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达木单抗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

    与健康人群相比,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且心血管疾病所致的病死率增加,目前认为,持续存在的炎症是导致这些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对RA早期血管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在RA患者中,可观察到早期的内皮功能障碍、进展迅速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增加的动脉僵硬度.

  • 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长期控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慧琴

    2011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上公布的多中心、随机、两阶段、双盲的OPTIMA研究数据显示,阿达木单抗(ADA)联合甲氨蝶呤作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初始治疗,能更加有效持久地控制病情.OPTIMA研究旨在探讨早期RA的佳治疗策略.在这项临床试验中,共纳入了1032例既往未接受过甲氨蝶呤治疗的早期活动性RA患者,入选本研究时病程<1年(平均为4.2个月),并且基线疾病活动度评分( DAS28)在3.2以上(平均水平为6.0).入选本临床试验的其他要求还包括:肿胀关节数至少6个、压痛关节数至少8个、红细胞沉降率(ESR)≥28mm/1 h或C反应蛋白(CRP)≥15 mg/L,并且放射学证实至少1个关节有侵蚀或类风湿因子(RF)(++)或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管病变及内皮功能的高分辨率超声研究

    作者:卢敏艳;方洁莹;袁雅婷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关节、多系统,其中心血管病变是RA 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超过健康人群5倍,是导致RA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早期发现并逆转 RA 患者受损内皮功能,对治疗早期RA、有效预防RA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具有积极作用[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测的RA 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分型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对腕关节MRI变化的影响

    作者:陶娟;徐雯;吴斌龙;蒋兆贯;张志斌;程立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分型结合基础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观察对腕关节的MRI变化.方法:选择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扶他林+柳氮磺胺吡啶)、寒湿组(寒湿方+基础治疗)、湿热组(湿热方+基础治疗)各20例,每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MRI的改善情况.结果:寒湿组、湿热组在降低ESR、CRP、IL -6、TNF-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寒湿组、湿热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寒湿组、湿热组在改善腕关节MRI滑膜增生、骨髓水肿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抗CCP、RF、骨侵蚀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经过治疗后骨侵蚀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结合基础治疗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MRI滑膜增生、骨髓水肿的改善、病情活动的控制与单纯基础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许福亮;伊鑫;张霞;于晓倩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水平和对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87例早期RA患者(早期RA组)、40例中、晚期RA患者(中晚期RA组)、6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对照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血清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的水平.结果: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在早期RA组分别是(89.1±32.6)RU/ml和(92.5±36.4)U/ml,在中晚期RA组分别是(68.5±21.2)RU/ml和(70.3±25.0)U/ml,在对照组分别是(35.0±15.6)RU/ml和(30.2±12.3)U/ml,在正常组分别是(25.6±9.2)RU/ml和(18.5±8.4)U/ml.在早期RA组和在中晚期RA组,抗CCP抗体敏感度分别是67.8%和60.0%,特异性分别是89.6%和91.5%;抗MCV抗体的敏感度分别是78.1%和72.5%,特异性分别是94.2%和93.1%.结论: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对诊断早期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可作为诊断早期RA的标记物,是诊断早期RA疾病的两个新指标.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抗 CCP 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琳;姜国平;王晓红;吕英春;李慧颖;付堃;陈晶;韩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对健康的主要危害是致畸致残,累及主要脏器或并发感染时可危及生命。在 RA 患者的身体中存在各种自身抗体,除了类风湿因子外,近些年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受到较多关注。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 GPI 抗原在部分 RA 患者尤其是活动的 RA 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具有诊断和评估疾病的意义[1]。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对拟诊早期 RA 患者进行了GPI、抗 CCP 抗体、RF 等检测,进行分析和总结。

  • 血清 RF、抗 CCP 抗体和抗 MCV 抗体水平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娟娟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 RA 患者50例为早期 RA 组,选择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 RA 患者30例为非RA 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查体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类风湿性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 MCV 抗体水平,对比分析三种检测指标诊断早期 R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早期 RA 组和非 RA 组血清 RF、抗 CCP 抗体、抗 MCV 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 RA 组血清 RF、抗 CCP抗体和抗 MCV 抗体水平高于非 R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 RA 组 RF、抗 CCP 抗体和抗 MCV 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 RA 组和对照组,早期 RA 组抗 MCV 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 RF、抗 CCP 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 MCV 抗体诊断早期 R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0%和92.00%,显著高于 RF 和抗 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抗 MCV 抗体与抗 CCP 抗体、RF 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抗 MCV 抗体、抗 CCP 抗体和 RF 在早期 RA 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抗 MCV 抗体诊断早期 R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作为早期 RA 的辅助诊断方法。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探讨

    作者:周铁;罗长青

    目的:探析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学、实验室、临床特征,提出其分类标准及其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详细记录其临床特征,如皮下结节、晨僵时间、对称性、持续时间、关节肿痛部位等,检测其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检验指标。结果:随访1年结束后,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患者80例(RA组),非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非RA组)。RA组的受累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受累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受累情况均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CRP升高率、ESR增快率、抗CCP阳性率、RF阳性率及影像学特征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均超过93.0%,特异性均超过90.0%。结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项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相关影像学特征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抗 CCP 抗体、抗 MCV 抗体与 RF 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文琴;翁巍;施金俏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 )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 )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 )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172例早期RA者及43例健康对照者抗MCV抗体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抗CCP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测RF ,比较抗MCV抗体、抗CCP抗体、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比较RA组血清和滑膜液抗CCP抗体、抗MCV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07%、100%;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7%、95.35%;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52%、83.72%。RA组滑膜液与血清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在RA患者中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诊断价值超过了RF;临床取样血液检测抗CCP抗体、抗MCV抗体与取样膝关节滑膜液的阳性率相似,但更方便。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

    作者:褚大由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骨科常见和致残的关节病之一,我国的发生率为0.3%,在美国65岁以上RA发生率高达10%[1],严格地分RA属于现代新兴的风湿病科,不过RA的治疗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多专业相互配合协作进行.

  • 顽痹清丸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

    作者:邢伟鹏;李无阴;侯宏理

    目的:观察顽痹清丸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顽痹清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剔除3例,实际完成观察者42例;对照组剔除4例,实际完成观察者4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8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痹清丸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自芍总苷胶囊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白芍总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新类风湿因子检测阈值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申丽盈;王文红;张继岭;史连义;银广悦;张龙

    目的 确定类风湿因子(RF)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新检测阈值,结合 anti-CCP、AKA等抗体检测提高诊断效率.方法 252例(早期RA 129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83例及正常对照40例)血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ELlSA方法检测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确定RF早期RA诊断阈值,并对RF、CCP及AKA抗体结果与患者的骨侵蚀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ROC曲线中得到当RF对早期RA诊断阈值为40 U/ml,敏感性为33.3%,特异性为96.4%,当RF≥40 U/ml与骨侵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RF<40U/ml但CCP抗体阳性时与骨侵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RF<40 U/ml且CCP抗体阴性但AKA阳性时发生骨侵蚀的可能性大.结论 在RF关于早期RA的诊断阈值为40 U/ml时,顺序检测CCP、AKA抗体可以节约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能.

  • 血清COMP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及维生素D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蕾;张志华;白春强;姜凤云;梁志强;王雪燕;郝长来

    目的 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及25羟维生素D[25(OH)D]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早期RA组患者58例、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OMP、TTR及25(OH)D水平并行方差分析,比较COMP、TT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意义.结果 血清COMP、TTR水平在早期RA组较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5(OH)D浓度在早期RA组较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三因子的其他风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P、TTR单独检测,TTR敏感度高,COMP特异度较强.联合检测特异度较单因子检测升高.结论 血清COMP、TTR可作为早期RA诊断的生物学标记,联合检测在早期RA中应用更佳.

  • 血清中WIBG、ZNF706和GABARAPL2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蕾;张志华;白春强;姜凤云;梁志强;王雪燕;郝长来

    目的 探讨血清中WIBG、ZNF706、GABARAPL2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ERA患者61例,晚期类风湿关节炎(LRA)34例,其他风湿病31例及健康对照(HC)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WIBG、ZNF706和GABARAPL2的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WIBG、ZNF706及GABARAPL2在ERA组明显高于LRA组、其他风湿病组及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IBG、ZNF706和GABARAPL2单独及联合检测在ERA组敏感度达47.5%、36.6%、37.7%、75.4%,特异度为97.1%、97.1%、95.2%、91.3%.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ERA组类风湿因子(RF)阴性时达到64.0%,抗CCP抗体阴性时达57.1%,两者均阴性时达到60.0%.结论 血清WIBG、ZNF706和GABARAPL2在ERA组高表达,为早期诊断ERA的生物学标记物,是抗CCP抗体和(或)RF阴性时ERA诊断的有效补充.

  • 维生素 D 水平与骨密度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蕾;张志华;王天成;白春强;姜凤云;郝长来

    目的:探讨维生素 D 水平及骨密度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早期RA 组患者58例、晚期 RA 组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并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 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抗 AKA 抗体)相关性,并利用骨密度仪对3组行骨密度检测。结果25(OH)D 浓度在早期 RA 组[(30.24±13.72)ng/mL]及晚期 RA 组[(27.78±8.55)ng/mL]较正常对照组[(36.71±10.65)ng/mL]明显减少(P <0.05),早期 RA 组与晚期 RA 组间25(OH)D 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OH)D 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 DAS28评分、RF、ESR、CRP、Hb、Plt、抗 CCP 抗体及抗 AKA 抗体无相关性。骨密度检测发现,早期 RA 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比例6.9%,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占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 患者血清25(OH)D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但早期 RA 与晚期 RA 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检测对早期 RA 诊断意义不大。

  • 转甲状腺素蛋白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蕾;张志华;白春强;姜凤云;梁志强;王雪燕;郝长来

    目的:本文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8例早期RA组患者、34例晚期RA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行血清TTR水平检测并行方差分析,分析TTR浓度与DAS28评分、RF等因子相关性。结果:血清TTR浓度在早期RA组比晚期RA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晚期RA组与正常对照组间TTR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TTR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CCP抗体及抗AKA抗体、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血清TTR浓度在早期RA患者组明显增加,有助于RA患者早期诊断。

  • 磁共振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林庆衍;周毅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进而形成血管翳,血管翳自滑膜折返处向关节软骨表面延伸侵蚀破坏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纤维软骨、韧带、肌腱等亦可同时受累,终导致不可逆性的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其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关节破坏多发生在起病的前两年内,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

  • CCP和MCV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龚艳会;白晓兰;葛琳娜;牛煦明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的早期检测,探讨和分析其对早期RA临床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102例早期RA患者为RA组,72例其他风湿病患者为非RA组,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CP抗体和MCV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RA组抗CCP抗体、抗MC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灵敏度(60.8%)低于抗MCV抗体(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抗体都具有良好的特异度(93.1%和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二者联合检测时,在早期RA患者的血清任一指标阳性即作为阳性的灵敏度可以达到97.1%,特异度可以达到86.3%,二者同时阳性才视为阳性的灵敏度虽然只有38.2%,但特异度却可以达到97.1%.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水平有相关性(P<0.05).结论 抗CCP抗体、抗MCV抗体主要存在于RA患者中,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降低漏诊率,对RA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分析

    作者:刘晓飞;王志中;王勇;李景怡;张娟;曾本华;万萍;吴力克;魏泓;方勇飞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特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收集30例早期RA患者(RA组)与21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粪便样本,培养与测定肠道菌群计数水平;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V6-V8区16SrDNA,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获得肠道菌群DGGE图谱,分析肠道细菌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并绘出聚类树形图,研究RA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受试者的差异.结果 双歧杆菌含量:RA组为(6.21 ±1.48) 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8.55 ±0.90) CFU/ml(P <0.01),脆弱类杆菌的含量:RA组为(6.54±1.28) 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8.73±0.90) CFU/ml(P<0.01),乳杆菌、梭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DGGE 图谱示:与对照组[丰富度:(22.8±3.12);Shannon-Wiener指数:(2.98±0.26);均匀度:(0.96±0.05)]相比,RA组丰富度[(16.0±1.05),P<0.01] 、Shannon-Wiener指数[(2.48±0.14),P<0.01]和均匀度[(0.90 ±0.05),P<0.01]显著降低,分别表明RA患者肠道细菌的种类(丰富度)、菌群结构复杂程度、细菌的相对密度(均匀度)显著降低,在DGGE图谱下方区域RA患者肠道菌群条带数量减少,消失明显.图谱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20例样本聚为两类,一类样本中包含10例患者与1例健康人,二类样本中包含9例健康人.表明RA患者肠道菌群有较高的相似性,RA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相似性低.结论 早期RA患者肠道存在菌群失调,肠道细菌数量及结构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变化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之一.

  • 导师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作者:李国华;付滨;高常柏;梁丙楠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关节晨僵、肿痛,症状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关节变形,骨质破坏,不能逆转.付滨教授重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张以清热开宣为主.用药方面中西合参,既注重中药的疗效配伍,善用金银花,并与忍冬藤配以药对使用,同时也注重现代药理研究.

45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