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我国器官捐献的文化心理因素

    作者:池文婷;黄海

    器官捐献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目前器官捐献率低,人们尽管在价值取向和理性方面肯定它的意义,却不愿在情感和传统文化心理方面接受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中国的文化心理学出发,从传统孝道、生死观、鬼神崇拜、家庭观念等方面,探讨其中的影响我国器官捐献的文化心理因素.

  • 中国首次发布器官捐献指南

    作者:

    在前不久于广州举行的中国器官获取组织联盟大会暨国际器官捐献论坛上,中国首部《中国器官捐献指南》正式发布。

  • 芜湖市民遗体(器官)捐献意愿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弛;朱晓冉;程少文;程晨;汪磊;李怀斌

    目的:了解芜湖市民遗体(器官)捐献的意愿与影响因素,讨论研究相应对策,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芜湖市不同地域的600名人群为观察对象,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芜湖市民遗体(器官)捐献意愿率为56.55%.结论:芜湖市公民捐献意愿较以往调查明显升高,影响捐献主要因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其次是不了解遗体捐献程序和法规制度、对接收单位不太信任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遗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及提高公众可信度.

  • 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意愿的调查分析

    作者:朱少进;张军;崔英健;尤佳锋;薛松;徐晨雨

    目的:了解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意愿度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发展提供有益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31个县及县级市1 326例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公众对器官捐献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器官捐献的流程和高额手术费用的原因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2.61%、53.02%,其中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公众的认知有较大影响;有54.37%愿意捐献器官,不同文化水平、职业和志愿工作经历在公众捐献态度中存在影响.结论:加强器官捐献知识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志愿工作,完善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有助于提升器官捐献率.

  • 中国三类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龚亮;聂峰;孙煦勇;彭红波

    目的:分析中国三类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DCD)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移植肾穿刺或移植肾切除后病理检查的 DCD 供肾受者32例,患者共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或移植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36例次(DCD 供肾组),由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病理医师参照 Banff 2007国际移植肾活检诊断与分级体系对病理结果进行判定。选取同期在两家医院行普通尸体供肾受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共进行穿刺活检40例次,比较其与DCD 供肾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他克莫司(Tac)中毒、急性排斥反应(AR)、慢性排斥反应(CR)、新发/复发肾病、小管萎缩并间质纤维化发生率。结果32例 DCD 供肾受者均采用 Tac、霉酚酸酯及醋酸泼尼松三联用药方案。病理检查结果:肉眼观察:穿刺标本均为灰白色细条形组织,长度0.8~1.5 cm,直径约0.1 cm;切除的移植肾标本,肾脏形态和大小未见明显异常,皮、髓质结构清楚,肾盂黏膜光滑未见扩张,肾门血管内未见血栓,输尿管未见狭窄及扩张。光镜下观察:除1例次穿刺组织肾小球数量较少外,其余35例次均合格;19例次肾小球病变轻微病变;14例次肾小球硬化;13例次可见淤血。35例次移植肾小管均存在病变;12例次可见多灶或小灶肾小管坏死;12例次出现肾小管萎缩;14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18例次发生动脉内膜肿胀或增厚。DCD 供肾受者终病理诊断(35例次):Tac 中毒21例次(60.0%),ATN 12例次(34.3%),新发/复发肾病7例次(20.0%),AR 6例次(17.1%),CR 2例次(5.7%)。DCD 供肾组 Tac 中毒、ATN、AR 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DCD 供肾组与对照组 CR、新发/复发肾病、小管萎缩并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国三类DCD 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病理主要以 Tac 中毒、ATN、新发/复发肾病为主,受者早期疗效欠理想,应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以提高中国三类 DCD 成人供肾移植术的疗效。

  • 请您收藏--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理念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后的器官捐献。与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不同,DCD 的捐献者具有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和/或不可逆转的脑损伤,但又没有达到脑死亡标准,此时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受损程度因缺氧耐受能力不同而各有不同。经过医生确定患者已经没有复苏的机会,并且亲属已经决定撤除患者的生命支持后,捐献者的家人可以选择 DCD,为等待器官捐献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 跨越千里的希望速递——北京首例异地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手术纪实

    作者:海波;晓娣

    2006年11月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完成了一例千里快递供体、进行心脏移植的高难度手术.这是全国第2例、北京市首例异地脑死亡后捐献器官进行的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罹患终末期心肌病,心脏移植是唯一生路这位接受心脏移植的内蒙古小伙子张俊峰29岁,已经和扩张性心肌病这个病魔反反复复斗争了大半年.自从被诊断为重症扩张性心肌病后,1年死亡率为70%的阴影就一直盘踞在他和家人的心头.此后一家人四处求医都没有获得良好的解决办法,其病情不断加重,即便卧床休息,有时候也会发生急性心律失常和心衰.

  • 器官捐献走进普通人

    作者:任庆兰

    关键词: 器官捐献
  • 1例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双肾整块移植成功病人的护理

    作者:王瑛;蔡秋琴

    我国每年有大量终末期肾病病人等待进行肾移植治疗,但是由于活体器官捐献受严格的法律限制和逐渐减少的尸体器官来源进一步加重了器官的短缺。每年完成的肾移植例数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等待移植治疗病人的需求。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现阶段解决器官来源问题的科学决策[1]。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以往也称无心跳捐献(non heart beating,NHBD)[2]。临床上通过双肾整块移植(即将儿童供者的两个肾脏整块移植给同一受者)来弥补单个肾脏肾单位的不足,提高移植近期及远期效果。2013年10月我科采用1例6月龄女婴 DCD 的整块双肾,为1例成年女性尿毒症病人进行了肾移植并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 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2例的护理

    作者:李珍

    随着活体供者的伦理学问题日趋严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的数量得到了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国移植器官短缺的紧迫现状.卫生部委托中国红十字总会负责主持的DCD工作已于2010年3月2日正式启动.我科2012年10月成功实施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2例,病人经过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心脏死亡捐献供者器官获取手术的配合要点及管理

    作者:陈红;赵体玉;徐晶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捐献(DCD)供者器官获取手术的术前、术中配合要点及管理要点。[方法]严格按照DCD标准操作流程,对39例供者实施器官获取手术。[结果]成功实施了34例肝移植手术和72例肾移植手术,无一例发生获取器官感染及损坏。[结论]术前充分的人员配备、用物及器械准备;术中严格、有效的管理,积极主动配合,器官灌注的畅通,尽可能缩短获取器官的热缺血时间,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

  • 3岁~6岁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病人的跟踪随访与护理

    作者:苏庆东;李壮江;孙煦勇;王芳芳;李春燕;蓝柳根;覃音红;陈宝玉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 心脏死亡捐献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

    作者:李洁;谢轶;姚惠琴;陈美芳;唐正远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可有效增加移植供者的数量,在国际上倍受关注[1]。肾脏作为 DCD 的重要捐献器官,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20%~80%)以及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发生率为15%~25%)作为 DCD 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增加了移植肾急性排斥(AR)的发生率,并影响人/肾存活率。2011年9月—2011年11月,我科共施行8例 DCD 肾移植,其中4例出现 DGF,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护理本科生器官捐献与移植认知、意愿和课程需求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洁;谢伦芳;宋永霞;邓凡旭;黄丽丽;唐玉侠;钟起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与意愿,以及其对器官移植相关课程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器官捐献与移植认知调查问卷和器官捐献与移植课程需求问卷调查某医学院校的621名护理本科生。[结果]护理本科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态度较积极,但对相关信息了解较少,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我国器官移植的需求量及器官捐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多数学生选择以选修课形式进行学习。[结论]护理本科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可将器官捐献和移植课程纳入正常教学体系,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器官捐献知识、态度的现状调查

    作者:焦怡琳;高丽;金艳鸿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器官捐献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器官捐献态度.[方法]使用由台湾长庚医院史丽珠等编制的器官捐献知识、态度量表并根据两岸语言习惯差异对其中部分词语稍作修改,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后,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从北京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科室中抽取1 9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器官捐献知识得分为(7.10±1.65)分,器官捐献态度得分为(3.30±0.94)分;影响器官捐献知识得分的相关因素有学历、职称;器官捐献知识得分与器官捐献态度得分存在相关性(r=-0.239,P=0.001).[结论]ICU护士对器官捐献知识的掌握情况呈中上水平,仍需继续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ICU护士对器官捐献树立积极、正向的态度.

  • 河南省居民对活体大器官移植认知态度调查

    作者:李艳

    活体大器官移植是指利用活体大器官(肺、肝、脾、肾,主要是肾脏)对病人实施救助的医疗行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尸体器官捐献远不能满足临床器官移植所需,因而,便出现活体大器官移植.但活体器官捐献对于供体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尽管此概率较低),同时,活体器官移植又涉及到诸多伦理、法律问题.为了解民众基本认知态度,我们于2005年10月对河南省部分城市居民进行了与器官移植相关内容的抽样调查,并对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群进行比较.

  • 构建国内器官捐献救助体系的思考

    作者:悦姣星;黄海

    背景:进入21世纪,器官移植事业飞速发展,器官移植供体的短缺极大的限制了这项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充分运用,而中国1∶30的数量比更是阻碍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瓶颈”。
      目的:探讨建立人体器官捐献救助体系的意义、内容及途径,分析目前中国器官捐献救助存在的问题,提出器官捐献救助的措施。
      方法:在CNKI和PubMed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救助”查阅相关文献,对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深入临床,通过交谈法了解器官捐献者和医务人员的呼声,为文章救助措施的提出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依据。
      结果与结论:为了器官移植事业的快速发展,从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对器官捐献者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救助乃大势所趋,同时,从法律援助、制度设计、组织构建、工作人员配置几个方面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器官捐献救助体系,确保救助措施落到实处。

  • 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曹翠萍;黄海;余燕华;霍枫

    背景:随着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相关政策的出台,器官获取、获取标准及器官如何分配都有了明确化的操作标准,但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流程、组织定位还不够精细化、规范化。目的:分析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经验,及时审视工作进展并探讨需要改进的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和建立高效专业的器官获取组织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organ don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 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quality management”,在CNKI 和PubMed等数据库中综合分析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结果与结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制定了评价标准与检查标准,并成立了有关小组,实现职责与权力的统一和明确。同时,完善有关的器官捐献、获取、保存、登记等环节,根据这些不同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计划。另外,定期举行协调员培训班,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该院器官获取组织已逐步正规化,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建议进一步强化科研研究,实现效率和效益的统一;提高院领导重视度,完善器官获取机制;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器官获取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多学科协作;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重视医学伦理,实现医患和谐。

  • 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对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分析

    作者:杨颖;黄海;邱鸿钟

    背景:中国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还以每年超过10%的增量扩大,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供体短缺问题。导致目前中国器官供体短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中国公民究竟如何看待遗体器官捐献,他们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公民遗体器官捐献行为的实施?
      目的:了解中国传统观念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程度。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900名接受问卷调查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与结论:①有55.16%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他人,有24.22%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11.94%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其实是自己生命的延续。②有70.00%的民众认为捐献的器官应该用于器官移植事业,以便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其平均得分为2.53分;而建议将捐献器官应用于医学教学用和病理解剖用的比较接近,平均得分依次为1.72和1.75。③有65.01%的民众支持采取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24.33%的民众支持采取脑死亡的标准判断人死亡,还有10.66%的民众认为不清楚采取什么方式。④有50.52%的民众认为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其次是捐献程序和家属感情。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影响民众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大部分民众认为以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为佳方法,认为捐献器官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别人,捐献的器官应首先应用于器官移植,以便挽救更多的生命。

  • 脑死亡器官捐献移植过程中的问题

    作者:王光策;王锁刚;张翥;陈铸;王文生;崔勇

    背景:采用国际标准的供肾来源,即脑死亡无偿肾脏捐献可缓解目前肾移植中供肾的严重短缺问题.近年脑死亡无偿器官捐献及移植已在中国成功开始实施,但在脑死亡无偿器官捐献肾移植方面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在中国的可行性及保证移植成功的必要条件.方法:总结2007-01/2010-07 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12 例患者的经验和体会,包括供者/供肾的评估、供肾的摘取与保存、肾移植情况、移植后受者肾功能及并发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等.结果与结论:12 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中10 例在移植后2~5 d 肾功能恢复正常,移植后14~21 d 出院;2 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分别于移植后10,15 d 肾功能正常,移植后第28 天出院.在2~42 个月随访过程中,8 例患者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阴性,已从事正常工作,生活质量良好;2 例出现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1 例肾功能正常,肝功能异常,经治疗好转;1 例在术后3 个月死于严重肺部感染.提示,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在中国可以得到开展;脑死亡供者必须有满意的血流动力学和尿量及良好的肾功能才能作为理想的肾移植供体;选择佳移植时机,重视移植后系统性随访,才能确保脑死亡无偿器官捐献肾脏移植成功.

392 条记录 5/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