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术后疼痛的机制和围术期防治

    作者:万琴;薛庆生;于布为

    慢性术后疼痛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 是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对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对其发生机制缺乏足够认识,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将对慢性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通过麻醉医生及外科医生的合作以减少CPSP的发生,减轻病人及社会医疗负担.

  • 乳腺术后慢性疼痛管理的临床进展

    作者:孙杰

    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微创手术和改善围术期急性疼痛的管理能够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本文旨在针对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对乳腺手术后慢性疼痛的认识.

  • 全程疼痛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敏;张辉;张淼;胡正群;武文斌

    目的 探讨全程疼痛干预对行开胸手术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61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全程疼痛干预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全程疼痛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疼痛干预.结果 全程疼痛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术后疼痛显著减少(χ2=4.84,P<0.05).结论 全程疼痛干预有助于改善行开胸手术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高度重视慢性术后疼痛

    作者:蒋政宇;邓小明

    慢性术后疼痛是指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的疾病状态,是临床上常见而被严重低估的、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如何做好慢性术后疼痛的防治、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与质量的同时着眼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是困扰当前临床麻醉科医师的问题.随着多模式镇痛理念的提出,围手术期不同的镇痛手段对预防和治疗慢性术后疼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现有的药物和镇痛技术出发,综述当前做好慢性术后疼痛防治的理念与手段,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特别是慢性术后疼痛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沈蓓;刘立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慢性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对其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制状态进行测定;出院前1天再次测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复习病历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疼痛情况、麻醉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根据简明疼痛问卷和语言评价量表对患者慢性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终完成调查的患者共136例。慢性术后疼痛与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出院前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正相关;与术后2d疼痛程度显著负相关。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 加巴喷丁和氯胺酮用于子宫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金乐潇;董朝轩;卢园园;张冰;胡明品

    目的:比较加巴喷丁和氯胺酮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急、慢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 组)和加巴喷丁组(G组),各30例。K 组患者术前2 h口服安慰剂维生素 C 片50 mg,麻醉诱导前给予负荷量氯胺酮(0.5 mg∕kg ),术中持续泵注0.25 mg∕(kg·h);G组患者术前2 h口服加巴喷丁600 mg,手术开始前和术中分别给予与氯胺酮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负荷量和持续泵注量。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实现超前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及术后0.5,2,4,24 h,G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小于K组( P﹤0.05);入PACU时及术后0.5,2,4 h,G组Ramsay评分明显优于K组( P﹤0.05);G组术后早期使用舒芬太尼、术后24 h电子泵按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 P﹤0.05);两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 P﹤0.05)。术后2个月门诊随访,G组VAS评分显著优于K组( 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加巴喷丁能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较常规剂量氯胺酮的镇痛效果更强,且能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心脏手术慢性术后疼痛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张玉涵;张孟秋;余海

    目的 观察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慢性术后疼痛(CPSP)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7~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择期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248例,其中男104例、女144例,年龄20~74岁.使用数字等级评分(NRS)评估患者急性术后疼痛,使用改良简明疼痛量表评估术后30d疼痛及术后3个月、6个月CPSP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CPSP发生率为45.2%(112/248),其中24.1% (27/112)为中-重度疼痛(NRS≥4分).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为60.9%(151/248),其中25.8% (39/151)为中-重度疼痛.术后30d、3个月存在中-重度疼痛以及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为术后6个月CPSP危险因素.结论 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6个月CPSP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为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以及术后30 d、3个月存在中-重度疼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