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雷公藤多苷治疗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玮;刘秀梅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炎症和破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研究发现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不仅是早期RA的诊断性指标,也是预测(RA)预后的指标.尽管新的药物和不同的治疗方案不断推出,但仍然没有哪个方案更为合适而达成共识.因此,我们选择甲氨蝶呤(MTX)联合来氟米特(LEF)及雷公藤多苷(TG)治疗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上常选用MTX联合TG治疗RA,故将其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 高频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

    作者:林小平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6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60例,设定为对照组,均采用高频超声和X线检查,观察两组高频超声下的滑膜厚度及观察组患者高频超声、X线下的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骨侵蚀情况.结果:高频超声检查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骨侵蚀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频超声检查显示滑膜厚度为(3.49±1.23)mm,显著高于对照组(1.51±0.17)mm,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检出率.

  • 和痹方对肝脾失调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侵蚀的干预作用

    作者:庞爱梅;姜萍;李金星;迟小伟

    目的:观察和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骨质侵蚀的干预作用,探讨RANKL-RANK信号传导系统对肝脾失调证早期RA骨代谢平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肝脾失调型早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服用甲氨蝶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和痹方.治疗3个月,观察ACR20达标率、DAS28评分及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和相关炎性指标及对RANK/RANKL/OPG通路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CR20达标率分别为87.68%,56.3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DAS28评分、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白介素-17、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RANKL)、RANKL/OPG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P<0.01);治疗后两组OP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且治疗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痹方可有效改善肝脾失调型早期RA患者的关节及全身症状,提示该治法对RANK/RANKL/OPG系统诱导的骨质破坏有明显调控作用.

  • 通络灵透皮疗法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建辉;王丽丽;曹东义;张再康;张培红;王红霞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特点.手、足、膝等关节的滑膜炎症反复发作是造成关节变形的主要原因,而如何抑制关节炎症和保护关节功能已成为本病的治疗关键.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通络灵透皮疗法可以加快局部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局部关节肿痛进而改善关节功能,对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故旨在通过初步研究通络灵透皮疗法的治疗理论依据及临床经验,为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

  • 和痹方联合MTX治疗肝脾失调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MMP-3及RANK/RANKL/OPG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艳艳;王建;姜萍;武继彪

    目的 观察和痹方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肝脾失调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肝脾失调型早期RA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MTX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和痹方治疗,两组MTX从7.5 mg逐渐加至12.5 mg,每周1次,疗程24周.观察两组ACR20改善率、中医证候疗效、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CCP)及血清MMP-3、OPG、RANKL表达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ACR20达标率为82.86% (29/35),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5.7% (30/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2%(17/33)和63.6% (21/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F、ESR、CRP、MMP-3及RANKL水平降低,OPG水平升高(P <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RF、ESR、CRP及RANKL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治疗组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对照组1例出现白细胞减低,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和痹方联合MTX可改善肝脾失调型早期RA患者的症状,调控RANK/RANKL/OPG系统诱导的骨质破坏.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MR征象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彦君;彭坤;徐成;刘晓朋;刘建军

    目的:探讨MR征象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省人民医院、第二医院患者资料,随访至明确诊断为早期RA患者32例纳入研究。收集所有病例首次双手、腕关节MRI平扫图像,共64只手、腕关节,以及扫描时间近期内抗CCP抗体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早期RA患者的MR征象,探讨抗CCP抗体与早期RA患者MR征象的相关性。结果32例早期RA患者(共64个手、腕关节)MRI平扫异常征象包括:腕骨骨质侵蚀189处,骨髓水肿227处,腕关节积液64处,腱鞘积液58处(包括屈肌腱鞘受累36例,伸肌腱鞘受累22例,二者均受累者8例),上述征象中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抗CCP抗体与骨质侵蚀、骨髓水肿r值分别为0.586与0.454(P<0.01),而骨质侵蚀与骨髓水肿间呈正相关,r值为0.625(P<0.01)。结论腕关节MRI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骨质侵蚀、骨髓水肿征象是与抗CCP抗体一致的早期RA的表现,在早期R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携带人护骨素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转导的初步研究

    作者:鲍礼智;赵东宝;韩星海;管剑龙;蔡青;戴生明;施冶青;张兰玲;刘菁

    护骨素(OPG)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和缺乏跨膜结构域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主要通过与NF-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结合而发挥骨保护作用.OPG不仅抑制破骨细胞生成,还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各种上游因子如甲状旁腺激素、前列腺素、TNF、IL等终均通过改变RANKL/OPG的比率而发挥作用,血清RANKL/OPG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骨破坏具有预测作用[1].

  • 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高焱

    目的:观察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均为女性,年龄18~45岁。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次,2次/d。同时口服慢作用药物:来氟米特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双醋瑞因胶囊50 mg/次,2次/d,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期间每月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沉( ESR)、C反应蛋白( CRP)。对比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后,临床表现、DAS28评分、VAS评分、ESR、CRP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比治疗过程中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药时间及用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1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表现、DAS28评分、VAS评分、ESR、CRP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用药时间、用药量均显著减少,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能迅速控制病情,有助于减少非甾体消炎药应用时间及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新进展

    作者:董大伟;王桂芝;孙莉君;胡海涛;王越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故也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由于这一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缺乏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所具有的甾环,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它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对于一些风湿性疾病,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及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等是首选药物.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评估

    作者:刘梦珂;王露辰;胡凡磊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在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和/或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正常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ERA)患者中的表达及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5年确诊的早期RA患者133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60例,其中早期RA患者根据CRP、ESR水平分为4组,CRP升高ESR升高组88例,CRP正常ESR正常组15例,CRP正常ESR升高组17例,CRP升高ESR正常组13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中MMP3永平.结果:CRP正常和/或ESR正常患者血清MMP3水平[(72.89±6.34) μg/L]明显高于OA组MMP3[(42.87 ±4.14) μg/L] (P =0.002)和健康对照组MMP3水平[(31.62±2.88) μg/L] (P <0.001),其中,CRP正常ESR正常患者血清MMP3水平[(47.04±9.64) 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升高ESR正常患者血清MMP3水平[(94.18±9.11) μg/L]和CRP正常ESR升高患者血清MMP3水平[(79.42±10.60) μg/L]均高于O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P正常和/或ESR正常的早期RA患者中,血清MMP3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336,P=0.024).CRP正常和/或ESR正常患者MMP3阳性率为44.44%,高于CRP阳性率(28.89%)和ESR阳性率(37.78%),其中CRP正常ESR升高组阳性率52.94%,CRP升高ESR正常组阳性率53.85%.结论:血清MMP3水平的测定对于CRP和/或ESR正常的病程小于2年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期血清脂质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同英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期血清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病情活动期未用激素以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早期RA患者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l(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检测,观察RA患者活动期血清脂质代谢特点。结果①病情活动期未经治疗RA患者中发生血症代谢异常总例数是45例,占90%,异常的发生率分别是:高LP(a)血症为68%、低apoAI 血症为40%、低HDL-C 血症为30%、高 TG 血症为22%、高 apoB 血症为22%、高TC血症为16%、高LDL-C血症为16%。②早期RA病情活动期42例女性患者与8例男性患者于血脂差异无显著性;③早期RA病情活动期Tc、LDL-C、apoB与年龄、BMI呈正相关;TG与BMI呈正相关;HDL-C与CRP、DAS28呈负相关, apoAI与DAs28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血脂异常影响着AS的发生而发展,年龄、病程、BMI等因素影响着RA的预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轻RA危害的重要措施。

  • 抗CCP抗体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相关探究

    作者:荣幸;郭丽平;张景艳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6例风湿科患者,其中63例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组),63例患者为其他风湿病患者(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数、RF阳性数、抗CCP抗体RF阳性数、抗CCP抗体阳性RF阴性数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阴性RF阳性数低于RF(P<0.05);抗CCP抗体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的均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抗CCP、抗RA33、RF检测联合MRI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史丽璞;郇稳;和雅;魏艳林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RA33、类风湿因子(RF),检查手关节3.0磁共振(MRI),探讨R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已确诊的64例RA患者,同时检测抗CCP、抗RA33(ELISA法)和RF(间接免疫荧光法),并检查手关节MRI,观察有无骨侵蚀、骨髓水肿、滑膜炎、关节积液、关节间隙狭窄.结果 抗CCP、抗RA33、RF均为阳性或阴性,手关节MRI可显示骨侵蚀、骨髓水肿、滑膜炎、关节积液、关节间隙狭窄等RA病理改变.结论 检测抗CCP、RA33、RF联合MRI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对于抗体阴性的RA.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与骨侵蚀的关系

    作者:齐姗;徐胜前;肖会;吴颖;刘文;徐建华

    目的 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骨质疏松(OP)与骨侵蚀的特点.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27例RA患者,其中早期RA(病程≤1年)139例,非早期RA 288例,427例RA患者均测其股骨和腰椎部骨密度(BMD),早期RA患者行双手X线摄片并进行分期,记录RA患者各临床指标和服用糖皮质激素(GC)等情况.收集15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OP发生率为13.9%,早期RA组为23.5%,非早期RA组为35.4%(x2=24.84,P<0.001).3组间各部位BMD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RA中OP组较无OP组有更高的年龄(P<0.05),而在GC的使用、RF、ESR、CRP、DAS28积分等指标的比较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RA中总股骨区、各腰椎部位BMD均与双手X线分期呈负相关(P<0.05),L3及L2~4部位BMD还与抗CCP呈负相关(P<0.05).早期RA中骨侵蚀的发生率为13.7%,低于早期RA中OP的发生率(x2 =4.18,P=0.041).早期RA中发生OP患者的平均病程为(0.59±0.35)年,短于发生骨侵蚀的平均病程(0.82±0.29)年(t=2.46,P=0.018).结论 早期RA即出现明显的OP,其发生率高于骨侵蚀,且早于骨侵蚀的发生,因此要重视OP在早期RA中的意义.

  • "RF"阴性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徐雪;吕玲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的周围多个关节慢性炎症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晨僵、梭形肿胀、疼痛等,严重者可有关节畸形、功能丧失.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但早期或不典型病例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易漏诊、误诊.

  • 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立辉;张源潮;孟红艳

    目的 观察探对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IL-33 水平的结果,总结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 年7月至2011 年7 月收治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8 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中IL-33 水平,同时也检测观察组患者滑液及血清中的IL-33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33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滑液和血清中均有IL-33 表达,但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血清IL-33 水平的检测,能够较好地反应出滑膜内的病变严重程度,对早期诊断并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Etanercept和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较

    作者:纪谷

    2000年343卷第22期报道 Etanercept能阻断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减弱经久不愈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疾病的活动性,但其对降低活动性早期关节炎病人疾病的活动性和防止关节损害的作用仍不明确.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气喘和变态反应中心J.M.Bathon医生等,对623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了治疗:Etanercept皮下每周2次(10mg或25mg),或甲氨蝶呤口服每周1次(平均每周19mg),共12个月.

  • 关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点思索

    作者:吴东海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关节疾病,临床表现为多关节炎,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有慢性炎症和血管翳形成,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对RA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所以它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近20年,特别是近几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①RA病情进展很快,在出现症状后2年内,50%~90%的病人有关节受损的放射学改变[1];RA不易治愈,但可以控制,存在一个治疗窗口期,像原发性肿瘤一样,早期"致病细胞"少,对治疗反应好.同样的积极治疗,在早期比晚期更易成功.

  • 白芍总苷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傅建斌;史晓飞

    探讨白芍总苷(TGP)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入组48例早期和活动期RA患者,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

  • 欧洲抗风湿联盟2011年会报道

    作者:

    2011年5月25日至28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年会.在本次年会上,生物制剂在风湿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依然是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策略和长期疗效数据,更是引起了与会风湿病学家的极大兴趣.以下仅对TNF抑制剂在RA中的新相关研究作一简要报道,以飨读者.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