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起搏器33例患者的临床随访结果

    作者:弓旭东;蒋峻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系统在心脏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入选2011-02至2014-07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3例植入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脏起搏器或ICD的患者,其中双腔起搏器28例,ICD 4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1例;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68.4±9.2)岁。收集所有患者通过家庭监测系统所获得的每日资料和报警数据,分析信息的成功传输比例、起搏器阈值变化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结果:截至2014-10,共接收信息24516次,信息成功传输比例为97.4%,无信息传输比例为2.6%。截至目前,家庭监测共发现异常事件89次,其中疾病相关事件73次(82.0%),系统相关事件16次(18.0%)。
      结论:家庭监测系统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监测设备。利用家庭监测系统传输的信息可以及时调整监控参数,治疗心律失常。

  • 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司海龙;秦勤;陈刚;路雅茹;寇璐;林文华;任自文;赵炳让

    目的:通过对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观察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方式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VCM)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102例,术后即刻将心室电极设置为双极感知、双极起搏以满足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的设置需要,观察患者术后第1 d、7 d及1、3、6、12个月时VCM功能的开启情况及工作情况,并将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进行比较。观察随访患者有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及心悸感。结果:1例术后1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余101例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内102例均于术后即刻成功开启VCM功能。10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等症状出现,6例(5.9%)因不能耐受每日阈值自动测试过程引起的心悸感于术后7 d时关闭VCM功能,之后随访时临时测试并记录VCM阈值。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临床符合率100%(临床符合定义为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相差-0.125~+0.125 V)。VCM功能对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1d时阈值升高至2.125 V的情况亦能准确识别并自动调整输出为2.375 V。VCM功能开启时的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为(0.99±0.48) V(n=608),依焦耳定律算得,与普通电压起搏(2.5 V,0.4 ms)相比,VCM功能在心室起搏输出方面可节省84%的能量消耗,与高电压起搏(3.5 V,0.4 ms)相比,可节省92%的心室起搏能量消耗。随访期间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未见心室失夺获及感知不良。结论:Zephyr5826双腔起搏器通过新测算方法实现双极起搏模式下的V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少数患者因无法耐受自动测试过程中的心悸感无法开启VCM功能。

  • 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倩;刘亚宁;赵彦蕾;谢瑞芹

    目的:分析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检出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03至2017-10期间于我科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和(或)高度房室阻滞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无房颤病史患者85例,其中病窦患者36例,高度房室阻滞患者41例,病窦合并高度房室阻滞患者8例.术后平均随访(386.73±285.73)d,观察患者房颤的发生情况,分别比较起搏器基本工作模式[包括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AS-VP)模式、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模式、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模式]、心房起搏比例(AP%)、心室起搏比例(VP%)、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对房颤发生的影响.结果: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2.35%.房颤与性别、AP-VP模式、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P均<0.05),与年龄、基础疾病、起搏器植入指征、肝肾功能损伤、AS-VS模式、AS-VP模式、AP-VS模式、AP%、VP%、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关(P均>0.05).房颤与左心房内径呈线性相关,左心房内径每增加1 mm,房颤发生的风险增加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VP模式(OR=1.042,95%CI:1.006~1.078,P=0.021)、左心房内径(OR=1.359,95%CI:1.124~1.644,P=0.002)以及服用钙拮抗剂(OR=0.073,95%CI:0.012~0.458,P=0.005)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AP-VP模式、左心房增大以及服用钙拮抗剂与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房颤独立相关.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冬梅;石蓓;龙仙萍;荣季冬

    目的:完全移除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患者的电子系统存在种种困难,探讨保守处理此类感染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我科2015-01至2016-02共4例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对感染囊袋及装置进行彻底清创、消毒,并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理囊袋。4例患者均未拔除电极导线,术后予静脉用抗生素治疗7~10天。结果:4例患者术后发生囊袋感染时间平均14.75个月,均为单纯囊袋感染。经囊袋清创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置后,随访5~10个月(平均7.25个月),起搏器囊袋感染消失,伤口愈合良好,疗效满意。结论:通过对感染囊袋的彻底清创、对残留电子系统的合理处理并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实现痊愈,并避免电极导线拔除。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微射线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张荣君;邵明凤;张守文;魏延津;李新华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微射线下双腔(DDD)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5例需尽量避免X线辐射、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EnSite指导下行DDD起搏器植入.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n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X线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为(2.20±0.45)mGy,术中透视时间为(11.60±2.07)s,手术时间为(58.40±4.04)min.结论:En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安全、可行.

  • 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方法

    作者:常龙(综述);程中伟;方全(审校)

    既往研究表明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可以降低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风险。临床上有多种起搏方案致力于鼓励自身房室结下传,减少右心室起搏,其中包括AAI模式、房室结自动搜索功能和模式转换功能。这些起搏模式不同程度减少了不必要右心室起搏。

  • 家庭监测在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中的应用

    作者:池菊芳;郭航远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在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患者,及通过家庭监测系统所获得的每日资料和报警的数据,分析信息的成功传输比例、起搏器阈值变化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 儿童心脏起搏器或ICD、CRT-P或CRT-D的选择

    作者:曾少颖

    目的:近年来随着儿科心内电生理和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儿科与成人在电极植入的位置和起搏器治疗方面是一致的,我科自2008年起至2013-03共植入104例心脏起搏器,并对其进行3月~5年的随访,对随访过程中出现的室性高频事件和死亡的病例进行讨论,旨在今后和现有的患儿中选择更理想的器械和药物进行治疗,以大限度的减小死亡率。

  •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

    作者:江勇;孙欣;焦盼晴;王浩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起搏器再同步化治疗短期内心脏结构变化和瓣膜功能情况,确定超声心动图评价CRT短期疗效的价值。

  • 永久起搏器完全脱出一例

    作者:苗云波;孟洁;周乐今;谢红;兰炳炎;徐小南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1999年4月12日入院,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置人工永久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VVI)型心脏起搏器.既往糖尿病史多年.术后10天拆线,切口似已愈合.起搏器工作正常出院.一个月后复诊时,发现起搏器完全脱出囊袋,患者自行用纱布固定于胸前皮肤.测试起搏器工作正常.对原囊袋进行清创缝合,碘呋浸泡起搏器及外露电极,重做囊袋并安置起搏器.延期至术后15天间断拆线,切口完全愈合.随访半年,切口无异常.

  •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王方正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是当前心血管病领域活跃的一个方面,概括起来可分为:外科手术、导管射频消融(RFCA)、心脏起搏器和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 外科手术心律失常的外科介入,主要对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房颤动(AF).

  • 双腔起搏器术后患者室壁运动同步性分析

    作者:钟优;齐欣;王志蕾;王海燕;臧为二;孙可竹;汪芳

    目的 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起搏患者的心室间及心室内非同步收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22例,分为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得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右心室侧壁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自QRS波起始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等收缩期同步性指标和舒张期同步性指标,以及运动速度峰值.结果 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可测得的组织多普勒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188.3±46.0)ms比(142.6±33.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心室起搏组存在左心室壁收缩的延迟.但有关左心室壁12个节段内运动同步性的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29.9±18.7)ms比(30.3±20.3)ms]及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大与小值的差值[(95.6±60.4)ms比(90.0±58.3)m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右心室心尖起搏致QRS波增宽,可造成心室间收缩不同步,但不一定会造成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

  • 起搏器的休息频率功能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

    作者:李永东;徐安杰;葛智平;温慧华

    目的 探讨起搏器的休息频率功能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植入Identity Adx DDD 5286型双腔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9例.起搏器植入后不打开休息频率,保持起搏器出厂设置;术后3个月随访时程控为在双腔起搏模式下打开休息频率,共随访6个月.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及打开心房滞后模式后心房起搏百分比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和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阵数增加(U=4.19、4.28和4.39,均为P<0.05),相应的发作例数也增加(x2=4.57、4.61和4.96,均为P<0.05).与未打开休息频率模式比较,打开后心房的起搏百分比明显降低[56% (40% ~73%)比84%(64% ~97%),P=0.03];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和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阵数明显减少(P<0.01),相应的发作例数也减少(P<0.01).结论 休息频率模式可以减少心房起搏的比例,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打开休息频率模式安全可靠.

  • 右心室中位间隔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照研究

    作者:李华承;张钲;白明;周剑

    目的 评价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42例,随机分配入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P)21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21例.记录术中曝光时间、导线植人参数、心电图和术后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一般资料、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P组起搏后的QRS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0.48±20.61)ms比(127.62±16.09)ms],术中两组的感知幅值无差别,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0.65±0.21)V比(O.50±0.16)V,(0.92±0.41)mA比(0.51±0.27)mA,(647.77±140.34)Ω比(751.09±175.64)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O.05).在3个月的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的差异[(0.72±0.32)V比(O.63±O.21)V]有缩小的趋势(均为P<O.05).术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两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及左心室侧壁中段与基底段相比达峰时间、达峰速率及快速射血起始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RVSP组仍优于RVAP组.随访中未出现起搏导线脱位或起搏、感知不良.结论 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心室中位间隔部.与RVAP组相比,术中曝光时间相同,起搏后的体表QRS波明显变异,TDI测量左心室同步性好,且长期随访导线参数稳定,无脱位和起搏、感知不良.右心室中位间隔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双腔起搏器患者左心室旋转与扭转运动

    作者:刘丽;夏稻子;朱宁;宣健媛;杨冰冰;李阳;孙明亮;邓玉姣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双腔起搏器患者左心室旋转与扭转运动的特征,以探讨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40例安置起搏器术后7d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组)和4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获取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量左心室短轴二水平收缩期峰值旋转角度,计算峰值扭转角度.结果 收缩期峰值旋转及扭转角度比较:起搏器组心底水平左心室前室间隔(-1.3°±2.4°.)、侧壁(-8.3°±2.2°)、后室间隔(-7.0°±2.5°),心肌峰值旋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减低[(-7.1°±2.9°)、(-12.0°±2.5°)、(-11.7°±2.5°)](均为P<0.05),心尖水平前室间隔(11.1 °±3.2°)、下壁(10.4°±2.7°)、后室间隔(10.0°±3.3°).心肌峰值旋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6.5°±2.7°)、(7.3°±2.8°)、(7.0°±2.1°)]增强(均为P<0.05).心底部峰值旋转角度减低,心尖部心肌峰值旋转角度增强(均为P<0.05),左心室扭转角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起搏器术后左心室存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变化,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于旋转与扭转运动的研究,为临床心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

  • 两种不同类型起搏器传感器对情绪刺激频率适应性反应的比较

    作者:佟佳宾;杨杰孚;邹彤;王志蕾;李梅;吴素娟

    目的 比较闭环式传感器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频率适应性反应.方法 共91例患者植入Biotronic Protos起搏器,术后1个月,先后将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式刺激方式(CLS)及体动加速度刺激方式(DDDR或VVIR),在相同情绪活动下,比较两种传感器引起的起搏频率改变.结果 91例患者中,28例起搏比例>75%,并有正常思维能力者纳入研究对象,在情绪试验2、4、6及8 min时间,CLS及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引起的起搏器频率变化分别是(69.6±4.5)比(63.2±3.2)次/min,(77.6±6.1)比(65.9±5.1)次/min,(75.9±5.6)比(64.6±4.0)次/min及(69.1±5.4)比(66.2±5.0)次/min,各组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闭环式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起搏频率变化明显大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

  • 植入型心脏电生理装置的易感染因素及预防

    作者:田芸;郭继鸿

    近50年来,应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等植入型心脏电生理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指征不断扩展,植入数量持续增多.同时,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文献报道,美国起搏器感染发生率为0.13%~19.90%[1-2],1990年 -1999年之间,CIED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了124%[3].

  • 心房静止

    作者:刘英明;李田昌

    心房静止指心房电活动和机械活动丧失.体表心电图的突出特点是心动过缓、交界区逸搏心律、无P波,Chávez等[1]于1946年首次描述了心房静止.虽然临床上非常少见,但患者常表现为卒中、晕厥甚至猝死,因此诊断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将对心房静止的病因、病理、电生理特点、诊断标准和分类以及治疗做一综述.

  • 生理性起搏研究进展

    作者:孙长喜

    人工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已经50年,它通过维持频率稳定的心率、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而如何优化起搏治疗以符合患者生理需求一直是临床医师不懈的追求.从DDD、频率应答起搏、右室间隔及双心房、CRT起搏到兼具双室起搏/频率应答/自动复律除颤/事件存储等功能的CRT-D问世,通过起搏系统软/硬件优化实现自身节律点和传导路径优先、无线远程心血管事件监测与干预,生理性心脏起搏克服了非生理性心脏起搏的固有弊端,也预示着多学科尖端技术的完美结合正将起搏系统从心脏节律支持者升格为真正的心脏疾病管理者.本文就生理性起搏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急诊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误伤锁骨下动脉成功处置一例

    作者:石磊;白宏;潘小平;索郢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突发持续胸痛1h余”于2015年4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h余在家中突然出现胸痛症状,呈压榨样疼痛,位于胸骨后,约手掌大小,伴上腹部放射痛,恶心、呕吐1次,无晕厥发作,持续1h余不缓解.

1160 条记录 7/58 页 « 12...45678910...57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