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康复指导

    作者:刘小静

    目的 探讨患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如何进行康复指导的应用.方法 采用术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康复指导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康复指导来预防并发症,同时应掌握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起搏故障,排除不利因素,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能提高起搏器置入患者对起博器的认知,大程度地改善生活质量.

  • 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疗效分析

    作者:祝立梅

    目的 观察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等.方法 选择20例高龄患者(≥80岁)为高龄组;选择同期20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60岁)为老年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起搏模式、参数和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模式的选择方面也不同,老年组以双腔为多,高龄组以单腔为多,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脏起搏器对于发生缓慢心率失常高龄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低.

  • 不同起搏模式对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

    作者:邹媛;岳文胜;王亚萍;罗勇;吕湛;胡厚祥;张宁;袁玺;安姝

    目的 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对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即DDDR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方法 纳入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DDDR起搏器的SSS患者45例,对每例患者随机进行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和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起搏各30 min,通过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患者在3种模式下左心室功能和左室短轴应变参数.结果 3种起搏模式中,ASVS与APVS起搏模式下E/E低于APVP起搏模式,LVEF和SV高于APVP起搏模式(P<0.05).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ASVS起搏模式下除基底段前间壁外,余基底段各节段及中间段各节段均显著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APVS起搏模式下基底段侧壁、后壁、下壁及中间段各节段均显著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ASVS起搏模式下除基底段前间壁和中间段前壁和下壁外,余基底与中间段各节段均高于APVS起搏模式(P均<0.05).收缩期峰值周向应变:ASVS起搏模式下基底段后壁和下壁和中间段侧壁高于APVP起搏模式,APVS起搏模式下中间段下壁和后间壁、心尖段后壁和下壁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结论 ASVS和APVS起搏模式下能较好地保存心肌收缩能力和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亚宁;俞杉;安亚平;卜婕;吴强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顺序型心脏起搏器的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及心尖部(RVA)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1例具备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RVS组31例和RVA组20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植入房室顺序型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p)、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及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结果两组LAVmin于术后3个月开始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降低(RVA组:t=2.97、2.74,P<0.05;RVS组:t=3.24、2.86, P<0.05);RVA组自术后6个月开始、RVS组自术后3个月开始,LAVprep均较术前缩小(RVA组:t=3.20,P<0.05;RVS组:t=2.71,P<0.05);两组LATEF和LAAEF均于术后3个月开始较术前提高(RVA组:t=2.87、9.68,P<0.05;RVS组:t=3.56、8.22, P<0.05);RVS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LATEF和LAAEF均大于同时间点的RVA组(t=2.90、5.22、3.03、3.55,P<0.05)。结论房室顺序起搏有利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RVS起搏较RVA起搏可以更大幅度地提升患者左心房射血分数。

  • 起搏器电极巨大赘生物合并肺栓塞1例

    作者:王明;崔文姬

    1 病例简介男,76岁.主诉:间断高热、寒战9年,加重2周.9年前于当地因窦性心动过缓植入起搏器,此后寒战、高热间断发作5次;1个月前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2周前再次寒战、高热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史5年,9年前前降支植入l枚支架,2年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体格检查: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培养提示葡萄球菌感染可能.经胸及食管超声(图1A)提示右心内起搏器赘生物.头部CT:右侧额叶、颞叶大片低密度影,梗死可能(急性-亚急性期).2周后患者在全麻下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拔除及囊袋清创术(介入),术后行肺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肺栓塞.3个月后复查超声(图1B)提示二、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42 mmHg.

  • 负荷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法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响应

    作者:孙步高;张宁;徐伟;李晓宏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斑点追踪法(STI)检测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的同步性,比较静息超声和负荷超声试验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效果.资料与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35例拟行CRT术,CRT术前利用TDI和STI检测左心室的同步性,TDI测量左心室12节段组织多普勒曲线的电机械延迟时间(EMD),STI测量左心室短轴前间隔与后壁径向应变(RS)和四腔心切面各个节段横向应变峰值延迟大时间差值(TS),分别在静息超声和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下测量;CRT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力衰竭患者的CRT响应.结果 35例患者CRT植入22例(63%)存在响应,CRT响应组与CRT无响应组比较:静息超声TDI测量的EMD分别为(83±32) ms与(60±26) ms (t=2.113,P<0.05),STI测量的RS分别为(207±78) ms与(151±61) ms(t=2.216,P<0.05),TS分别为(213±81) ms与(163±60) ms (t=2.091,P<0.05);负荷超声试验后EMD分别为(91±29) ms与(56±26) ms(t=3.527,P<0.01),RS分别为(228±71)ms与(144±61) ms (t=3.556,P<0.01),TS分别为(231±75)ms与(154±62) ms(t=3.287,P<0.01).结论 TDI和STI能够检测左心室内的同步性,负荷超声检测的同步性参数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CRT响应的有效指标,优于静息状态下的参数.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

    作者:韩莹;敖梦;王志刚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并研究两种技术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7例,并根据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2D-STI和RT-3DE获取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纵向应变及同步性参数,并分析同步性参数左心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p-SD)与左心室16节段达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16-SD%)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术后LVEF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RVA组术后左心室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术前明显增大(Pp<0.05).两组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RVA组较RVOT组增大更为显著,Tp-SD、左心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大差、左心室16节段达小收缩期容积时间的大差、左心室16节段达小收缩期容积时间大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性参数Tp-SD与Tmsv-16-SD%参数呈显著正相关(r=0.775,P<0.001).结论 两组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均较术前减低.RVA组及RVOT组术后均引起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但RVOT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组.2D-STI和RT-3DE均可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且一致性较好.

  •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静;俞杉;吴强;安亚平;郭再雄;卜婕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RT-3D-TTE)评价右室流出道( RVOT)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65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掷硬币随机法分为RVOT间隔起搏组35例,RVA起搏组30例.于起搏器植入术前当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行RT-3D-TTE检查并采集三维全容积图像,用Qlab软件测量左室16节段的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RS起始点平均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和大时间差(Tmsv 16-Dif).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RVOT组和RVA组术前当天Tmsv 16-SD、Tmsv 16-Dif、LVED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Tmsv16-SD、Tmsv 16-Dif均较术前增大(P< 0.05); RVOT组术后LVEDD和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VA组术后6个月、12个月LVEDD较术前增大,LVEF减小(P<0.05).两组间术后1个月、3个月Tmsv 16-SD、Tmsv 16-Dif、LVEDD和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T组术后6个月、12个月Tmsv 16-SD、Tmsv 16-Dif、LVEDD较RVA组小;LVEF较RV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T和RVA起搏均可引起心脏收缩不同步,对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有一定影响.RVOT间隔部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同步性的影响小,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 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曾桂英;吴林静;陈巧松

    目的 了解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方法 对116例在某三甲医院心脏中心起搏器专科门诊进行起搏器定期程控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3.93±0.44)分;≥60岁患者心理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患者心理功能维度得分高于自费患者(P<0.05).结论 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同的患者心理功能有差异.

  • 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李玲玉;赵惠芬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43例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为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34例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计划.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程度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安装起搏器患者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护理

    作者:许琼;刘秋秋;刘小玲;熊云川

    为了探讨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护理措施和经验,总结了21例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接受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详细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各型起搏器并协助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起搏模式;电极板远离起搏器放置且回路电缆接触良好;手术期注意保暖,预防寒战;正确使用电切、电凝;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本组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起搏器功能正常,手术期经过顺利.

  • 1例PICC经心脏起搏器导管植入路径置入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悦

    介绍了1例接受PICC导管经心脏起搏器导管植入路径置入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了三向瓣膜PICC导管与心脏起搏器同路径置入前的准备工作,导管留置长度的选择、导管置入前后心电图监测,以及导管置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处理和导管置入后输液速度、心率监测等护理要点.

  • 1例Fabry病伴窦性停搏行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潘瑞丽;赵艳伟

    通过回顾1例Fabr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料,加强对此罕见病的认识.针对该忘者疾病特殊性和置入起搏器前后不同护理问题从生理、心理各方面实施周密的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身心的康复.

  • 芒硝外敷用于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

    作者:李亚茹;阮慧琴;李娟丽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有时会出现埋置起搏器的囊袋内出血,引起局部皮肤瘀斑、肿胀,如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囊袋内感染导致安置手术失败.我院近10年来856例起搏器安置及更换术后有15例并发囊袋内血肿,15例均用芒硝外敷.现对处理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 1例经下腔静脉反推力牵引法拔除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的护理

    作者:鲁闻燕;来鸣;熊晓怡

    报告了1例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切口反复感染,治疗无效,运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法拔除电极导线患者的护理.此手术危险性高,并发症多.通过术前宣教,术中紧密配合,术后预见性护理,合理化的康复训练等,使患者痊愈出院.

  • 组织多普勒 Tei 指数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双腔起搏器患者左心功能

    作者:刘丽;夏稻子;朱宁;宣健媛;杨冰冰;李阳;孙明亮;邓玉姣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双腔起搏器患者左心室扭转、解旋运动、心功能。方法40例安装起搏器患者于术前及术后分别采集心尖四腔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及心尖水平二维图像,进入STI系统测量计算左心室Tei指数、峰值旋转角度、峰值扭转角度、等容舒张解旋率,并统计分析。结果术后Tei指数下降(0.44±0.06 vs.0.6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扭转角度(15.80°±5.58°vs.10.08°±5.67°,P<0.05)、等容舒张解旋率升高(0.44±0.04 vs.0.24±0.03,P<0.05)。心底水平侧壁,心尖水平前室间隔、侧壁、后壁、后室间隔左心室局部旋转运动较术前增强( 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改善了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敏感地评价心功能。

  • 右束支旁起搏电极导线植入的初步探讨

    作者:杜优优;姚瑞;郑英梅;赵洛沙;陈庆华

    目的:初步探讨右束支旁起搏电极导线的植入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右束支电位标测引导下,将右心室起搏电极固定于右束支旁,记录心室起搏电极植入术中尝试位点次数和X线曝光时间。术后1d、3个月、6个月和1年测试起搏电极参数,同时测量自身、右束支夺获和非夺获心电图QRS波时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41患者成功将右心室起搏电极植入到右束支旁,并能稳定夺获右束支,成功率为82%;尝试位点次数为(5.2±1.5)次,心室电极植入X线曝光时间为(30.0±8.3)min。右心室起搏电极参数测试结果显示:感知和阻抗稳定;右束支夺获阈值明显高于心室起搏阈值(P<0.001);心室起搏阈值和右束支夺获阈值在前6个月轻微增高,6个月以后趋于稳定。右心室起搏(夺获和非夺获右束支)心电图QRS波时限较自身心电图QRS波时限明显增宽(P<0.001);起搏夺获右束支心电图QRS波时限较非夺获右束支心电图QRS波时限缩短(P<0.001)。起搏夺获右束支心脏同步性指标优于非夺获右束(P<0.001);与术前相比,1年随访时,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右束支旁起搏是一种生理性的心室起搏位点,通过右束支电位标测指导右束支旁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安全可行。

  • 具有自动搜索心房滞后功能的起搏器对房性心律失常近期影响研究

    作者:李永东;葛智平;温慧华;徐安杰

    目的探讨具有自动搜索心房滞后功能的起搏器对房性心律失常近期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植入Identity Adx DDD 5286型双腔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43例。起搏器植入后不打开带自动搜索的心房滞后,保持起搏器出厂设置;术后3个月随访时程控为在DDD模式下打开带自动搜索的心房滞后,共随访6个月。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及打开心房滞后模式后心房起搏百分比、动态心电图(DCG)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DCG 24 h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次数和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阵数增加(P<0.05);房早、房速和房颤的发作例数增加(P<0.05)。打开具有自动搜索功能的心房滞后模式与未打开该模式比较:心房的起搏百分比明显降低[0.54(0.41,0.71)vs.0.82(0.65,0.93),P<0.05];DCG 24 h房早次数和房速、房颤阵数明显减少(P<0.05)。房早、房速和房颤的发作例数减少( P<0.05)。结论具有自动搜索功能的心房滞后模式可以明显减少心房起搏的比例,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打开具有自动搜索功能的心房滞后模式安全可靠。

  • 起搏器植入适应证——从指南到临床

    作者:王斌

    自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随着医学及起搏工程技术的发展,起搏器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起搏器功能的不断升级,起搏器的临床适应证也随之扩大.目前的起搏器已不是单单治疗心动过缓功能,还用于抗心动过速、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治疗和改善心力衰竭.

  • 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节律协会关于心脏起搏器置入治疗指南的更新

    作者:粱峰;胡大一;沈珠军

    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节律协会(ACCF/AHA/HRS)心脏起搏器置入治疗指南更新2008年版,主要由于:重要的试验研究报道,缓慢心律失常的自然历史知识得到进展,可用的器械得到佳治疗;治疗、推迟、和预防缓慢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发病和死亡的器械技术获得重大的进展.

1160 条记录 5/58 页 « 12345678...57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