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与临床

    作者:董哲;张建军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临床症状相似、影像表现相近的脑小血管异常导致的发生于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脑局部组织病变.cSVD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血脑屏障破坏,这些表现可单独或同时存在.cSVD临床表现具备4大特征:认知障碍、卒中、反复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病变.

  • 扩大的血管间隙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作者:赵俊杰;刘希均;吴孟海

    背景: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作为脑小血管病的标志之一,与卒中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扩大写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2018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并对EPVS进行分级.3个月后随访患者进行GSD-15量表评分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PSD诊断,分析EPVS和PS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PVS的严重程度与PSD独立相关.

  • 中枢神经系统中淋巴管及淋巴循环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晓鹏;幸兵

    淋巴管系统由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及淋巴导管组成,淋巴液流动于淋巴管系统中形成淋巴循环.淋巴循环作为血液循环的重要补充部分,在物质运输、免疫应答、维持组织渗透压及液体平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存在衬附内皮细胞的经典淋巴管结构,也不存在完整的淋巴循环.但近年来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淋巴循环及脑膜淋巴管的研究逐渐颠覆了传统研究观点.

  • Glymphatic系统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茜;李浩

    Glymphatic系统通过脑脊液和脑间质液之间的引流与物质交换使得脑内代谢废物被快速清除,影响因素包括AQP-4、脑动脉搏动、睡眠及体位等.Glymphatic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多种认知障碍相关疾病发生,促使其功能恢复可能是防治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新思路.

  • 血管周围间隙的MR表现

    作者:王光彬;王翠艳;陈立光;姚健;魏煜龙;郭力

    目的分析总结血管周围间隙发生部位及MRI表现,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随机选择磁共振检查显示有血管周围间隙的病例130例;其中16例进行了MR增强扫描,2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19例行CT检查,4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30例病例血管周围间隙均为双侧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点状、条状或线状,边界清晰锐利,条形或线形的血管周围间隙多成簇出现,且沿着纤维走行方向排列.发生部位包括前连合两侧(97.69%,127/130)、近大脑凸面的半卵圆中心(85.38%,111/130)、脑干大脑脚处(37.69%,49/130)、极外囊(23.85%,31/130),小脑齿状核旁白质仅见1例.MRI不同序列显示间隙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增强扫描无强化征象.随访病例均未发现明显变化.小血管周围间隙见于任何年龄组的所有130例病例,而17例可见大血管周围间隙间隙,其中3例有轻度占位效应.结论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生于前连合两侧、近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脑干大脑脚、极外囊,呈条形或线形、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锐利,绝大多数无占位效应,MR成像各种序列显示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

  • 专题综述:脑出血与脑微出血

    作者:胡波

    脑出血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虽然血压控制明显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而且降压治疗亦成为脑出血急性期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降压目标值过低有可能对临床转归产生负面影响,降压治疗并未明显降低脑出血后30 d内死亡率。血压控制与脑出血后血肿的发展和缺血性脑损伤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机制如何?如何通过脑灌注成像和功能成像的方法了解急性期降压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降压治疗与脑出血后脑缺血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的急性脑出血降压治疗(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TACH)Ⅱ研究试图比较积极的血压控制和一般血压控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相信在血压这个可控因素解决之后,脑出血治疗的效果会有所改善。
      随着20世纪90年代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gradient-ech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RE)技术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开始为人所知并日益受到重视。CMB是脑内微小血管破裂或血液微量渗漏所致微量出血后,血液裂解成分(含铁血黄素、脱氧血红蛋白和铁蛋白)在脑微小血管周围间隙沉积。高血压病及脑淀粉样血管病是CMB常见的危险因素,局限于脑叶的CMB被认为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而位于大脑深部及幕下的CMB则与高血压性微血管病变有关。与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影响深部和皮质下小动脉不同,脑淀粉样血管病常影响浅表和软脑膜小血管,β淀粉样蛋白在血管壁沉积导致管壁退化,从而使其更容易破裂。许多脑出血患者可能先前存在由高血压或脑淀粉样血管病导致的慢性微血管病变,这些潜在的病理变化使患者更容易发生缺血和出血性卒中。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组织了这一期专题,以期大家更多地关注脑出血和CMB,努力探索降低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 偏头痛血管周围间隙的磁共振特征分析

    作者:贾艳露;刘春岭;李慧;张亚青;余海涛;柴臣通;顾志强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分布特征,研究偏头痛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及有无先兆对VRS数目的影响,以期为偏头痛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偏头痛组,并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相同序列的头颅MRI检查,计算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的VRS数目并对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进一步对偏头痛患者的病程、发作频率及有无先兆对VRS数目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偏头痛组VRS检出者有48例(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例(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0,P<0.05).偏头痛组VRS总数目13.00(6.75,20.00)个,明显多于对照组8.00(5.00,12.00)个(Z=3.33,P<0.01).偏头痛组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的VRS数目分别为6.00(4.00,12.00)、2.00(0.00,4.00)、4.00(2.00,6.00)个;对照组上述区域VRS数目分别为0.00(0.00,2.00)、2.00(0.75,4.00)、4.00(3.50,6.00)个,两组不同区域VRS数目经组内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头痛组x2=39.86,P<0.01;对照组x2=40.15,P<0.01),偏头痛组中VRS主要分布在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对照组VRS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有先兆偏头痛组的VRS总数目为20.00(14.50,26.00)个,多于无先兆偏头痛组的11.00(6.00,20.00)个(Z=2.52,P=0.02),且有先兆偏头痛组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的VRS数目分别为12.00(9.00,14.00)、2.00(2.00,6.00)、4.00(2.50,7.50)个;无先兆偏头痛组上述区域VRS数目分别为6.00(4.00,10.00)、1.00(0.00,4.00)、4.00(2.00,6.00)个,两组不同区域VRS数目经组内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先兆偏头痛组X2=16.31,P<0.01;无先兆偏头痛组X2=29.48,P<0.01).在无先兆偏头痛组,患者不同病程、发作频率对VRS数目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偏头痛患者VRS发生率较高,且主要分布在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可能为偏头痛的诊断提供影像学辅助依据;有先兆偏头痛者较无先兆偏头痛者更易好发VRS;疾病病程、发作频率对VRS的产生均有一定的影响.

  •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周围间隙影像特征分析

    作者:张晓玲;尹平;张小辉;刘义;时晓清;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

    目的:分析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MRI影像表现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AD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组)7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2例,进行标准头颅MRI检查,计数中脑、基底节区、岛叶深部白质、半卵圆中心VRS的数目并测量其直径,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D组颅脑MRI上可观察到VRS,以基底节区为常见。AD组VRS检出率(49.1%,34/70)高于对照组(24.2%,1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VRS的平均数目[(4.1±2.2)个/例]多于对照组[(2.4±1.9)个/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VRS的平均直径[(2.8±1.2) mm]大于对照组[(1.8±0.5) m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中VRS的数目、直径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1=0.802,r2=0.902,均P<0.05)。结论 AD组VRS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玲;李咏梅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也称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是软脑膜细胞与脑内血管间的一个潜在性腔隙,将血管与周围的脑组织分开,具有一定的生理及免疫功能。目前对VRS的认识主要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本文综述了VRS的形成机制、生理功能、并发症、MRI表现及其与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为探索VRS的发病机理及其与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

  • 中老年脑微出血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小平;肖新兰;尹建华;顾太富;龚良庚;袁爱梅;刘元元;徐鹏;连珞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曾被称为"出血性腔隙"或"点状出血",表现为梯度回波(GRE)T2*WI上均匀一致、直径2~5 mm的圆形低信号,多数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显示为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血管周围间隙[1],其确切病因不清楚.尽管CMBs在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较高,但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分析CMBs的发生率、分布特点以及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关系,尤其与高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 基底节区VR间隙与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愈后关系

    作者:王大忠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颈内动脉系统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愈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评分分为EPVS组非EPVS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MRS)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残障程度.结果 发病1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及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影响颈内动脉系统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愈后,导致神经功能恢复差,残障程度重.

  • 血管周围间隙与腔隙性梗死灶的鉴别

    作者:孙沄;莫信;曾琼莉;臧艳芬;汤小俐;黄海彬

    目的:观察总结血管周围间隙和腔隙性梗死灶在磁共振上的表现特点,以鉴别两种疾病,提高确诊率.方法:选择经临床随访并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及血管周围间隙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分析其磁共振影像形态、大小、部位、边界、信号、占位效应等表现.结果:VRS在MRI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卵圆形或线状、管状结构,与穿支血管走行一致,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序列为低信号,无对比剂增强效应和占位效应.腔隙性梗死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FLAIR序列上表达高信号,慢性期为低信号,周围可见薄边高信号影;在DWI急性期呈高信号,随时间推移信号减低,变为等信号、低信号,MRI增强扫描周围见轻度环形强化或无强化.结论:在磁共振影像上,可通过观察病灶信号、形态和序列等对血管周围间隙和腔隙性梗死灶进行鉴别诊断.

  • 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高波;刘奉立

    脑小血管病(SVD)是指脑内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包括发生于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疾病.SVD的病理学表现包括纤维素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出血、闭塞等改变.SVD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血脑屏障破坏.早期发现和处理血管危险因素特别是SVD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几种特殊类型小血管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和常见临床表现类型及其影像学表现.

  • 异常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合并脑梗死1例

    作者:乔杉杉;李继梅;王得新;脱厚珍;郭焕松

    患者,男,57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1 h入院.患者于21 h前呛咳后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不能持物及行走,伴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于外院行头颅CT扫描显示颅内多发低密度灶,右额部头皮下血肿.给予"甘露醇、醒脑静"静脉滴注.约2 h后,患者自觉肌力基本恢复.

  • 脑外伤后巨大血管周围间隙1例

    作者:胡丹;熊婧;张振涛;张兆辉

    患者,男,43岁.因头晕、眼胀伴失眠10余天于2015年12月30日入院.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语言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抽搐,无意识障碍.10岁时有脑外伤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入院时查体:血压158/74 mmHg,意识清楚,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和感觉检查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62×109/L,中性粒细胞0.38,ALT 51 U/L,AST 40 U/L.血液肿瘤标志物:AFU 43.82U/L(正常参考值14.3~39.9 U/L),cPSA/tPSA 0.75(正常参考值<0.75),FER 386.10 ng/ml(正常参考值22~322 ng/ml).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106个/L,淋巴细胞0.72,单核细胞0.28,抗酸和墨汁染色阴性,血吸虫、肺吸虫、囊虫、旋毛虫抗体阴性,寡克隆带阴性,脑脊液培养阴性.眼压正常.颅脑CT示:右侧胼胝体、扣带回及额顶叶近中线区见条片状低密度影,近似于脑脊液密度,截面大小约1.9 cm×7.3 cm,邻近脑沟、脑裂加深增宽,大脑纵裂区钙化灶(见图1A).颅脑MR示:右侧胼胝体、扣带回、顶叶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截面积约4.7 cm× 6.8 cm,中线结构居中(见图1B、C、D).住院期间,未给予特殊治疗.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梁锐锋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与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多发性硬化患者(观察组)及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90例,行 MRI 检测,分析 VRSs 结果。结果观察组 VRSs 检出率为41.11%,高于对照组的13.33%(P <0.01);观察组 VRSs 的数目多于对照组(P <0.01),直径大于对照组(P <0.01);两组 VRSs 的数目、直径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 <0.05)。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 VRSs 发生率、发生数目及间隙直径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 血管周围间隙与陈旧腔隙性梗塞的MRI鉴别分析

    作者:王巍

    目的 血管周围间隙与陈旧腔隙性梗塞的MRI鉴别分析.方法 我院2012年,15例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的MRI资料,22例陈旧腔隙性梗塞的MRI资料,MRI扫描包括轴位SET1WI、TSET2WI及T2FLAIR序列.结果 在MRI常规序列上,血管周围间隙和陈旧腔隙灶均表现为小点状或小圆形长T1WI、长T2WI信号,但陈旧腔隙性梗塞在T2FLAIR序列上病灶周围可见环晕状高信号,而血管周围间隙无此特征性.结论 T2FLAIR序列可通过是病灶周边否具高信号,及对比病灶部位、形态、轮廓等对血管周围间隙和陈旧腔隙梗塞作出准确诊断

  • 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琼予;佡剑非;董晓宇

    目的 分析血浆胱抑素C(CysC)水平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CSVD病人256例,其中单独拥有白质高信号(WMH)、腔隙(Lacune)、血管周围间隙(PVS)的病人各86例,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常规体检人群中头MRI正常者为对照组(76名),采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测定CysC水平.结果 CysC与CSVD相关OR=15.35,95% CI (2.31,101.81),P<o.05],尤其与Laoune及PVS明显相关[OR=27.17,95% CI(1.92,383.55),P<0.05;OR=26.29,95% CI(2.07,333.80),P<0.05].结论 高CysC为CSVD、Lacune、PVS的危险因素,CsyC可能敏感地反映脑小血管损伤.

  • 血管周围间隙扩张18例误诊分析

    作者:宋立东;蒋宁霞;徐镇

    血管周围间隙也称血管周围淋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如果对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认识不足则容易误诊,本研究收集了18 例曾误诊为血管周围间隙的病例进行影像特点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首诊误诊的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18 例,男性10 例,女性8 例;年龄20~72 岁,中位年龄42 岁;误诊为陈旧性梗死灶9 例,脱髓鞘2 例,脉络膜裂囊肿2 例,脑寄生虫(囊虫、包虫)4 例,肿瘤1 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晕11例,记忆力下降3 例,4 例无临床症状,为偶然发现.有10 例进行追踪,间隔时间约0.5~2.0 年.

  • 脑淋巴引流研究进展

    作者:王重;李修彬;夏作理

    大脑不存在衬以内皮的淋巴管,但同样存在淋巴引流,分为脑脊液的淋巴引流和脑实质组织间液的淋巴引流两部分.脑脊液淋巴引流的脑、脊神经根途径更为重要.而脑实质的组织间液通过血管周围间隙引流至大脑动脉的外膜内,进而引流至颈部淋巴结.阻断脑淋巴引流可引起动物以及人类脑形态结构、功能等改变,证明脑淋巴引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