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跳呼吸骤停24例复苏经验

    作者:王平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急症.自1994~1999年我院急救中心使2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其中14例脑复苏成功均存活,总结如下.

  • 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

    作者:王志英;黄玉兰

    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方法:对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息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除1例电击伤后倒入水中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1例复苏后反应稍迟钝.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是内科的危重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 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探讨

    作者:李小娟;黄勤;吕玉红

    目的 探索分析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肺复苏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复苏后昏迷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改善,研究组各时间点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及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减轻由于缺血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相关性损伤,有效促进神经恢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作者:刘秀华;孟金凤;赵华宇

    目的:探讨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82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局部降温治疗,试验组采用阶梯式亚低温全身降温治疗,且两组患者全程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GC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临床疗效明显,再辅以精心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电击伤致心脏骤停40余分钟心肺脑复苏成功一例报告

    作者:童道丰;王国志;梅花;范海暄;梁玉庆;李洁;马尚元

    心脏骤停临床各科都会遇到,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CPR)的时间.发生于院外的心脏骤停因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施救,因而心肺复苏尤其是脑复苏成功率很低.我科近期抢救1例发生于院外的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心跳呼吸骤停40余min心肺脑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

  • 脑复苏的亚低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吴龙川;项晓青;张喆;李锋

    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脑功能恢复是持续生命支持的核心,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功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措施.本文就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亚低温治疗脑保护机制及治疗策略、常用降温技术、温控监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定;马和平;李汉军;李小林;尹雪彬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5mg*kg-1*d-1的山莨菪碱静脉滴注,观察2组早期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脑脊液内谷氨酸(Glu)、天门冬(Asp)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F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内Glu、Asp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 脑复苏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霞

    脑复苏是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础上,保护并恢复脑功能的急救技术.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 心跳恢复后脑复苏逐渐成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脑复苏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对脑复苏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复苏 护理
  • 心肺复苏30余分钟成功1例

    作者:卢怀海;李雪卿;曹瑞琪;靳立伟

    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所迅速采取的一切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复苏的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意识(脑功能),因此这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统称为心肺脑复苏(CPR).脑组织的耗氧量很大,神经组织的代谢率极高,脑内能源储备非常有限,对缺氧耐受性较差.心搏停止10s脑内可利用氧耗尽,神志不清,有氧代谢的三羧酸循环停止,继而无氧糖酵解,随之使储存的葡萄糖和糖原耗竭,2~4min内低能的无氧代谢也停止,4~5min内ATP耗尽,所有需能反应均停止.因此复苏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时间.我院曾成功抢救一名失血性休克致心跳骤停患者1例.复苏时间近30余分钟,未遗留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 51例心肺脑复苏分析

    作者:王琥;杨化浩;游涛

    1996年5月~2001年2月,我院共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51例,其中心肺脑复苏成功16例 ,心肺复苏成功18例.本文结合临床抢救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亚低温脑复苏临床研究现况

    作者:陈杰;耿岩;史计月

    1987年Busto首次提出了全身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32℃~35℃)脑保护概念[1],使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低温脑保护理论与技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动物试验资料证实MHT是缺血脑保护或脑复苏有效、全面的方法,临床资料也同样取得理想的效果[2-6].本文通过总结目前亚低温脑复苏资料,对亚低温脑复苏临床应用现况综述如下.

  • 心脏骤停CPR后脑复苏期间ScVO2、DO2、血乳酸和GCSP评分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黄祖华;何南云;莫李婵;姜骏;符岳;罗银秋

    目的 了解心脏骤停患者进行CPR脑复苏之后,体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脑供氧、脑供氧和格拉斯哥匹斯堡昏迷评分对患者预后结局评估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对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13例因心脏骤停而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不同监测时点各项指标(ScVO2、DO2、血乳酸、GCSP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某监测时点3组患者(生存>24 h的76例、12 h和24 h的25例、<12 h的12例)各项指标含量的差异,分析各观测指标对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综合影响.结果 113例患者预后结局分为:>24 h的76例(67.26%)、12~24 h的25例(22.12%)、<12 h的12例(10.62%);不同监测时点比较,3组患者各项监测指标(ScVO2、DO2、血乳酸、GCSP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组之间各项监测指标比较,T0时3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均有P>0.05);ScVO2指标T1时3组之间(>24 h和<12 h)、T2时3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DO2、血乳酸、GCSP评分均有T1时3组之间、T2时3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结局评估的灵敏度(1.000)、特异度(0.989)和约登指数(0.989)均高,单项指标用于患者预后结局评估时,其灵敏度大小依次为:ScVO2(0.632)、DO2(0.590)、血乳酸(0.583)、GCSP评分(0.450);各指标对患者预后结局影响大小依次为:ScVO2(OR=25.894)、DO2(OR=16.055)、血乳酸(OR=5.720)、GCSP(OR=3.789).结论 不同预后结局的心脏骤停患者(CPR)其体内ScVO2、DO2、血乳酸含量和GCSP评分随着时间迁移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生存时间>24 h的患者相比生存时间12~24 h(或<12 h)的患者,各项指标和GCSP评分变化尤为明显,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患者预后判定有一定实用价值.

  • 需要层次理论在心肺复苏后脑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赵书娥;秦淑辉;谢雪玲;丁研

    心血管科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危症.目前抢救成功率仍然很低,尤其是脑复苏的成功率更令人失望,如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是临床护理面临的难题.需要层次理论作为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不仅帮助护理人员观察、识别患者未满足需要的性质及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确定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同时帮助护理人员预测患者未感觉到或未意识到的需要[1],从而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我科自2002年引入需要层次理论指导脑复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1例典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 心脏骤停30min 心肺脑复苏成功1例

    作者:赵旭红;王荣英;石汉文;田英平

    患者,男,60岁,主因胸闷1h,神志不清10 min于2009年8月29日16:00来我院急诊室.既往体健.患者于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未予特殊处理,来我院途中,10 h前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入院时查体:血压0/0 mm Hg(1mm Hg =0.133 kPa),意识不清,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心音均消失.

  • 安宫牛黄丸治疗心肺复苏后脑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环芬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心肺复苏后脑功能保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NSE、GCS评分的影响.方法:心肺复苏后病人40例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安宫牛黄丸鼻饲.观察两组患者48小时NSE及GCS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NSE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可以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组织损伤,改善脑功能恢复..

  • 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分析

    作者:玄在浩;葛伟;孙雪洁

    心肺复苏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情况.由于急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使初期复苏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心肺复苏的关键是能够脑复苏,而脑复苏的成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都很低[1].本文在案例报告中重点探讨了影响脑复苏的因素.

  • ICU优化治疗方案在心脏骤停综合征后脑复苏中治疗效果

    作者:辜锦川;倪倩;岑敏

    目的:探讨ICU优化治疗方案在心脏骤停综合征后脑复苏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ICU收治心脏骤停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脑复苏方案分为优化组(优化治疗方案,42例)和常规组(传统治疗方案,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化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92.86%VS 71.88%,P<0.05).优化组患者肺水肿 、心律失常 、脓毒血症 、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ICU优化治疗方案在心脏骤停综合征患者脑复苏中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亚低温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护理体会

    作者:徐金红;林雪玉;张银清

    近来年,亚低温(33~35℃)的脑保护作用得到国内外多验的广泛支持,在治疗重型脑外伤、缺血性脑损伤及脑复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我院1996年8月~2000年8月对收治的87例高血压病脑出血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进行研究43例行亚低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儿童溺水后脑复苏(附24例报告)

    作者:徐本元;狄亚珍

    溺水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之一,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心肺复苏后如何及时有效的进行脑复苏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1993年6月至1999年5月间,ICU收治的24例危重溺水儿童报告如下.

  • 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超长心肺复苏体会

    作者:张智斌;陈杰

    超长心肺复苏(超长CPR)一般是指超过常规心肺复苏的时限,即时间>30min而进行的长时间不懈的心肺复苏抢救[1].临床上复苏过程中出现短暂的一过性心脏复律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这种复律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而且没有自主呼吸,之后心脏再次停搏.严格地说,超长CPR应从后一次心脏停搏时算起,至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均恢复或终因呼吸循环停止而停止抢救为止.心肺复苏的成功应包括脑复苏,即患者的神志恢复清醒.本文所记录的复苏时间从初次心跳呼吸停止算起,因而包括了心脏的反复复苏.已有少量肺栓塞、心衰、中毒、呼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后经超长CPR取得成功的报道[2,3],但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复苏成功者罕见.近3年来,我院经超长CPR或30min以上的反复心肺复苏成功抢救了5例AMI猝死患者,现报道如下.

279 条记录 5/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