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疗效分析

    作者:姜红玉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该单位接受口腔种植骨结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各50例,共计有110颗种植体,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5年,对接受治疗的两组患者的牙齿成活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两者之间在种植体结合的不同之处.结果 通过得出的数据结构发现糖尿病的种植体修复牙齿失败率略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所以糖尿病是可以对种植体骨结合有所影响的,经过两组数据经过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对种植体骨结合有一定的影响,减慢了修复牙齿的恢复速度,但是糖尿病患者也并非就不能利用种植体来修复受损牙齿,只要患者控制好个人的血糖水平,术前术后注意口腔卫生,再结合相关的药物治疗就可以提高种植体存活的概率.

  • 糖尿病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分析

    作者:孙长玲;任军

    目的:探究糖尿病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方法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植入种植体后,对其植入体周围骨组织的恢复愈合情况进行对比。部分对比实验使用糖尿病大鼠与非糖尿病大鼠完成。结果在对比实验中,在植入种植体后糖尿病个体周围骨组织恢复愈合情况较差,而采用一定措施使血糖浓度得到降低后,糖尿病个体与非糖尿病个体间其周围骨组织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别,均恢复较好。结论植入体周围骨组织受糖尿病影响较为明显,使用一定方法降低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浓度、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可保证植入体的成功植入。

  • 种植覆盖义齿在老年人牙列缺失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文斌;肖万岭

    老年人牙列缺失是口腔修复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义齿固位差,功能与美观受损及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患者无法接受常规的全口义齿修复[1].而依靠种植体、牙槽骨和粘膜共同支持的全口种植覆盖义齿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较理想的方法[2].

  • 下颌牙槽嵴增高术的进展

    作者:俞焕苗;黄剑奇

    老年人失牙和全口无牙患者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失牙后由于全身和局部因素失牙区牙槽嵴发生持续不可逆的吸收,使牙槽嵴萎缩和变形,造成义齿修复困难.因此,有必要通过牙槽嵴增高术来改善义齿修复和种植体植入条件,恢复咀嚼功能.牙槽嵴增高术可分为相对和绝对增高术,前者是指唇颊沟加深术,又叫牙槽嵴延伸术;后者包括骨移植、生物材料植入、牵引成骨等.现对牙槽嵴增高术的情况及进展介绍如下.

  • 紫杉醇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体外修复内皮及对血管平滑肌增生的影响

    作者:武晓静;黄岚;宋耀明;晋军;李爱民;于学军;覃军;于世勇;崔斌

  • 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体外修复内皮及对血管平滑肌增生的影响

    作者:武晓静;黄岚;周骐;宋耀明;李爱民;晋军

  • 含锶羟基磷灰石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影响

    作者:刘彪;李运峰;胡静

    目的:研究含锶羟基磷灰石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影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和10%含锶羟基磷灰石(10%SrHA,即HA中Sr与Ca的摩尔比例为1:9)种植体,以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XRD)检测材料表面形貌特征。实验中将20只雌性SD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12周后将所有动物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在大鼠右侧股骨远端植入羟基磷灰石(HA)种植体和10%含锶羟基磷灰石(10%SrHA)种植体。植入术后8周,收集标本行显微CT( micro-CT)和组织学分析。结果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micro-CT检验的结果中,相比于HA种植体组,10%SrHA种植体组的相对骨体积提高了42.6%,骨结合率提高了47.1%,平均骨小梁数量提高了27.3%,平均骨小梁厚度提高了31.5%,平均骨小梁连接密度提高了37.4%,而平均骨小梁间距降低了20.1%。在组织学检验结果中,10%SrHA组的相对骨面积密度提高了47.6%。结论以HA种植体作为对照,10%SrHA种植体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结合率,同时改善种植体周的骨小梁微结构。

  • 雌激素与颌骨、牙槽骨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黄马雷;王晓敏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症在造成全身骨组织代谢障碍的同时,口腔骨组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了牙齿存留、义齿及种植体修复的效果,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与牙槽骨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丢失,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效果成为目前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笔者将就雌激素与颌骨、牙槽骨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做一文献综述.

  • 骨质疏松症与颌骨及种植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焦洋;王俊红;赵燕;王晓敏

    骨质疏松(Osteopenia)是指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出现变化(镜下表现为骨小梁纤细、稀疏及骨量减少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很常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是指骨量和骨质发生改变,致使骨强度降低而易导致全身骨骼,特别是椎骨,股骨颈及前臂骨的非创伤性骨折而影响健康.颌骨作为全身骨骼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骨质的丧失与全身性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目前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同时,颌骨种植技术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患者在接受此项治疗时出现的问题也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对骨质疏松症与颌骨及种植体愈合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组织工程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燕;阮狄克;张超

    脊髓损伤(SCI)后的再生修复一直是当前医学的难胚.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发展,许多新方法、新策略已经开始用于脊髓损伤修复,其中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已逐渐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技术的核心是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其基本策略是体外预先构建一个有生物活性的种植体植入体内,替代、修复损伤脊髓部分或全部功能.笔者就组织工程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效果观察

    作者:么甲申;孙喜玲;王国义

    目的 观察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该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种植体手术,观察组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术后对2组患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结果 术后观察组种植体留存率(96.00%)高于对照组(77.36%)(P<0.01);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36个月时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指数与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提升术的种植体留存率较高,且与周围正常骨组织融合较快,恢复过程中的出血与感染状况均比较轻微,安全性高.

  • Osstell Mentor评价OSSTEM-TSIII种植体骨结合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青亮;刘向岩;王语声;苗楠;吕永昌

    目的:利用共振频率分析法观察不同的种植体植入扭矩值对种植体稳定性以及骨结合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牙缺失患者41例,共62枚种植体,手术由同一种植科医生操作完成。根据种植体植入就位后的所测终扭矩值(Itv)进行分组: A 低扭矩组,Itv为21~30 N·cm; B中扭矩组, Itv为31~40 N·cm; C高扭矩组,Itv为41~50 N·cm,应Osstell Mentor 共振频率分析仪于种植体植入时测量ISQ和记录Itv,并于患者术后三个月进行牙修复时测量ISQ值,得出每组的平均ISQ值,之后得出曲线。结果 ISQ与Itv存在强正相关性。比较同一时间点三组的ISQ值,可见术中即刻C组<B组<A组(P<0.05)术中各扭矩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A组和B组,A组和C组扭矩组间ISQ值有明显差异(P<0.05),而B组和C组ISQ值无明显差异;A组ISQ值增加幅度大,B组次之,C组小。结论 Osstell Mentor 能良好评价和监测种植体稳定性,ISQ与Itv均为评价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客观指标,Itv为31~40 N·cm时,种植体稳定性佳。

  • 美学区的单牙缺失种植修复

    作者:李树春;陈钢;马练;刘学恒

    目的 探讨应用xive种植系统行美学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36例患者共植入了36颗xive种植体,用于修复美学区单牙缺失.其中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28.5±12.6)岁,31颗牙冠采用粘结固定,5颗牙冠采用横向螺钉固定.20颗种植体植入手术同期或植入前进行了各种骨增量手术.所有种植体终冠修复完成后随访时间3~47个月,平均(20.7±8.6)个月.结果 随诊期间内1颗种植体在负重5个月时松动取出.其余种植体均良好行使功能至今,种植体累积存活率为97.3%.结论 用xive种植系统行美学区单牙缺失的种植修复,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有待追踪.

  • 模拟失重和空间辐射对骨代谢及种植体周围骨的影响

    作者:安倩;史真;王晓东;林升;彭勤建;吴晓霞;张勇;苏玉兴

    目的 探讨失重和辐射对骨代谢及种植体周围骨的影响.方法 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重组,照射组,失重+照射组,共4组,右胫骨植入种植钉,膝关节照射后失重加载14 d.测定血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钙、磷浓度.对胫骨和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Micro CT扫描,三维重建,测定骨密度、小梁骨容积率、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钙在失重组和失重+照射组有明显改变(P<0.05).失重组和失重+照射组骨密度降低,骨密度、小梁骨容积率、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明显下降(P<0.05,P<0.01),而照射明显增加了失重对骨矿密度的降低程度(P<0.05).照射组及失重+照射组组织充血,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结论 失重与辐射都能导致骨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两者共同作用会加重骨丢失.金属种植体产生的二次辐射是种植体在骨内存留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 不同治疗方案对牙种植周围感染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杨名辉;王岩莉;马玉琢;孙长寿;崔军

    目的:对比分析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和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种植体周围感染的疗效,为牙种植感染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种植修复发生种植体周围感染26例患者,有28颗种植体;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3例15颗种植体和B组13例13颗种植体,A组行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B组行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采集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指数(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X线数据。结果312颗种植体28颗发生感染,感染率8.97%;共分离得到52株病原菌,其中以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为主占34.62%、其次为口腔链球菌占23.08%;A、B两组患者治疗后1、6个月和12个月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降低;A组患者治疗后1、6个月牙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均显著提高,B组患者6个月牙种植体边缘骨高度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和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种植体周围感染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可更好的促进骨与种植体的结合。

  • 口腔种植体周围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倪欢胜;王镶珊;韩翔;朱旌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为牙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280例患者的346枚种植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细菌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的细菌鉴定仪.结果 346枚种植体周围共分离病原菌624株,其中厌氧菌381株占61.06%,需氧菌196株占31.41%,有益菌47株占7.53%;厌氧菌株中排名前3位的为产黑色素普雷沃菌81株、口腔链球菌78株、中间普雷沃菌69株,分别占12.98%、12.50%、11.06%;厌氧菌对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为92.13%、79.00%、65.88%、66.67%,对四环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强,敏感率均>70.00%.结论 口腔种植体周围病原菌主要为厌氧菌,以产黑色素普雷沃菌、口腔链球菌、中间普雷沃菌为主,为预防牙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要特别注意该类病原菌感染,在治疗感染时应选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敏感性较强的抗菌药物.

  • 颏水平截骨与Medpor联合矫治小颏畸形

    作者:叶信海;王开无;倪建新;冯胜之

    1997年以来,我们在颏部水平截骨前徙术同时覆盖移植Medpor种植体,为8例较严重小颏畸形患者进行矫正,效果良好.

  • 国产纯钛种植体-骨界面的离子扩散研究

    作者:邹丽剑;张涤生;王炜;朱昌;张仁俊;李越生

    目的研究纯钛在体内的离子扩散及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SEM-EDA,EDAX,TOF-SIMS等对国产纯钛种植体界面Ti+、Ca2+、P等离子的扩散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距界面3μm骨组织内Ti+含量很高,随着距离变远,Ti+含量呈梯度降低,在100μm时含量已极微.骨组织内的Ca2+、P-、Na+、K+等同时向纯钛氧化膜内扩散.Ti+的扩散并未造成接触组织的炎症、毒性及致敏反应.结论与钛接触的骨组织及纯钛氧化膜内的一些元素发生了分布上的变化,说明钛参与了组织内的生化反应过程,钛-骨之间为物理化学性结合.

    关键词: 纯钛 种植体
  • 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重建上颌骨的初步报道

    作者:廖贵清;苏宇雄;曾融生;张志光;郑有华;邓飞龙;陈卓凡;侯劲松

    目的探讨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重建上颌骨的方法.方法2003年9~10月,对2例上颌骨缺损患者行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同期骨结合式种植体植入术,其中1例为二期重建,1例为即刻重建.结果2例患者随访8~9个月,上颌骨外形满意,无口鼻漏,语音清晰,完成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咬合关系佳,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骨缺损,不仅可以用软组织封闭口鼻漏,口腔上颌窦漏,恢复面部外形,还可以用骨组织重建上颌骨,牙槽骨等结构,同时利用种植体进行修复以恢复咀嚼功能,在上颌骨重建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有限元分析在唇腭裂畸形矫治中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侯敏;柳春明;张海钟

    有限元法是一种从工程结构分析发展起来的求解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自1973年引入口腔医学领域以来,国内外学者目前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义齿、种植体、下颌骨、颞下颌关节、颅面复合体等有限元分析,而在唇腭裂畸形矫治领域中,由于结构复杂,建模困难,以及计算机技术、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限制,应用研究较少.我们仅就唇腭裂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的建模和应用进行综述.

1340 条记录 4/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