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中国医院统计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Statistics 중국의원통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滨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5253
  • 国内刊号: 37-1254/C
期刊荣誉:
  • 应用秩和比法评价某县6家医院2008年医疗质量

    作者:梁细列

    目的 对某县6家县级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制定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秩和比法对反映医疗质量的9个主要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结果 丁医院佳,戊、己医院差,评价结果与上级部门掌握的医院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结论 秩和比法具有灵活、直观、简易、实用、有效的特点,是一种能较全面、正确地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 判定生存资料中长期生存者存在的图示法与非参数法

    作者:赵景义;李莉;刘桂芬;余红梅

    目的 介绍判定长期生存者是否存在及随访时间是否充足的图示法与非参数法. 方法 图示法为生存率的KME估计(Kaplan-Meier estimator)对生存时间绘图;非参数法为两步假设检验. 结果 图示法可以直观地判定资料中长期生存者是否存在及随访时间是否充足;非参数法通过假设检验回答上述问题并且可以得到治愈率的点估计. 结论 在对临床随访资料分析时,图示法快速直观;非参数法论证性强,同时可以得到确切的治愈率.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作者:侯爽;孙宏鹏;刘美娜

    目的 建立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质量的指标体系,为提高治疗质量提供指导. 方法 通过PubMed检索相关文献并参阅"心血管病诊断指南解读(第3版)",选出评价治疗质量的候选指标,应用德尔菲法筛选合适的评价指标. 结果 建立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20个指标,其中2个结构指标,10个过程指标,8个结局指标. 结论 探索评价医院之间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质量的多维方法,发现治疗中的不足,为提高医院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指导.

  • 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评价与分析

    作者:梁桂玲;邓泗沐;叶郁辉;刘颜

    目的 分析评价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为医院制定控制平均住院日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深圳3大医院2008年出院者36 084人次病案记录,利用单变量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计算出不同因素与出院者住院天数的定量关系. 结果 平均住院日的长短与院内转科、抢救次数、患者年龄、病例分型、手术、确诊天数等因素有关,与付款方式、出院科室、病人来源、主要诊断转归、入院月份、患者性别、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等因素无关. 结论 医院要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理顺诊疗流程,才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 国有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研究

    作者:刘颜;饶从志;肖平;田怀谷;尹新华;潘琼

    目的 为国有医院实施全方位后勤社会化服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提供可操作的考核工具. 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顾客满意度得分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结果 7年来,3类顾客对后勤社会化各项服务质量大都保持较高的满意度,达90%以上,但医院洗手间的清洁状况、餐饮服务和商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仅为80%,而且时常波动;随着后勤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除医务人员对保安服务和受理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呈负相关,其它各项服务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或不变. 结论 产生了含24个指标的门诊患者满意度量表、含51个指标的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和含53个指标的医务人员满意度量表3类和可操作性强的满意度考核评价操作指引.

  • 单纯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琦;潘海花

    目的 探讨控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增长相关因素. 方法 随机选择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6-2008年子宫肌瘤手术住院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对单纯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3年住院平均费用有逐年增高趋势(F=22 44,P<0.01),平均住院日、术式及药品比例是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P<0.01). 结论 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药费仍然是控制住院费用增长的有效途径,建议科学研制和实施临床路径,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DRGs预付费体系.

  • 湖南省住院病人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作者:朱凤梅;杨土保

    目的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量湖南省住院病人满意度现状. 方法 利用因子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结果 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总满意率为80.5%,模糊综合得分为3.938;五官科住院病人总满意率高89.9%,其次为内科84.3%;各科室在"环境设施"维度上的满意率均较低,尤其是儿科. 结论 合理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住院病人满意度,结果更具可信性.

  • 手术类单病种费用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作者:邬贻萍;韩同钦;吕维红;陈伟;王秀云

    目的 为了控制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通过Cox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单病种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费用控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3 768例手术类单病种病人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 结果 提示手术类单病种发生高费用与病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麻醉检测时间、药占比、病人付款方式密切相关. 结论 通过COX回归分析,明确了手术类单病种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严格筛选病种、结合合理的临床路径和合理的花费开展费用控制工作.

  • 2004-2008年我院病案利用情况分析

    作者:刘春华

    目的 分析我院2004-2008年病案利用情况,了解变化趋势,探讨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04-2008年医院工作报表和病案借阅登记本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1-2008年我院出院病案36 135份,借阅份数11 799份,病案利用率为32.65%.病案借阅前3位构成依次为:医疗教学、科研论文、患者个人. 结论 提高病案书写质量,规范病案管理方式,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高效率、系统化的病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病案信息 利用 分析
  • 某院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与分析

    作者:邹以新

    目的 对医院近6年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选用某院2003-2008年度完成的10个有代表性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指标进行合成,得到该院近6年综合评价值. 结果 评价结果与医院6年来实际情况相符,医疗综合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医疗综合质量劣,2008年医疗综合质量优. 结论 综合指数法计算直观、应用方便,在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上具有综合性、可行性的特点.

  • 用于临床研究的电子病历元数据策略

    作者:徐维;陈薇薇;周云;吕芳萍

    目的 研究电子病历中对临床研究有重要作用的元数据. 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收集中美有关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取、分析具检索意义的临床元数据.采用Protégé本体语言建立用于临床研究的电子病历核心元数据模型. 结果 提取出核心元数据包括诊断信息、手术信息、检查信息、问题列表、用药列表、基线信息及其子元素. 结论 核心元数据中的元素都是在临床回顾性研究中具有检索意义的重要元素.

  • 某院10年117项中标省级课题统计分析

    作者:梁永刚;鲜荣华;林叶青;郑春雨;吴冰;徐勇勇

    目的 通过对中标省级课题进行分析,探讨省级课题申报的优势、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 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对117项中标省级课题与学科分布,课题负责人年龄结构、学位、职称分布等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中标省级课题主要集中在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0.45%)、全军检验研究所(11.52%)等较强学科;中青年科技人才(占52.1%)是医院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高学位(占79.5%)、高职称人才(占68.6%)是中标课题的主力军. 结论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强化科研管理,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强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保证课题保质保量完成.

  • 脑梗塞死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刘冬生;欧阳菊香;邵燕;廖珊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 942例脑梗塞患者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引起脑梗塞死亡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脑萎缩、冠心病、大面积梗塞、脑干梗塞,OR值分别为5.13、4.78、4.87、3.59、4.09、2.20. 结论 对于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冠心病的患者或大面积脑梗塞、脑干梗塞、脑萎缩的脑梗塞患者死亡风险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梗塞的病死率,并须注意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医药营销目标市场选择的可拓学方法应用

    作者:王培承;胡式良;李云伟;伊利;陈军

    目的 利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一种医药目标市场选择的方法.方法 建立医药营销细分市场的物元模型,运用关联函数和优度评价法进行医药目标市场选择.结果 建立了医药目标市场选择的可拓学方法应用的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结论 较以往同类其他非医药市场营销研究,本方法更简单科学,本文将其引入到医药营销市场的研究领域,为医药市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 季节变动分析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卫力;张璐;刘建云

    目的 了解出院人次数随季节变动的规律. 方法 选取某院近5年出院人次资料,运用小二乘法,计算各季的季节比率,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进行趋势预测. 结果 出院人数的季节变动以1年为1个周期,随季节的变化引起了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而且各年度变动的趋势大致相同. 结论 预测出住院人数各季度可能出现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加强统计监督为医院领导决策和医疗工作服务

    作者:赵晓芳

    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医院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必须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向管理要效益."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慢性肝病患者肝移植手术治疗的分析

    作者:李宏静

    目的 为临床医师对慢性肝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我院6年肝移植患者的病案资料,分析肝移植的病因及手术医疗费用水平. 结果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肝移植手术治疗的第1病因(占39.7%),列第2、3位是肝炎肝硬化(占31.0%)和慢性重型肝炎(占20.9%),前3位病因占全部肝移植患者的91.6%.大多数患者医疗费用在20万~40万元,以西药费和治疗费为主. 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等积极治疗,进一步降低并发症,提高肝移植疗效,降低肝移植手术费用,提高肝脏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应用回归模型预测人均住院费用

    作者:李启平

    目的 预测我院2009年人均住院费用,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0-2008年历史资料,用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模型,并计算标准估计误差,修正预测模型. 结果 在95%的把握程度下,我院2009年的人均住院费用在5 003.92元到6 025.10元之间,人均住院费用逐年上涨. 结论 回归模型预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结果准确、可靠,实用性强.

  • 应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分析我院科室床位设置情况

    作者:李宗宝;王雪君

    目的 了解在现有资源状况下,医院各科室床位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床位的使用率. 方法 应用2008年床位工作效率指标计算出各个科室床位的合理区间. 结果 本院床位设置在现有资源状况下,半数科室床位设置合理,部分存在床位设置不均情况,有的科室超负荷运转,有的科室床位设置过多. 结论 部分科室床位需要调整,医院增设床位,扩大规模应慎重.

  • 应用归一分析法对医院床位工作效率的评价

    作者:刘延梅

    目的 分析床位工作效率,为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效率指数模型对床位工作效率进行分析. 结果 医院床位的工作效率,离完全高效率运行有一定差距. 结论 通过分析建议医院领导对有关科室加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大自我宣传力度,力争吸引更多病人来院就医,争取实现病床的高效率运行.

  • 运用归一法调控某中医院病床工作效率

    作者:曲海燕

    目的 充分发挥某中医院的病床工作效率,分析对比2007、2008年及2009年1~5月的病床工作效率指数的运行状态,为新病房楼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医院工作报表及统计台帐,采用归一法建立病床工作效率指数模型,以"1"为标准来判断病床工作效率指数的高低. 结果 2007、2008年均有9个月为高效率运行状态,均有12个科室属于高效率运行,且前9名2年均为相同科室.进而以2009年1~5月的病床工作效率指数与2008年相比,进入新病房楼后,5月下降幅度大为16.5%. 结论 用归一法分析调控中医院的病床工作效率,既可避免只追求病床使用率而忽视了周转次数的提高,又可及时调配资源,发挥新病房楼的扩建优势.

  • 我院2004-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朱格

    目的 了解影响当地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分析我院2004-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顺位. 结果 我院2004-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占全部住院病人总数的93.29 %.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构成顺位也发生着变化,应加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

  • 1999-2008年我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作者:李秀芳

    目的 对我院1999-2008年住院死亡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为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我院1999-2008年住院死亡病人的病案资料并按ICD-10分类,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83%,男性死亡病人明显多于女性;各年龄段死亡病例(除<1岁组)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一直是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 结论 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我们应加强疾病防治,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关键词: 住院病人 死因 分析
  • 1328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作者:黄小琼;罗丽珍;曾四梅;谭金艳

    目的 对我院2003-2008年1 328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性别、年龄构成和引起死亡的疾病顺位进行统计和分析,反映住院患者不同疾病死因的分布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住院死亡病例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对住院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引起死亡疾病的原因进行比较. 结果 6年共收治病人174 266例次,其中死亡1 328例,病死率为7.6‰,且男性多于女性.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死亡数的52.48%,死亡顺位前5位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加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主要死因疾病防治工作,控制此类疾病发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住院死亡 分析
  • 某院2004-2008年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赵敏;徐学斌;张建华

    目的 了解某院2004-2008年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比, 为医院的管理及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以某医院2004-2008 年首次入院并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病例的年龄特征、性别及疾病构成. 结果 某院5年间新发病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患者中,主要以男性患者居多,占75.44%,82.65%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年龄段;按疾病的部位分类,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肺上、下和中叶的恶性肿瘤,3者共占84.27%.结论 加强对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将成为该院医疗卫生及预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构成比
  • 基层医院1 693例剖宫产统计分析

    作者:方红

    目的 了解我院2004-2008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手术指标的动态变化. 方法 对1 693例剖宫产进行统计分析,疾病分类采用ICD-10,手术分类采用ICD-9-CM-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结果 我院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剖宫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P<0.01);社会因素指征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各年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P<0.01). 结论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标,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正确诊断胎儿窘迫;重视剖宫产史孕妇的处理.

    关键词: 剖宫产 统计分析
  • 1999-2008年我院收治恙虫病病例统计分析

    作者:尹朝红

    目的 对1999-2008年53例恙虫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防治与控制恙虫病的依据. 方法 调出1999-2008年10年内恙虫病病案53份,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分析. 结果 53例患者中发现58.5%有焦痂或溃疡,35.8%未作肛门及外生殖器检查;发病季节多集中于5~10月,1~4月发病较少,11、12月未发现病例. 结论 医生过于依赖实验室检测,而忽视了基本的体查,易导致漏诊或延误诊治.以预防为主,从个人防护着手减少感染机会.

  • 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刘俊纯

    目的 探讨我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理分析我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资料. 结果 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等为我院住院患者的主要构成病种. 结论 应努力抓好专科建设,抓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2005-2008年我院883例痛风住院患者统计分析

    作者:汪满仙;杨延斌;江惠婷;申放

    目的 分析我院2005-2008年痛风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情况,为痛风患者的防治提供合理化建议. 方法 收集我院2005-2008年痛风住院患者的数据,应用Excel软件和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算痛风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比. 结果 发现痛风患者主要集中在50~79岁年龄段的男性. 结论 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病以及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痛风 统计分析
  • 我院2003-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作者:陈燕

    目的 了解我院2003-2008年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和病种的构成情况. 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03-2008年住院死亡病案224份. 结果 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损伤及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病死人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39∶ 1;60岁以上年龄组占38.39%. 结论 必须加强对驾驶员和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医院的救治水平,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 某院2004-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作者:谢思霞;蔡巧玲

    目的 通过对某院2004-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为医院管理及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对该院2004-2008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结果 该院2004-2008年前10位疾病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特殊治疗住院、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眼和附器疾病,近2年起源于围产期疾病跃居前10位;前10位疾病占全院收治总量的84 45%~86 08%;肿瘤始终稳居第1位,循环系统疾病有上升趋势. 结论 做好这些疾病的诊断、防治工作应成为该院工作的重点.

  • 老年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作者:夏慧芬

    目的 了解和掌握老年住院病人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医疗保健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方法 严格按照ICD-10编码原则,利用Excel统计工具进行统计. 结果 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 结论 加强自我保健,合理饮食,积极锻炼,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 2004-2008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孙珍娟;赵霞;刘新敏;栾红娟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4-2008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分析,为医院管理层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出院病人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结果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等为我院出院病人的主要病种. 结论 加强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 2007-2008年某院死亡病例根本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李云峰;梁丽萍;朱灼新

    目的 了解2007-2008年某院死亡病例的根本死亡原因,为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某院2007-2008年死亡病例的根本死亡原因构成进行顺位分析. 结果 2007-2008年某院根本死亡原因的前3位依次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结论 今后的医疗和预防工作应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引起的疾病为工作重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用秩和比法对某院2007年收治的病种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陈倩;冯艳;林玲;王蕴秀

    目的 综合评价某院2007年所收治病种的医疗质量. 方法 选取收治人数、治愈好转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总费用、中药费占药费的比例共6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用秩和比(RSR)法作出综合评价. 结果 把某院所收治的70个病种分为5个医疗质量档次,按优,次优……的顺序排列. (完全性)自然流产、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2个病种质量为好(1档),泌尿道感染、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等23个病种质量为次优(2档),膝十字韧带断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扭伤等28个病种质量为3档,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等15个病种质量为4档,循环系统畸形、心力衰竭2个病种质量为差(5档). 结论 可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收治病种之间的医疗质量高低,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 近年来我院病案利用情况分析

    作者:王震

    目的 了解病案资料对医疗、教学、科研和医疗纠纷、法律取证、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意义. 方法 对2003-2007年5年间我院病案资料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医疗纠纷、法律取证、医疗保险等方面应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3-2007年5年间病案资料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医疗纠纷、法律取证、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病案资料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同时在医疗纠纷、法律取证、医疗保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病案 利用率
  • 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10年住院医疗质量

    作者:严茂春

    目的 对某院住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加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用TOPSIS法对该院1999-2008年住院的主要工作指标进行分析,并对相对接近度C的分析进行了扩展. 结果 2001年度住院医疗工作质量好,2008年度医疗工作质量差,与该院近10年间的实际情况相符. 结论 TOPSIS法简单易行,在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应用综合评价法对住院主要工作指标情况进行较全面的评价,能客观反映不同时期住院医疗质量的优劣程度;可以检查医院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门诊工作量预测

    作者:胡玉亮

    目的 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我院2009-2012年门诊就诊人数. 方法 采用间接小二乘法建立曲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我院2009-2012年的预测人数分别为61.70万、69.05万、77.26万和86.46万. 结论 小二乘法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而我们通过判断,使用间接小二乘法更具有说服力,通过预测门诊人数,能为医院的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使卫生资源更合理的使用.

  •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我院住院医疗费用

    作者:邓爱凤

    目的 了解影响我院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 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我院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依次是化验费、治疗费、药品费、床位费、检查费、手术费和其他费. 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法适合于多因素非线性的因素分析,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在医院管理中可广泛的应用.

  •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黄慧;邢庆芳;古莲香;邱华珍;徐育君

    目的 运用某院儿科门诊量的季节变动规律,对该院儿科门诊量作出趋势预测,为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掌握工作动态,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还可以运用此方法对医院的其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方法 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对2004-2008年儿科门诊量求出季节指数,结合直线回归方程算出2009年预测值. 结果 儿科门诊量高峰期为第2季度的4月、5月、6月和第3季度的7月,低谷期为2月份. 结论 医院领导和管理者依据科室门诊量的变动规律,充分做好工作预案,合理安排科室工作,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 应用Ridit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

    作者:王颖

    目的 通过对医疗疗效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方法 以2000-2007年住院病人治愈、好转、未愈、死亡资料数据,采用Ridit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 结果 2000-2003年这4年疗效质量较好,其中2000年疗效质量在8年中好,2004-2006年质量有所下降. 结论 采用Ridit法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简单直观、结果明确,能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有较大使用价值.

  • 我院加强病案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

    作者:李丽星;赵来嫦

    目的 完善住院病案质量实时监控反馈制度,提高病案质量. 方法 总结分析工作实践经验,提出病案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 结果 提出了建立健全病案环节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住院病案质量实时监控反馈制度、重视出院病案质量检查抓好终末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 结论 病案质量控制具有健全的环节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反馈制度,通过不断挖掘质量管理新思维,及时调整质控手段,保证病案质量与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性改进.

  • 4425份质控病案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作者:朱锦丽

    目的 探讨出院病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参照<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和<江苏省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缺陷判定标准>,对我院2007年8月-2009年3月的4 425份病案进行终末质控.结果 检查的4 425份病案中,共有2 369份病案存在缺陷问题,缺陷率占53.5%. 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狠抓环节质控,提高病案质量,减少病案缺陷的发生.

  • 网络直报下死亡报告卡填写质量分析

    作者:黄彩云;何春梅

    目的 通过了解死亡报告卡的填报情况,制订措施进一步提高填报质量. 方法 调查某院2009年5月全部死亡病例的死亡报告卡. 结果 必填项目漏填,主要死亡疾病诊断及根本死亡原因概念不清,填写错误多,迟报现象严重及部分医生责任心不强造成姓名填写错误. 结论 加强责任心和对填卡知识的学习,尽快建立院区局域网络,改进填报方式.

  • SQL Select语句在医院统计查询中的应用实例

    作者:刘国柱;杨振宇;殷堰

    目的 提高卫生统计资源利用, 满足各科室的信息需求,为管理层和科室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 方法 应用SQL Select查询语句对统计病案程序中现有关系表进行信息检索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SQL Select查询语句快速、及时地提取统计信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结论 不用精通SQL语句, 通过复制粘贴或进行一些编码、日期等修改后即可应用,弥补查询程序的不足,简单实用.

  • 探讨B/S结构的HIS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

    作者:刘明军

    目的 探讨B/S结构HIS的应用前景.方法 结合我院的HIS开发项目,对B/S结构和传统的C/S结构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 B/S结构的HIS维护方便、性能良好,相比C/S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 HIS向B/S结构过渡是发展趋势

    关键词: B/S结构 HIS
  • 如何保障HIS系统中卫生统计子系统的数据质量

    作者:孙珍娟;栾红娟;赵霞;刘新敏

    目的 提高卫生统计子系统从HIS系统中采集的数据质量.方法 分析卫生统计子系统数据来源,采用各种核查方法查找不合理数据并纠正,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结果 实现从HIS系统中高质量的、及时的统计数据采集、汇总,完成统计报表的上报. 结论 统计数据质量首先取决于源头数据的质量,其次取决于质量核查的力度.

  • 对泌尿系统癌症多次住院ICD-10编码的选择

    作者:刘保华;朱爱霞

    目的 正确选择泌尿系统癌症多次住院患者的ICD-10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 方法 对多次住院的泌尿系统癌症患者的每次住院,编码时不仅要根据出院诊断,而且要参考病案描述和住院治疗的目的 . 结果 准确得到疾病编码. 结论 通过认真分析病案内容及治疗目的 ,所选择的编码更能反映疾病分类的实际,便于临床医生的检索.

  • 2008版ICD-9-CM-3肿瘤手术编码规则及查找方法探讨

    作者:薛欣

    目的 为扭转肿瘤手术编码错误率普遍偏高的局面,帮助编码员明确肿瘤手术编码标准,提高编码质量. 方法 基于新版手术分类特点运用论证法诠释不同情况良、恶性肿瘤与相应术式分类的对应关系,并结合编码员反馈的典型案例详述编码标准. 结果 提出肿瘤手术编码规则及阐述恶性肿瘤根治术索引查找方法. 结论 编码肿瘤手术要依据手术记录,使术中实际切除范围与编码切除范围相应匹配并注意编码淋巴结清扫.

中国医院统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