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SCT评价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发明

    目的:探讨MSCT对腰椎滑脱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76例腰椎滑脱内固定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共植入螺钉340枚,穿破骨皮质>2m m共36枚,占10.59%.术后完全复位占39.5%;部分复位52.6%;滑脱无变化占7.9%;总有效率92.1%.术前对应椎间孔平均高度12.6mm,术后平均17.7mm,P<0.05,两者有意义.结论:MSCT是评价腰椎滑脱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主要检查手段,对临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错位固定2例分析

    作者:杨飞;李海江;程文华;李宝山

    例1,男,27岁,因塌方致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感觉及运动丧失17d由他院转入.查体:T11至L2后凸畸形.腹股沟韧带以下皮肤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0级;会阴部感觉消失,肛门括约肌无收缩.胸腰段X线片:T12椎体压缩1/2,椎体后上缘突入椎管.CT片示:T12椎体爆裂骨折、骨折块突入椎管,脊髓部分受压.入院后第5天行椎板减压、椎管探查、Dick钉固定术.术中行椎板减压后,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台边摄正侧位X线片:椎体显示不清,隐约可见4枚螺钉在椎体内.安装固定器,缝合切口.术后摄X线片:上2枚螺钉植入了T12椎体(伤椎),下2枚螺钉植入了L2椎体,固定失败.

  • L1~S1上终板与棘突夹角的测量

    作者:王东;孙彤;魏建军

    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固定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术前仔细地测量正侧位X线片和椎弓根的横断面CT片,以及在术中依靠"C"形臂透视机等辅助设施,才能正确地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对于螺钉植入的进钉点沣以及螺钉在横断面上应该偏离矢状面的角度,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对于开路椎或导向克氏针如何在进入椎弓根时与椎体上终板保持平行(导引椎弓根螺钉与上终板保持平行),以及进入角度的参照标准,文献上未见报道.作者通过对96例成人腰椎侧位片上L1~S1上终板棘突角的测定,旨在帮助术者植入椎弓根螺钉前获得一个参考数据.

  • 新型限位式空心植入改锥的设计以及在枢椎齿状突 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陈勤;陈云生;陈荣春;钟鸣亮;潘奇林;廖琦

    空心螺钉的植入过程中克氏针的异常滑动往往可能导致严重的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通过改良空心改锥以提高空心螺钉植入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对传统空心改锥的设计改良,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限位式空心螺丝植入改锥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059593.3),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运用,该改良的空心改锥在空心螺钉的植入过程中可减少克氏针异常滑动,维持导向作用的同时位置相对恒定,从而提高空心螺钉植入过程中的安全性.

  •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长俊;王根林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由于具有牢靠的三维固定效果,被广泛用于脊柱外科,有力地推动了脊柱外科的发展.但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螺钉位置不良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螺钉穿破椎体侧前方,可损伤侧前方大血管或内脏器官;穿破椎弓根,可损伤脊髓、神经根及使内固定强度下降.

  • 脊柱导航在腰椎手术中的治疗体会

    作者:郭星;王小铁

    目的:探讨脊柱导航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的28例患者在腰椎手术中给予脊柱导航干预,进行腰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术后对植入的螺钉节段进行X光片检查。选取我院28例腰椎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均未参与脊柱导航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光片检查结果。结果:导航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在1.4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h,术后X光片显示,导航组患者所有螺钉植入位置准确,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导航技术能辅助脊柱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时间、防止脊柱变形。

  • 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炜;潘昌杰;葛晓敏

    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固定技术是外科治疗创伤性或病理性环枢椎不稳的较受推崇的方法[1].但是椎动脉行经枢椎侧块下方,临床手术中必须安全、准确地置入螺钉以避免椎动脉损伤.由于枢椎椎弓根与横突孔紧邻,缺乏明显而直接的椎弓根进钉点解剖标志,笔者通过连续扫描容积信息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测量正常枢椎椎弓根各项指标,探讨术前CT 扫描的临床意义.

  • 青少年中上胸椎的影像解剖学特点

    作者:张志峰;史君;魏晶;王星;郑雷刚;霍洪军;李志军

    背景:处于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成人骨骼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若以成人的标准去置钉青少年群体则有较大危险性。
      目的:观测青少年中上胸椎影像解剖学特点,为青少年中上胸椎经椎弓根置钉及经椎弓根-肋头单元置钉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30例无脊柱区病变青少年(13-18周岁)T 1-T 12节段行CT扫描(0.625-1.25 mm)后,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按不同节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椎弓根宽和椎弓根-肋头单元宽的总体走势接近,均呈“V”型,小值位于T 4处,并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椎体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椎弓根钉道长度和椎弓根-肋头单元钉道长度之间其走势基本一致,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小值为T 1,大值位于T 10处,二者之间相对应的椎体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弓根横断面角与椎弓根-肋头单元横断面角的走势相似,T 1-T 10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并且与各相应椎骨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椎弓根矢状面角与椎弓根-肋头单元矢状面角的曲线走势基本相近,均呈波浪型,并且与各相应椎骨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相同节段的椎弓根-肋头单元可以提供较椎弓根相对安全的置钉钉道。

  • TLIF手术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宋鑫;曹师锋;任东林;沈燕国;孙万驹;吴德升

    目的 观察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于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收治并行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利用术后CT检查评估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近端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率为28.3%(28/99),其中有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关节突关节2度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术前存在椎体滑脱及严重的关节突关节退变是TLIF手术中内固定物损伤近端关节突关节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具有一定影响,多见于高龄,严重的小关节退变及腰椎滑脱患者.

  • 改良CT测量法用于椎弓根螺钉个体化植入的实验研究

    作者:熊文;陈安民;郭风劲

    [目的]探讨进钉点到棘突中心矢状面的垂直距离用于椎弓根螺钉个体化植入的可行性.[方法]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收集成人脊柱标本30例,在CT横断面扫描图像上测量如下数据:椎弓根宽度a,进钉点到椎体前缘的距离b,进钉点到棘突中心矢状面的垂直距离c,椎弓根纵轴与椎体矢状轴的夹角A,在侧位片上测量椎弓根纵轴与操作台垂直线的夹角B,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T图像上进钉点到棘突中心矢状面的垂直距离用于进钉点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对照组采用Ebraheim法定位进钉点,置钉后行CT扫描,判断螺钉有无穿破椎弓根内侧或外侧壁及穿破程度,按照穿破程度进行分级:A=完全位于椎弓根内;B:穿破程度<2 mm;C=穿破程度2~4 mm;D=穿破程度>4 m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T3-10水平螺钉穿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1,T2,T 11,12:两组的穿破率相当.在T 3-18水平,螺钉的穿破程度(C,D级)明显高于其他节段,与椎弓根在这些节段横径变小有关;T 1-12,实验组中C,D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进钉点到棘突中心矢状面的垂直距离用于定位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可以明显提高螺钉在水平方向上的植入准确性.尤其在L 3-10节段,而且特别适合由于解剖变异,外伤,肿瘤破坏等原因使关节突关节,横突等解剖标志发生改变时椎弓根螺钉的植入,亦可以在正常解剖情况下作为传统定位方法的有效补充.

  • 虚拟手术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浩

    自1969年Harrington等[1]完成经椎弓峡部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该手术方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与其他脊柱固定术比较,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有更好的生物机械稳定性,因而能更好地促进相邻椎骨的融合[2-3].由于椎弓根临近血管、神经、脊髓,螺钉植入位置不当可导致神经、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的损伤[4-5],从安全角度出发,数10年来术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减少脊柱椎体固定手术中的上述并发症.

  • 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的外科治疗

    作者:邓雷;刘强;晏怡

    目的 探讨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的螺钉植入技巧及后路复位手术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例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患者行单纯后路减压复位及枕骨-枢椎椎弓峡部-第三颈椎侧块(Occipito- vertebral isthmus of axis-lateral mass of C3,Oc-C2-C3)螺钉-钛棒内固定术.术前行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CTA)确定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难易程度,分析单纯后路减压复位及Oc-C2-C3螺钉-钛棒内固定术治疗的可行性.分别于术前术后应用CT及MRI技术测量硬腭枕骨大孔线(Chamberlain's line,CL)和斜坡枕骨大孔线(McRae's line,ML)上方距离、寰齿前间距(Atlanto dental interval,ADI)评价复位程度;通过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评价脊髓受压程度;以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17分评分系统评价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41例患者植入C2椎弓峡部螺钉、C3侧块螺钉共129枚,无1例发生椎动脉损伤和颈髓损伤;术后共随访6~42个月,术后复查资料与术前相比,患者在齿状突复位程度、脊髓受压程度及颈脊髓神经功能方面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41例患者在访,到目前为止,无螺钉松动及断裂迹象,无再失稳发生,患者均获得稳定的骨性融合.结论 对于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的不稳定型颅颈畸形,枕骨-枢椎椎弓峡部-第三颈椎侧块(Oc-C2-C3)螺钉植入技术用于单纯后路复位手术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且手术安全、可行.

  • 载距突螺钉固定跟骨骨折恒定骨折块的植入方法研究

    作者:孙振辉;赵成礼;陈亦飞;李楠;张弢;辛景义;马信龙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sustentaculum tali,ST)解剖特点及跟骨后距下关节面ST螺钉固定恒定骨折块(constant fragment,CF)的安全入口位置和植入方向.方法 从2016年1月-4月收治并行足踝CT扫描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纳入33例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资料.男18例,女15例;年龄18~60岁,中位年龄41.0岁.骨折侧别:左侧16例,右侧17例.将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建立跟骨三维模型;测量ST上缘长度、下缘长度、中线长度及高度、ST中线与足底水平面成角,ST螺钉入口(P'点)位置、植入角度相关参数以及ST螺钉长度.比较不同性别及侧别间各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跟骨ST上缘长度为(16.60±2.23)mm、下缘长度(20.65±2.90)mm、中线长度(20.56±2.62)mm、中线高度(9.61±1.36)mm,ST中线与足底水平面成角(23.43±3.36)°.P'点至跗骨窦低点垂直距离为(3.09±1.65)mm、水平距离为(14.29±2.75)mm,P'点至距骨外侧突顶点距离、后距下关节面软骨下骨距离以及跟骰关节面水平距离分别为(11.41±3.22)、(6.59±2.22)、(34.58± 3.75)mm.ST螺钉与足底平面成角(–1.17±2.07)°、前倾角(16.18±2.05)°.ST螺钉长度为(41.64±3.09)mm.其中,男性ST上缘长度、下缘长度、中线长度和高度,P'点至距骨外侧突顶点距离、后距下关节面软骨下骨距离、跟骰关节面水平距离,ST螺钉前倾角及长度,均显著大于女性(P<0.05).以上测量参数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骨折复位后采用经跗骨窦低点平行足底后方约14 mm、上方约3 mm确定入口,男性前倾约17°、女性前倾约15° 植入ST螺钉.

  • 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毕军;钟安军;何世国;刀成江;何开进;黄键

    目的 评价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应用于治疗胸腰椎爆裂性及压缩性骨折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的有效性、精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系统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椎板减压,植骨术治疗24例胸腰椎爆裂、压缩骨折的研究.通过对55例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对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随访.结果 应用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测定的透视成像在手术中定位非常方便,准确和快捷.螺钉均沿椎弓根解剖长轴和解剖夹角达到佳深度,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早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用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操作简单、复位可靠、固定牢靠,疗效优良.具有以下特点:(1)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可以提供准确的椎弓根解剖数据,实现了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个体化原则.(2)应用Digiarc-100CB型移动式C型臂系统实现了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全程监测,提高了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手术质量得以提高.

  • 3D 打印个体化导板在下肢成角畸形螺钉植入中的应用

    作者:张洪涛;孔祥雪;史强;李旭;李鉴轶

    目的:探讨利用3D 打印技术设计并制作个体化的快速成型导板用于辅助“8”字钢板置钉矫正下肢成角畸形的效果评价。方法根据下肢成角畸形的数据,依据钢板的钉孔间距数据利用 CAD 工程软件设计出个体化带有相互平行导孔的辅助置钉导板,并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出来。术前消毒备用,术中在导板辅助下行空心螺钉植入,术后 X 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螺钉均准确植入,植入成功率100%。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6~18个月,股胫角矫正角度为6°~10°,下肢机械轴距膝关节中心距离矫正后为(1±1.5)cm,外形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8”字钢板技术在纠正下肢成角畸形能取得良好效果,3D 成形导板能有效辅助“8”字钢板螺钉植入,手术简单,植入准确。

  • 3种椎弓根螺钉植入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作者:周子红;殷渠东;郑祖根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水平面植入的佳方法.方法选用15具胸腰椎脊柱标本(T11~L5),随机分三组,分别模拟Roy-Camille、Magerl和节段性差异法先后植入直径5 mm、6 mm、7 mm椎弓根螺钉,观测进钉点和进钉方向与椎弓根中心轴吻合情况、螺钉穿破椎弓根情况和位于椎体内的大长度.结果 Roy-Camille法进钉点多偏椎弓根中心轴内侧,进钉方向与大多数椎弓根E角吻合较差;Magerl法进钉点与腰椎椎弓根中心轴吻合较好,但进钉点方向与E角仍存在差异;节段性差异法与椎弓根中心轴吻合好.Roy-Camille法螺钉位于椎体内相对较少,Magerl和节段性差异法螺钉位于椎体内较多.植入5 mm螺钉时,3种方法的穿破量均极少,植入6 mm和7 mm螺钉时,穿破量和穿破率相应增加,三者中Roy-Camille法穿破率较高,节段性差异法较低.在胸腰椎交界处无论何种进钉法,使用6 mm或7 mm时螺钉均有不同程度椎弓根穿破,而在下腰椎使用7 mm螺钉的穿破量仍极少或无.结论根据不同节段选用不同直径螺钉、不同进钉点位置和不同进钉方向植入螺钉,节段性差异法植入效果佳.

  •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引导颈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亚明;张剑宁;田增民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CRAS-2型)引导颈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可行性.方法 3例成人颅-颈椎标本,以不同单一椎体作为独立目标分别进行1 mm的薄层扫描,不同的椎体图像序列分组在手术规划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对标本的颅颈和上位颈椎切开暴露,以完全暴露同一椎体表面突出的、细小的、唯一的(CT上能清晰显示的)骨性标志为准;在目标椎体的薄层CT图像上,选择突出的、容易在标本上识别的唯一性骨性标志作为空间位置注册点,用5个自由度的CRAS-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机械臂进行靶点的注册.将目标椎弓根和侧块作为一个容积块对待,在每一个断层平面上对其进行轮廓的逐层标记.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进行椎弓根的三维容积重建,确定钉头预达点为靶点后,将可能的路径显示在重建的三维模型上,并在容积块内调整选择合适的路径.利用机械臂对骨性注册点在手术空间和图像空间的测量结果,计算机辅助直接将手术空间中实物结构坐标映射变换到图像空间中去;在手术空间中移动机械臂末端的手术导引探针;当手术导引针图像的轴向与预先设计的轨迹重合时锁定机械臂;在机械臂末端的操作把持平台上,严格按照导引方向细钻钻孔后,插入导向钢针,后CT复查验证导向植入螺钉的准确性.结果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25枚(部分标本因为下颈椎缺失,未行椎弓根钢钉植入),钢钉完全与规划路径吻合,准确率达到100%.结论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引导的颈椎弓根螺钉植入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图像引导直观清晰、经济实用等特点,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