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体会

    作者:韩文杰;冯变喜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我院采用逆行胆道造影(ERC)、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经内镜网篮取石术、鼻胆道引流(ENBD)等内镜技术,配合手术治疗老年AOSC 3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体会

    作者:韩文杰;冯变喜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我院采用逆行胆道造影(ERC)、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经内镜网篮取石术、鼻胆道引流(ENBD)等内镜技术,配合手术治疗老年AOSC 3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内镜下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建刚;黄锦;沈颖洲;王旷靖;陈莉;张银;钱云;王翔;范志宁

    目的:评估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镜治疗的佳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地区2家内镜中心近2年来38例采用经内镜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包括支架放置成功率、有效引流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双支架组操作成功率为89.4%,有效引流率为86.8%,术后早期并发症为18.4%,支架通畅率为15.8%,患者中位生存期29周。结论: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安全可行并有较高成功率,可有效降低黄疸,提高生活质量。

  • 治疗19例胆源性胰腺炎体会

    作者:薛中星;巨德胜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体会.方法:对胆道系统结石手术治疗1685例中,并发胆源性胰腺炎19例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9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及时积极的处理,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胆道引流及全身综合治疗,及早预防并发症是提高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介入治疗中引起胆心反射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作者:吴海江;崔宁;魏卫;董超;曹驰;骆勇

    胆心反射是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中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它可能使治疗不能顺利进行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现就本院遇到的13例胆心反射报道如下.

  • 巧挂引流袋

    作者:石宇雄;刘杰;谢惊涛

    临床上管道引流的病人,常规将引流袋挂在床边挂钩上,如无挂钩则用绳带系在床边.床旁挂钩虽然方便,但病人在翻身或床上活动时,引流袋有时容易从挂钩上滑出;而有多个管道引流时,一个挂钩往往不够用,并容易导致引流位置不当;用绳带固定则在更换引流袋时不方便.为此,我们采用钥匙扣(见图1)挂引流袋,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如病人有管道引流时,只要将钥匙扣用绳带固定在床边,将引流袋放入钥匙扣里即可,多个管道引流可根据需要增加钥匙扣.这不但避免了引流袋脱出和多个管道引流的问题,而且钥匙扣可随身携挂引流袋.引流时间长(如胆道引流)的病人,可将引流袋挂在身上行走与活动,既方便又无任何影响.

  • 合理选择介入方式治疗高位胆道梗阻的探讨

    作者:张光;崔书安

    目的: 探讨高位胆道梗阻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高位胆道梗阻患者45例.13例行胆道内外引流加支架置入术,17例行支架置入后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6例行单纯经皮胆道内外引流,3例行射频治疗后置入胆道支架,3例肝动脉栓塞后置入支架,2例行单纯射频治疗,1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结果: 39例患者术后1周黄疸减轻或消失(总胆红素<100 μmol/L),总有效率87%;患者术后生存时间1~17月,平均7.2月;术后出现胆道感染5例,胆道出血3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高位胆道梗阻,减轻黄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

    作者:李桂杰;周祝谦;董孝芳

    胆道梗阻是指良性或恶性病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外科手术创伤大,且大部分病人失去手术机会.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作为介入放射学的一项新技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对3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作者:沈莉;顾方乐;陆翠玉

    回顾分析经内镜胆道引流术(EBD)治疗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EBD胆道减压及减轻黄疸效果良好,并发症 的发生率较低,具有简便、无创、不改变胆道生理流向的特点,同时也便于临床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胆道引流 内镜 护理
  • 不同胆道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秋;彭燕;邹玲;付文广

    目的:探讨不同胆道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 operation,SO组)、梗阻性黄疸组(obstructive jaundice,OJ组)、内引流组(internal biliary drainage,ID组)和外引流组(enternal biliary drainage,ED组).制备OJ模型,SO组、OJ组在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ID组、ED组则行不同引流手术,在引流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l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胆汁酸(total bile acide,TBA)及小肠黏液sIg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J组较SO组血清ALT、TBIL、DBIL、TBA均明显升高,小肠黏液sIgA含量(0.160±0.150)明显减少.ED、ID组血清中ALT、TBIL、DBIL、TBA明显低于OJ组;ID组小肠黏液sIgA含量明显高于OJ组及ED组(0.272±0.182 vs 0.160±0.150,0.191±0.113,均P<0.05).结论:胆道内、外引流均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但内引流可明显增加肠道黏液sIgA,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的效果优于外引流.

  • 细导管胆道引流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国栋;丁明金;张俊华

    目的 评价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在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应用于开腹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25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256例均手术成功,术后无胆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5~7 d拔管253例,术后10 d拔管3例,无拔管并发症发生.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9.6%(255/256).术后住院时间为(6.7±3)d.随访256例,时间1~5年,平均3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结论 经胆囊管残端细导管胆道引流在开腹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对预防术后胆漏、胆总管狭窄以及对术后遗留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效.

  •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对胰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作者:范恒伟;刘会春;崔培元;李宗狂;周磊;金浩;谈燚;吴华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得到随访的7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35例患者采用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8 ~ 90岁,平均年龄(70.17±12.39)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30±7.38)个月;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3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73±12.61)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80±6.95)个月.支架组与手术组相比在患者年龄、ALT、TBil及ALB更差的情况下,可同样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且术后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其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相比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以及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胰头癌患者.

  • 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治疗逆行胰胆管造影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作者:黄平;张筱凤;张皞;范震;吕文;黄海涛;楼颂梅;王霞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EUS-BD)治疗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 3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CP不成功后改为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术后1周及1个月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生存期.结果 33例患者中,31例超声内镜穿刺成功,经胃穿刺14例,经十二指肠穿刺17例,行对接技术者8例,成功率为93.9%.术后1周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并发出血2例、胆管炎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9.1%.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5 ±4.7)d;平均生存期为238 d.结论 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ERCP失败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治疗.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改良胆道支架引流术

    作者:田明国;仲崇俊;张培建;杨俊峰;臧宏;胡伟;邵伟斌;胡丹

    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自1991年首次报道后[1],现已成为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为了避免胆道探查后T管引流长期带管的不便及减少相关并发症,近年来出现了逆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2]、顺行胆肠支架引流[3,4]以及不放置任何胆道引流的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5].

  • T套管在胆道外科的临床应用(附76例分析)

    作者:李华斌;张谢夫

    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在胆道外科手术中共计应用T管套管76例,女51例,男25例,年龄33~85岁.其中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66例,重症胰腺炎胆道引流8例,胰头占位性病变行胆肠吻合2例,置管时间16~40 d,平均20 d.

  • 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东;周奇;赖佳明;李绍强;彭宝岗;梁力建;黄洁夫

    目的 观察术前胆道引流恶性阻塞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10月我科住院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22例,按照术前胆道引流与否分为减黄组(PBD)和未减黄组(NPBD),另取1O例胆囊结石或肝血管瘤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引流前、引流后、术后1d、7d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TB、FB、DB、ALP、GGT以及免疫、炎症反应指标IL-6、IL-8、TNF-α、CD4+、CD8+、CRP.结果 术前胆道引流使13例患者的ALT、AST、GGT、TB下降.恶性阻黄组的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高[1.330±0.334)μg/L vs(0.33l±0.095)μg/L,P<0.05];恶性阻黄组的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高[(1.450±0.270)μg/L vs (0.644±0.112)μg/L,P<0.05].引流后TNF-α水平较引流前显著降低,为(1.060±O.212)μg/L;术后7 d时PBD组TNF-α、水平为(0.793±O.251)μg/L,较术前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非引流组术后7d时TNF-α水平为(1.180±0+205)μg/L,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阻黄患者胆道引流前后CD4+、CD8+、CD4+/CD8+、CRP水平无差别,是否行胆道引流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胆道引流可降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血清TNF-α水平;血清TNF一α水平可作为反应恶性阻塞性黄疸免疫、炎症反应状态较为敏感的因子.

  •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支架介入手术的护理

    作者:李付芳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及内支架置人术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首选方法[1].其操作技术安全、有效,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收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胆道引流内支架置人48例,取得较好疗效.

  • 肝门部胆管癌单双侧引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萌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单双侧引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58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侧引流组和双侧引流组,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双侧引流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侧引流组;但同时间段单侧引流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双侧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双侧引流的方法,可减少患者病程中入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病死率。

  • 显微镜下谱人生——记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家徐庆中教授

    作者:

    他热爱病理,把病理诊断教学和研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50多年来在显微镜下诊断的病例有二、三十万.他求真务实,为确保病理报告无误,常常到病房或是进手术室和临床医师沟通,甚至亲自观察手术台上的活体标本才确定病理诊断.他九死一生,大病时显微镜也跟进了病房,病情刚好转,就带着胆道引流管外出会诊;他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生活俭朴,从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他就是全国著名病理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徐庆中教授.

  • 胆管癌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柴文晓;王江业;车明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即双介入疗法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24例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先行PTBD减黄1~2周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同期2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单纯行PTBD.观察再梗阻时间及生存期.结果 双介入组平均存活11月,单纯引流组平均存活5月,主要死因为胆道再梗阻.结论 PTB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能明显延长再梗阻发生时间,从而提高患肝门部胆管癌者的生存期.

12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