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李新枝;杨琴;林森;周红利

    目的:探讨内戊酸(VP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损伤组(SCI组)和丙戊酸保护组(VPA组).SCI组和VPA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T10 SCI模型.VPA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12h皮下注射VPA 300mg/kg,至取材;C组和SCI组在相应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伤后6h,每组取5只大鼠处死取材,其余大鼠在伤后24h、48h和72h每组取5只先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随后处死取材.切片后分别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核因子κB(NF-κB)途径的激活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白介素lβ(IL-1β)的表达.结果:C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均为21分,VPA组和SCI组各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C组(P<0.05),但VPA组各时间点的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SCI组,在伤后48h和72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显不C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VPA组和SCI组伤后6h损伤中央区即可见明显出血灶,灰质中神经元肿胀坏死,白质中神经纤维肿胀;伤后24h、48h出血灶界限更明显,并可见空洞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伤后72h上述病理变化仍明显;VPA组各时间点的病理变化与SCI组相似,但炎症细胞浸润减少.C组偶见或未见NF-κB核阳性细胞和IL-1β表达,与C组相比,SCI组和VPA组NF 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L-1β表达量从伤后6h即显著性增高,24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72h仍显著性高于C组(P<0.05);VPA组各时间点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L-1β表达量均低于同时间点SCI组(P<0.05).结论:VPA可促进大鼠SCI后运动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乌司他丁对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a和IL-8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建立;赵砚丽;李喜龙;赵志勇;刘晓明;闫志军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患者中性粒细胞( PMN)核因子κB (NF-κB)活性及血浆中TNF-a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法洛四联症患儿40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 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乌司他丁,C组患者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停止后30 min(T3)、CPB停止后4 h(T4)和CPB停止后24 h(T5)抽血,应用ELISA法检测NF-κB活性及血浆中TNF-a和IL-8水平.结果 两组PMN NF-κB 活性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T3时达到峰值, 之后逐渐下降,但在T5时点依然高于术前水平;U组在T2、T3、T4、T5时点 PMN NF-κB活性均低于C组(P< 0.05).两组TNF-α和IL -8 水平均于手术开始后逐渐升高(P< 0.05) , T3达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在T5时点基本恢复正常;C组TNF-a和IL -8 水平在T3、T4时点均显著高于U组(P< 0.05).U组NF-κB的活性与血浆TNF-α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P< 0.05);NF-κB的活性与血浆IL - 8水平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8(P < 0.05).C组NF -κB的活性与血浆TNF-α、IL- 8水平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512( P <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通过降低CPB患者PMN NF - κB活性进而降低血浆TNF-a和IL-8的表达,抑制体外循环后的炎症反应.

  • 核因子κ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黏蛋白1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黄奋;陈汝福;周泉波;李海刚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黏蛋白1(MUC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89年8月至2009年6月间肝切除组织石蜡标本90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33例为实验组,肝内胆管结石32例为对照组,肝良性肿瘤旁1~2 cm正常肝内胆管组织25例为空白组。组织切片分别进行NF-κB、EGFR及MUC1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差异的意义。结果 3组NF-κB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5%(17/33)、25% (8/32)和4%(1/25),P<0.01;3组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6%(19/33)、31.3% (10/32)和0(o/25),P<0.01; MUC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5% (18/33)、28.1%(9/32)和0(0/25),P<0.01。EGFR、MUC1在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EGFR、MUC1阳性表达者的累积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低(P<0.01)。结论NF-κB是肝内胆管癌发生的早期事件;NF-κB、EGFR及MUC1过表达在肝内胆管癌发展过程起协同的重要作用,EGFR及MUC1高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以及预后有关。

  • 核因子κB活化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泡巨噬细胞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程石;宋茂民;史敬东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和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P后1、3、6、12 h组,每组6只.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酸钠建立ANP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自胆胰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肺泡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测定肺泡巨噬细胞TNFαmRN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情况.行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并评分,同时行免疫组化检查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 正常肺组织较少见到NFκB活化的AM,ANP各组肺组织均可见到NF-κB活化,并且随时间进展NF-κB逐渐由细胞质更多进入细胞核.ANP大鼠肺损伤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肺组织MPO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逐渐升高;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NO水平逐渐升高,至6 h达到高峰,12 h又回落.ANP发生后,肺泡巨噬细胞TNFαmRNA、iNOSmRNA的表达情况与TNFα,NO的变化趋势相似.ANP大鼠各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NP形成后,NF-κB发生活化,使AM炎症介质表达增强,并促进肺损伤.

  • NFκB抑制剂对白细胞介导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刚;赵宁;刘永锋;程颖;杨蕾;何三光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 (NFκB)抑制剂对炎性介质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集聚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脏部分热缺血模型,实验组于缺血前15 min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roDTC 15 mg/kg体重),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结果再灌注3 h ,对照组NFκB P65达高峰,持续至6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再灌注12 h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明显增高.应用ProDTC者,NFκB P65含量、TNF-α、MIP-2、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量、MPO活性均降低(P<0.05).再灌注6 h ProDTC组也显著降低了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W/D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化上调了炎性介质表达从而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通过ProDTC抑制NFκB活化可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NFκB介导的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生长激素的作用

    作者:王兴鹏;王冰娴;吴恺;徐选福;谢传高;徐敏

    目的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的变化,探讨其在ANP并发肠道衰竭发生中的作用;并观察生长激素(GH)对NFκB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下调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O);ANP组;ANP+GH组.GH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GH溶液(0.75 U/kg体重),非治疗组则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大鼠胆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ANP模型.提取肠组织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术后6,12,24 h肠黏膜TNFα、IL-1β、iNOS、ICAM-1、MCP-1 mRNA表达.术后3,6,12,24 h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NFκB的活化情况.结果ANP组大鼠肠黏膜TNFα、IL-1β、iNOS、ICAM-1和MCP-1 mRNA表达较SO组增高,其中TNFα和IL-1β mRNA表达于术后6 h达峰值,且较SO组差异显著(TNFα:1.03±0.17 vs 0.34±0.07;IL-1β:0.91±0.08 vs 0.39±0.06,P<0.05);iNOS和ICAM-1 mRNA表达于术后12 h达峰值,较SO组差异显著(iNOS:0.62±0.10 vs 0.04±0.02;ICAM-1:1.48±0.33 vs 0.21±0.15,P<0.05);MCP-1 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升高(0.20±0.05;0.23±0.02;0.31±0.04),较SO组(0.13±0.01;0.11±0.01;0.09±0.02)增高显著,P<0.05.GH治疗组TNFα、IL-1β、iN-OS、ICAM-1和MCP-1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SO组大鼠肠黏膜鲜见NFκB活化的细胞,而ANP组大鼠术后3 h肠黏膜即出现大量核内NFκB p65亚单位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肠绒毛顶端.GH治疗组肠黏膜NFκB活化细胞明显少于ANP组.结论NFκB活化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参与了ANP大鼠肠黏膜损伤.GH能显著降低ANP肠黏膜组织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趋化蛋白的转录,从而发挥其肠道局部抗炎效应,此作用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

  • p65基因序列shRNA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作用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海;杜涛;黄健;林天歆;张彩霞;董文;尹心宝;郭正辉;许可慰;江春;韩金利

    目的 建立稳定阻断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核因子NF-κB(p65)表达的shRNA序列,构建慢病毒载体,检测p65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功能.方法 根据p65基因信息,设计siRNA1、siRNA2、siRNA3针对p65基因cds区的siRNA序列,组建shRNA对应的4对互补单链DNA将合成的序列插入空载体pSIH1-H1-copGFP shRNA Vector中转染前列腺癌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序列片断对p65 mRNA的抑制效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其对p65蛋白表达的抑制效率.将获得的慢病毒载体感染LNCaP细胞,设对照组、空转组.采用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等方法检测p65的生物学作用.结果 设计的3条针对p65序列中,第3条序列对前列腺癌细胞株中p65 mRNA的干扰效率为59%,对蛋白表达的抑制率达81%.目的序列位于p65(NM_021975)的1096~1113,茎环序列为5'-GATCC GCCCTATCCCTTTACGTCATTCAAGAGAT-GACGTAAAGGGATAGGGCTTTTTG-3'.转染细胞后,细胞可以稳定低表达p65.MTT检测实验组细胞96 h内未出现对数增殖,生长能力低于对照组和空转组.流式细胞检测实验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为61.49%,高于对照组的44.89%和空转组的41.52%;而S期细胞百分率为28.58%,低于对照组的47.36%和空转组的4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检测实验组透过细胞数为(16.5000±6.62076)个,低于对照组和空转组[(45.6333±13.54159)个,(36.8333±5.684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获得稳定阻断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p65表达的shRNA序列,并构建慢病毒载体;初步验证了p65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促进作用.

  • TLR4、NF-κB 和A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宝军;侯冰宗;王晓鸿;苟新敏;曾庆安

    目的 探讨Toll 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激活因子蛋白1(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106 例乳腺癌组织中TLR4、NF-κB 和AP-1 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TLR4与NF-κB、AP-1 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乳腺癌患者T 分期、N 分期、M 分期和临床分期的增加,乳腺癌组织TLR4、NF-κB 及AP-1 的表达均升高(P 均< 0.05).随着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NF-κB 的表达升高(P < 0.05).乳腺癌组织中TLR4 和AP-1 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TLR4 高表达,激活AP-1 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及转移,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 三阴性乳腺癌中核因子κ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邵超;张晶晶;凌飞海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91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病理科确诊为TNBC 93例,非TNBC 98例.统计NF-κB表达情况,并对NF-κB表达与年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NBC组NF-κB表达阳性率高于非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14% vs 43.88%,x2=4.449 1,P=0.034 9).NF-κB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TNBC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F-κB阳性患者预后差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2 3,P=0.032 1);NF-κB表达与3年DFS无明显相关.结论 TNBC中NF-κB的表达阳性率高于非TNBC;NF-κB的表达与TNBC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NF-κB阳性表明TNBC预后不良.

  • 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诱导热休克蛋白70对大鼠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赵海波;李逊;何永忠;徐桂彬;赖德辉;杨炜青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GLN治疗组和QUE组,每组5只.从建立UUO模型前1 d开始,GLN治疗组和QUE组分别按剂量1.125 g/kg给予Ala-Gln溶液(Ala-Gln+0.9% NaC1液配成浓度为3% 的溶液)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给予相应剂量0.9% NaC1液腹腔注射,QUE组提前6h腹腔注射给予栎黄皮桐(quercetin)一种热休克蛋白阻滞剂,剂量400 mg/kg,每天1次.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常规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肾脏HSP70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NF-κb、a-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GLN治疗组Ala-Gln能诱导大鼠肾脏特异性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其他3组大鼠肾脏HSP70均呈低表达.与UUO模型组、QUE组相比,GLN治疗组肾脏NF-κB、a-SM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百分比(26.2%±1.6%比78.4%±3.5%、80.2%±3.3%)和肾间质损害分值(1.32±0.08、3.67±0.22、3.70±0.20),P<0.05].结论 Ala-Gln可通过诱导HSP70高表达,延缓大鼠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其机制可能与HSP70下调NF-κB及α-SMA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有关.

  • 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中核因子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屠冠军;安贵峰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 P50、NF-κB P65在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用4个月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CON组)和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组),术后第12周测量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取股骨下端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测定骨组织中核因子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OVX组与CON组相比,骨密度下降,股骨骨小梁稀疏、成骨细胞数目减少而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κB P50、NF-κB P65蛋白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位于骨小梁周边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细胞胞浆中,OVX组蛋白含量均高于CON组,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原位杂交结果表明,OVX组NF-κB P50 mRNA、NF-κB P65 mRNA表达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组织及骨髓中核因子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水平升高,在骨质疏松骨微环境中的表达异常并与骨密度明显相关.

  • 抑制核转录因子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云;渠川铮;王莉;陈树兰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和开放新西兰白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局部心肌缺血45?min和再灌注120?min。缺血前静脉注射PDTC(15?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将压力传感探头包埋于缺血区心外膜下,测定局部心肌的缩短度;再灌注末用氯化三苯四唑啉法计算心肌缺血区梗死面积,并做心肌病理观察和NF-κB免疫电泳活性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再灌注30?min以后心肌缩短度显著改善(P<0.05);缺血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19.3±5.2)%对(54.7±6.5)%,P<0.05];心肌血管内皮白细胞粘附和浸润减少,结构损害较轻;NF-κB活性明显减弱。结论核转录因子激活抑制剂PDTC可减轻白细胞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在糖尿病患者桡动脉中的表达及定位

    作者:黄雷;陈文;朱一帆;汪黎明;陈鑫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桡动脉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20例糖尿病及20例非糖尿病CABG患者的桡动脉,HE染色比较两组桡动脉管壁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比较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α(IKKα)、P52、relB、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两组患者桡动脉中的表达量及定位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内膜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厚,且有大量炎性和泡沫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组IKKα、P52及relB表达量高于非糖尿病组(4.7±0.7对1.2±0.6,t=17.558;5.1±0.7对1.0±0.6,=20.044;4.1 ±0.7对1.1 ±0.7,t=13.280;均P<0.01);在抗炎因子方面,糖尿病组IL-10的表达量也高于非糖尿病组(5.0±0.7对1.1±0.6,t=19.066,P<0.01).4种蛋白均主要定位于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内膜层的细胞上.结论 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内膜层中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中的4个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且多定位于桡动脉内膜层的细胞.

  • 围体外循环期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钱建军;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

    目的寻找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炎症活性的直接证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接受CPB手术的病人,于CPB前后及CPB期间获取心肌样品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同时测定围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分析 NF-κB和TNF-α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CPB前17例病人心肌NF-κB活化,CPB后19例病人心肌NF-κB活性较CPB前明显增加;(2)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血浆TNF-α浓度变化呈正相关;(3)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临床结果及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PB前心肌即可能存在炎症活性,CPB可能导致心肌NF-κB活性增高.

  • 他克莫司对移植免疫反应中核因子κB活性和淋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万云乐;吴丽花;赵志成;贾长库;谢海洋;郑树森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免疫反应中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BALB/c-BALB/c同基因对照组、C57BL/6-BALB/c异基因对照组、C57BL/6-BALB/c移植+FK506处理组.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Lptn 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和ELISA分别检测心脏移植小鼠脾细胞NF-κB的活性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活性.结果 同基因移植组各时间点移植心内无Lptn mRNA表达;异基因移植组和FK506处理组移植后第1天和第3天均无Lptn mRNA表达,而第5天和第7天均可检测到Lptn mRNA阳性表达,但FK506组Lptn mRNA表达受抑制.治疗剂量的FK506可以明显抑制脾细胞NF-κB和NFATc1的活性,但FK506处理组心脏移植后第5、7天脾细胞NF-κB的活性仍明显高于同基因移植组.NF-κB活性与Lptn基因转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75, P=0.000).结论 FK506除了通过抑制NFATc1活性途径调控部分Lptn mRNA的表达,还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参与Lptn mRNA表达的调控.

  • 熊果酸联合供者特异性淋巴细胞输注诱导小鼠免疫耐受

    作者:刘勇;李尧;黄霞;李超;薛承彪;胡昕鹏;杨涛;周平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T细胞活化重要信号分子.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细胞特异性NF-κB活化障碍小鼠--IκBαΔN-Tg小鼠,能够永久接受异基因心脏移植物.本研究将探讨以NF-κB为干预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熊果酸对小鼠异基因心脏移植的影响.

  • TSP-1与NF-κB通路蛋白在婴幼儿毛细血管瘤中的表达

    作者:张永婷;徐伟立;李索林;仲智勇;李英超;王文博;孙驰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分期血管瘤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in sensitive protein-1,TSP-1)和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关系,探索其在血管瘤增生和消退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血管瘤患儿40例,据Mulliken标准分为增生期组21例,消退期组1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对比增生期及消退期血管瘤内皮细胞中TSP-1、CD36、p59fyn、Caspase3、p38MAPK、NF-κBp65、p-IκBα、p-IKKβ、VEGF表达和血管内皮标志抗原CD34表达;对比分析TSP-1、NF-κB通路中各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结果 TSP-1和CD36、p59fyn、Caspase3、p38MAPK各指标在增生期表达均低于消退期(F=32.582、47.575、11.645、18.824、13.140;P =0.000、0.000、0.002、0.000、0.001).NF-κBp65和p-IκBα、p-IKKβ、VEGF各指标在增生期表达均高于消退期(F=7.807、6.323、5.988、4.216;P=0.009、0.018、0.021、0.049).增生期微血管密度高于消退期(F =7.256,P=0.012).瘤体中TSP-1、CD36、p59fyn表达与MVD表达均呈负相关(rs=-0.420、-0.519、-0.388;P=0.021、0.003、0.034).NF-κBp65、p-IκBα、VEGF表达与MVD表达均呈正相关(rs=0.666、0.611、0.515;P=0.000、0.000、0.004).TSP-1与NF-κBp65呈负相关(rs=-0.413,P=0.023).结论 TSP-1和NF-κB信号通路在婴幼儿毛细血管瘤的病程演变中可能相互调控,通过影响瘤体血管生成而对其增生和消退发挥重要作用.

  • 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

    作者:王建平;苏怡凡;曹亚芹

    目的 探讨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NF)-κB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高热惊厥患儿、64例癫疴患儿及38例健康儿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IL-2R水平及ACA阳性率.结果 癫(癎)全身发作组、部分发作组、高热惊厥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表达率分别为22.23%±5.31%、3.58%±1.54%、2.18%±0.91%,较健康对照组(0.44%±0.25%)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癫(癎)全身发作组、部分发作组、高热惊厥组血清SIL-2R水平分别为(103.08 ±37.78)ng/ml、(64.56±14.36)ng/ml、(38.36±7.93)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2.22 ±7.30)n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癫(癎)组高于高热惊厥组(P<0.01);全身发作组高于部分发作组(p<0.01).癫(癎)全身发作组、部分发作组、高热惊厥组血清ACA阳性率分别为33.3%、28.6%和26.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5.3%,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癫(癎)和高热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和血清SIL-2R、ACA水平异常,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 榄香烯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冯爱梅;赵朴;郭海飞;薛阿利;张浩;刘凌云;李强;林峰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榄香烯作用于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加药后Raji细胞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及COX-2、NF-κB 5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4h后,RT-PCR产物经电泳分析,COX-2mRNA、NF-κB mRNA各扩增产物在其相应位置上可见清晰的条带,特异性好.COX-2 mRNA、NF-κB mRNA灰度值,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不同程度地表达COX-2、NF-κB p65蛋白,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COX 2、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榄香烯可能通过对COX-2和NF-κB的调控影响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

  • NF-κB p50和VEGF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董佑红;伍钢;王涛;刘莉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NF-κB p50、VEGF和MV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2例DLBCL组织和10例反应增生淋巴结组织中NF-κBp50、VEGF及MVD进行检测.结果:62例DLBCL组织中NF-κBp50阳性表达率为63%(39/62),VEGF阳性表达率为68%(42/62),二者在反应增生淋巴结组织中都不表达.NF-κB p50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治疗反应有关(P<0.05).VEGF和MVD的表达与IPI、LDH值、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反应有关(P<0.05).NF-κB p50,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NF-κB p50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5,P=0.025).结论:NF-κB p50对VEGF表达有正向调节作用,在DLBCL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93 条记录 6/45 页 « 12345678...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