因素

    作者:靳成娟;殷爱军(综述);孔北华(审校)

    目前子宫肉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特异的术前诊断手段。通过对其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不但可及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还可为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近年国内外有关子宫肉瘤的流行病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期望为子宫肉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方法和依据。

  • 子宫肉瘤分子标记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旸;付晓宇;宋磊

    随着人类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肿瘤病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肿瘤与分子标记物的关系在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及分子靶向治疗上的意义越来越大.目前药物研制的新模式是新基因-新靶点-创新药物出现.子宫肉瘤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理想.诊断现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随着国内外诊断子宫肉瘤分子标记物的逐渐增多,为研究其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现将目前与子宫肉瘤有关的分子标记物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子宫肉瘤的处理

    作者:魏丽惠

    主持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魏丽惠教授主要讨论内容:子宫肉瘤的手术方式子宫肉瘤化疗子宫肉瘤放疗子宫肉瘤激素治疗子宫肉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1%~3%,其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和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由于子宫肉瘤病因不明,早期诊断困难,所以治疗效果也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约30%.现结合病例对子宫肉瘤的治疗进行讨论.

    关键词: 子宫肉瘤 诊断 处理
  • 关注子宫分碎术对早期子宫肉瘤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国楠;李超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s)临床较少见,仅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1%,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子宫肉瘤可来源于子宫平滑肌、子宫内膜间质以及子宫上皮和非上皮组织来源的混合肿瘤.主要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sarcoma,UES)及癌肉瘤(carcinosarcoma,CS)等.子宫肉瘤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以血行播散、盆腹腔内直接蔓延、种植等为主要转移途径,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青年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作者:孙萍;张英姿;张磊磊;孙婧;郭庆枝

    子宫肉瘤是一组来源于子宫间质、结缔组织或平滑肌的一类子宫恶性肿瘤,临床非常少见,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为1.23~1.70/10万[1],其好发年龄为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但研究显示有呈年轻化趋势.本文对我院近期1例年轻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诊断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人们对年轻女性子宫肉瘤的认识.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强修;马金龙;王家耀;温泽清;刘易强

    1975~1999年,我院收治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现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15例患者的年龄为26~55岁,平均42岁.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月经量增多13例,下腹痛7例,白带多、臭味6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10例,卵巢肿瘤2例,子宫肉瘤3例.

  • 子宫肉瘤临床特点与磁共振表现

    作者:熊庚;董玉英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罗山县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16例,其中9例行 MRI 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行 MRI 平扫。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肉瘤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5例,子宫癌肉瘤3例。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2例,Ⅲ期4例。16例子宫肉瘤部位:宫腔9例,宫颈1例,肌壁间/浆膜下6例;子宫肉瘤病灶直径(3.8±1.7)cm。病灶均以实性为主,全部患者 MRI 显示子宫明显增大,且宫腔内出现不规则软组织影,病灶信号不均匀。9例患者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呈不均匀延迟强化。结论子宫肉瘤的 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形态、部位、边界、肿瘤信号及强化特征,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子宫肉瘤的术前确诊率。

218 条记录 7/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