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四例

    作者:曹作为;史克珊;李安民;金虎;石小峰;陈焕雄;陈晓东;林鹏;颜山;陈敏;李智勇

    一、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体位:头高、脚低30°仰卧位,头后屈10°~15°,并转向对侧20°~40°,以Mayfield头架固定牢靠.在眉部中、外侧作隐蔽的皮肤切口,长约5cm,于眶上额骨作直径2cm左右骨窗开颅,并磨除眶缘内层骨质,如遇前颅底骨嵴防碍术野显露亦应磨平.弧形切开硬脑膜,并向眶侧悬吊,抬起额叶底部,开放蛛网膜下腔,充分引流脑脊液,待脑自动塌陷后,以自持脑牵开器稍微牵引,即可获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并根据术中需要,选择性开放侧裂池、视交叉池、颈动脉池、脚间池及终板池,以完成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充分显露.在显微镜下导入神经内镜,仔细观察动脉瘤周围情况,选择合适、可靠的动脉瘤夹,准确夹闭瘤颈.

  • 视交叉池的显微观察及测量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保护

    作者:丁继固;陈小武;钱月楼

    背景:有关视交叉池的显微观测指标不完善. 目的:探讨视交叉池的境界、池内各结构测值、特征及临床意义. 设计:抽样调查. 地点及对象:在咸宁学院医学院手术显微镜室观测制备好的视交叉池,男 16例,女 4例,估计年龄 30~ 60岁. 干预:在手术显微镜下剔除额叶,保留其额叶下面的软脑膜、蛛网膜及鞍区周围的结构,观察、测量视交叉池的境界及池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及相关值. 主要观察指标:视交叉池境界、池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及相关值. 结果:视交叉池是由视神经之间、视交叉和鞍膈上面相互延伸的蛛网膜所围成.在池内,视神经颅内段左右侧长度为( 9.89± 2.63) mm ,厚度为( 2.96± 0.82) mm .视交叉前后径为( 10.87± 1.63) mm ,左右径为( 13.38± 1.52) mm,厚度为( 4.68± 0.72) mm;视交叉正常型 10例,占 50% ;前置型 7例,占 35%;后置型 3例,占 15%.垂体柄长度为( 5.98 ± 2.7) mm, 前后径为( 1.59± 0.42) mm ,左右径为( 1.96± 0.44) mm.纤维网直径小于 0.06 mm. 结论:视交叉池内结构以视交叉中心,前续视神经,后邻垂体柄,下隔鞍膈邻脑垂体等;池内各结构借纤维网和缠结在纤维网上的小血管彼此牵连;故使池内结构显得非常复杂.在鞍区手术中应重点保护好视神经和视交叉及池内血管等.

  •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视交叉池开放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百平;孙树凯;贾栋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视交叉池开放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侧去骨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视交叉池开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定]、并发症情况,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预后.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 < 0.05).观察组治愈、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状态、死亡分别为14、10、4、1、1例,对照组分别为6、6、8、5、5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时GCS评分[(9.82 ± 1.44)分vs(8.02 ± 1.27)分]、出院1个月GCS评分[(13.02 ± 1.56)分vs(10.59 ±1.52)分]、出院时QOL评分[(67.51 ± 6.43)分vs(56.78 ± 6.38)分]、出院1个月QOL评分[(74.45 ± 8.99)分vs(60.83 ± 8.63)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双侧去骨瓣术治疗的过程中增加视交叉池开放治疗,能够在保持颅内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将病变彻底切除,实现进一步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在解除对脑干的压迫、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 Robinson综合征1例

    作者:林君挺;蔡德群;林海洋;金晓红;戴再友

    患者,女,5岁.发现左侧颅骨膨出4年,于2001年10月9日收住入院.患儿自幼起发现头颅较同龄儿大,左侧额颞骨膨出逐渐增大,伴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手足抽搐,智力与运动无异常.体格检查:头围 50 cm,神志清楚,嗅觉无异常,双瞳孔正常,双侧视乳头边缘清楚,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未引出病理性反射.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外侧裂区一巨大囊性低密度阴影,CT值 9.4 Hu,左额颞骨稍变薄并向外突出,左颞叶发育小.脑室尚清,脑中线居中,小脑正常.入院诊断为Robinson综合征(左颞叶发育不全综合征,左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入院后积极治疗,充分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左翼点入路开颅蛛网膜囊肿切除术加颅底脑池交通术.术中见左额颞部颅骨变薄,板障结构消失,颅骨板向外膨隆.剪开硬膜后见左颞叶缺失,有一巨大蛛网膜囊肿 8 cm×7 cm×4 cm,填充左外侧裂区及左颞叶缺失处的空腔,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囊壁呈白色薄膜状,后方有明显的血管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囊肿的表面部分蛛网膜,并分离囊肿周围的粘连,不切除囊肿脑侧的囊壁,释放澄清的囊液后,冲洗未见空腔积血,并仔细分离视交叉池与外侧裂池的蛛网膜粘连,即见清亮的脑脊液,自视交叉池中溢出.严格止血后,缝合硬膜,回纳骨瓣,逐层缝合头皮各层组织.术后病理报告囊壁送检符合蛛网膜囊肿,头颅CT复查见水样低密度区较前明显缩小.

  • 伞骨致眶颅贯通伤一例

    作者:袁源;扬志敏;王义;宋晓斌;郑莅瀚

    患者,男,11岁.因开自动伞时伞骨刺入眶内18 h来诊.体检:意识清,言语流利.左眼内眦外上方约眶上孔下缘处,见伞骨断端经眼睑刺入眶内(其余部分已在外院剪掉),眼球活动自如,视力视野正常,眼底无异常.急诊行CT及眼眶正侧位X线片检查,显示有细长金属异物经眼眶刺入颅内,颅内段长约1.5 cm.入院后,即行开颅探查术.于全麻下经翼点入路,咬除部分蝶骨嵴,显微镜下沿蝶骨嵴分别分入侧裂池、颈内动脉池、视交叉池.见伞骨经眶上裂入颅,在视神经及颈内动脉下方见一硬膜外小血肿约0.5 cm×0.5 cm大小,伞骨顶端未完全刺破硬膜,未损伤颅内重要血管及神经.将异物周围解剖关系探查清楚后,沿穿刺道由眼眶缓慢退出伞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