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中国医院统计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Statistics 중국의원통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滨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5253
  • 国内刊号: 37-1254/C
期刊荣誉:
  • 2009-2011年万州区糖尿病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作者:吴朝红;吴吉林;朱敏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移民库区)2009-2011年糖尿病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及病种分布,指导人们正确对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万州区2009-2011年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出院病人调查表,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出院第一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例4 760例,根据ICD-10疾病分类编码情况,采取卫生部卫生统计报表5个年龄分组,对各年龄段人群糖尿病入院情况、性别比率、病种分布、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糖尿病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60%以上,男女之比0.9,急危重占96.95%,伴有并发症占52.96%.病死率为1.18%,人均住院费用8 340.55元,60岁以上老年人年龄构成比60.76%,均高出2010年全国医院平均水平.结论 中老年人群尤其注意预防糖尿病特别是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正确对待,规范化治疗,可有效预防、延缓、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构建效率指数模型评价科室床位利用效率

    作者:万方;雷震;金凤竹

    目的 方法根据2011统计年度的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和床位利用指数,应用Excel软件绘制成四个象限的散点坐标图,并融合归一法进行床位利用的评价.方法 32个科室中有11个科室属于"床位效率型",即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均高于标准值.9个科室属于"床位周转型",即床位周转次数高于标准值,但床位使用率低于标准值.11个科室属于"床位压床型",即床位使用率高于标准值,但床位周转次数低于标准值.1个科室属于"床位闲置型",即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均低于标准值.结论 通过归一法构建出床位效率指数模型再融合指数分布图能够更方便、更客观的反映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辅助管理者适时的做出合理配置各科室床位的决策,以期达到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实现效率利用的大化.

  • 2002-2011年温州某医院住院病人甲状腺相关疾病谱分析

    作者:黄素慧

    目的 方法收集该院2002-2011年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住院病人2 130例病案,采用ICD-10对出院病案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2002-2011年甲状腺相关疾病占出院病人总数的1 04%,其男女之比为1∶4.21,高发年龄是15~44岁,占总数的44.88%.在所有甲状腺相关疾病中其他非毒性甲状腺肿(E04)多,占总数的46.34%,其他的依次为甲状腺良性肿瘤(D34)18.12%、甲状腺恶性肿瘤(C73)17.60%、甲状腺毒症(E05)9.20% 、甲状腺炎(E06)3.43%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O99.2)3.29%、其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E03)1 92%、其他甲状腺疾病(E07)0.09%.先天性碘缺乏综合征(E00)、碘缺乏相关性甲状腺疾患和有关情况(E01)、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碘缺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E02)都为0.甲状腺恶性肿瘤以乳头状癌多,占恶性肿瘤的91.74%,其余滤泡性腺癌占总数1.60%,髓性癌占总数1.07%,未分化癌占总数0.27%,其他癌占总数5.34%.结论 收集的病例数多,病种多样,可以为临床研究足量、超足量以及过量碘摄入后的甲状腺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山东省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调查

    作者:赵书峰;滕志香

    目的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山东省内的公立医院12家,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班护理人员进行留置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整理有效问卷346份.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交叉列表分析、描述性统计等统计分析.方法 从护理人员这一团体来说,有离职意愿者比例较高,总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升高、职称的晋升、收入的增长,其离职意愿有降低的趋势,但其中也有特殊的人群,如主管护师组中有离职意愿者所占的比例要高于护师组;月收入在2 001~3 000元者中,有离职意愿者的比例要高于月收入1 001~2 000元者.同时,聘用制护士中的有离职意愿者所占比例要高于正式护士,而不同学历、不同级别医院的护理人员中,其有离职意愿者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医院可以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收入、弱化职称与收入的关系、探索新的薪酬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等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 影响高剖宫产率的社会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作者:周丽丽

    目的 方法对2007-2011年所有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剖宫产和正常分娩2种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人数占所有剖宫产的31.87%~42.13%,居所有指征的第1位.5年间剖宫产的住院费用增加了100.90%,而正常分娩的住院费用增加了43.90%,2种分娩方式的住院费用差距加大.结论 社会因素是导致高剖宫产率的主要原因,高剖宫产率对母婴均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增加病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应加强产前宣教,提高助产技术并提供人性化的助产服务,以降低剖宫产率.

  • 陈旧性骨折ICD-10编码探讨

    作者:江惠婷;申放;汪满仙;杨延斌

    目的 方法分析疾病诊断陈旧性骨折在临床医学中的定义,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含义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原则.方法 临床医生所诊断的陈旧性骨折疾病是指外伤骨折2~3周以后就诊的病人.在ICD-10中,陈旧性骨折被分类到损伤、中毒和外因的其他后果的后遗症(T90-T98).T90-T98类目是用于表明在类目S00-S99和T00-T88中的情况是晚期效应的原因,即在急性损伤后一年或更长时间仍然存在的那些情况.按ICD分类原则,外伤后2~3周至一年以内就诊的临床诊断陈旧性骨折应分类于S00-S99和T00-T88各相应的骨折类目中,但编码后ICD-10数据库对应的诊断名称是没有修饰词"陈旧性"的骨折病名,造成临床诊断病名和疾病分类病名不一致.要将这类陈旧性骨折与新鲜骨折区分开来,本文建议在S00-S99和T00-T88的有关骨折的类目中增加细目编码"2",作为损伤一年以内陈旧性骨折的疾病分类编码.结论 根据ICD原则,通过增加必要的细目编码,使ICD-10疾病分类病名与临床诊断病名一致,以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使用并起到规范疾病名称的作用.按DRGs组合方式制订病种住院费用标准,必须建立在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上.

  • 产科ICD-10疑难编码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曾巧平

    目的 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1年产科出院病人病案首页中的疑难编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方法和技巧.方法 4年间共收集疑难编码3 281例,由并发症复杂造成编码困难1 210例,受产程、时间及母子关系影响的疑难编码1 040例,临床医师书写诊断不规范造成编码困难的765例,临床诊断与ICD不一致的疑难编码90例,其他原因造成编码困难的176例.结论 认真细致阅读病案,分析研究疑难编码的原因,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疾病发展,善于与临床医生沟通,掌握ICD-10疾病分类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编码方法和技巧,是提高编码准确性的关键.

  • 某医院公费医疗患者住院费用统计分析

    作者:王海群

    目的 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某医院2004-2011年长期休养公费医疗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情况、药品费构成情况和住院费用分布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绝对数及相对数表示,构成比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 某医院2004-2011年公费医疗患者住院费用中,药品费占87.12%,治疗费占4 11%,检查费占3.92%,材料费占3.49%,其它费占1.36%,可以看出药品费是住院费的主要组成部分.药品费中,西药费、成药费、草药费分别为61.51%,37.03%,1.46%.8年间人均药品费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16%,定基比发展速度为321.67%.从住院费用分布情况看,住院费用主要集中在20 000元以内,占总数的69.26%.50 000元以上的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5.84%,费用占总额的23.16%.结论 药品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且人均药品费增幅较高,存在很大的调控空间.药品费构成比例不合理,可充分利用中医独特优势增加草药费在药品费的比例,以实现控制药品费的目的.应关注高额住院费的问题,加强内部管理遏制不必要的高额消费.

  • 基于自助的妇幼门诊"一站式"服务流程优化及效果分析

    作者:吴智娟;钟文明;刘晓娟;刘晓峰;徐跃武;周华

    目的 方法进行门诊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构建门诊"一卡通"系统(自助办卡、充值、缴费、打印等),推行"一站式"服务;比较信息化前后的就医流程、工作效率、就诊耗时、医疗投诉、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方法 门诊信息化后与信息化前相比,就医流程得到明显的优化,医生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门诊病人就诊时间显著缩短,医疗投诉下降,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信息化后门诊和住院业务指标增长明显;通过优化流程、环境美化、服务人性化,缓解了医患压力,增加了社会和谐度.结论 推行基于自助的"一站式"服务,促使医患双方受益,得到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值得在妇幼保健院门诊及综合性医院门诊推广使用.

  • Excel数据透视表在流行性传染病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胡军;周娟;许志伟;胡民;孙晋科

    目的 方法介绍Excel数据透视表的建立和在流行性传染病数据统计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在Excel数据透视表中直观、快速描述传染病分布特征,简便地实现了流行病学统计计算.2001-2010年辽宁省20所医院共收治传染病人18 826人次,从年份统计看,2008年和2002年传染病住院人数多;从病种分布看,前6位的疾病是流行性出血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期、带状疱疹、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手足口病,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8.5%,4.9%,4.2%,4 1%,4 0%,3.5%.手足口病在2005年前零散发病,2008-2010年发病比较集中,2010年达到多404例.流行性出血热,近年病例较前几年有所减少,发病多的年份在2002-2006年,发病多的城市是锦州市、丹东市和沈阳市,占总病例1 601例的83.95%、6.75%和6.37%.锦州市流行性出血热2002-2006年发病率高,分别占10年总数1 344例的13 32%,10.57%,14.51%,25.67%和12.05%.结论 Excel数据透视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决策意图实时呈现相应统计结果,为突发传染病的应急管理提供及时、便捷、准确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

  • 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办医院门诊与住院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作者:郭建新;秦纹;魏民;陈静

    目的 对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办医院门诊与住院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相关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秩和比法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将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办医院的门诊与住院服务情况分为4档,其中评价结果为优的省份包括云南、四川;为良的包括贵州、陕西;为中的包括广西、新疆、甘肃、内蒙古、重庆;为差的包括青海、宁夏、西藏.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整体经济欠发达,但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环境、人口数量、医疗机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办医院门诊与住院服务情况有着多方面的不均衡性.本文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标准化,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四川在综合评价中是优,实际中四川省地区政府办医院门诊与住院服务情况的各项指标均处于中国西部地区前列;再如:西藏、宁夏、青海政府办医院门诊与住院服务情况各项指标均处于中国西部地区后列.同时也可发现,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办医院门诊、住院服务情况中差别小的指标是急诊抢救成功率,表明西部地区政府办医院急诊抢救水平差别较小.结论 秩和比法适用于各类资料的综合评价,能够科学反映中国西部政府办医院门诊与住院的服务情况.

  • 医院住院人次和门诊诊疗人次的预测

    作者:黄伟标

    目的 预测医院住院人次和门诊诊疗人次.方法 运用小二乘法和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方法 出院人次预测模型为:t=2 417+510Xt,门诊人次预测公式:t+1=αYt+(1-α) t,得到预测年的点预测和区间预测值.结论 充分地发挥医学统计的预测分析作用,考虑医院发展的其它因素,为医院管理、制订计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三级医院医改中的相关问题及策略

    作者:曹金红;刘智明;陈禹潭

    把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医疗服务突出的问题作为三级医院改革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从转变投入方式、理顺价格体系,完善政府治理,打造内部管理等方面着手,转变观念,加强医院经营管理.三级医院认真学习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重点从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拓宽医疗服务领域,理顺医疗价格体系,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实施全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协作机制;改革三级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完善资金运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管理.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逼人,医疗市场竞争的趋势催人,三级医院应积极应对并主动融入医改,不断提升保障能力,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

  • 用综合指数法评析我院5年的医疗质量

    作者:刘桂芹

    目的 对我院2006-2010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客观、准确的提供统计资料.方法 用综合指数法分析我院5年的医疗质量.方法 5年间各项规范化后的医疗指标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结论 综合指数评价法简单、直观、可行,医院可根据评价情况,发展优势,改善不足,并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 医院统计工作现状与思考

    作者:张艳涛

    医院统计是在收集和整理有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效益的科学手段,在医院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对医院的质量管理、业务预测和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医院统计工作的现状,探讨目前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医院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发挥大的实用价值和作用,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关键词: 医院 统计 现状
  • 影响医院业务收入的动态因素分析

    作者:曾程慧;陈才寿;张敏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住院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因素分析法对某院2009年、2010年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业务收入增加5 419.24万元,门诊收入增加了1 315.46万元,其中门诊人次和门诊人均费用分别增加176.2万元、1 139.26万元;住院收入增加4 103.78万元,其中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日均住院费用分别增加了1 240.63万元、718.41万元、2 144.74万元.结论 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的增加及人均医疗费用的上升是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 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与住院次均费用控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唐春爱

    目的 分析门诊次均费用与住院次均费用的控制情况.方法 提出与两费控制有关的因素.方法 经过几年的两费控制,本院2011年的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和出院病人平均费用比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达的标准分别低2.16元和19.83元.由于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和出院病人平均费用的下降,为病人提供了实惠.其中为门诊病人提供实惠2 032 266.24元,为住院病人提供实惠793 775.07元,医院真正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结论 影响医药费用的因素较多,费用控制依然任重道远,仍需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 浅谈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王洪波

    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越来越依赖于医院的统计信息,利用统计信息,对医疗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通过统计信息,对医疗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应用统计信息,对医院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在医院管理中,统计既充当着管理者的"耳目",又是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在医院管理者的各项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基于因素分析法的医院业务收入分析

    作者:师军利;白净

    目的 分析和探讨影响医院业务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方法 利用综合指数因素分析法,从数量方面研究某现象动态变动中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方法 较2010年医院业务收入增加6 252.59万元,其中因工作量增加使业务收入增加2 070.77万元,因人均费用增加使业务收入增加4 181.82万元;较2010年门诊收入增加2 537.74万元,因工作量增加使业务收入增加264.96万元,人均费用增加使门诊收入增加2 272.78万元;较2010年住院收入增加3 714.85万元,因出院人数增加使业务收入增加1 805.82万元,平均住院日的减少,住院收入减少649.02万元,每床日均费用的增加使住院收入增加2 558.05万元.结论 人均费用的增长是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需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重视;促进医院品牌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加大住院患者的收治能力;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降低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促进医院良性持续发展.

  • 我院开展电子数据优化组合的实践

    作者:冀玉苓;宋卫亚;牟伟益;汪群;张红;许萍

    为了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电子信息资源.我们尝试了医院多部门电子数据采集优化组合模式,充分发挥了医院HIS系统和医院局域网(OA网)的作用,实现了电子数据的全局收集、实时整理、交互审核,确保了数据的及时、准确,为医院信息统计程序升级,实现网络数据共享打下了基础.

  •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探讨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

    作者:唐艺荣

    目的 探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计算方法.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分别根据财务报表中的住院收入及统计报表出院者医疗总费用计算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指标解释计算的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大于出院者实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结论 <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指标解释中的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计算公式分子应为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期内的出院病人医疗总费用,分母"出院人数"应按照医院统计制度规定所有入院后的期内出院人员,这样的计算结果是为真实准确的.

  • 出院者人均费用指标统计口径探讨

    作者:刘建迪

    本文对医院实际工作中病案统计和财务统计口径进行比较,发现出院者相关指标二者统计结果不一致,指出应认真分析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指标的实际含义,科学统计,让统计指标更好地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服务.

  • 濉溪县医院2004-2011年住院死亡病人分析

    作者:陈庆萍

    目的 分析濉溪县医院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顺位,为濉溪县医疗机构今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以2004-2011年住院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以死亡原因分类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2004-2011年死亡病人共973例,男女性别比为1.99∶1,出院死亡病例男性高于女性,威胁居民健康多的病种是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结论 要加强对威胁居民健康的疾病早防早治,倡导健康生活.

  • 2007-2011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统计分析

    作者:徐梅

    目的 对青岛市某三甲医院2007-2011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变化分析,进一步了解常见疾病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通过病案室疾病分类报表将2007-2011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进行整理、汇总及统计分析.方法 2007-2011年住院病人前10种疾病分别是:肿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等10种疾病为某院出院病人主要病种.结论 医疗机构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这些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更好地为百姓的健康服务.

  • 某院1961-2011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卢星宇;朱宇飞;祖学亮

    目的 了解医院近50年的住院病人疾病变化,为有效地预防或控制疾病,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院1961-2011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顺位统计分析.方法 1961-2011年住院病人所患疾病中排名前 10位的疾病占疾病总和的75%~87%,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后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方面的疾病几乎占疾病总和的50%,并且妊娠分娩及产后病病人呈上升趋势.结论 医院应切实"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消化、肿瘤、心内等重点科室建设,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

    关键词: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 某院2007-2011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

    作者:沈秀芳

    目的 了解本地区居民疾病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医院今后做好卫生防治工作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以主要诊断为主,对我院2007-2011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顺位进行分析.方法 收治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占全院住院病人总数的91.34%,其中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是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疾病.结论 医院应按疾病构成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竞争力.

  • 运用小二乘法对入院人数进行趋势预测

    作者:赵文云;王焕杰

    目的 预测医院入院人数.方法 运用小二乘法进行预测.方法 入院人数预测模型为:=7 404+2 252Xt,得到区间预测值.结论 应用折扣小二乘法对入院人数进行趋势预测,为领导制定各项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 大额医疗费用病例分析

    作者:张惠英

    目的 通过对大额费用病例的有关因素分析,了解大额费用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 选择某三甲综合医院2011-01-01-2011-12-31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选取总费用在10 万元以上的病例 368例,对其总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大额住院费用以高值耗材所占比例大,占34.42%,其次是药费占31.31%,治疗费占11 56%,检查化验占8.80%.新技术,新疗法的大量使用是大额费用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住院天数、付款方式与住院费用有直接的的关系.结论 做好医用高值耗材和药价虚高的监管是关键,其次减少无效、低效住院时间,控制过度服务和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降低大额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额 住院费用 分析
  • 某院门诊病人的预测与分析

    作者:吕娟;徐杰;谢鸿斌;王姣云

    目的 预测医院门诊病人工作量,为制定医院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选用某院2001-2010年门诊人次,用小二乘法建立线性模型,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方法 回归模型为y=32.6+4.0t(万人).t检验显示该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测门诊人次,有利于合理安排就诊流程,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门诊服务.

    关键词: 门诊病人 预测
  • 用归一分析法分析某院2011年床位工作效率

    作者:顾红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2011年床位工作效率,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归一分析法效率指数模型,将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结合起来,以"1"为标准来判断病床工作效率状况.方法 我院2011年4、5、6、8、10、11、12月病床工作效率处于高效率运行状态.其他月份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结论 采用归一法分析病床工作效率,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有针对性地、适当地、正确地调整各科室病床设置,可以帮助医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2001-2010年某院住院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变化趋势

    作者:叶惠青

    目的 探讨近10年来医院的出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等主要住院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主要指标数据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方法 近10年来医院的出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均呈上升趋势,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结论 医院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来应对住院人数的增加.

  • 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某试点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作者:蔡伟芹;曹伟燕

    目的 了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患者满意度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各2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门诊服务质量和住院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门诊服务总满意度T=77.6%,住院服务总满意度T=81.5%,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门诊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5,P=0.000).结论 总体满意度较高,医疗费用满意度较低,门诊服务满意度有待于提高.

  • 不同类型科室住院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郑菰城

    目的 分析我院2010-2011年手术和非手术科室的住院收入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指数因素分析对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进行对比评价.方法 不同科室在各因素增长幅度和额度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其中非手术科室在出院人次指标上影响额度大,而手术科室在平均人日费用上影响额度大.结论 医院管理对于不同类别的科室要区分对待,要根据病种和科室特点评价科室收入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科室考评机制.

  • 某院患者住院时间规律分析

    作者:项小婵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人次的季节变动规律.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2007一2011年246 992患者的入出院时间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5年的季节比率并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方法 住院人次在各月份呈周期性变化,住院人数还将逐年上升.每年3月份及7月份至12月份为住院的高峰期;1月、2月、4月至6月是住院的低谷期.结论 建议医院根据这一规律合理配置人力、物力,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

  • MCMC的发展和贝叶斯统计

    作者:曾平;何鹏;王婷;曹红艳;赵晋芳

    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MCMC)的应用使得贝叶斯统计在过去20年得以迅速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本文主要非技术性地介绍MCMC算法的有关历史和涉及到的个人,以了解MCMC算法是如何进入统计学家的视线,以及MCMC算法是如何解决贝叶斯统计计算问题的.

中国医院统计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