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键词:乳腺手术 哺乳

    作者:徐栋华

    我近怀孕了,一想到要做妈妈了,有一个问题便会萦绕我的心头.我左侧乳房几年前曾因纤维腺瘤做过手术,除了一点不起眼的瘢痕以外,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我担心:我的乳腺会不会被部分切除,会不会影响哺乳呢?江苏镇江 张女士

  • 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不同呼吸方式下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体积分析

    作者:毕建强;孙云川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与病死率都高居第1位,我国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辅助放射治疗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和病死率。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可减少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提高乳腺癌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保乳术后加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当今主流的治疗方式,在美国占全部乳腺手术的50%,在日本也已超过30%,无论是长期生存率还是局部控制率与传统根治术基本相似[1]。切线照射是目前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常用的放射治疗技术,但是肺毒性和心脏毒性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自由呼吸( FB )、呼气后屏气(EB H )和深吸气(DIB H )后屏气3种呼吸模式下肺和心脏的受照体积,从而寻找保乳术后切线照射的佳定位模式[2]。

  • 0.5%罗哌卡因与1.5%利多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腺手术中应用比较

    作者:王淑梅;王丽萍;刘铁成;李彤;王忠博

    对比观察比较0.5%罗哌卡因与1.5%利多卡因在乳腺手术硬膜外阻滞中对感觉、运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1.5%利多卡因长,对运动肌力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明显优于1.5%利多卡因.

  • 甲状腺手术与乳腺手术中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及术后咽部并发症对比

    作者:房祥峰;罗爱林;韩东吉;彭婷;刘天柱

    目的 持续记录甲状腺手术和乳腺手术中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值,评估并对比患者术后咽痛咽干程度.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6-03/2016-04期间经排除标准筛选后50例甲乳外科手术患者人组,按手术方式分为甲状腺手术组(n=23)和乳腺手术组(n=27),ASA分级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组,女性,年龄24 ~66岁,体质量指数(BMI)18 ~30 kg/m2;乳腺手术组,女性,年龄30~67岁,BMI 17~30 kg/m2.麻醉诱导并顺利插管后将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充气至20 mmHg(28 cmH2O),持续观察套囊压力变化,每5 min记录实时压力值.术后24 h随访评估患者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咽干分级.结果 甲状腺手术组的平均套囊压力比乳腺手术组高(P<0.05),同时,术后甲状腺手术组患者咽痛VAS更高(P<0.05)、咽干分级更高(P<0.05).结论 在起始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压力相等的条件下,与乳腺手术相比,甲状腺手术术中气管导管的套囊压力更高,患者术后咽痛咽干程度更重.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乳腺手术围手术期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斌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情况。方法象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接收的207例乳腺手术患者,调查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共进行乳腺手术207例,其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保持在20%~40%之间,术前0.5~2 h给药率和术后用药不超24 h率均波动于50%~100%之间,且自8月份起该院乳腺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已保持在30%以下,术前0.5~2 h给药率已稳定保持在100%。结论通过学习和改进后,乳腺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已较之前规范,有效的提高了该院预防性抗菌药物在乳腺手术中的合理应用。

  • 乳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

    作者:周虹

    目的 通过对乳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促进我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乳腺外科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出院的全部手术病例为干预前组,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出院的乳腺外科全部手术病例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干预后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干预前的256.97元下降至96.59元,干预后未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比例由干预前的0.00%上升至12.84%,干预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00%上升至13.67%.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改善.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使用.

  • 乳腺手术中细胞印片的病理诊断价值

    作者:

    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方法包括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和细胞学诊断.由于冷冻切片机设备的不断改进,使冷冻切片质量有了保证,加上具有操作时间短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快速石蜡切片由于操作步骤较烦琐、时间较长而很少被应用.细胞印片技术操作简单,在更短时间内即可对所送标本做出定性诊断.我们通过对772例术中乳腺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印片和冷冻切片检查,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探讨细胞印片法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

  • 乳腺手术后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制作和使用

    作者:张琼;刘昌茂;王茁

    乳腺癌根治术以及副乳腺切除术后的患者常需留置伤口引流管,不论是卧床还是下床活动,引流袋的固定都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良好的固定即要保证引流通畅,又要使患者舒适,还要方便护士观察及更换.2008年1月,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引流袋固定装置,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洪辉;王笃杰;单新芳;赵连锋;庞丽;孙贵强

    目的:探讨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手术(VABS)切除乳腺纤维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收治的51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VABS)30例和对照组(经乳晕切口常规手术)21例。研究组按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分为≤8 cm组16例和>8 cm组14例,比较各组间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见瘀斑、积液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6.23±2.08)h、(16.42±2.11)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7,P>0.05);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分别为(8.72±2.54)cm、(1.39±1.0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1,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8 cm和>8 cm两个亚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3(12~39)min、44(13~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6,P<0.05)。两个亚组在病灶长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VABS在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中可取得与常规手术相似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而在切除乳房外侧象限病灶时其可行性更佳。

  • 乳腺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李俐;沈洪兵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所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在外科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的一大类药[1].抗菌药物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治愈并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由于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率的增加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 188例乳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吕焕菊;郭宪清;张特立;刘莉莉;张烈云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和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188例乳腺手术出院病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为20.2%,无适应证用药率60.5%。使用品种集中为头孢替唑钠、五水头孢唑啉钠、克林霉素,分别占用药人数的76.3%、15.8%、7.9%。联合用药率0%。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92.1%。术后用药时间偏长,总用药时间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2小时分别为57.9%、34.2%、5.3%、2.6%。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溶解克林霉素的溶媒量均合理。溶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溶媒量250ml、100ml的分别占80%和20%。结论:我院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强化监督管理。

  • 无创通气在40例乳腺患者全凭静脉麻醉呼吸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亮;李爱媛

    目的:通过对40 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外科手术病例的分析,探讨无创通气在全凭静脉麻醉呼吸管理中应用,评价其对呼吸、循环及对麻醉复苏期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40 例,分为A、B 2 组,A 组(20 例):无创通气组,麻醉诱导后,采用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通气辅助呼吸;B 组(20 例):对照组,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观察2 组患者MAP、HR、Spo2、血气分析并记录手术前(T0)麻醉诱导后10 分钟(T1),30 分钟(T2)及手术结束后(T3)其数值.比较2 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麻醉复苏情况.结果:A、B 2 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10 分钟,MAP 均呈下降趋势,T1、T2时刻MAP值与T0时刻值相比明显下降,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 组下降幅度大于B 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B 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心率加快,A 组诱导后心率减慢,A、B 2 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中(T1、T2)、术后(T3)各时间点SpO2,PaO2,PH 值明显高于B 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PaCO2 明显低于B 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稍大于B 组,麻醉复苏期间睁眼时间,呕吐评分,苏醒时间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过程中无创通气技术的应用确保了患者足够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避免了急性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虽A 组患者血压有明显下降但仍在可接受正常范围,同时无创通气避免了有创人工气道的建立,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术中、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 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中开展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燕萍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中开展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乳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持续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持续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项目,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主观体验方面的差异.结果:持续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自我护理能力、日常保健意识及健康生活态度4项健康教育评价维度水平得分高于常规组,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的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乳腺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改善其主观感受水平.

  • 湿润烧伤膏在乳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戴员生;邹成玉;危君庆;马海岳

    目的:总结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各种乳房手术后皮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0月~2007年10月实施乳房手术后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主要调查指标为手术后创面的处理方法、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调查分为MEBO治疗组(MEBO组)与非MEBO处理组(对照组).结果:MEBO治疗组共计169例,对照组252例,MEBO治疗组的愈合时间与局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可促进乳房手术后创面的愈合,降低局部并发症.

  • 乳腺术后慢性疼痛管理的临床进展

    作者:孙杰

    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微创手术和改善围术期急性疼痛的管理能够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本文旨在针对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对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的认识.

  • 经乳腺癌病灶切口腔镜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贺建业;周京安;侯迎晨;李洋

    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通常采用腋窝或腋下切口,术后对上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1]。我们在腔镜辅助乳腺手术(video-assisted breast surgery ,VABS)[2,3]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基础上,于2014年4月为1例病灶位于外下象限的乳腺癌实施经病灶切口腔镜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video-assisted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VAALND),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非溶脂腔镜技术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许双塔

    使用腔镜的外科技术开始于腹部外科,运用于乳腺手术早开始于1992年,Kompatscher[1]首先报道了使用腔镜行乳房内挛缩假体取出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乳腺腺体的切除、腋窝淋巴结的清扫、乳腺重建手术等乳腺外科领域。腔镜技术的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在于切口小,可以将手术切口很好地隐蔽起来,使得患者对术后的接近自然的切口外观更加满意;同时,还具有术后疼痛比较轻、住院时间缩短的优点。腔镜技术的难点在于手术腔隙的建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牵拉法和二氧化碳法。

  • 乳腺手术中抗菌药物的非预防性应用对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作者:申秋香;孟凡杰;李晓燕;陈玲;朱晓庆

    目的 分析乳腺手术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旨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120例,根据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与否分为甲乙两组,其中,70例围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作为甲组,50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乙组,比较住院时间、费用、切口感染等因素,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住院时间(12.30±3.4)天、住院费用(5982.3±1292)元,显著低于乙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体温逐渐增高,手术后48h达峰,72h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比例、术后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通常情况下无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若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达到预防术后感染的目的,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手术操作、精心术后护理均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 乳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

    作者:何贵省;吴煌福;韩华;张亚珍

    目的:探讨乳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术前未给予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率、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情况,数据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率为2.0%,对照组为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体温、WBC计数围手术期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7.75±1.25)d、(10263.5±138.25)元,对照组为(7.25±1.5)d、(11358±162.56)元,两组比较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切口感染无关,是一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措施,且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

  • 乳腺肿物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世华;潘娟;刘桂花;张青霞;林琴

    目的:探讨乳腺肿物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以期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7月在医院行乳腺外科手术的40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种类;并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率为8.3%;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及皮肤软组织,分别占42.4%及21.2%;共分离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占64.9%、革兰阳性菌16株占28.1%、真菌4株占7.0%;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60 m in、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引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乳腺肿物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189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