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粉防己碱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作者:朱玲;张红;李永渝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胰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性变化及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其的影响,以探讨Tet治疗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加压注射3%牛磺脱氧胆酸钠制成AP模型,分离血浆测定其中淀粉酶活性;取大鼠胰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表达量的变化.结果:AP大鼠有腹水生成、血浆淀粉酶活性及胰腺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Tet组腹水生成量减少,胰腺NF-κB血浆淀粉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胰腺的病理损伤减轻,动物的死亡率降低(P<0.05),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Tet可能通过减轻胰腺组织中NF-κB活化而对急性胰腺炎发挥治疗作用.

  •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抑制胆固醇诱导的人肝细胞C反应蛋白的表达

    作者:唐俊利;徐海燕;刘喜平;钱民章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胆固醇诱导的人肝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的影响.方珐培养肝细胞L-02并将其分为3个组,即胆固醇作用组、PDTC+胆固醇作用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用细胞48 h.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CRP含量,比较有无PDTC作用下CRP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胆固醇能显著诱导人肝细胞C反应蛋白的表达(P<0.05),且其诱导效应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加入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后,胆固醇诱导人肝细胞CRP基因表达的作用减弱(P<0.05).结论 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后,CRP表达量下降,提示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胆固醇诱导CRP基因表达的过程.

  • 心力衰竭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康玉明;李祥;李宏宝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任何心室结构或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充盈障碍或射血障碍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发达国家成年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1%~2%,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升高到≥1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冠心病患病率的增加,心力衰竭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心衰受到体内各种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中枢神经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PIC)、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的改变可能与心衰中枢活动增强密切相关,并可以明显改变外周交感神经的活动.持续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成为心衰治疗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中枢神经激素对心衰的影响和可能的中枢调控机制.

  • 核转录因子kappaB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中作用研究

    作者:樊冬梅;薛莉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kappaB (NF-κB) 活化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塑(LVRM)作用及其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AMI患者58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并计算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VEDVI),以△LVEDVI>20%将患者分为心室重塑组33例和无心室重塑组25例;另取2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三组PBMCs 的NF-κB活性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①AMI 重塑组血浆外周血PBMCs的NF-κB 核染色阳性百分率、TNF-α、IL-1β分泌表达均显著增加,高于无重塑组及健康对照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左心室重塑组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与TNF-α、IL-1β表达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后心室重塑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活性是明显升高的,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 -1β)的分泌来参与心室重塑的发病机制.

  • 核因子κ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韵(综述);杨毅宁(审校)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机制。核因子‐κB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在粥样斑块不稳定和破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核因子‐κB近年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预见核因子‐κB在未来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和新药研发中的重要作用。

  • IL-33通过活化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杰;沙宇惠;高阳;杜晓楠;王文俊;黄琼;孙英;王炜

    目的 探讨IL-33/ST2应答轴是否通过激活巨噬细胞NF-κB通路促进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发展.方法 采用野生型(WT)、IL-33转基因(Il33 Tg)小鼠和St2基因敲除(St2-/-)小鼠制备HPH小鼠模型,采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肺组织标本;进行小鼠BALF总细胞和分类计数;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L-33、ST2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和MAC-2+巨噬细胞聚集;用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细胞因子含量;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NF-κB在模型鼠肺组织及体外IL-33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表达水平.结果 IL-33、ST2在HPH模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伴有MAC-2+巨噬细胞增加;Il33 Tg模型鼠肺部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低氧可诱导WT小鼠肺组织表达促炎因子IL-1β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而St2基因缺失则下调上述细胞因子表达;低氧亦可诱导上调NF-κB在WT小鼠肺组织表达,而St2基因缺失则可抑制低氧诱导NF-κB的表达.体外实验显示IL-33能上调巨噬细胞NF-κB的表达.结论 低氧可促进IL-33/ST2表达增强,进而诱导巨噬细胞内NF-κB通路的激活,导致促炎细胞因子MCP-1、IL-1β 的产生,加重炎症反应并间接引起肺动脉血管重塑参与HPH的发生、发展.

  • 重组干扰素α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作者:马云涛;苏河;王晓鹏;王斌;蔡辉;顾远晖;李渊;李一平

    目的 探讨重组干扰素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临床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胃肠减压、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肌注重组十扰素α40μg/d,7~14 d.观察治愈天数、发生并发症例数和病死例数,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和CT评分评价病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核因子κB浓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治愈天数、发生并发症例数和病死例数有所降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和CT评分显著降低.干预组TNF-α、IL-8和核因子κB;较干预前下降,IL-2升高,IL-10升高后又回降.结论 重组干扰素α在治疗SAP过程中,可减轻炎性反应、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促进治愈.

  • DJ-1蛋白调节核因子κB和MAPKs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存活的研究

    作者:汪慧;刘丽娟;董立巍;胡和平

    目的 研究DJ-1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并初步探索DJ-1蛋白在HCC细胞系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IHC)、实时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检测DJ-1蛋白在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HCC细胞系培养、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技术平板克隆、CC8细胞增殖检测实验进一步明确DJ-1蛋白在HCC细胞中功能.结果癌组织中的m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差异有显著性.对手术标本建立组织芯片进行DJ-1蛋白染色发现,DJ-1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较高,DJ-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浆里;而在对应的癌旁组织中,也有一定水平的阳性染色区域.75%癌组织中呈高表达(90/120),而癌旁组织中DJ-1蛋白高低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应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感染癌细胞,显著抑制了DJ-1蛋白的表达.在正常培养的条件下DJ-1蛋白的干扰对LM3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剥夺培养基中的糖则对干扰细胞和对照细胞均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将培养基中的血清降低至3%时,干扰DJ-1蛋白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细胞.干扰DJ-1蛋白的细胞在低血清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存活能力.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放线菌酮(CHX)刺激的对照细胞和干扰DJ-1蛋白的肝癌细胞,经单独TNFα处理的细胞未发生形态学变化,TNFα+CHX处理的细胞发生了形态学改变.取经TNFα+CHX处理的细胞裂解液,检测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水平,在对照细胞中剪切的PARP显著高于shDJ-1蛋白细胞.检测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p65、p-JNK、p-p38和p-ERK水平在干扰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细胞.结论 DJ-1蛋白在HCC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DJ-1蛋白影响HCC细胞的增殖和对抗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影响HCC的进程. 提示DJ-1蛋白的缺失引起细胞核因子 κB和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特别是感受氧化应激的p38的活化更为显著,可以解释干扰DJ-1蛋白细胞在不良环境下更有存活优势的原因.

  • 赤芍对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NF-κB/iNOS的影响

    作者:李文澜;詹丽英;夏中元;夏芳;刘先义

    目的 观察赤芍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NF-κB/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40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内毒素组(B组)、赤芍治疗组(C组)、赤芍预防组(D组)和SB203580组(E组),每组8只大鼠.观察赤芍对肺组织中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的影响,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NO含量的变化,于LPS滴注后6 h行血气分析,并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A组比较,B、C、D和E组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显著增强,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MDA含量和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PaO2和HCO3-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C、D组和E组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MDA显著减少,PaO2和HCO3-明显升高(P<0.05或<0.01).病理学显示C、D组和E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c、D、E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赤芍对内毒素性ALI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iNO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核因子-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作者:杭春华;史继新;吴伟;印红霞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损伤区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大鼠右侧顶叶脑挫裂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伤后3、12、24、72小时和7天组.采用EMSA测定NF-κB的活性,免疫组化测定MMP-9的表达.结果 TBI后NF-κB的活性和MMP-9的表达逐渐增强,至伤后72小时达高峰,伤后7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NF-κB和MMP-9在表达时相和强度上呈正相关关系.MMP-9表达阳性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少数神经元细胞及侵入的中性粒细胞.结论 TBI可引起损伤区脑组织NF-κB活性和MMP-9的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在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 核因子-κB在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谢青贞;辛志敏;曹路敏;李万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是否存在的短暂激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内膜NF-κB的亚基p65蛋白的定位和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NF-κB的抑制性蛋白IκBα的降解.结果:p65在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均有表达,其部位主要在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部分,基质细胞和子宫肌层也有微弱表达.妊娠后子宫内膜p65的表达增加,妊娠d 5达高值,d 8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而d 5 IκBα的降解明显.结论:NF-κB可能通过其短暂激活来参与调节小鼠胚泡着床.

  • 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α/β治疗胶质瘤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洁;沈冬;陈芙蓉;吴明玮;李聪;陈忠平

    背景与目的: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06-methylguanine-DNA-methyl transferase,MGMT)是肿瘤对甲基化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常规方案对MGMT阳性胶质瘤的化疗效果不理想.本实验在动物体内观察干扰素α/β(interferon α/β,IFNα/β)联合替莫唑胺对MGMT阳性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IFNα/β对MGMT、核因子NF-κB (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GMT阳性胶质瘤干细胞SKMG-4G、U251G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MZ组、IFNα组、IFNβ组、TMZ+ IFNα组和TMZ+IFNβ组,每组各5只荷瘤鼠,成瘤后7天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观察动物体重、肿瘤的生长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瘤组织中MGMT蛋白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处理对动物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TMZ组、IFNα组、IFNβ组、TMZ+IFNα组和TMZ+IFNβ组肿瘤生长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对SKMG-4G、U251G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5.2%±2.28%、16.7%±1.96%.当TMZ与IFNα或IFNβ联合应用时,能够更为显著地抑制肿瘤的生长,TMZ+IFNα组和TMZ+IFNβ组对SKMG-4G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8.4%±4.34%和63.4%±1.08%,对U251G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1.1%±8.66%和44.5%±1.90%,与相应的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MZ+ IFNα组和TMZ+IFNβ组的MGMT、NF-κ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TMZ组,且MGMT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FNα/β联合TMZ有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素α/β下调胶质瘤内NFκB继而下调MGMT的表达相关.

  • 大鼠放射性肝损伤的分子应答

    作者:肖蕾;熊祎;赵慧杰;古丽孜拉?拜山;吴戈;毛睿;包永星

    目的 研究放射性肝损伤(RILD)的分子应答机制.方法 以6周龄的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单次剂量为20Gy的剂量照射大鼠腹部右上象限肝脏.然后将这些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分别在被照射后第3天、1周、2周、4周、8周和12周进行处死,未被照射的大鼠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匹配的大鼠分别进行称重,并对大鼠血液和肝脏组织进行组织学和凋亡学分析.然后,分别用免疫组化、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分析这些大鼠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血清中丙氨酸水平、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组织学研究发现实验组肝脏在照射12周后出现组织纤维化和增生的胶原.而在照射后的第2周和第4周就观察到凋亡细胞.同时用免疫组化、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都揭示了被评估的分子表达水平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在放射性肝损伤的恢复期随访到第12周时检测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NF)-κBp65、TGF-β1家族性同分异构体Smad3、Smad7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均增加.肿瘤坏死因子TNF-α、Smad7和Smad4的水平只是在放射性损伤恢复期(前4周)测到表达增加.结论在RILD模型中,TGF-β1/Smads和NF-κB65信号通路的分子应答涉及到了RILD恢复期的机制.

893 条记录 45/45 页 « 12...37383940414243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