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为子宫肌瘤2例分析

    作者:张巧玉;常青;梁志清

    例1.患者28岁,住院号273497.孕3产1,平时月经不规律,重病痛经,因发现子宫肌瘤9个月,肛门坠胀4个月于2000年2月24日入院.1999年6月因停经50天在外院就诊,B超疑为过期流产,行清宫述,未见绒毛组织,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号20001232),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此后每隔3个月复查B超1次,结果均示子宫肌瘤无明显长大.

  • 宫内外复合妊娠误诊2例分析

    作者:李英;郭爱兰;潘丽

    例1.患者30岁,停经43天,出现恶心、厌食、乏力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见绒毛组织与妊娠月份相符.术后3天出现腹痛、腹泻、晕厥2次,于1998年8月26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孕4产1,人流3次.体检:血压测不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因病情危重未作妇科检查.初步诊断:①腹腔脏器破裂;②失血性休克.积极纠正休克行急症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2000ml,系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所致,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检查见绒毛组织.诊断:①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②失血性休克.术后痊愈出院.

  • 异位妊娠术后绒毛膜上皮癌误诊1例

    作者:朱玉英

    患者40岁,住院号2654.因"异位妊娠"术后41天突发下腹疼痛5小时,于1998年6月18 日第2次入院.患者曾于1998年5月8日诊断为"异位妊娠"住我院手术治疗.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峡部肿胀破裂,并有活动性出血,肉眼可见破口处有新鲜绒毛组织,宫角无异常发现,左侧附件正常,遂行右侧输卵管峡部及部分壶腹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号25038):血块及变性的绒毛.术后8天出院.出院第2天阴道流血1次,持续3~4天,量似月经,否认"异位妊娠"术后有同房史.

  • 氨甲喋呤治疗宫颈妊娠1例

    作者:刘静;黄美荣

    患者40岁,住院号97843,于1998年4月10日因停经50天,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13天,诊为先兆流产.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见绒毛组织.当时因大出血,宫颈注射催产素及麦角新碱、纱布填塞后血止.于人流术后13天,无任何诱因突然阴道出血,以不全流产入本院行清宫术,当探查宫腔时即开始有出血.继之用刮匙搔刮宫腔极浅部位,触及宫颈管后壁 ,即发生大出血约500ml,即给予碘伏纱条填塞压迫宫颈管后血止.

  • 异位妊娠误诊宫内妊娠行药物流产1例

    作者:张丽洁;李彦慧

    1 临床资料患者36岁,以"药流术后1个月,阴道流血1周,腹痛2天"为主诉于1999年5月14日入院.1个月前因停经 50 d,在我院诊为早孕.B超官腔内见妊娠囊,行药物流产.观察过程中及清官均未见绒毛组织.嘱其随诊.术后 2d血干净.本次入院11d前阴道少量流血,持续7天,入院2d前出现下腹阵痛.平素月经规律,经量、经期正常.

  • B超诊断双角子宫合并绒癌1例报告

    作者:谷志君

    患者女,31岁,因停经40天,行人工流产术,自述见到绒毛组织.

  • 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沈苞洁

    持续性异位妊娠(PEP)指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时有活动性的绒毛组织未完全去除,术后滋养细胞继续生长,血 HCG 滴度下降缓慢或不下降反而上升[1]。阴道仍有不规则出血。 PEP的发生主要系滋养细胞深入输卵管肌层或妊娠滋养细胞植入处界限不清或病变范围大未能将滋养细胞完全清除,残留滋养细胞继续生长所致[2]。据报道,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为3%-20%[3],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明显增加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并发症。腹腔镜输卵管妊娠造口术后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为4%-15%[1]。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刘念;宋婕萍;郭淮;徐淑琴;张慧;阎炯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孕妇年龄将11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高龄组(≥35岁)30例和非高龄组(< 35岁)86例,应用FISH技术对其流产绒毛组织的13、16、18、21、22、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共测出染色体异常53例,异常率为45.69%,其中常染色体三体29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1例,性染色体单体合并常染色体三体1例,三倍体7例,四倍体5例.高龄组孕妇中绒毛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诱发因素,应用FISH技术能快速、简便地检测出绒毛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NGF与其受体P75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果果;陈虹

    目的:通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在早期自然流产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然流产病例30例作为研究组和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病例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两步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GF及其受体P75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P75在绒毛组织中的染色阳性标本平均染色分值研究组(4.03±2.220)高于对照组(2.33±1.8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在绒毛组织中的染色阳性标本平均染色分值研究组(2.83±2.019)低于对照组(4.30±2.200),两组间平均染色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及其受体F75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病机理有关.

  • 复发性流产患者TLR4、NF-κB p65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白雪;邵小光;李键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患者和正常人工流产妇女绒毛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差异及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5~1l月在解放军第202医院妇产科门诊、年龄25~35周岁、孕龄<12周、≥3次自然流产的RSA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有过正常生育史、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绒毛中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染色的病理观察绒毛组织结构不清晰,可见结构缺损、水肿、变性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滋养细胞亦见变性、坏死及明显增生;TLR4和NF-κBp6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LR4、NF-κBp65在妊娠的绒毛组织中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预示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与RSA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张建林;张俊荣;杨益梅;王珊珊;吴晓燕;陈晨;谢娟;姚锋;张玉泉

    目的 通过分析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培养情况,统计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发生率、异常染色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49例,成功率65.93%.149例标本中发现异常核型47例,异常率31.54%.其中数目异常38例,占异常核型的80.85%,非整倍体30例,占数目异常的78.95%,整倍体8例,占数目异常的21.05%.结构异常1例,占异常核型的2.13%.嵌合体8例,占异常核型的17.02%.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引发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12例早期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及其结果分析

    作者:徐两蒲;林元;彭淑华;张瑞霞;李英;何德钦;黄海龙;林娜

    目的:探讨绒毛细胞染色体制备的佳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早期绒毛细胞分别采用直接法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12例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中,绒毛染色体异常38例(33.9%);常见异常核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占异常核型68.4%,其中三体16例,占异常核型42.1%,单体和三倍体各5例,各占异常核型13.2%;嵌合体2例,占异常核型5.3%;结构异常10例,占异常核型26.3%.结论: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染色体检查对查找自然流产的原因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培养法优于直接制备法,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输卵管切除后残端妊娠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婷婷;张小平;王雪

    1 病例资料
      患者33岁,因“停经56天,阴道流血9天,腹痛2天”入院。9天前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流血为点滴状。2天前出现阴道流血较前明显增多,量多如平素月经量,流血中混有凝血块。同时伴有间断性下腹部钝痛及胀痛,伴有肛门坠胀感。入院4年前曾因异位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G2P1。入院后查体: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20/80 mmHg,腹部轻压痛,余未见异常。入院后妇科彩超:子宫前位,右侧宫角处探及大小约2.3 cm×2.3 cm×2.4 cm 的妊娠囊,绝大部分病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子宫内膜腔不相通,可见胎心搏动。可探及“爱母”型节育器横置于宫腔内。血 HCG:18000 mIU/ml。结合病史及相关临床资料,明确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节育器异位。完善检查后急诊手术治疗。全麻成功后,常规取出节育器。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光滑未见粘连。右侧输卵管缺如,于右侧宫角处临近输卵管残端可见大小约2.5 cm×2.5 cm×2.5 cm 的肿物,表面紫蓝色,光滑,未见粘连。右侧卵巢大小及形态均正常。左侧输卵管及卵巢大小及形态均正常。切除输卵管残端妊娠病灶及部分右侧子宫角部,可见绒毛组织。缝合创面止血。术后患者无不适,1个月后随访,复查彩超及血 HCG均正常。

  • 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孕1例

    作者:刘翠萍

    1 病例摘要患者,30岁,已婚,以"停经60天,清宫术后1天,腹痛5小时伴晕厥1次"为主诉入院.停经60天验尿妊娠实验阳性,B超提示宫内妊娠,左附件包块(当时疑是囊肿).在私人诊所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检查宫内容物见少许绒毛组织.

  • 磁共振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蓓;王卓;童岚;王继萍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蜕膜发育不良导致胎盘绒毛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严重者侵及浆膜层,甚至可能涉及相邻盆腔器官[1]。胎盘植入是孕产妇围产期大出血及产后子宫切除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孕产妇发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胎盘植入患病率日趋上升,可能与高龄孕妇比例增加,及以往流产和/或剖宫产史有关[2]。准确及时地诊断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以往胎盘相关疾病影像学诊断多依靠超声检查,但急需一种能提供更大信息量的影像学检查,于是磁共振逐渐进入胎盘相关疾病诊断领域。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二例报告

    作者:赵奕奕;刘晓军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35岁,孕3产1,停经12周,下腹疼痛6 h入院.末次月经为入院前85 d,入院前4 d,服米索前列腺醇引产钳刮失败.查体;血压10/7 kPa,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如11周妊娠大小,子宫形状不规则,左侧角突出,包块与宫体分不开,宫体触痛阳性.拟诊:异位妊娠破裂.行剖腹探查术.见左角子宫妊娠破裂,胎儿如10周大小,部分进入腹腔,子宫残角可见少量绒毛组织剥离不全出血,清理绒毛及宫腔后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诊断: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 MMP-9和TIMP-3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

    作者:方梓羽;李婷婷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流产患者绒毛中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3(TIMP—3)水平,探讨MMP—9和TIMP—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高流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胚胎停育患者及同期内主动要求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各20例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Q RT—PCR)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病例绒毛组织中MMP—9和TIMP—3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定量分析,试验组绒毛组织中MMP—9与TIMP—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35)(、0.25±0.15);对照组绒毛组织中MMP—9与TIMP—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15)(、0.95±0.45)。试验组病例较对照组绒毛组织中MMP—9水平增高,TIMP—3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PCOS流产患者分泌MMP—9升高而TIMP—3降低时,这可能是导致高流产率的主要原因。

  •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1例

    作者:胡丽蓉

    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孕3次,顺产1胎现健在,人流2次,LMP2005.4.24,5日干净,量同既往.入院前5日因停经47d,B超示宫内妊娠囊1.5cm×2.5cm,提示早孕自愿服息隐药流,前两日服米非司酮150mg/日,第3日服米索前列醇600ug,1日后有绒毛组织排出.入院前1d,出现下腹胀痛,伴腹泻2次,自服黄连素3片tid,腹痛有所缓解.

  • 中期妊娠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多发性破裂1例

    作者:殷欢欢;魏学功;张传厚;韩素灿

    病例介绍
      患者,女,36岁,已婚,农民,孕5产1,因“停经4月余,下腹坠痛6小时”入院,自述疼痛剧烈,自解大小便后无明显好转,伴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及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门诊以“中孕、胎盘早剥?”收入院,入院时查体:贫血貌,神志欠清,平车入院,青年女性,面色苍白,痛苦面容。神志欠佳,口唇略发绀,查体不合作。心率较快约130~150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拒绝按压,胎儿听诊尚可,移动性浊音阳性,肠呜音弱。产科检查:腹部膨隆,宫底脐下1指,可触及规律宫缩,子宫压痛明显,双侧附件触诊不清。入院实验室结果示:血常规:白细胞62.60×109/L,红细胞3.18×1012/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381×109/L;血凝:D-二聚体2.00 mg/L FEU;床旁彩超提示:中孕(未提示胎盘植入);床旁肝胆胰脾肾提示:(1)轻度脂肪肝;(2)腹盆腔积液。急请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心内科消化内科会诊。右上腹穿刺示:抽出不凝血。遂以“腹腔内出血原因待查,失血性休克”急诊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取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5 cm,行气管内插管全麻静吸复合麻醉,腹膜紫色,打开腹膜,手术中探查:腹腔血块及游离积血约2000 ml,依次探查胃肠、肝脏、脾脏、大网膜均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将切口下沿至耻骨联合上3 cm,探查子宫,见子宫如妊娠4月大小,宫底部及子宫后壁均呈紫蓝色,其上见多个破裂口,破裂口内见胎盘组织,较大破裂口位于宫底偏右侧宫角部,长约2.0 cm,活跃喷血,子宫水肿明显,子宫表面可见大量血管充盈,右侧卵巢粘连于子宫右后壁,右侧输卵管及左侧附件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出血原因为胎盘植入侵蚀子宫破裂,因考虑患者胎盘广泛植入子宫宫底部及子宫后壁肌层,无法保留子宫,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后,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同时给予输血、补液、抗炎、抗休克等对症支持治疗。手术经过顺利,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标本大体所见:次全子宫,体积15 cm ×13 cm ×10 cm,表面附血块,宫腔内见羊膜囊及胎儿,体积约20 cm ×14 cm ×9 cm,胎盘胎儿面光滑,胎盘附着处子宫壁变薄,厚0.1~1 cm,切面见灰白绒毛组织占据全层,子宫表面可见多个破裂口,附血块及灰白绒毛组织。病理诊断:穿透性胎盘并子宫破裂出血。

  • 附件包块输卵管妊娠1例

    作者:夏晓静

    患者32岁,已婚离异,住院号265941,孕4产1,人工流产3次,孕足月剖宫产一次,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8天”于2012年2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4~5/27~28天,量中,无痛经。前次月经2011年12月16日。于2012年1月25日无诱因开始下腹部坠胀痛,未检查治疗。1月30日阴道出血,量多,约为平素月经量的2倍,3天后血量减少,淋漓不尽至今,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少许暗红色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右侧附件可触及鹅蛋大小包块,质中,活动,无压痛,左侧附件正常。门诊资料:我院B超(2012年2月16日):(1)子宫未见占位病变;(2)右侧附件区囊肿(8.7cm ×4.3cm大小无回声团块);尿HCG阴性。初步诊断:(1)阴道出血原因待查:功血?(2)盆腔包块性质待查:右附件囊肿?入院后完善辅检, AFP 0.2 ng/ml CEA 0.3 ng/ml hCG 29.5 mIU/ml CA-12510.7 U/ml。予以抗炎、止血治疗2天,行诊断性刮宫,探查宫腔深8 cm,刮除内膜组织约10 g,病检示:分泌期子宫内膜,2月19日复查妇科彩超:(1)子宫未见占位病变;(2)右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卵巢囊肿(右附件区大小为7.8cm ×3.8cm无回声团块)。与前次B超相比右附件包块变化不明显,于2月2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少量积血约200 ml,左侧附件外观正常,子宫表面光滑、正常大小,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膨大直径约2 cm,表面呈紫蓝色,未见明显破口,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6cm ×4.5cm。因患者有生育要求,术中行右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经过顺利。术后予以抗炎、对症治疗,病检:(1)送检“右输卵管剥除组织”,镜下为血凝块、炎性渗出物及绒毛组织;(2)(右卵巢)病变较符合黄体囊肿。术后7天复查血hCG正常,痊愈出院。出院诊断:(1)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2)右侧卵巢囊肿。

261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