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生菌在当前市场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旭

    近年来,一些益生菌已被卫生部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行业,同时也逐步被应用于其他功能性食品,如固体饮料、果汁、冰淇淋、糖果、巧克力、泡菜等。在亚洲地区益生菌普遍应用于奶制品领域,例如酸奶、乳酸菌饮品等。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

  • 鼠李糖乳杆菌GR-1和罗伊氏乳杆菌RC-14防治阴道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燕;Inge Tarnow

    健康女性阴道内存在以乳杆菌等优势菌为主的微生物菌群,健康的微生物菌群能够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增强局部免疫屏障功能,抵御致病菌的侵袭,并减少女性阴道感染的风险.抗生素和抗真菌类药物在杀灭阴道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阴道正常有益菌的生长,使阴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菌占优势,从而出现复发率高、耐药性以及继发感染等问题.口服或者阴道内使用乳杆菌活菌制剂能有效防治女性阴道炎的发生,减少疾病复发.从体内和体外研究两方面,综述鼠李糖乳杆菌(GR-1)和罗伊氏乳杆菌(RC-14)菌株在维持阴道正常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阴道炎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作者:赖芳芳;张丙宏;严彩霞;付春花

    目的 观察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生后24 h内入住本院儿科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随机分配成2组,其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以新鲜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早期开奶喂养,对照组以早产儿配方奶早期开奶喂养,比较2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的发生率及其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长速度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体重增加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早期喂养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较早建立全胃肠道营养,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体重增长,缩短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降低住院天数.

  • 耐酸鼠李糖乳杆菌的驯化筛选研究

    作者:关海滨;董至恒;包小妹;石瑞文;王宏伟

    目的 通过驯化以及筛选,得到能够耐酸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方法 将鼠李糖乳杆菌三级发酵菌液接人人工胃液中驯化,获得耐酸菌株.经连续6次驯化筛选,以及人工肠液耐受性实验.结果 鼠李糖乳杆菌GD0029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可达42.93%,比驯化前提高了2.7倍,其对人工肠液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 筛选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的制备及其对肠道菌群体外生长的影响

    作者:杜金;隋玉龙;杨扬;胡静;吴宗翰;宋慧

    目的 制备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并检测其对肠道菌群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酶降解、酸降解两种方法 制备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寡糖,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法与荧光辅助糖电泳法(fluorophore assisted carbohydrateelectrophoresis,FACE)进行分离分析,并观察不同降解条件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佳酶降解反应条件为料液比1∶4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h,选取还原糖得率低(21.67%)、中(32.33%)、高(36.11%)3组寡糖产物,分别命名为HFP-M1、HFP-M2、HFP-M3;佳酸降解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pH 3,反应时间1h,选取还原糖得率低(39.72%)、中(44.93%)、高(48.25%)3组寡糖产物,分别命名为HFP-S1、HFP-S2、HFP-S3;层析结果显示,酸降解寡糖比酶降解寡糖相对分子质量小;FACE分析显示,在32%的凝胶浓度下,酶降解寡糖可分离出较明显的条带,而酸降解寡糖条带不太清晰;两种方法降解获得的6种寡糖均能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繁殖,促进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且效果优于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结论 采用酶降解和酸降解两种方法制备的小刺猴头菌发酵发酵浸膏寡糖对大肠埃希菌的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本实验为大分子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及其降解产物应用于医药保健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 鼠李唐乳杆菌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杜珊洁;陈瑞聪;黄思思;吴和;董佳佳;王晓东;许烂漫;陈永平

    目的 研究鼠李唐乳杆菌(LGG)对酒精性肝损伤Treg/Th17免疫调节作用及TLR通路的表达变化,为酒精性肝损伤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乙醇组和LGG+乙醇组,每组6只.乙醇组小鼠用含有5%乙醇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喂养10 d,第11天清晨按小鼠体质量5 g/kg予40%乙醇灌胃9h后处死;对照组小鼠用不含乙醇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喂养相同时间后予5%麦芽糖灌胃9h后处死;LGG+乙醇组小鼠用LGG菌液(LGG>1 mL/d)加含5%乙醇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喂养相同时间后,予40%乙醇灌胃9h后处死.收集各组小鼠肝组织行HE和油红O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含量.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 mRNA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TLR4、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IL-1受体相关激酶(IRAK-1)、核因子-κB和TNF-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LGG对小鼠脾脏Treg/Th17平衡的影响.各组间的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 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示,经LGG干预后小鼠肝脏内脂滴数量和大小明显改善.乙醇组ALT为(147.0±42.1) U/L,AST为(373.5±169.7) U/L,对照组分别为(56.8±15.3) U/L和(211.5±57.8)U/L,LGG+乙醇组分别为(75.3±150.2) U/L和(211.7±36.3) U/L,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474和4.702,P值分别为0.000和0.026).乙醇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LGG+乙醇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增加(F值分别为149.219、145.561和154.237,均P=0.000).乙醇组小鼠肝脏内大肠埃希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LGG+乙醇组其表达减少(F=130.317,P=0.000).乙醇组小鼠肝脏内TLR4、MyD88、IRAK-1、核因子-κB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LGG+乙醇组TLR4通路中各蛋白表达明显抑制.乙醇组小鼠脾脏中Treg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LGG+乙醇组小鼠Treg所占比例升高.乙醇组小鼠脾脏中Th17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GG+乙醇组小鼠Th17所占比例降低.结论 LGG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调节Treg/Th17平衡,抑制TLR4通路激活,为酒精性肝损伤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肝恶性肿瘤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血流感染鼠李糖乳杆菌1例

    作者:汤岩;夏文颖;梅亚宁;刘根焰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从健康人肠道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一种乳杆菌,其促进人体健康的功能性已被公认[1],具有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理功效,是目前研究为深入的乳酸菌之一[ 2-3].鼠李糖乳杆菌产品多用于生产酸牛乳或益生菌制剂等,其致病性鲜有报道[4-5].现就 1例肝恶性肿瘤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血流感染鼠李糖乳杆菌的案例报道如下.

  • 鼠李糖乳杆菌片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桂英

    目的:考察微生态制剂鼠李糖乳杆菌片对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的鼠李糖乳杆菌片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联合致病菌(鼠伤寒沙门菌)诱发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实验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1.0×108、1.0×107和1.0×106CFU·kg-1)的鼠李糖乳杆菌片,阳性对照组灌胃使用丽珠肠乐胶囊0.3 g,连续给药7天,通过对小鼠腹泻程度的观察和肠道菌群分析,考察该活菌制剂的干预作用.结果:用药7天后,鼠李糖乳杆菌片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腹泻程度显著改善,量效关系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该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降低,且下降的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也恢复正常.结论:鼠李糖乳杆菌片可有效改善抗生素及致病菌诱发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腹泻症状.

  • 从人体共生菌关注亚健康和慢性病

    作者:刘东瀛

    人体有益菌、中立菌、有害菌人体分布的细菌虽然如满天繁星,难以计数,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有益菌、中立菌和有害菌.有益菌也叫益生菌,这类细菌不会伤害到人体,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有害菌的入侵,并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口腔、泌尿生殖道、胃肠道内等.它们能阻止病原菌对肠道的入侵和定植,抑制病原菌,抗感染,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预防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合成氨基酸和维生素,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和抗辐射,等.

  • 长双歧杆菌、肠系膜明串珠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作者:张娟;王琼;戴伟杰;杨晓钟

    目的 探讨长双歧杆菌(BL)、肠系膜明串珠菌(LM)和鼠李糖乳杆菌(LR)对小鼠血清抗氧化活性的促进作用及对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清洁级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L干预组、LM干预组及LR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BL干预组、LM干预组、LR干预组小鼠每日饲以高脂饲料,连续15周,并同时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BL、LM、LR灌胃,连续15周,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细胞脂肪变性.结果 对照组小鼠无肝脂肪变性8只(80%),轻度脂肪变性2只(20%);模型组小鼠呈现中、重度肝脂肪变性分别为4只(40%)、6只(60%);BL干预组中、重度脂肪变性分别为5只(50%)、4只(40%),LM干预组中、重度肝脂肪变性均为4只(分别占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R干预组小鼠以轻度肝脂肪变性为主,共8只(8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 <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 <0.05);BL干预组与LM干预组小鼠比较SOD和GSH-Px活性、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较BL干预组、LM干预组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较BL干预组、LM干预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除总胆固醇(TC)外,三酰甘油(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小鼠除TC外,TG、ALT、AST和肝指数均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LR对小鼠血清的抗氧化活性有加强作用,显著抑制了小鼠肝细胞脂肪肝变性.

  • 鼠李糖乳杆菌对感染人轮状病毒乳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

    本刊编委,武汉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向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指导张振等在《Pathogens and Diseases 》(2013,67:184-191,3区,IF=2.342)上发表了题为“Protective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gainst human rotavirus-induced diarrhoea in a neonatal mouse model”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轮状病毒(HRV)是导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情危重可能危及患儿生命。肠黏膜屏障主要包括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当肠黏膜构成的机械屏障受损时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病原体黏附和入侵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因此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助于控制病情。鼠李糖乳杆菌(LGG)是乳杆菌属中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菌种之一,是构成动物胃肠道黏膜生物屏障的重要益生菌之一。LGG 可以维护胃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维持人体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本文探讨 LGG 对感染人轮状病毒(HRV)乳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 鼠李糖乳杆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辉;聂国明;柯婕婕

    抗菌药物是儿科处方比较常用的药物,有超过50%的成人自出生至18岁使用过,但是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必须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各种不良事件,其中包括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1],AAD是指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期间导致患者消化道菌群紊乱、致病菌过多增殖而发生的水样泻.Bartlett[2]将其定义为伴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

  • 鼠李糖乳杆菌对感染人轮状病毒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振;王晓梅;汤建桥;高源;王宝香;郑义

    目的 观察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感染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种乳鼠均分为4组:灌服HRV作为感染组;灌服HRV前和后灌服LGG作为预处理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灌服细胞培养液.从第4天开始,连续5 d观察各组乳鼠的临床症状,每天2次检测乳鼠大便HRV抗原.在实验的第9天随机处死每组中的8只乳鼠,取出空肠段苏木精-伊红染色,利用Image-Pro Plus 5.1图像软件分析各组乳鼠空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至第9天,对照组乳鼠无腹泻、无死亡.HRV感染组、预处理组、治疗组乳鼠腹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00%、46.67%,13.33%、0%,26.66%、6.67%.对照组、HRV感染组、预处理组、治疗组乳鼠空肠黏膜隐窝深度分别为(35.2±2.4)、(45.9±3.6)、(35.8±5.6)和(38.9±2.9)μm,HRV感染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均P<0.01).病理检测发现HRV感染组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广泛的空泡样变性,而预处理组和治疗组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的情况均有减少.预处理组与治疗组相比,前者对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效果更好.结论 LGG对感染HRV的乳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感染前灌服LGG的保护效果好于感染后灌服.

  • 鼠李糖乳杆菌培养上清液通过抑制NF-κB通路预防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作者:曾庆;何肖龙;肖汉森;杜蕾;李雨静;陈乐程;田慧文;黄胜和;曹虹

    目的:体外探讨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LGG-CM)能否通过抑制NF-κB通路来阻断大肠杆菌K1(E. coli K1)株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方法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采用免疫印迹研究LGG-CM能否抑制E. coli K1激活NF-κB通路;通过侵袭实验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实验,研究LGG-CM能否抑制细菌侵袭和中性粒细胞迁移;通过免疫印迹研究黏附分子CD44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ZO-1蛋白的细胞内分布;用Transwell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过跨细胞内皮电阻(TEER)值和细菌迁移实验评价LGG-CM对细胞屏障完整性的保护作用。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表明LGG-CM能抑制E. coli K1激活NF-κB通路,藉此抑制E. coli K1的侵袭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同时,LGG-CM可抑制E. coli K1上调CD44蛋白和下调紧密连接蛋白ZO-1。此外,LGG-CM能够明显减缓TEER值的降低和抑制E. coli K1穿越体外血脑屏障。结论体外实验表明,LGG-CM能够通过抑制NF-κB通路激活、阻断E. coli K1侵袭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及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来预防E. coli K1引起的细菌性脑炎。

  • 鼠李糖乳杆菌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体内外实验

    作者:钟亮;林如琴;龙北国;吴娴波;范宏英

    目的 考察鼠李糖乳杆菌(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Caco-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黏附侵袭实验研究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侵袭作用及佳感染时间,并用不同浓度的LGG与Caco-2细胞作用,确定其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的佳浓度.进一步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实验检测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黏附侵袭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内实验,研究LGG对乳鼠脑膜炎的作用效果.结果 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具有黏附侵袭性,佳感染时间为3 h.随着加入LGG浓度的增加,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被显著抑制.LGG能通过竞争、排斥作用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更显著.结论 通过体内外实验,LGG可以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进入肠屏障,从而减少其穿越血脑屏障的量,终达到预防和治疗脑膜炎的效果.

  • 鼠李糖乳杆菌改善卵清蛋白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症状及其机制

    作者:方拴锋;张煜;张赟;朱晓华;叶蓓

    目的 考察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对卵清蛋白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食物过敏小鼠分为食物过敏组、LGG低剂量组[1×108菌落形成单位(CFU)/mL,每天每只小鼠灌胃200 μL]、LGG高剂量组(1×109 CFU/mL,每天每只小鼠灌胃200 μL),以同期1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LGG连续灌胃给药22 d,过敏模型组和正常小鼠连续灌胃生理盐水22d.检测23 d的过敏症状,测定体质量和胸腺指数、脾脏指数,ELISA检测血清卵清蛋白(OVA)特异性IgE、IL-4和IFN-γ水平,HE染色检测小肠组织病变情况和细菌培养法检测粪便菌群的改变.结果 各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过敏小鼠模型组IL-4水平、过敏评分、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明显增加,IFN-γ水平降低、IFN-γ/IL-4比值、IgE、体质量、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肠道黏膜坏死,部分上皮细胞水肿,坏死.与过敏小鼠模型组比,LGG处理的小鼠IL-4水平、过敏评分、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明显降低,IFN-γ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IgE、体质量、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LGG小鼠肠道黏膜完整,小肠细胞排列紧密.结论 LGG可显著改善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的过敏症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IL-.4/IFN-γ比值有关.

  • 鼠李糖乳杆菌LGG相关产品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水华;何询

    LGG作为世界上研究得多的菌株之一,很多文献报道该菌有各种临床疗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经科学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得以开展,以前宣称的很多疗效并未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证实,本综述目的是通过对近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和安全性的角度来阐述论证LGG应用研究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LGG疗效的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希望能为中国的相关研发单位和企业提供一些风险警示,以防过于乐观地进行相关的药品研发或产业化.

  • 科学补充益生菌

    作者:刘萍萍

    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国内常用于食品的益生菌菌种有乳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几十种,具体可参考国家卫计委新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 鼠李糖乳杆菌(HCS01-003)调节肠道菌群功效试验

    作者:闵祥博;汤纯;范翠翠;张春宇

    目的 考察鼠李糖乳杆菌(HCS01-003)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功效,为该菌种的后续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比给予鼠李糖乳杆菌(HCS01-003)前后,自身与组间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变化情况,来反应鼠李糖乳杆菌(HCS01-003)的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结果 鼠李糖乳杆菌(HCS01-003)能促进小鼠肠道内乳杆菌增殖.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HCS01-003),在 3.0g/kg 剂量下,连续 21 天给予小鼠,对其肠道菌群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