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致耐药菌微细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

    作者:陈红涛;陈林娜;周立勤;李波;刘玲;王春香

    目的 观察研究自制的3种中药制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检测方法 ,用中药含药血清作用耐药菌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细结构变化.结果受试菌株经含药血清抑菌作用后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壁破损,发生了细菌胞壁结构、胞膜屏障的通透性改变,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研发中药抑菌制剂,减轻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株的选择性压力,应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新途径.

  • 探讨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及成效性

    作者:俞海峰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及成效性,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 将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运用到医疗管理中;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相关制度并对制度监管落实;充分发挥职能监督作用,采取有力的措施,监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开展耐药菌的流行状况调查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加强隔离措施落实;利用“点式培训”与“全面培训”相结合,提高临床医师药理学水平,规范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通过干预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51元,抗菌药物占比下降0.63%;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了3.10%,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了12.23%,耐药菌在阳性标本中检出率由干预前(2009年)的9.76%减至干预后(2010年)的4.99%,全院平均住院日较上年度减少0.98 d.结论 规范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的产生,缩短住院周期,提高感染患者送检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患者治疗风险,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 临床抗感染治疗不足与耐药菌产生的相关研究

    作者:夏晓君;荆俊丽;张凤春;马守江

    目的:探讨临床抗感染治疗不足与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以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9月-2014年1月140例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为抗感染不足患者,采用药物低抑菌浓度(MIC)的剂量治疗,试验组为治疗充足患者,采用药物防突变浓度(MPC)的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6d的白细胞(WBC)计数和治疗后耐药菌产生情况。结果试验组3d后WBC计数为(8.308±0.785)×109/L,6d后WBC计数为(7.986±1.151)×109/L,WBC增值为(-0.391±1.237)×109/L,低于治疗不足组的(9.172±0.799)×109/L、(11.123±1.039)×109/L及(2.381±2.134)×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产生耐药菌125株,对照组产生耐药菌824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抗感染治疗不足可导致耐药菌的产生,采用高浓度的MPC治疗剂量在抗感染治疗上的效果优于较低浓度的MIC治疗剂量,能有效减少因抗感染治疗不足而导致的耐药菌产生。

  • 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疗效分析

    作者:高苏;李正;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马骁;韩悦;陈苏宁

    目的 分析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疑诊耐药菌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3年4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4例伴粒细胞缺乏疑诊耐药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予替加环素100mg负荷剂量,继以50mg 12 h一次维持剂量抗感染治疗,按用药情况分为单用替加环素组21例、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9例及初始即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14例,按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抗菌药物疗效标准评价其疗效,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44例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共治愈19例,治愈率为43.2%,治疗有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2.47d;单用替加环素、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初始即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47.6%、44.4%、35.7%;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分别占15.9%、13.6%、6.8%.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耐药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菌药物治疗3~5d无效,考虑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尽早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替加环素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

  • 三级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监测数据分析及干预措施评价

    作者:张淑敏;朱熠;陈旭;李辉;庄建文;潘颖颖;李艳

    目的 通过对两年全院住院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的监测,了解多药耐药菌感染状况及在多药耐药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干预评价以达到工作的持续改进.方法 依据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制定该院监测方案,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根据监测方案每天到细菌室获取培养阳性结果,然后下临床与主管医师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判断是否是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确诊后指导科室执行多药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两年的监测干预,不断规范各环节措施的落实,在多药耐药菌感染不断攀升的状况下,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由2011年10.23%降至2012年的5.7%.结论 经过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多部门的协作机制的发挥,专职人员深入科室对预防与控制措施的督导落实,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有明显降低,但多药耐药菌的社区感染不容忽视,多药耐药菌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全社会关注.

  • 细菌耐药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曹卫平;孙光明;陈宁涛;施彩琴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指导临床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按CLSI 2009年版规定.结果 收集947株临床分离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7%、革兰阳性菌占21.3%;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在16.7%~49.1%和18.6%~44.1%;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但耐药菌也已出现;鲍氏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菌株占>60.0%,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42.7%和50.3%,非发酵菌对多黏菌素E敏感性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仍高度敏感.结论 细菌多耐药现象严重,尤其耐三代头孢菌素的肠杆菌科细菌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非发酵菌增多,必须加强耐药菌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耐药菌 监测 控制
  • 儿科病原菌耐药分布及治疗策略

    作者:洪兰;袁华兵

    目的探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常见细菌类型,分析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区送细菌室检查标本(痰液为83.8%,咽试纸为6.3%,尿液为2.5%,血液为2.0%,其他为5.4%)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自动低抑菌浓度测定,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使用强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该委员会批准。结果2012年分离出细菌菌株共计1527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为93.9%(1434/1527),包括大肠埃希菌(54.3%,779/1434)、肺炎克雷伯菌(25.2%,361/1434)、阴沟杆菌(9.8%,140/1434)、铜绿假单胞菌(6.2%,89/1434)和产气肠杆菌(4.5%,65/1434);革兰阳性(G+)球菌为6.1%(93/152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25.8%,24/93)和表皮葡萄球菌(68.8%,64/93)等。G-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呈正相关关系(r=0.97,P<0.01)。结论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主要耐药菌,其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对策

    作者:何颜霞

    一直以来,碳青霉烯类被认为是治疗耐药性肠杆菌科细菌的“后一道防线”,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该类细菌常是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并呈逐年增多趋势,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威胁。CRE 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该酶可灭活碳青霉烯类及大多数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得患者处于无药可用的境地。CRE 感染主要发生在 ICU,且预后差,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可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本文重点介绍 CRE 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

  •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胡仪吉

    随着抗生素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也出现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和耐药菌的新课题,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和予以防范.

  • 耐药菌院内感染及其防治

    作者:王岱明

    近年来,有些院内感染呈难治性感染,尤其在ICU.这是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院内感染的耐药株不断增加所致,且为多重耐药.

  • 生活饮用水中非苛养耐药菌的污染研究

    作者:侯爱明;刘珊珊;王新为;邱志刚;谌志强;刘伟丽;杨栋;金敏

    目的 调查天津某地小区生活饮用水中非苛养耐药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R2A琼脂对自来水进行细菌分离,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对细菌分离株进行种属鉴定.同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纸片法)进行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分离的39株非苛养菌中,耐药菌占79.49%,耐药细菌涉及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其中,仅对一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占28.21%,而多药耐药菌则占51.28%.耐药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为普遍,耐药率为53.85%;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次之,占28.21%.结论 该小区生活饮用水中的非苛养耐药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关注其潜在的人群风险.

  • 儿童流感肺炎链球菌感染分析

    作者:华川;李苏利;李杨

    目的:评价儿童流行性感冒时肺炎链球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疗依据.方法:选择儿科门诊流感伴呼吸道感染346例,分别进行痰及咽拭子细菌培养,并用青霉素 G 等16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率、耐药率及β-内酰胺酶产生率.结果:在346份标本中,检出肺炎链球菌64株,占18.5%;除了对红霉素、克林酶素、四环素100%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头孢呋辛、利福平及呋喃妥因敏感性100%;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81.3%,与青霉素耐药株的数量呈正相关.结论:对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宜选用万古霉素、头孢呋辛、利福平及呋喃妥因等.

  • 044 一种可对抗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作者:

    关键词: 对抗 耐药菌
  • 临床开发中的新型抗结核药物

    作者:康晓宇;高永清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平均每年大约有170万人死于此病.由于目前现有药物的长期使用,造成了耐药菌株和艾滋病联合感染的出现,迫切需要寻找更多新型抗结核病药物.近年来,已有大量作用机制新颖的抗结核病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其构效关系、体外和体内活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作用机制和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阐述.

  • 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菌检测分析

    作者:许青霞;孙萍;关东

    目的 分析我院临床感染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菌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分离出的883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ESBLs检测,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测定.结果 883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首位54.2%(479/883),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23.8%(210/883),真菌位居第三位22.0%(194/883).病原菌感染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检测发现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S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3.7%;MRCNS(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CNS(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1.9%;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菌株分别占58.4%、37.9%.结论 细菌的多重耐药及真菌感染是我院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上应改进治疗手段,重视细菌培养,合理用药,减少感染.

  • 加强专业人员知识培训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重要措施

    作者:肖永红

    抗生素类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滥用导致的后果包括感染治疗失败、病死率增加、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医药卫生资源浪费以及耐药菌的日益增长.

  • 新生儿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胡利华;王晓玲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与成人或年长儿相比,更容易发生感染.抗生素在细菌感染和疾病流行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抗生素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药菌的产生、毒副反应以及高额医疗费用等.为使新生儿抗生素治疗获得大的治疗效果并尽可能地规避治疗风险,必须熟悉新生儿常见致病菌、各类抗生素作用特点以及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 基因序列分析指导的海洋糖丝菌中特曲霉素X的发现

    作者:刘玢;谭亿;甘茂罗;周红霞;王以光;平欲晖;李斌;杨兆勇;肖春玲

    一株海洋来源的稀有放线菌(Saccharothrix sp.10-10)发酵液粗提物显示出较强的抗革兰阳性耐药菌活性.对该产生菌中可能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主要关键酶系基因保守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发现其Ⅱ型聚酮合酶基因片段,与特曲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相关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经活性追踪,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Saccharothrix sp.10-10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特曲霉素X(tetracenomycin X,1),同时还得到氧代托马霉素(oxotomaymycin,2),该两种化合物为首次从海洋糖丝菌属放线菌中发现,并利用2D NMR对这两个化合物的13C NMR数据进行了准确归属.体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等耐药菌显示出显著的抗菌活性,低抑菌浓度(MIC)为32~64 μg·mL-1;此外,化合物1还对多株人肿瘤细胞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5.1~18.0μmol·L-1.

  • 抗生素载体系统克服耐药细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卫;王永禄;李学明;孙小虎

    近年来,耐药菌感染率居高不下.细菌主要通过减少药物摄取和增加外排、改变靶位、钝化或酶解药物等机制,对各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本文综述国内外通过载体系统克服耐药的新技术,如脂质体、纳米粒、无机金属载体等.脂质体和纳米粒由于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较好,且能靶向网状内皮系统,应用较多.本文主要是介绍近十年来,国外载体系统在抗生素抗耐药菌方面的研究情况,这些载体能克服部分耐药机制,如改变细菌细胞膜,而增加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并且减少毒副作用.

  • 重新兴起的抗菌药物研究

    作者:彭鹏;杨西平;王梅;于琳琳;史澄空;舒楚天;盛泽娟;吴永谦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大制药企业纷纷退出抗菌药物研究领域,导致全球抗菌药物研究进展缓慢.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因此,近年各大企业通过并购和加大投资力度重返抗菌药物研究领域.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重新呈现繁荣景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近年抗菌药物研究的政策和市场变化及现状,从制度和市场需求层面分析目前我国抗菌药物研究的技术需求和现实需求,为抗菌药物研发单位提供有益的帮助.

575 条记录 6/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