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搏骤停后脑复苏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敬;孙涛

    目的 进一步探讨综合治疗对脑复苏的影响,以提高CPCR的成功率.方法 我们对1996年~2006年间90例脑复苏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初步分析综合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0例患者,复苏成功34例,占37.7%;死亡24例,占26.70%;自动出院32例,占35.6%.在复苏成功的幸存者中,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持久性脑损害,占26.5%,其中3例成植物人.结论 低温、高压氧治疗、脱水剂、皮质激素足量早期应用等均是脑保护的重要手段,早期低温疗法可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并有脑保护作用,这有利于进一步的脑功能恢复,心跳停止后进行复苏的时间越及时,措施越有利,则复苏的成功率越高.

    关键词: 脑复苏 临床分析
  • 掌握心肺脑复苏新技术提高临床急救护理水平

    作者:王波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重新修订了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为全球心肺复苏的新标准.作为医疗服务前线的护士,应及时了解心肺复苏新动态,认真理解和学习掌握新指南的新标准,及时正确的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新技术,不断提升复苏技术水平,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提高临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 电击伤致心跳呼吸停止成功脑复苏2例

    作者:姜永;谢永胜

    1 病例报告 病例一:患者xx,女,30岁,主因"电击伤致意识丧失 20分钟"急来我院.患者20分钟前维修水管时因漏电被220V 电压击伤致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于8分钟前我院"120"到达现场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颈动脉波动消失,呼吸停止.

  • 脑复苏与剖腹探查、肠破裂修补术同时抢救成功1例

    作者:项鹏飞;刘贤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农民.因腹部外伤致腹痛1 d于2008年6月9日下午6:30急诊入院.患者1d前被驴踢伤右下腹后出现局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无恶心及呕吐.体格检查:T 38.0 ℃,P 126 次/min,R 26 次/min, BP 99/58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痛苦病容,抬入病房,蜷曲位,查体合作.

  • 心搏骤停患者急救配合与脑复苏的护理

    作者:马晶;刘凌君;刘宗明

    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脑复苏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发生心搏骤停且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60 例,对其临床急救配合与脑复苏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与探讨.结果 60 例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急救与护理后:49人死亡,11人存活,存活率为18%.死亡的49名患者中,13人因心肺复苏无效直接死亡,36名患者经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但其后行脑复苏时仍死亡;心肺复苏成功的11名患者中,有6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结论 及时、正确、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减少脑复苏后遗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存活率.

  • 高压氧救治电击伤后脑复苏2例

    作者:杨红;郭瑞敏;杨丽

    我院近年来收治电击伤后脑复苏病人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20岁、电工,被220伏电压击伤后,自2米高处跌下,心跳呼吸停约10分钟后心肺复苏成功.在当地医院救治后,病人仍处于昏迷状态,三天后转入我院,入院后检查患者呈浅昏迷状态,血压120/80mmHg呼吸平稳,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浅反射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脑电图轻度异常.

  • 脑复苏临床处理的新途径

    作者:刘丽旭;董为伟;史若飞

    近年心肺复苏技术不断提高,但复苏成功后的脑功能恢复不完全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大障碍.迄今为止,针对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仍十分有限,专门针对早期脑保护的药物则几乎没有[1,2].本研究就8例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实施脑复苏较为成功的患者的脑保护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围绕早期"关门"、小脑顶核电刺激及多巴胺补充疗法等3个关键措施,提出脑复苏临床处理的新思路,以初步探讨脑复苏干预的新途径.

  • 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在外科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率

    作者:张晖;陈云超;黄萍;温秀芬;徐玲;骆如香;苏庆娇;江广学;高虹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腹腔内脏器急性病变,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大、发展快、术后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在抢救处理重症急腹症病人时,护理人员不但要正确及时地处理有关手术护理技术问题,而且在心、肺、脑复苏,休克治疗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面等全程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责任.

  • 亚低温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脑复苏患者心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文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脑复苏患者心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均在心肺复苏后行脑复苏治疗,对照组给予亚低温治疗(MHT)及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比较其复苏后1周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价两组脑功能分级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并观察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I (2. 63±0. 24)L/(min·m)、CO(3. 92±0. 16)L/min及LVEF(73. 29±1. 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脑功能良好率66. 67%较对照组33. 33%高(P<0. 05); 观察组治疗后 GCS 评分(10. 18±1. 65)分、ADL 评分(78. 29±1. 67)分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23. 19±1. 5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DF-15 (0. 45±0. 12)μg/L、IL-1(63. 29±1. 65)μg/L、IL-8(40. 32±1. 67)μg/L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 69%低于对照组25. 64% (P<0. 05).结论 亚低温联合生脉注射液有利于保护心脏骤停后脑复苏患者心脑功能,下调血清GDF-15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

  • 针刺为主治疗心肺复苏后昏迷 2例

    作者:徐振华;曾绍红

    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一直为医学界较为棘手的难题,特别是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较长的患者脑复苏更为困难.笔者以针刺为主治疗 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针刺 脑复苏 昏迷
  • 一例严重哮喘致心脏骤停行亚低温脑复苏的护理

    作者:孔美珍

    严重哮喘可致呼吸衰竭,患者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即可出现心脏骤停.随着心肺脑复苏技术的发展,心脏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技术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复苏过程中脑保护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本文报道一例在抢救重度哮喘所致心脏骤停患者时,应用经股静脉置入双腔导管体行外循环亚低温治疗措施,成功地进行了脑保护,疗效满意.

  • 携氧液对心脏停搏后脑复苏作用的观察

    作者:林道明;邢建洲;高尚志;程邦昌;涂仲凡;王志维

    目的:研讨携氧液对脑复苏的作用.方法:用12~16 kg杂种犬16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用低压直流电诱发心室颤动10分钟.实验组静滴携氧液50 ml/kg;对照组静滴非携氧液(同量).按相同程序心脑复苏.实验结果评估神经损伤指数(ND)和整体表现评分,记录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心排血量变化,对生化酶学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各种神经反射的恢复情况和光镜、电镜观察中枢神经的形态变化.结果:复苏时实验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5.19±3.69)分钟]比对照组[(12.76±8.52)分钟]短,心排血量[(9.99±3.15)L]恢复较快并稳定,与对照组[(6.26±1.24)L]比较,P<0.05;72小时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74.30%±3.30%)与对照组(80.00%±4.60%)比较,P<0.05;实验组脑组织肌酸激酶同工酶[(293.73±1.32)U/L]比对照组[(773.44±1.30)U/L]更接近于正常.实验组72小时存活率高(87.5%与50.0%),神经生理反射快(角膜和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神经缺氧性形态改变较轻.结论:携氧液有助于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致残率.

  • 第25例--脑复苏的研究进展(Internet网上专题讨论)

    作者:宋扬

    脑复苏目的在于保护缺血期脑损伤及阻断再灌注损伤后继发脑损害的恶性循环.脑复苏应从预防开始,在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就应考虑脑保护.以下汇集对脑保护问题的一些新观点及新的治疗方法.

  • 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字母化"急救与保健策略

    作者:胡春松

    突发心血管事件如猝死(SCD)或心搏骤停不仅是中老年人、也是青年人较为常见的心脏意外事件.因此,掌握其相关的急救策略与保健要点非常重要.

  • 术中心肺脑复苏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力平

    目的探讨术中发生心脏停搏患者及时正确的抢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术中心脏停搏后心肺脑复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复苏治疗,复苏成功19例,死亡3例.结论心脏停搏后,在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同时,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脑复苏的治疗,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 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的效果及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的影响

    作者:赵春香;郑艳安;王瑞刚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的效果,以及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血乳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脑复苏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行ScVO2、血乳酸、脑氧供观察,并行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评定,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二组患者Sc-VO2、脑氧供、ADL评分、GOS评分增加,而血乳酸、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SCVO2[(89.7±3.8)%]、脑氧供[(627.4±36.5)ml/min· m2]、ADL评分(81.8±3.5)分、GOS评分(4.6±0.3)分、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1±4.6)%、(551.8±29.4ml/min·m2、(65.1±2.9)分、(4.0±0.4)分、80.0%,而血乳酸(1.8±0.3) mmol/L、NIHSS评分(9.6±1.1)分低于对照组(2.6±0.4) mmol/L、(18.7±1.3)分(P均<0.05).结论 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ScVO2水平,降低血乳酸水平.

  • 心搏骤停42例抢救体会

    作者:缪荣华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临床医生必须分 秒必争,积极抢救,进行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1995年4月 -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 电击伤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

    作者:黄玉兰

    目的 探讨电击伤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方法 对16例电击伤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气道管理、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结果 16例电击伤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除1例电击伤后倒入水中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1例复苏后反应稍迟钝,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电击伤致心搏呼吸骤停是内科的危重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心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脑复苏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杨润华

    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水平已有明显提高, 能迅速恢复自主循环的占14%~30%.但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易引起不可逆损害.虽然部分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性脑损伤而致死亡或残留严重后遗症,导致脑复苏失败而影响了心搏骤停后整个心肺复苏水平.近年来,中医药学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参与脑复苏的研究越来越多,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脑复苏 中药 西药
  •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41例高压氧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瑞兰;冯涛

    心跳骤停是危重急诊,脑复苏是心肺复苏中的焦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现将我院自2001~2005年抢救的41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高压氧(HBO)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279 条记录 4/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