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电与循环杂志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杂志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 심전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浙江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2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3933
  • 国内刊号: 33-137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61
  • 曾用名: 心电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电与循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王建安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脑心综合征心电图1例

    作者:陈燕婷;张国强;倪红林

    患者女性,81岁.因"突发昏迷4h"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食管癌术后半年.1个月前行食管癌放疗,3d前出现中上腹部阵发性隐痛,4h前突发昏迷.体检:体温36.9℃,呼吸18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150/95mmHg.

    关键词:
  • 酷似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彭金星;王慧;李忠杰

    患者男性,59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余天,加重4d"来院检查.血压143/97mmHg,心率171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当地医院常规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提示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的临床研究

    作者:钱国权;程震锋;俞海峰;陆玉良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的止吐疗效及其它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4~90(67.5±5.2)岁.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5~92(68.6±5.6)岁.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术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B)时间及术后肌钙蛋白I、BNP峰值、PCI术中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D-B时间[(70±10)min]短于对照组[(90±15)min],肌钙蛋白I峰值[(16.2±5.6)μg/L]、BNP测量峰值[(121±25)ng/L]、恶心、呕吐发生率(11.1%)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44.4%、17.8%、4.4%)和住院期间病死率(2.2%)均较对照组[(18.9±4.2)μg/L、(432±30)ng/L、35.6%、77.8%、33.3%、17.8%、8.9%]低(均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肌注甲氧氯普胺的止吐效果良好,能尽早开通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

  • 起搏器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呈现不同心电图改变3例

    作者:任燕红;何方田;李成

    选取3例不同情况下双腔起搏器开启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心电图表现,其中例1是在4个心动周期有2个起搏P′波顺传受阻;例2是起搏P′波顺传文氏型房室阻滞;例3是窦性P波顺传二度阻滞伴室性逸搏干扰.

  •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心电图评估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作者:覃钊凡;徐建

    目的 应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心电图评价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对冠状动脉成像发现的131例心肌桥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心肌缺血和临床症状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之间单发心肌桥的特点.结果 共有157处心肌桥,其中单发110处,多位于左前降支.心肌缺血组的心肌桥厚度[(1.90±0.08)mm]和壁冠状动脉舒张期横断面面积[(860.15±12.14)mm2]、收缩期横断面面积[(617.46±14.53)mm2]及狭窄率[(23.13±1.76)%]与非心肌缺血组[(1.26±0.14)mm、(945.28±8.49)mm2、(765.38±2.69)mm2及(15.85±1.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3、10.46、19.03、7.35,P<0.05).心肌缺血患者中,有症状者心肌桥厚度[(1.98±0.10)mm]及壁冠状动脉狭窄率[(24.56±0.17)%]大于无症状者[(1.72±0.18)mm、(21.9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8.49,P<0.05).结论 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及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率有关.

  •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钱钢;翟昌林;胡惠林;唐关敏

    目的 研究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电针预处理组、电针预处理+AG490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检测缺血再灌注前后心率、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内压大和小变化速率(dp/dt max、dp/dt min),测定和比较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高迁移率族蛋白因子(HMGB1)的表达量.结果 电针预处理组LVESP[(127.7±22.6)mmHg]、dp/dt max[(18715.5±1747.6)mmHg/s]、dp/dt min[(7341.6±1528.6)mmHg/s]均高于模型组[(87.2±9.8)mmHg、(6836.9±830.1)mmHg/s、(4280.3±267.5)mmHg/s),LVEDP[(21.1±4.7)mmHg]低于模型组[(31.6±6.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05、3.839、17.62、5.563,均P<0.01).电针预处理+AG490组LVESP[(93.8±17.9)mmHg]、dp/dt max[(9376.3±2018.9)mmHg/s]、dp/dt min[(4460.8±656.5)mmHg/s]均低于电针预处理组,LVEDP[(30.8±6.5)mmHg]高于电针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7、10.52、4.954、3.678,均P<0.01).电针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9.5±1.6)%]低于电针预处理+AG490组[(23.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5,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抑制HMGB1释放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年龄对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作者:陈紫凡;王枫艳;杨易辰;高美雯;赵茹;王钰;金建玲;邹操

    目的 探讨年龄对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心率减速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9例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和老年组(≥60岁),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平均心率、慢心率、快心率,并由此计算心率减速力、心率加速力、心率变异性指标值.结果 3组对象的心率减速力分别为(8.59±1.57)、(7.81±1.62)、(6.72±1.40)ms,中、老年组心率减速力值均小于青年组(t=2.24、5.32,均P<0.05).青年组女性心率减速力[(7.90±1.06)ms]低于男性[(9.30±1.8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中、老年组不同性别间心率减速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减速力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451,P<0.01).结论 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群中,年龄是影响心率减速力的独立影响因子.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作者:俞梅;李晓春;郭航远;房溶娟;王根荣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9例RA患者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观察1组与观察2组均服用甲氨蝶呤片0.2mg·kg-1·w-1,强的松10mg/d,稳定剂量的NSAID药物抗风湿治疗.观察1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 1次/d.测定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TG、TC、LDL-C水平、TC/HDL-C、LDL-C/HDL-C比值、CRP、脂联素、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DL-C、TC及TG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2组治疗后TC、HDL-C较治疗前升高,TC/HDL-C、LDL-C/H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CRP、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观察1组显著低于观察2组(P<0.05).两组脂联素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明显,阿托伐他汀能改善RA疾病活动,降低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

  • 医生转运在缩短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中的作用

    作者:罗秀英;钟泽;孙勇;蒋峻;胡彬

    目的 比较通过医生转运与患者转运两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发病12h内的180例患者的资料,分为医生转运组(135例)和患者转运组(45例).医生转运组将浙二医院介入医生转运到我院行急诊PCI治疗;患者转运组将患者转运至浙二医院行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决定转运-进门时间、进门-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介入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医生转运组的决定转运-进门时间[(110.53±25.16)、(155.31±38.94)min]、进门-首次球囊扩张时间[(19.11±5.98)、(85.05±17.39)min]、介入时间[(243.57±85.06)、(352.15±93.66)min]较患者转运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2.59、2.74,均P<0.05,患者转运组的住院费用[(3.48±1.61)万元]高于医生转运组[(2.69±1.24)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结论 对于基层医院,可通过医生转运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到接受PCI治疗时间,且费用降低.

  • 第77课起源于乳头肌的分支型室速

    作者:

    Verapamil-sensitive left fascicula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VT) has been shown to be a reentrant mechanism using the Purkinje network as a part of its reentrant circuit. The Purkinje fibers cover the endocardial surface of the ventricles and largely distribute at the midventricular area and around the complex arrangements of the papillary muscles (PMs) as the terminal ramifications of the conduction system;hence, FVT may originate from any region of the left fascicular system. Several investigators have described that the PMs are implicated in arrhythmogenic structure in both with and without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 Using data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that included 144 patients undergoing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of left FVT, we identified 13 patients (9%) in whom sustained FVT was successfully eliminated by ablation of the Purkinje potentials1 around the posterior PM (n=8; PPM-FVT) and anterior PM (n=5;APM-FVT).

    关键词:
  • 室间隔缺损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观察与消融1例

    作者:陈延茹;徐敏;李岳春;林佳选;林加锋

    我院收入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9岁.因反复心悸、胸闷、乏力1年,多次心电图检查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慢心律、盐酸普罗帕酮片(商品名:心律平)等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室性心动过速仍反复发作入院.

    关键词:
  •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和危险分层

    作者:常青;王嘉慧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恶性心律失常病,是无心脏病史男性常见的猝死原因.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变性,且需与右束支传导阻滞、室间隔肥大、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相鉴别.研究表明Brugada综合征危险分层方法在预测心律失常中具有潜在用途,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综述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和危险分层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调脂药物的研究现状

    作者:华鹤娟;项美香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目前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脂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部分患者存在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他汀类药物抵抗现象,另有研究表明,即使他汀治疗后LDL-C达标,仍存在心血管剩余风险,这可能与TG升高和HDL降低有关,另外,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亦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近年来,随着新型调脂药物的研发,调脂治疗有了更多选择,各类调脂药物通过不同机制调控血脂代谢,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地位亦有所不同.

  • 新版指南改变欧洲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格局

    作者:陈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但遗憾的是,临床研究仍提示约1/3接受CRT的患者不能从中获益,被称为"无反应者".学界对于如何提高CRT的反应率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甄别适合的人群被认为是术前评估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 心血管名家之百年回眸(三)

    作者:

    关键词:
  • 腔内影像学技术在生物可降解支架介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邱福宇;黄翯

    金属裸支架及药物涂层支架时代下,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等腔内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被证明能够优化PCI策略,较之造影指导的PCI,能更有效地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使患者得到更大的获益[1].随着生物可降解支架等新型支架的研发与初步临床应用,这些腔内影像学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支架植入及随访观察之中,本文对腔内影像学技术在生物可降解支架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适用领域

    作者:张文斌;朱军慧

    1 生物可降解支架(BVS)的概念和早期探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裸金属支架(BMS)、药物涂层支架(DES)和BVS 4个阶段.BVS可以在介入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对血管腔提供机械支撑并同时向管腔释放抗增殖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随后数年支架梁降解,使得血管自身功能的恢复不受影响.理论上,BVS应具有类似于DES的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同时又可避免金属支架植入后血管舒缩功能的缺失以及对支架材料及涂层的晚期炎症反应.

    关键词:
  • 药物涂层球囊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周斌全;薛智敏

    冠状动脉病变中分叉病变较为常见,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1].分叉病变的解剖结构(斑块负荷、斑块位置、血管角度、血管直径、分叉位置)千变万化,而治疗过程中解剖结构也会随时改变(斑块迁移、血管夹层),所以无两个完全一致的分叉病变,更无一种可适用于所有分叉病变的手术方法.分叉病变由于较低的手术成功率和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一直是介入心脏病领域颇具挑战性的病变.应该采用单支架还是双支架术式,也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重点.有荟萃研究发现[2-3],包括无保护左主干在内的分叉病变,单支架术式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较双支架更低.因此,对于大多数分叉病变,可以采用主支血管支架植入,分支行球囊扩张的策略,仅在必要时分支植入支架.

    关键词:
  • 药物涂层球囊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赵炎波;翁少翔

    药物涂层支架(DES)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成功率,但仍存有以下局限性:(1)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3)在一些复杂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2.8mm)、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及静脉桥血管病变等情况下,再狭窄率居高不下(>20%)[1].为克服上述DES局限,药物涂层球囊(DCB)应运而生,目前欧美指南均已推荐DCB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治疗,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现证据显示,DCB在原位病变中应用具有良好前景.小血管病变约占所有心脏介入的30%~50%,小血管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强危险因素,DES治疗小血管病变具有延缓血管内皮愈合、导致炎症反应、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风险等缺陷,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DCB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DCB在小血管原位病变中应用的现有临床证据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绿色冠状动脉介入概述——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作者:金重赢;傅国胜

    1 冠状动脉介入的历史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单纯球囊扩张(POBA)为代表的时代,这一阶段的介入治疗一般选取与参考血管直径(RVD)相等的普通球囊进行长时间地持续扩张,从而获得管腔相对术前的扩大,以保持狭窄病变远端更佳的血供.在此阶段,POBA 面临着三大挑战,即:(1)血管扩张后即刻血管壁的弹性回缩造成血管腔的显著减小;(2)扩张时产生的内膜撕裂、夹层及壁内血肿等因素造成病变血管的早期闭塞;(3)血管扩张段的晚期再狭窄率居高不下,即使开发了多种技术与策略,再狭窄率仍然高达30%~40%[1].金属裸支架(BMS)的出现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二阶段.此时对于POBA 后的病变,由于金属裸支架的支撑作用,血管壁扩张后的即刻弹性回缩得以避免,球囊扩张形成的夹层、壁内血肿等均可被闭合,从而避免了POBA 所带来的前2 个问题.虽然早期闭塞率得以改善,但是晚期再狭窄仍然是困扰此时介入术者的一大难题.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伴随着BMS 的植入,血管壁局部出现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新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进展,导致BMS 植入部位晚期管腔丢失,造成再狭窄.基于对再狭窄机制的认识,药物涂层支架(DES)的问世(第三阶段),极大程度上解决了BMS 所遗留的再狭窄率高的问题,因而也成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主流植入物.早期的Sirius、Taxus 等系列研究结果足以让人们相信,DES 已经较好地解决了介入治疗的再狭窄困境[2-4].

    关键词:
心电与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