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足月小样儿听性脑干反应特点的研究

    作者:李桂芳;李建英;陈英

    小于胎龄儿又称为足月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正常儿平均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者[1].我国将胎龄足月,体重为2500g以下婴儿称为足月小样儿[2],多由于妊娠合并症、宫内感染、缺氧等多种高危因素导致.因此,足月小样儿脑损伤的发生显著增加[3].本研究对10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测定,探讨其变化特点,旨在对此类临床高危儿听力随访工作提供帮助.

  • 婴幼儿chirp声ABR和短声ABR对比研究

    作者:陶征;韩睿;宋戎

    目的:比较chirp声与短声ABR的V波振幅和潜伏期值,从而探讨chirp声在ABR测试时是否更具优势。方法分别用chirp声与短声两种测试声记录16例听力正常婴幼儿(24耳)的ABR,比较10~70 dB nHL不同刺激强度下两种测试声引出V波的振幅大小以及高强度和阈值强度下引出V波的潜伏期差异。结果在强度为20~70 dB nHL时,两种刺激声的V波振幅无显著差异(P>0.05);刺激声强度为10 dB nHL时,chirp声V波的引出率较短声显著增高(分别为15/24和7/24, P<0.01)。较高刺激强度时,两种测试声引出的V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阈值水平时,chirp声ABR的V波潜伏期比短声ABR的V波潜伏期长(P<0.05)。结论本组听力正常婴幼儿ABR测试中chirp声相比短声增加V波振幅的优势并不显著,且I波和III波不如短声ABR典型;在临床应用chirp声之前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chirp声 短声 ABR V波
  • 小儿类听神经病的诊断和干预

    作者:莫玲燕;韩德民

    小儿类听神经病的命名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这一名词是1996年Starr等[1]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他们报道了10例耳蜗外毛细胞功能正常的感音神经性聋,这些患者共同的临床特点是MRI检查正常,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严重异常,而耳声发射(OAE)正常.由于该组患者除听力障碍外,大多数还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据此Starr等认为听神经的病变可能是全身神经系统病变的一部分,因而将其命名为AN.

  • 介绍一种对小听神经瘤敏感的累加分频段ABR技术

    作者:冀飞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对手术效果和术后听力的保存非常重要.目前用于筛查和诊断听神经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磁共振(MRI)和传统的听性脑干反应(ABR)[1].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较小(小于1 cm)的听神经瘤,两种方法的检出效果都受到一定限制.

  • 一种新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42天初筛

    作者:章雪芹;严双琴;李晓璐;顾春丽;张慧

    目的 在医院分娩率较低地区,探讨采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初筛的可行性,为难以在出生后48~72小时进行听力初筛的地区寻求一种可行的听力筛查方法,并可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下简称新筛)项目切入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比较3 507例(男1898/女1609)出生后20~94天(43.06±4.123)婴儿(以下简称婴儿组),和2325例(男1199/女1126)1~42天(3.53±1.339)新生儿(以下简称新生儿组)的听力筛查结果,主要指标包括初筛通过率、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通过率、复筛未通过率、转诊率、确诊率.结果 (1)初筛通过率:新生儿组83.4%(1940/2325),婴儿组92.9%(3 257/3 507),x2=128.151,P=0.000;(2)初筛未通过率:新生儿组16.6%,婴儿组7.1%,x2=128.151,P=0.000;(3)复筛率:新生儿组77.9%(300/385),婴儿组84.8%(212/250),x2=4.591,P=0.032;(4)复筛通过率:新生儿组85.7%(257/300),婴儿组71.7%(152/212),x2=15.062,P=0.000;(5)复筛未通过率:新生儿组14.3%,婴儿组28.3%,x2=15.062,P=0.000;(6)转诊率:新生儿组和婴儿组均为100%;(7)确诊率:新生儿组18.6%(8/43),婴儿组68.33%(41/60),x2=21.080,P=0.000.结论 听力初筛放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有较高的初筛通过率、复筛率和确诊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新筛切入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

  • Math1基因内耳导入后噪声性聋豚鼠听功能改变观察

    作者:陈伟;郭维维;胡吟燕;孙建和;于宁;韩东一;翟所强;杨伟炎;何志洲;杨仕明

    目的 观察Math1基因内耳导入对噪声性聋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探讨Math1基因过表达对噪声损伤耳蜗的生物学效应,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经脉冲噪声致聋的豚鼠45只(各频率ABR阈值均≥95 dB SPL),雌雄不限,实验开始时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3组:Ad-Math1-EGFP组(30只);AdEGFP组(5只);空白组(10只).各组豚鼠在基因转导后4周、8周分别测试双耳ABR.测试完毕后处死动物,观察听泡及耳蜗无炎性病变者记录听阈结果 .结果 Math1导入后4周,导入耳各频率ABR阈值低于对照耳(右耳),也低于Ad-EGFP组及空白组,平均达到85 dB SPL.Math1导入后8周,导入耳各频率ABR阈值低于对照耳(右耳),也低于Ad-EGFP组及空白组,与4周时比较,进一步好转,平均达到75 dB SPL.结论 Math1基因内耳导入可使噪声导致全聋的豚鼠听功能部分恢复,为噪声性聋的治疗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 用于毛细胞再生研究的噪声性聋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伟;郭维维;胡吟燕;孙建和;于宁;李兴启;翟所强;韩东一;杨伟炎;杨仕明

    目的 观察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功能及耳蜗结构的变化,探讨用于毛细胞再生研究的噪声性聋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方法 健康成年白色红H豚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噪声暴露组40只.给予脉冲噪声(压力峰值为175.0 dB SPL,脉宽0.25 ms,间隔时间20秒)连续暴露200次.于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1周、4周、8周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ABR),毛细胞计数及耳蜗铺片免疫组化观察耳蜗结构变化.结果 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后1周,40只豚鼠中有21只(52.5%)双耳各频率ABR阈值≥95 dB SPL.继续观察至噪声暴露后4周及8周,ABR阈值没有恢复,1周、4周、8周各频率ABR阈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噪声暴露致极重度聋后1周,内毛细胞平均缺失率为91.4%,外毛细胞平均缺失率为97.2%.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显示,噪声暴露致聋后1周,内、外毛细胞胞核大部分缺失,内毛细胞内侧及外毛细胞外侧的支持细胞的胞核存在.结论 高强度脉冲噪声暴露可造成豚鼠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耳蜗毛细胞广泛缺失且无法自行恢复,而支持细胞大部分存留,是进行毛细胞再生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 荣昌猪电子耳蜗植入方法建立及听功能初步观察

    作者:陈伟;刘日渊;张亮;冀飞;郭维维;任丽丽;李佳楠;袁硕龙;张悦;陈磊;杨仕明

    目的:建立在大型哺乳动物-猪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的方法,观察电子耳蜗植入前后听功能变化。方法荣昌猪6只,雌雄不限,40-45日龄,体重8~12Kg,均选自重庆畜牧科学院养猪研究所。分为听力正常组(Mitf+/+),与突变耳聋组(Mitf-/-),每组3只。在全麻下进行电子耳蜗植入术。于手术前,手术后即刻以及手术后1周记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Electrical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EABR);头颅X片观察电极植入位置。结果6只动物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成功,耳蜗电极位置正确,在耳蜗内盘绕1.5~1.75圈。电子耳蜗植入即刻,手术侧(右耳)各频率ABR阈值在120 dB SPL无法引出;手术后7天,手术侧(右耳),低频ABR阈值在100dB SPL左右,高频在120 dB SPL仍无法引出。听力正常荣昌猪组(Mitf+/+),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即刻及一周后EABR阈值在90 CL左右,明显低于突变耳聋荣昌猪组(Mitf-/-)的190 C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荣昌猪电子耳蜗植入方法确实可行,通过植入电极进行EABR测试方法设计合理。为更加直接地研究电子耳蜗植入设备在体内的工作状态和各项数据,研究电极植入后耳蜗的生理病理改变创造了条件。

  • 豚鼠听性脑干反应参数53例分析

    作者:崔博;左红艳;吴铭权;佘晓俊

    通过对53例正常实验用豚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反应阈值、各峰潜伏期、峰间潜伏期、振幅等参数的测定和统计分析,确定了豚鼠ABR各项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并对性别以及参考电极位置等影响因素作了初步评价,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豚鼠 ABR 参数
  • 有并发症过期产儿听性脑于干反应特点的研究

    作者:李桂芳;陈英;娄益环;李桂莲;王新梅

    过期产儿是指胎龄大于42周的新生儿.在围生期及新生儿期缺氧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易合并脑损伤导致听功能异常,早期发现其神经功能障碍对干预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对50例过期产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定,旨在探讨其变化特点并对此类患儿听力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 ABR、ASSR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观察

    作者:林玉仪

    目的 探讨ABR、ASSR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语前聋患儿3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进行ABR、ASSR与行为测听检测,并分析ABR、ASSR与行为测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0.5、1.0、2.0和4.0kHz的引出率均明显高于ABR结果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0kHz反应阈与40Hz AERP反应阈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kHz ASSR与ABR之间的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并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语前聋患儿的ASSR阈值和纯音听阈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R安全无创,方便快捷,对于儿童等配合度较差的人群具有良好的测试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10%水合氯醛口服在小儿ABR检查前的镇静探讨

    作者:黄芳;魏翠芬;刘艳

    [目的]探讨小儿声导抗及听性脑反应(ABR)或ABR+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及睡眠剥夺法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720例ABR或ABR+ASSR患儿检查前采取3岁以内患儿按照体重计算水合氯醛用量口服;3岁以上患儿采用预约检查,拟定于上午检查者嘱家属晨起时较平常提前3 h唤醒患儿,下午检查者取消患儿午间睡眠,检查前半小时顿服10%水合氯醛0.5 mL/kg~0.8 mL/kg,而后进入测听室诱导睡眠.[结果]707例患儿能在30 min内进入睡眠;有13例患儿出现呕吐及活动过度并发症.[结论]水合氯醛的使用,使惠儿产生良好的制动效果,保证ABR或ABR+ASSR检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儿童 水合氯醛 ABR
  • 65例日龄42天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均值调查

    作者:陈荣幸

    目的:了解屯溪区正常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均值分布,制定正常衡量标准,探讨性别、不同侧耳朵对ABR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婴儿ABR听力测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早期干预,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分析68例42天正常婴儿的4.77 ms、Ⅳ5.88 ms、Ⅴ 6.86 ms,峰间期(IPL)分别为Ⅰ~Ⅲ2.81 ms、Ⅲ~Ⅴ 2.09 ms、Ⅰ~Ⅴ 4.91 ms.女性PL较男性短,不同侧耳朵对ABR无影响.结论:本资料基本接近正态分布;所得均值可以用于本地区42天正常婴儿听力筛查的衡量标准.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听力损伤

    作者:陈健平;邓鹏;秦卫红;马钊;林希平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损伤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5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根据胎龄分为4组,即<30、30~31+6、32~33+6、34~36+6周组,对每组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异常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各组ABR反应阈增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χ2分割后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听反应阈、ABR全波缺失、重度异常耳发生率及听力损伤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伤与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及Apgar评分1 min<3分或5 min<6分者有相关性(P<0.05);ABR异常的恢复率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越小ABR发生异常的程度越重.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和重度窒息(Apgar评分1 min<3分或5 min<6分者)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ABR异常的小早产儿(胎龄<30周者)有着较高的恢复率.有必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以及跟踪随访.

  • 听力筛查阳性婴儿的后续客观听力测试

    作者:余红;樊洁敏;程洪;赵军;陈晓霞

    目的:利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听觉稳态反应(ASSR)对听力筛查阳性婴儿进行测试,了解听力筛查阳性婴儿的听力损失情况,探讨听力筛查阳性婴儿的后续客观听力测试方法.方法:对1 264例听力筛查阳性的婴儿1 652只耳进行ABR测试和ASSR测试.记录到的数据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听力初筛、复筛未通过的1 652耳41.8%的反应阈≤30dB,轻中度听力损失占53.5%; ASSR0.5、1、2、4kHz4个测试频率的反应阈值与ABR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649、0.689、0.503,有极显著相关性,在极重度听力损失耳中,ASSR在0.5、1、2、4kHz引出率分别为72.7%、78.2%、78.2%和63.6%,明显高于ABR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听力初筛、复筛后未通过的婴儿仍有41.8%婴儿的听阈在正常范围,且听力损失以轻中度为主.ASSR和ABR阈值有较高相关性,可弥补ABR不足.ASSR测试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续的听力学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雌激素对大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宋佳哲;李芳芳;俞姜凡;胡旭君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与对照组,各10只。对两组大鼠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后,去势组行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正常饲养3周后所有大鼠同时在隔声室中用强度为115dB SPL(C)的白噪声造模,噪声暴露2周后进行同样听力测试,比较两组在噪声暴露后的听力情况。结果噪声暴露后去势组与对照组大鼠均出现听力下降;对照组在噪声暴露后Click、2、4、6、8k Hz ABR阈值分别为(15.63±1.51)dB nHL、(9.38±1.93)dB nHL、(10.63±2.04)dB nHL、(7.19±1.94)dB nHL、(4.69±1.55)dB nHL,去势组噪声暴露后相应频率阈值分别为(51.50±3.93)dB nHL、(54.75±4.33)dB nHL、(57.25±3.71)dB nHL、(55.50±4.23)dB nHL、(51.75±3.83)dB nHL,两组各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对照组ABR阈值小于去势组;两组在噪声暴露前后Click ABR阈上20、40、60dB SL潜伏期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在噪声暴露后2、4、6、8k Hz DPOAE信噪比分别为(12.14±3.07)dB、(22.65±7.92)dB、(20.17±12.05)dB、(13.55±11.51)dB(P<0.05),去势组在噪声暴露后相应频率信噪比分别为(1.18±6.53)dB、(2.22±5.46)dB、(2.61±3.38)dB、(3.12±3.67)dB,两组各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对照组DPOAE信噪比大于去势组(P<0.05)。结论雌激素对大鼠噪声性听力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影响区域在耳蜗。

  • 肾气丸对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豚鼠ABR和DPOAE的影响

    作者:李欣怡;王枫;管燕平;沈晓丽;赵乌兰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庆大霉素(GM)中毒性耳聋豚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的影响作用.方法:将45只健康级白色红目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模型组豚鼠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20mg/kg连续10天,中药干预组豚鼠每日肌注庆大霉素的同时以药量为13.5g/kg/d的金匮肾气丸制剂灌胃给药连续10天.分别检测各组ABR阈值和DPOAE幅值并比较.结果:豚鼠双耳ABR阈值和DPOAE幅值,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干预组ABR阈值明显降低和DPOAE幅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减轻GM的耳毒性反应,对GM所致的豚鼠耳中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阿胶对缺铁性耳聋大鼠DPOAE及ABR的影响

    作者:赵乌兰;王枫;袁玉轩

    目的:通过观察缺铁性耳聋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的变化来探究中药阿胶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幼龄Wistar大鼠随机分组饲养,对照组10只,实验组30只,对照组以标准饲料饲养,实验组以缺铁饲料饲养.6周后实验组成功复制缺铁模型大鼠15只.将该1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在原有饲养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加以阿胶、普通铁剂和不做处理3种方式进行每日灌胃饲养,3周后检测DPOAE及ABR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阿胶对大鼠DPOAE幅值及ABR阈值的作用效果好于铁剂组(P<0.05),对ABR潜伏期的作用效果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胶通过对DPOAE幅值及ABR阈值的改善,对缺铁性耳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40Hz听觉相关电位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在听阈判定中的价值

    作者:郁波;顾爱明;蒋志毅;盛成;殷鹏

    电反应测听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对于疾病诊断、聋哑筛选、工伤及残疾鉴定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采用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ERP)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分别对正常人和听力障碍患者进行测试,以分析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 听力正常单侧耳鸣的双侧ABR结果比较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海弟;彭解人;区永康;黄夏茵

    目的 听力正常单侧耳鸣患者的双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结果比较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阐明听力正常耳鸣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对20例听力正常的单侧耳鸣患者,常规进行耳专科检查及声导抗检查,排除外中耳病变.分别记录双侧纯音测听、耳声发射(DPOAE)及ABR,将耳鸣侧与非耳鸣侧的ABR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耳鸣侧与非耳鸣侧在纯音听阈、声导抗、DPOAE及ABR阈值上均表现正常,无统计学差异,但耳鸣侧ABR的I波幅度0.19uV,V波幅度0.24uV,V/I比值为1.31;非耳鸣侧ABR的I波幅度0.14uV,V波幅度0.26uV,V/I比值为2.19.结论 虽然单侧耳鸣患者耳鸣侧未发现听阈提高,但其V/I比值明显较非耳鸣侧下降(V/I比值为1.31vs2.19),提示在中脑传入信号减少,在听觉中枢维持内环境神经平衡的机制作用下导致听觉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可能是耳鸣产生的原因之一.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