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抗凝剂对糖尿病房颤患者中风的预防作用

    作者:艾玛;王环君;欧阳俊

    房颤是发生缺血性中风和全身性栓塞的一个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新的CHA2DS2VASc风险分级评分被认为能把低危患者与中危、高危患者区别开来,后两者口服抗凝剂能从中获益.除了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和阿司匹林,一类无需强调凝血功能监测的新型抗凝剂近些年来已经出现.本文旨在评估临床试验中有房颤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这类新型抗凝药或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在临床收益和安全性上的差异及其可能的潜在影响.

  • 血栓弹力图在重症结核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宋海燕;孟祥红;李冠群

    重症结核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凝血状态多存在异常。研究显示,血栓弹力图(TEG)在凝血功能监测方面的价值优于传统的凝血四项[1-2],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和器官移植中对凝血状态的动态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45例重症结核患者常规凝血功能和TEG检测结果并对比分析,探讨TEG在评估患者凝血状态中的作用。

  • 床旁即时检验在重症创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曲音音

    重症创伤患者往往伤情复杂,病情较重,可能引起大出血,大量输血可能导致凝血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床旁即时检验包括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检验,可以迅速地监测凝血功能动态变化,从而指导精确输注各种血制品,纠正凝血障碍,减少盲目大量输血和相关并发症.本文对床旁即时检验在重症创伤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及与传统凝血功能监测相比在早期诊断和减少死亡率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文献综述.

  • 北站社区100例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

    作者:刘明艺;王志华

    目的:调查北站社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为规范社区房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北站社区门诊持续房颤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治疗史、凝血酶原监测及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率知晓情况等,并采用CHADS2评分评价治疗的合理性。结果:房颤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比例仅为36%,抗凝治疗的平均时间为6个月;社区尚未开展抗凝治疗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结论:社区房颤的抗凝治疗尚未展开,需加强和提高社区房颤的规范管理水平。

  • 西美加群与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比较

    作者:李宏建

    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华法林可预防缺血性卒中,但剂量调整、凝血功能监测和出血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SPORTIF是在2000-2001年在北美409个医疗中心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包括3 92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伴有其他一些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对直接口服凝血酶抑制剂西美加群(ximelagatran)与华法林预防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 凝血功能监测对老年白血病患者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的影响

    作者:李谦;王晓媛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监测对老年白血病患者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的影响.方法:对63例老年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监测,观察血小板减少对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的影响,分析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按压时间相关性.结果:本组老年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血酶Ⅲ(ATⅢ)与静脉穿刺按压时间相关(P<0.05),轻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与中度、重度患者按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合并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未合并凝血功能指标异常者按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老年白血病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PT延长、INR及ATⅢ增加,应适当延长静脉穿刺按压时间.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何易刚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合成蛋白质的器官,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和纤溶系统有关的酶都是由肝脏产生(因子III和钙离子除外)。当肝细胞受到肝炎病毒,酒精等致病因素的作用时肝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凝血因子或蛋白合成减少而伴有一系列的凝血功能障碍。所以通过检测凝血功能监测凝血因子的改变对临床诊断,治疗肝脏疾病有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本院5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结果分析说明肝硬化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脑外伤围术期凝血功能评估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侃芝;郝香玲;袁宝华;杨成山;李汉威;卢健祺;邹凤娥

    目的 探讨脑外伤围术期凝血功能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脑外伤患者8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 13~ 15分)、中型组(GCS 9~12分)、重型组(GCS 3~8分).按术后3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继发性脑梗死组及无继发性脑梗死组,迟发颅内血肿组及无迟发颅内血肿组,按术后2周内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监测术前2h及术后2h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围术期的凝血指标异常对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 与轻型组比较,中及重型组患者在术前2h内的PT及APTT延长,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型组在术后2h内PT及APTT延长、DD升高与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脑梗死患者与无继发性脑梗死患者比较,PT缩短,PLT及DD增高(P<0.05);而迟发颅内血肿患者与无迟发颅内血肿患者比较,PT均延长,DD增高(P<0.05),其中发生继发性脑梗死及迟发颅内血肿患者在术后2h内PT及PLT结果与术前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术前2hPT延长,DD升高(P<0.05),其中死亡组患者在术后2h内PT及DD指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评估脑外伤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凝血功能监测预防腹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

    作者:彭南海;叶向红;陈月英

    目的 探讨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对接受大手术的创伤患者121例,在手术后2h内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筛查出高危患者108例,中危患者13例.患者均采取主动和被动物理干预措施,由专人负责监督完成,高危组患者使用下肢压力梯度治疗仪,中危组患者穿弹力袜,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物理运动治疗量,包括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双下肢足泵运动,床上活动使用卧床患者功能锻炼器进行活动,同时进行适当的药物干预.结果 高危组干预前后患者72 h、1周、2周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M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危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2 h、1周、2周后高凝患者显著减少(均P<0.05);10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6%.结论 采用检测血栓弹力图对腹部创伤术后患者筛查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和药物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凝血功能监测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作者:杨杨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凝血功能监测对治疗过程中出血不良反应的的影响.方法 12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和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2组患者按照急性脑梗死阿加曲班抗凝标准方案进行抗凝.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在开始静注阿加曲班后前48h,每12h抽血监测凝血功能,48h之后每日监测凝血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阿加曲班输注剂量及输注速度,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只在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偶尔监测凝血功能.收集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相关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与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组总出血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说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用阿加曲班治疗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使用剂量及非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患者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 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关联研究

    作者:梁春阳;张强;王斌;罗永春;张振海;何子俊;杨阳;曲雪男;徐如祥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后的凝血功能监测中的相关性、一致性以及对并发症的判断价值. 方法 选择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予抗血小板治疗,5d后分别采用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时间、K时间、α角度、大幅度(MA)]和常规凝血试验[参数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行凝血功能监测.分析该两种凝血功能监测方法评估凝血状态时的相关性、一致性,及其判断并发症(症状性脑出血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1)R时间与APTT、K时间与APTT、α角度与FIB、α角度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关系,K时间与FIB、K时间与血小板计数、α角度与APTT呈负相关关系.(2)R时间与APTT(κ=0.266,P=0.000)、K时间与APTT(κ=0.134,P=0.024)、α角度与FIB(κ=0.162,P=0.007)在评估高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R时间与APTT(κ=0.211,P=0.001)、K时间与APTT (κ=0.198,P=0.002)、K时间与血小板计数(κ=0.388,P=0.000)、α角度与血小板计数(κ=0.099,P=0.041)在评估低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3)血栓弹力图判断症状性脑出血的敏感性为73.68%,而常规凝血试验为47.39%;血栓弹力图判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敏感性为17.65%,而常规凝血试验为58.82%. 结论 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的部分参数存在相关性,且在评估凝血状态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常规凝血试验判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更为敏感,而血栓弹力图在判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风险方面更有优势.

  • 快速血栓弹力图监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

    作者:马璐璐;虞雪融;黄宇光

    目的 快速评价全膝或/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指导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4名,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中总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等信息.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24h的快速血栓弹力图(TEG)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4名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24hK值增加,α角和MA值减少(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24 h LY30和R值无明显变化(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即刻K值增加,α角和MA值减少(与术前比P<0.05),而术后24 hK值、α角和MA值均恢复术前水平(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24 h,LY30和R值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不同关节置换术对机体凝血机制的影响不同,快速TEG能更敏感地反映围术期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改变,可用于指导围术期抗凝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