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旋精氨酸和1,6-二磷酸果糖联合应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冷玉芳;陈远丰;马玉清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和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L-Arg组(B组)、FDP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每组各10例.根据L-Arg和FDP作用机制的不同,B组于主动脉开放后给予L-Arg 200 mg/kg;C组于主动脉阻断前给予FDP 200 mg/kg;D组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分别于主动脉插管时及主动脉开放后30 min、2 h、6 h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治疗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降低血浆cTnT、LDH、CK-MB和MDA的上升幅度,提高SOD活性(P<0.05或P<0.01),且D组与B组、C组比较可显著降低血浆cTnT的上升幅度(P<0.05).结论 LArg和FDP对心内直视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联合应用优于两药单用.

  •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万铁;郝卯林;郁引飞;王方岩;戴雍月;邱晓晓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单侧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再灌注180min时取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肺湿干比(W/D)、肺泡损伤数定量评价指标(IQ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I/R组与C组比较,SOD活性、NO含量明显降低(P<0.01),MDA、W/D、IQA、AI明显升高(P<0.01),L-Arg组与I/R组相比较,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MDA、W/D、IQA、AI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左旋精氨酸可通过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

  •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万铁;陈瑞杰;郝卯林;倪世容;王青;王方岩;宋张娟;金可可;王卫;郑绿珍;汪洋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肺缺血/再灌注加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分别于再灌注3 h取左肺组织,观察Fas/Fas配体(Fas/FasL)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L-Arg组Fas/FasLmRNA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肺支气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左旋精氨酸可下调肺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 川芎嗪联用左旋精氨酸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万铁;金可可;王卫;陈锡文;徐正祄;许益笑;潘雪蓉;方周溪

    目的探讨川芎嗪(LGT)联用左旋精氨酸(L-Arg)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复制HIRI模型,随机将40只实验兔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LGT治疗组(B组)、肝缺血-再灌注+L-Arg治疗组(C组)和肝缺血-再灌注+LGT+L-Arg治疗组(D组).在再灌注45min时,分别观察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及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肝组织内ATP含量及EC值均明显增高(ATP:A组为0.98±0.25μg/mg,B组为2.84±0.77 μg/mg,C组为1.88±0.71μg/mg,D组为3.49±0.75μg/mg,均P<0.01;EC:A组为0.34±0.05,B组为0.61±0.07,P<0.01,C组为0.41±0.08,P>0.05,D组为0.57±0.09,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显著减轻,D组尤为显著.结论 LGT联用L-Arg可通过改善肝细胞的能量代谢而有效地减轻FIRI.

  • 左旋精氨酸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王万铁;徐正祄;王卫;谢克俭;王宗敏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10)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左旋精氨酸组(n=10);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40min和再灌注20min 3个时点的指标变化.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T水平,酶动力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行心肌电镜观察.结果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血浆NOP明显低于、ET及LDH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尤以再灌注20min变化显著(均P<0.01);心肌组织NOP和LDH明显低于、E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和P<0.01);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左旋精氨酸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缺血/再灌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即NO水平下降和ET水平升高,在MIRI发生发展中起介导作用;左旋精氨酸通过保护冠脉内皮,提高机体内NO水平和降低机体内ET水平,从而减轻MIRI.

  • 左旋精氨酸对实验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林丽娜;王万铁;徐正衸;王卫;方周溪;李东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L-Arg治疗组(C组).在再灌注20min时,分别检测心肌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丙二醛浓度(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及内皮素(ET)浓度,同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C组与B组比较,心肌组织内ATP、ADP、TAN、NO含量,SOD活性及EC均明显增高(P<0.05,P<0.01),MDA、ET浓度均显著减少(P<0.05);与A组比较,AMP、TAN、NO、ET、MDA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显著减轻.结论L-Arg可通过降低体内氧自由基、ET水平,提高体内NO水平、SOD活性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

  • 左旋精氨酸抑制大鼠心脏移植术后移植物血管病的研究

    作者:吴乃石;刘宏宇;姚志发;蒋树林;吕航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预防和治疗心脏移植术后移植物血管病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观察给与L-Arg、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药物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后不同时间移植心脏冠状血管的改变.结果 L-Arg组大鼠无移植物血管病(CAV)的形成和一氧化氮(NO)能大量合成,L-NAME组大鼠有CAV形成.结论 NOS抑制药物L-NAME加重移植后移植物血管病病变,L-Arg可以预防和减轻移植后移植物血管病的病变,NO具有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

  •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移植物血管病变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庆华;姚志发;刘宏宇;LI Jun-quan;Lü Hang;ZHANG Guowei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对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26只,移植后不用左旋精氨酸;实验组21只,移植后按每天800mg/kg将左旋精氨酸加入饮水中.于移植后2个月和3个月检测各组的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评分和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结果移植后2个月,实验组的移植物存活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P<0.05).移植后2个月和3个月,实验组血浆一氧化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37±10.66)μmol/L vs (68.54±6.83)μmol/L(P<0.05),和(104.53±12.31)μmol/L vs (66.32±10.54)μmol/L(P<0.05);而对照组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分别为2.4±0.7 vs 1.1±0.6(P<0.05),和3.0±0.8 vs 1.6±0.9(P<0.05).实验组心脏移植物的冠状动脉内膜病变轻微,内皮和内弹力层基本保持完整,平滑肌细胞增殖不明显.结论补充左旋精氨酸可改善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其机制与一氧化氮合成增加有关.一氧化氮具有保护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王剑;刘宏宇;李君权;刘宗泓;张庆华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分L-Arg组和对照组.L-Arg组于术前7天开始用L-Arg灌胃(每天1.0g/kg)直至取材;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1、2、4、6周及8周取材.观测新生内膜与中膜面积比(I/M)、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细胞周期素A(Cyclin A)的表达.结果术后2、4、6周及8周I/M L-Arg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不同时相ICAM-1及Cyclin A表达水平较术前正常静脉均有明显增加,L-Arg组ICAM-1及Cyclin A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L-Arg可以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病变,其机制与增加一氧化氮释放,减少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抑制作用

    作者:

  •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莉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12~2011-07间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临床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7.6%,观察组有效率为95.9%,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一氧化氮在四磨汤诱导大鼠胃窦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

    作者:戴迟兵;刘娜;钱伟;侯晓华

    临床实践显示四磨汤具有全胃肠促动力效应.鉴于一氧化氮(NO)在胃肠神经介导胃肠平滑肌松弛中起重要中介作用,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四磨汤对胃窦平滑肌收缩的调节.目的:研究NO在四磨汤诱导大鼠胃窦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梯度剂量(1~200 μL)四磨汤和10-4 mol/L NO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梯度剂量(1~200 μL)四磨汤作用于大鼠离体胃窦纵肌条和环肌条,记录肌条基础状态和给药后收缩活动.结果:四磨汤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胃窦纵肌条和环肌条收缩(P=0.000).经L-Arg预处理的胃窭纵、环肌条加入梯度剂量四磨汤后,肌条收缩活性量效曲线较单用四磨汤显著下移(L-Arg+5~200μL四磨汤对单用5~200μL四磨汤,P均<0.05),表明NO可部分阻断四磨汤对胃窦平滑肌的兴奋效应.经L-Arg+低中剂量(1~50 μL)四磨汤作用的环肌条,收缩活性增幅显著低于纵肌条(P均<0.05).结论:四磨汤对大鼠胃窦平滑肌具有明显促收缩作用,该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NO释放实现的.四磨汤对胃窦环肌的兴奋效应较纵肌更多依赖于抑制NO释放.

  • 左旋精氨酸兴奋试验评价超重和肥胖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

    作者:王颜刚;王伟;于宏伟;闫胜利

    胰岛β细胞的早期分泌相对调节人体葡萄糖代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用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法对正常人、超重肥胖者胰岛β细胞的兴奋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 血小板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

    作者:王红漫;邓华聪;郑丹;肖彧君;赵同峰

    近来研究表明,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系统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血小板是胰岛素的作用部位之一,膜上有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转运L-Arg的通道.本研究测定2型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NO含量并观察L-Arg和胰岛素孵育对血小板产生NO的影响,以探讨血小板L-Arg/NO系统在IR中的意义.

  • 左旋精氨酸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万铁;林丽娜;谢克俭;李东

    动物实验证实,左旋精氨酸(L-Arg)对日本大耳白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有明显的防治作用[1],但对于围手术期HIRI,L-Arg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国内外少见详细报道.本研究以动物实验结果为依据,在肝脏手术阻断肝门前20min静脉注入L-Arg溶液以保护肝脏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小鑫;邱雪峰;方春钱;朱伟东;高静;陈赟;戴玉田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Arg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用电刺激各组大鼠勃起神经测定海绵体内压评价勃起功能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芭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结果 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阴茎海绵体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大海绵体内压(ICP)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L-Arg可使海绵体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显著提高其SOD活性及ICP(P<0.05).糖尿组大鼠阴茎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稀疏,平滑肌减少变薄,出现断裂;L-Arg组大鼠阴茎组织结构可见明显改善.结论 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存在氧化应激损伤,导致海绵体结构的改变是其勃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通过补充L-Arg,可以减轻勃起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勃起能力.

  • 四氢喋呤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承军;田建会

    四氢喋呤是一氧化氮合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四氢喋呤不足时,一氧化氮合酶催化左旋精氨酸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从而导致组织的氧化损伤.这种机制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对四氢喋呤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及四氢喋呤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一氧化氮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大鼠学习记忆中的联合作用

    作者:荆治华;未小明;王少虎;陈宇飞;刘丽霞;祁文秀

    本文旨在探讨一氧化氮(NO)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在大鼠学习记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大鼠侧脑室注射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L-Arg组)或α7nAChR激动剂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组),以及联合注射L-Arg和氯化胆碱(L-Arg+CC组),和先给予~nACh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methyllycaconitine,MLA)再联合注射L-Arg和氯化胆碱(MLA+L-Arg+CC组)、先给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再联合注射L-Arg和氯化胆碱(L-NAME+L-Arg+CC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组)作为对照.用Y型迷宫刺激器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行为能力;用NO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海马NO含量和α7nAChR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synthase,nNOS)的表达.结果显示,L-Arg+CC组与L-Arg或CC组比较,Y迷宫学习和记忆行为能力均明显增强,同时大鼠海马NO含量、nNOS和α7nAChR表达的光密度值均明显增多;而MLA+L-Arg+CC或L-NAME+L-Arg+CC组与L-Arg+CC组相比较,大鼠学习和记忆行为能力明显减弱,并且海马NO含量及nNOS和α7nAChR的表达均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侧脑室联合应用L-Arg和氯化胆碱可明显提高其单独应用时的大鼠海马NO含量及nNOS和α7nAChR表达,并增强大鼠学习和记忆行为能力;而提前阻断α7nAChR或抑制nNOS后,其联合应用L-Arg和氯化胆碱的效应也得到了抑制.因此推测,NO和nAChR在学习记忆中可能存在着相互协同作用.

  • 一氧化氮介导VEGF对大鼠任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

    作者:华德军;郝丽文;神兴勤;高学柱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任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48只大鼠均在其背部建立任意型皮瓣大鼠模型.实验组以左旋精氨酸作为NO供体,建模后即刻在大鼠腹腔内注射左旋精氨酸(300 mg/kg加2 ml/kg生理盐水),之后每隔24h注射1次,直至第7天;对照组每次腹腔注射2 ml/kg生理盐水.分别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及HE染色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及新生血管增生情况,RT-PCR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应用皮瓣存活长度比皮瓣实际长度计算皮瓣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胞浆染色为深棕色颗粒,分布密集,皮瓣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内染色加深,棕色颗粒分布集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增生,实验组新生微血管增生更明显.建模后第1天两组皮瓣微血管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建模后第7天(7.60±2.56)根/每高倍视野,实验组建模后第7天(12.82 ±4.17)根/每高倍视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模后第1天及第7天,实验组皮瓣组织VEGF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88 ±0.07)vs(0.52 ±0.06),P<0.05;(1.74 ±0.12)vs(1.10±0.08),P<0.01].术后第7天实验组大鼠皮瓣平均存活率为(74.81±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0±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O介导VEGF的升高可以改善皮瓣移植术后的微循环,对皮瓣移植具有保护作用.

223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