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柱导航三维影像系统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景强

    目的 对比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应用脊柱导航三维影像系统、传统X线透视法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试验组在术中应用脊柱导航三维影像系统,对照组在术中应用传统X线透视法,对比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螺钉植入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采用脊柱导航三维影像系统辅助手术具有安全、快速、简便、精确等优势,可精确化、微创化的实施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 微创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疾患所致腰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锡亮;杨子斌;赵伟;王正祥;吕乔

    目的:分析腰椎疾患所致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腰椎疾患所致腰痛患者96例,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椎体间融合,并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变化。结果:96例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1.7%,出现硬膜撕裂1例、感染1例、切口液化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症处理后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疾患所致腰痛患者,微创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的原因分析

    作者:缪海雄;赖志军;孙春汉;蔡宏华;郭汉明;谢惠缄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364例,其中有12例术后椎弓根螺钉出现松脱.结果 椎弓根螺钉松脱的主要原因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骨质疏松、感染、术后康复锻炼不当等有关.结论 有效的骨折节段融合、术中仔细操作、预防感染、正确的康复锻炼等,可有效地减少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

  • 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折断原因分析

    作者:李鹏飞;毕伟

    目的 寻求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随访观察108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发现108例术后患者中有1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结果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折断原因为局部应力集中及异常活动,多为技术因素.结论 导致术后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的相关因素有:①胸腰段是断钉的好发部位;②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③术中是否行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置入是否准确、是否有过度撑开、骨折节段是否植骨融合;④内置物留置体内时间过长;⑤术后是否严格佩带支具;⑥椎弓根螺钉本身的设计缺陷.

  •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的原因分析

    作者:骆立荣;涂少龙;缪海雄;赖志军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的主要原因. 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我们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364例,其中有12例术后椎弓根螺钉出现松脱.结果:椎弓根螺钉松脱的主要原因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骨质疏松、感染、术后康复锻炼不当等有关.结论:有效的骨折节段融合、术中仔细操作、预防感染、正确的康复锻炼等,可有效地减少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松脱.

  • 应用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蔡成;何光亮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组(研究组,n=29)和传统切开入路组(对照组,n=29).于术前(T1)及术后7d(T2)观察患者伤椎情况(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于T1及术后1个月(T3)时评估患者胸腰椎功能[腰椎功能量表(JOA)]和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差异.结果:T2时,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均较T1时增加,Cobb角则均较T1时减小(P均<0.05);两组T1、T2时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时,两组JOA、MBI评分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升幅大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失血量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相对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在保证良好矫正效果的同时改善手术情况,对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有一定帮助.

  •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比较分析与展望

    作者:刘政;李宏伟;王爽

    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是目前外科治疗胸腰椎疾患的主流术式,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是此技术的关键,如何提高置钉精确度、减少二次置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比较各种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的优劣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Pedicle screw fixation,free-hand technique,3D-printing technology,computer navigation technology,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为英文检索词,以"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徒手置钉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临床应用展望"为中文检索词,检索至2016年5月为止PubMed数据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内容为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排除重复性文献.收集目前临床已经开展且较为前沿的置钉技术,从其可行性、普及性、实用性等方面对各种技术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①以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和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仅适用于少数椎弓根先天畸形、解剖变异或病变较为复杂的病例;②徒手置钉技术仍是目前主流,是每一位脊柱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③徒手置钉技术仍是目前临床运用为广泛的方法,应用时应注意完善术前规划、实施个体化置钉.

  •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张学娟;周庆华;朱霞;王克云;纪建玲;于霞

    寰枢椎脱位危及生命中枢,其病因主要有3大类,在我国以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为多见.外伤性寰枢椎脱位又以Ⅱ型齿状突骨折为多见[1],此种骨折属不稳定性骨折,其不愈合率较高,日后不稳定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急性或迟发性颈脊髓压迫而危及生命[2],应及早手术治疗[1].

  • 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研究

    作者:陈宇

    目的:探讨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82例患者均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82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被评定为优的患者有46例,为良的患者有32例,为中的患者有4例,治疗的优良率为95.12%.在这82例患者手术结束后,我院对他们均进行了0.5~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其固定节段的椎体均未出现移位的现象,且没有患者发生腰椎复发性脱位的并发症.手术结束1周后,我院对这82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植骨与周围的骨骼融合良好.结论: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不仅疗效显著,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远期并发症的几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用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

    作者:张国良

    目的:探讨用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吴桥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手术Ⅰ组和手术Ⅱ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手术Ⅰ组患者采用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手术Ⅱ组患者采用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Ⅱ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术Ⅰ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张炼

    目的 探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固定节段矢状曲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可很好地达到恢复生理弧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固定法较易出现的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缺点.

  • 枢椎椎弓骨折实施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徐爱君

    随着枢椎椎弓骨折发生率逐渐增高的趋势,许多学者对枢椎椎弓骨折的损伤机制和分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不同的治疗措施,但对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不同的看法[1].

  • RF椎弓根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丁利

    RF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能恢复胸腰段脊柱的正常序列和椎管容积,使受压神经得到充分有效的减压,并提供可靠的固定.我院骨科自1994年至今已成功地为155例患者实施了该手术,现将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义斌;王天刚;魏艳辉;高志成

    临床上对于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的手术方式仍存有争议,传统手术常采用跨伤椎4钉固定,因其存在"平行四边形效应"和"悬挂效应",极易发生内固定、复位高度丢失和矫正角度丢失等并发症[1].我院近年来,对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不仅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也少,具体汇报如下.

  •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丙科;黄海翔;黄平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s角,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上胸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后路椎弓根螺钉及前路普通椎体螺钉的抗拔出强度比较

    作者:杨立井;肖增明;梁栋柱;肖善文;贺聚良

    目的 比较上胸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后路椎弓根螺钉及前路普通椎体螺钉的抗拔出强度.方法 选择包含完整C7~T5颈胸段的成人防腐尸体6具.将每例份脊柱标本T1~T4椎体的左右侧椎弓根作为两个不同的数字参与随机化,每次按随机结果于一侧置入前路椎弓根螺钉(前路椎弓根螺钉组),另一侧置入后路椎弓根螺钉(后路椎弓根螺钉组),同时在同一椎体的前方置入前路普通椎体螺钉(普通椎体螺钉组).在力学试验机上对各椎体螺钉进行轴向拔出试验,记录三组螺钉的钉道长度和大拔出力(以此表示抗拔出强度),分析螺钉钉道长度与其大拔出力的关系.结果 前路椎弓根螺钉组T1~T4钉道长度依次增加,后路椎弓根螺钉组T2~T4钉道长度均长于T1,普通椎体螺钉组T4钉道长度均长于T1~T3(P均<0.05).前路椎弓根螺钉组、后路椎弓根螺钉组T3、T4大拔出力均大于同组T1、T2(P均<0.05),普通椎体螺钉组T1~T4大拔出力无明显变化(P>0.05).T1~T4相同椎体条件下,前路椎弓根螺钉组钉道长度、大拔出力均大于后路椎弓根螺钉组和普通椎体螺钉组,后路椎弓根螺钉组钉道长度、大拔出力均大于普通椎体螺钉组(P均<0.05).螺钉的钉道长度与其大拔出力呈正相关关系(r=0.997,P=0.000).结论 上胸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大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和前路普通椎体螺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 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体会

    作者:何丹军;楼学芬;麻国尧;董晓明

    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是指椎间盘退变,引起髓核组织由内向后外或后中央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但临床上却有相当一部分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中央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薛向东等[2]把其称为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宋义彬

    目的 比较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的64例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3个月、术后1 a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 a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a Frankel分级.结果 术后当天、术后3个月、术后1 a,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伤椎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当天、术后3个月、术后1 a,观察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术后1 a,两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 a,两组患者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Frankel分级E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有助于维持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 虚拟手术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浩

    自1969年Harrington等[1]完成经椎弓峡部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该手术方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与其他脊柱固定术比较,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有更好的生物机械稳定性,因而能更好地促进相邻椎骨的融合[2-3].由于椎弓根临近血管、神经、脊髓,螺钉植入位置不当可导致神经、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的损伤[4-5],从安全角度出发,数10年来术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减少脊柱椎体固定手术中的上述并发症.

  • 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评估

    作者:潘冬生;宋振全;赵明光;张海松;陆宇;金振野

    目的 评估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脊柱脊髓损伤6例,颅颈交界区畸形6例,脊柱退行性变14例,脊柱脊髓肿瘤13例;术后应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价螺钉植入的精确性.结果 椎弓根螺钉固定总数为112枚,术中根据CT影像进行位置修正的螺钉共38枚;其中脊柱脊髓损伤23枚,颅颈交界区畸形8枚,脊柱退行性变40枚,脊柱脊髓肿瘤41枚;颈椎23枚,胸椎48枚,腰椎41枚.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0级105枚,1级5枚,2级2枚.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1例,未发生与螺钉植入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也无二次翻修病例.结论 术中CT能够帮助术者在术中发现位置不良的椎弓根螺钉并对其进行修正,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